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每年政治学科选择题的难题中,必有一个哲学题难度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经验,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一读】唯物论核心知识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练一练】
练1: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王继才生前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
1985年部队撤编后,设立民兵哨所,但因条件艰苦,先后上岛的10多位民兵都不愿长期值守。1986年,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王继才夫妇32年坚守海岛的动力源于内心朴素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王继才朴实的话语最好地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家就是岛,岛就是国。”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1)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王继才的先进事迹如何诠释了“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的爱国奉献精神。
(2)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王继才的先进事迹加以分析。
练2: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
练3: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9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练1:(1)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王继才夫妇在他人都不愿长期值守的海岛上坚守32年,正是他们夫妇在“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的爱国奉献精神的指引下作出的正确选择。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王继才夫妇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战胜种.种困难,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正是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力倡导王继才同志这种爱国奉献精神,可以激发发展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②大力倡导王继才同志这种爱国奉献精神,学习王继才同志的先进事迹,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大力倡导王继才同志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④学习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可以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练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树立大数据战略是客观形势的要求。 ②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树立大数据战略可以有效指导实践,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提高竞争力。③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大数据战略符合时代发展规律,按照时代发展规律,挖掘大数据价值,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练3:①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部处在运动变化中。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因此,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③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④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做好2019年经济工作,要做到“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
“唯物论核心知识”主观题专项训练(二)
【读一读】唯物论核心知识
(四)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练一练】
练1:长期以来,人们盲目砍伐林木、过度放牧,使我国许多地区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国家对保护森林、植被、防风治沙、退耕还林还草等制定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说明人能够改造规律。
请运用“规律”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练2:材料一:从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合肥一直担当着自主创新“领跑者”的角色。凭借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合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在先“闯”和先“试”中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标杆。
材料二:文明,成为合肥人执着的追求。1995年,合肥拉开创建文明城市的大幕。时至今日,760万合肥人民铆足干劲,群起发力,共赴文明之约,不断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新活力。文明创建,已然融入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生动实践中,与经济发展及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合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练3:党的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党是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参考答案】
练1:(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此,认为人能够改造规律是错误的。(2)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等制定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练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合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优势。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合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在先“闯”和先“试”中成为“领跑者”。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合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练3:①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全面把握变化发展的实际。党准确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实际状况,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把握变化发展的实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全面,党与时俱进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执政规律,准确认识和把握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认识论”主观题专项训练(一)
【读一读】
1.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具有客观性;实践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
(2)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创造性。
(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1)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2)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想一想】
例1:(2010年安徽卷,38)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
【答案】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走进世博、聚焦安徽”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的认识来源于探究活动,对世博会的认识在探究活动中又得到了深化。
例2:(2012年北京卷,40)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2)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
【答案】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例3:(2012年福建卷,36)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3分)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这一认识的深化。(3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3分)
(2)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1分)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2分)
【练一练】
我国古代炼丹者为寻找长生不老药,在反复的实验中,发现了峭石、硫磺(峭石和硫磺可作为医药使用)和木炭等混合物的爆炸性能,经过人们不断的改进,发明了火药。近现代以来,我国的报废弹药基本采用“火烧、炸毁为主”,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王泽山带领团队下工厂、跑部队,改进火药的效能、工艺,凭借着“废弃火炸药再利用”技术,使一堆堆危险有毒的过期火炸药,变成了二十余种畅销国内外的军用和民用产品,为国家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使中国古老的发明重新绽放出新的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火药发展历程。
【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古代炼丹者在反复的实验中,发现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混合物的爆炸性能,经过人们不断的改进,发明了火药。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问题不断出现。针对我国报废弹药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实,王泽山带领团队下工厂、跑部队,改进火药的效能、工艺,研究出“废弃火炸药再利用”技术。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王泽山带领团队凭借“废弃火炸药再利用”技术,使一堆堆危险有毒的过期火炸药,变成了畅销产品,为国家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认识论”主观题专项训练(二)
【读一读】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真理超出了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②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4.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认识过程的特点:①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②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上升性:认识不断发展、完善、深化(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想一想】
例1:(2011年广东卷,37)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答案】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例2:(2015年山东卷,4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
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9分)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3分)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 “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分)
【练一练】
练1: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运用认识的特征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
(2)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
练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答案】
练1:(1)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中国共产党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获得了上述正确的理念。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伴随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不断地追寻着更顺应自然,更尊重民意的执政理念。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与发展,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引导人们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出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练2:①真理是客观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符合当时国情和历史条件的真理性认识。(6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实践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将深刻影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6分)
“联系观”主观题专项训练(一)
【读一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普遍)联系的观点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直接、间接,内部、外部,本质、非本质,必然、偶然)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反对】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想一想】
例:(2017年天津卷,12)习近平指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材料三:“幸福9号”取自“幸福就好”的谐音,是某企业打造的一种养老新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养老”发展养老服务业,依托网上商城、居家养老服务店、老人乐园三大平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养老产业生态链,提供衣、食、用、行、康、乐等服务,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精彩。
(4)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幸福9号”养老模式的构建。(10分)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幸福9号”养老模式将互联网与养老联系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衣、食、用、行等全方位服务,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这种联系虽然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仍然具有客观性。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幸福9号”立足整体,搭建三大平台,构建养老产业生态链,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幸福9号”依托三大平台构建的产业生态链,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练一练】
练1:江苏大力推进大运河建设,让历经沧桑的千年运河风采依然。
在大运河保护中,叫停所有可能对运河遗产产生破坏的项目,截流污水、改造管网、监控河道环境,保护修复湿地;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注入新活力,使运河文化在发展中得到弘扬;凭借内河航运优势,让依河而建的数百家工业企业、数十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连缀成产业经济带,实现整体效益提升……历史、现实、未来交汇交织,文化、生态、富民共融共生,让历经沧桑的千年运河风采依然。
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江苏如何实现大运河与城、大运河与人的和谐共生。
练2: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森林、海洋、草原、农田、城市等不同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由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2l世纪生态系统遭受日益严重破坏,生物圈的生态平衡面临着被打破的危险,人类生存环境愈加恶化。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参考答案】
练1:①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把握生态环境与大运河建设的内在关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实现运河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注重利用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又合理地运用大运河内河航运优势这一客观条件。③坚持联系的普遍性,把握事物前后的历史联系,通过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注入新活力,使运河文化在发展中得到弘扬。④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通过把依河而建的数百家工业企业、数十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连缀成产业经济带,实现整体发展。
练2:(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们必须在经济活动中正确对待生物圈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必须从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中把握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联系,不能肆意破坏生态系统。(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只看到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而忽视其中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人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经济活动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4)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正确处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努力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
“联系观”主观题专项训练(二)
【读一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普遍)联系的观点
(五)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1)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反对。
(六)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对事物完整认识。
【想一想】
例1:(2017年课标卷Ⅲ,39)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10分)
【答案】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
例2:(2011年天津卷,40)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答案】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④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
【练一练】
练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实现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为此,某省在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中着力于整个产业动作框架的构建,在具体的内容建设上,不但集文化资源的保护、开放、利用于一体,还尤其重视开发利用具有本省特色优势的文化资源。在当前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努力克服目光短浅、粗放经营、盲目照搬、低效重复、零散分割、闲置浪费、难成品牌等问题,促进了资源效应的有效释放。
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分析材料中该省发展文化产业措施的合理性。
练2: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呈现“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特点。“一带”就是积极培育胶州湾“一湾两冀”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布局,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海水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聚集带。“五区”就是加快推动五个功能带动区建设。“多支撑点”就是建设一批现代渔业、现代装备制造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力争2020年将青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蓝色经济强市。
结合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分析我们应如何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参考答案】
练1: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该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着力于整个产业运作框架的构建。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和优化倾向。该省在文化产业的建设的具体内容上不仅集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于一体,还尤其重视开发利用具有本省特色优势的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优化组合。该省针对当前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使资源效用得到有效释放,进一步促进了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练2:在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中,着眼于青岛市的整体发展,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青岛市统筹安排,把全市蓝色经济区区域布局规划为“一带、五区、多支撑点”,形成青岛蓝色经济区的整体格局。(2)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青岛确定特色经济、功能带动区、特色聚集区,突出发展特色,优化组合,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一带、五区、多支撑点”形成合理有序的结构,使青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功能具有趋向强化的特征,有利于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有利于青岛蓝色经济强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