很多历史都是基于基本的历史拓展而来的,所以掌握好基本的历史很重要。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基础的历史常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古代史
公基系讲精练班课堂笔记
一、先秦时期
考点一:原始社会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上的山洞里,懂得人工取火。
(二)新石器时代
1.母系氏族
①半坡遗址:陕西西安。
②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
2.父系氏族公社(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
①龙山文化遗址:也称为“黑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②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已出现私有财产,有明显的贫富分化。
考点二:夏商周时期
(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的记历分法,流传至今。
家天下: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采用父子兄弟相传的世袭制。
二里头文化:青铜爵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
后母戊鼎: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
定都镐京(今西安)。牧野之战: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分封制:西周的政治制度。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周公吐脯: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褒姒。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解救宋国之围,在城濮击败了楚成王的军队。
退避三舍:晋文公。
卧薪尝胆:勾践。
楚王问鼎:楚庄王。
(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法经》:魏国李悝,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成文法典。
都江堰:秦国,李冰。仍在使用的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秦国,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修建。
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春秋》、有教无类、德治、仁);孟子(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性恶论)。
(2)道家:老子(无为);庄子(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周梦蝶、庖丁解牛)
(3)法家:韩非子(法术势结合)
(4)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二、封建社会时期
考点一:秦汉
(一)秦朝
1.秦朝建立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封建帝制:第一次建立了封建帝制——始皇帝。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万里长城:蒙恬。
2.秦朝灭亡
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率领众人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旗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揭竿而起”。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霸王别姬。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鸿门宴。
(二)汉朝
1.西汉时期
文景之治: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崇尚黄老“无为而治”政治,沿袭先帝的方针政策,继续与民休养。——七国之乱。
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推恩令。司马迁《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葡萄、石榴、胡桃传入中国。
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前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新疆)的事务。
2.东汉时期
光武中兴:刘秀沿用汉国号,定都洛阳。
班超出使西域:投笔从戎。
班固:《汉书》——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断代史。
黄巾起义:以道教的一支——太平道首领张角为首的头戴黄巾为标志的农民起义。
考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三国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
赤壁之战:曹操与孙权、刘备在赤壁决战。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二)两晋
三国归晋:265年,魏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帝“禅让”,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八王之乱:西晋时期的皇族内乱。
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
(三)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为了加强统治,北魏孝文帝吸取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于485年进行改革。
考点三:隋唐五代
(一)隋朝
科举制:隋炀帝时期正式形成。三元及第(解元、会员、状元)。
三省六部:尚书省、内史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
(二)唐朝
贞观之治:唐太宗。玄武之变。
武则天:创立了武举制度和殿试。
开元盛世:唐玄宗。
安史之乱:唐玄宗;安禄山;史思明。
玄奘取经:《大唐西域记》。
鉴真东渡:鉴真,东渡日本,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
黄巢起义:王仙芝、黄巢。
考点四:宋元明清
(一)宋朝
陈桥兵变:赵匡胤在东京(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杯酒释兵权。
檀渊之盟:宋真宗。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报价法等。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二)元朝
行省制度: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
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三)明朝
八股取士:府(州)县学中试的学生叫做“生员”(通称“秀才”),“生员(秀才)”至布政使司(省)参加乡试,合格的称作“举人”。“举人”到京师参加礼部的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经皇帝主持的殿试(复试),考中后为“进士”。“进士”分为一、二、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一条鞭法:张居正。
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政权。
(四)清朝
军机处:标志着清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理藩院: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机关,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的蒙、维、藏族事务,也掌管部分外交事务。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摊丁入亩。
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
《四库全书》: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每日一练
~
1.【单选】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清静自然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两个学派分别是( )
A.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儒家、墨家
2.【单选】中国最后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周
B.清
C.秦
D.商
3.【单选】我们现在所用的成语很多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战争,下列成语与战争以及战争中的人物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晋文公
B.一鼓作气——马陵之战——孙膑
C.草船借箭——赤壁之战——诸葛亮
D.纸上谈兵——长平之战——赵括
4.【单选】“杯酒释兵权”讲的是我国( )解除将领兵权所做的一种方式。
A.汉朝刘邦
B.唐朝李世民
C.宋朝赵匡胤
D.明朝朱元璋
5.【单选】有一幅对联以皇帝年号分别嵌入上下句,其上句为:“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群黎,道光绍虞夏商周,咸歌盛世。”此句涉及的皇帝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3道题
第三题 选B
长勺之战:齐国PK鲁国
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莱芜 )。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
典故:一鼓作气。
马陵之战:魏(庞涓)PK齐(孙膑)
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着名战例。
典故:增兵减灶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考点一、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②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③、思想文化方面:辛亥革命前,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1、前期的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主要指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极力宣传十月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①、意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民的思想,知识分子受到民主科学思想的洗礼,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②、局限性: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的看法也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考点二、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①、从国际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促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的道路。②、从国内看,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掠夺,军阀混战,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队伍迅速壮大奠定了五四运动的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发生准备了思想基础。③、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①、第一阶段:1919年5月 中心在北京,以学生为主力,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逮捕了许多学生。②、第二阶段:1919年6月 中心在上海,以工人为主力,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地工人纷纷罢工。③、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拒签和约。这是中国人民不妥协的持续斗争的结果。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加广泛的基础,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团结”。?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四、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①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2)不同点:①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②目标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③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④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考点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3)组织基础: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4)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1)时间:1921年7月23日。(2)地点: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3)代表: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列席了会议。(4)主要内容:大会通过党的纲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5)意义: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中共“二大”——(1)时间:1922年7月。(2)地点:上海。?(3)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4)内容:“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国情是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动力是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5)制定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6)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三、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概况: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顶点,掀起中国工运第一次高潮。二七惨案及教训: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牺牲。 “二七”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的,必须联合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
背诵这些基础的历史常识相关文章:
1.十种常用的记忆法
2.高中历史知识点必背
3.初中历史知识快速记忆法
4.历史学考重点背记的知识点
5.高中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