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押题

  2020高考作文热点有很多,还有很多重大的新闻热点事件,都是高考中容易出现的,大家要提前了解。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押题,希望大家喜欢!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押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扬州文化馆在开馆之初就确立了“无障碍、零门槛、纯公益、全天候”的办馆理念,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吸引市民,其零门槛的做法让文化“进入寻常百胜家”,获得了广泛好评。

  材料二国学大师陈寅俗立下遗嘱,其作品出版必须繁体,而且必须竖排;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管锥编》也因为作者不同意简体字出版而只有繁体字版。这些书籍为阅读设置了高门槛,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现代社会,常常以零门槛、低门槛来吸引大众,而一些学者却自设门槛,有意将一些人拒之门外。

  对设置“门槛”这一现象,你是如何思考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佳作赏析】:文化无门槛

  《水浒》一书,堪称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农民战争的史诗,可是当初竟然连作者姓甚名谁都众说纷纭,难以考证。

  若问成书的时候作者缘何不敢署上大名?很大程度上怕是要“归功”于那些刻意为文化设置门槛的所谓“精英文人”。

  精英嘛,自然是瞧不上文学界的那些“旁门左道”的,惟有汉赋、唐诗、宋词这类“高雅文学”方可登堂入室。在这些人眼中,似乎总有一道无形的门槛横亘于文化殿堂的大门之外。于是乎,诸如元杂剧、明清小说之类的新兴文学样式便被当年的文化精英们不屑地赶进了勾栏瓦肆之中,只能由评书艺人去手口相传。

  然而,这些“沉沦下僚”的“没有文化品味”的文人及其创作当真如此不堪?不然。

  试问,自古以来那些被后代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到底缘何而来?还不是从“俗人”们的日常劳动、生活中产生发展而来。其中瑰宝如《诗经》者,被后世尊为诗歌的鼻祖,传之后人,历千载而不衰。其实,这些诗歌中的奇珍当初也不过就是乡村普通百姓口中的民歌民谣。倘真要为文化筑上一道“去粗取精”的门槛,《诗经》中的305篇作品绝大多数恐怕都要被拒之门外。可以说,正是由于民间俗文化的积淀,才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人类文明的煌煌大厦。

  而所谓的“文化人”又由何而来?“人非生而知之者”,何人不是首先受着俗文化的濡染,再一点点求经问道,才得以脱颖而出?因此,还是吁请我们的精英人士能高抬贵手,鉴定文化的质量和档次时不要将“孩子和污水”等量齐观。就通俗文化而言,大浪淘沙后,它或许百不存一,可一旦流传下来,却足以登堂入室,昂首挺进经典文化的殿堂,让后人须“仰视才见”。谓予不信,瞧一瞧四大名著,哪一部当初不是“俗文学”?

  细想想,我们的精英人士真该拜白居易为师。白居易的诗作清新朴实,据传白居易诗成之后都要读给老媪去听,再作修改。这样一位重量级的文化人如此放低身段恐怕是我们的精英人士绝难做到的。“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和实在。”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这句慨叹特别发人深思。

  当年曾有不少文化人蔑视宋词

  文化的殿堂,当撤除门槛,任人徜徉。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押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杜伽尔说:“不能与生活调和、与现实生活混融为一的思想,就不是思想。”

  牛博士说:“不是思想?那是什么呢?思想不常常隐居在云遮雾绕的山顶洞里吗?不常常飞翔在青霄云层之上吗?”

  方向一、有根有本,方为思想

  思想是要有根源的,要给它一个“根”,无根之思想便不能称之为思想,那只是自以为是的“想法”,只能让自己沉浸在幻想之中,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不要让自己的思想长久游离在半空中,这样会让自己脱离实际,那样会做出无法估计的事情,只有源于实践的思想才是真正值得相信的。不要总觉得思想是高于一切的,真正的思想其实是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

  方向二、认识自己,平视思想

  思想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也是他不拥有的东西。但思想真的是这样的东西吗?非也,不是思想家有的思想才叫思想,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想法也都是思想。相比之下,思想家们只是更善于观察、发现和总结,他们能够从普遍的思想中找出最精辟的规律,然后加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佳作赏析】:不要让思想成为生活的穹顶

  长久以来,我们认为思想属于天空,像一个拥有着翅膀和鱼尾的睡美人,她的翅膀和尾巴都是由羽毛构成,让人觉得她出生之地该是一片柔软的湖。但或许鲜有人知道,思想是源于大地的,思想一旦脱离了大地,它就要沉睡。行走在大地上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思想,而思想本身,是否曾经成为你生活的穹顶?

  思想是超脱的,却来源于最朴实而厚重的大地。对于中华民族的先民而言,土地就是他们的一切,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肤色和土地相近,他们的思想也随着土地对他们气质和性格的塑造应运而生。那时我们的民族正处在一个“青春期”,土地的故事越讲越生动,也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最初的思想形态。土地意味着一种传承和沉淀,哪怕是当时的统治阶级也离不开“重农抑商”对其统治地位的维护。这与西方的海洋文明不同,中国的农耕文明正是在大地的眷顾之下形成的,这其中藏匿着一种必然性。

  你或许会说,思想都是高深的,不高于生活的,只能叫做想法,但其实我们缺的并不是“空想”的脑袋,而是脚踏实地思考的“双腿”。曾经有一次乘坐大巴车,下车之际面对车厢中间走廊被打翻的饮料瓶,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跨越,选择了思考总有下一个人会捡起这个“可怜”的瓶子,所有人的想法如出一辙,却又滑稽至极。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丢失了“思想”的表现。我们的身边,真正“有思想”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喜爱空想的“道德家”。这样的“想法”只会让我们远离真正的思想。

  没错,思想可以指导生产生活,但思想一旦成为生活的天空便是可怕的。--的“纳粹”思想曾经笼罩了整个德国。可以说在当时的德国,只要是能听到广播的地方都可以听到--的演讲。他以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宣扬着自己的思想,并让这种思想成为当时的德国人生活的穹顶。事实上,生活一旦被某种思想彻底笼罩,就会陷入一个可怕的漩涡,以一种可怕的方式高速運转。真正美好的思想,应当是以温柔的方式浸润于生活之中的,以“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影响着生活的。

  如果说,思想是一条河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有思想,我们的思想之河中也在不断汇入着其他思想。当越来越多的思想,以羽绒的材质漂浮在空中的时候,我们与其以仰望的姿态去观望,不如去试着让我们的思想学会“行走”的能力,让我们生活的穹顶洗练而宁静。

  【教师评点】

  作品以诗意的方式去探讨对一幅寓意深刻的画作的理解。作者以自己个性化的演绎,解释了一个普遍而被人们所忽略的道理。在叙述上,议论与实例自然而紧密地结合,并涉及到很多社科方面的素材,从多个维度探讨“思想”与“生活”的关系,从而衍生出要赋予思想“行走”的能力的道理。(《作文与考试》)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押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③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④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⑤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⑥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关于“生命",人们总是有很多的思索。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为观点列举型材料作文,围绕“生命”给了六个观点。要求考生挑选出两个或三个组合后,提炼观点,确定立意。六则名言的含义为:

  ①面对生命的追问,先不要考虑死亡,应该先好好地活着,活在当下。

  关键词:重在当下以此生此世为重以人为本

  ②对于生存的思考,应该居安思危,具有忧患意识。

  关键词:居安思危忧患意识

  ③青春不再,时不我待,趁年轻要珍惜岁月,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切莫蹉跎光阴。

  关键词:青春不再时不我待惜时自勉

  ④对于生命的挚爱,应推己及人,博爱大众,要有尊重他人生命的胸襟和气度。

  关键词:尊重生命推己及人博爱大众

  ⑤对于生命的成长,应勇于雕琢,勤于打磨,珍视之,成就之。

  关键词:雕琢生命自我磨砺珍视生命成就此生不惧磨难

  ⑥对于生命的意义,应该辩证地看待舍与得、生与死、虚与实,只有付出自我,无私奉献,为他人为事业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的价值,才能放大生命的意义,才能生命永恒。

  关键词:舍与得生命价值人生态度无私奉献,方得永恒

  可以依据共性和联系组合立意,参考角度如:

  ①⑤组合:珍视生命活在当下

  ④⑥组合: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①③⑤组合:惜时进取,成就此生

  ①②③组合:居安思危,及时努力

  【佳作赏析】:活在当下,活出自己的精彩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表示,自己希望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新疆,借此领略文化多元化的魅力。然而,出生在过去,永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出生在当代,也不见得就不能品尝多元文化的硕果。我认为,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活出精彩的自己。不受对现实的不满所干扰,过好每一个今天。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那么切中肯綮。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明达到了空间的繁盛;另一方面,物质主义席卷全球,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旅途上疲惫不堪。于是,有人开始回望过去,叹息“大同社会”的一去不再,有人开始展望未来,希冀未来能胜于现在。他们都不满于当下,醉心与过去或未来。然而,无论是对过去的留恋,还是对未来百般无奈的希冀,一旦与现实相碰撞,擦出的火花最终灼伤的,还是我们那颗早已被对现实的不满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心。

  为什么不解脱自己,活在当下呢?

  为什么要活在当下?居里夫人曾说:“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儿有用的生活。”居里夫人是明智的,既然无法回到过去,飞越未来,活在当下便是的选择,居里夫人也做到了。她隔绝了外界的纷扰喧嚣,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为世界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她的生活,是充实而有价值的。之所以要活在当下,除了我们不得不活在当下,更因为活在当下,使我们正视生活,明白自己的价值,从而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出近乎无限的光彩。

  怎样才能活在当下?诗人汪国真说:“我喜欢出发。”他说:“太深的流连便成为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正是如此,我们不必太过在意当下的烦扰喧闹,不必太过寄心于过去与未来,我们该问问自己:“你想走往何处,你希望在当下活出怎样的自我?”我们完全可以以出发者的姿态,满怀信心与希望活出自己真实的每一天,无论是_间被“发配”马厩仍潜心治学的钱钟书,还是遭遇辱骂而不忘创作的沈从文,不都是“活在当下”的例子吗?

  汤因比太醉心于过去,这或许会让他丢失了现在的美好。而我们呢?我们是否也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考虑一下如何活在当下?生活压力加大不应使我们丢弃对当下生活的信心,而重拾曾被抛弃的信念,活在当下又何妨?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那就活在当下,活出自己的精彩!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押题四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一、审题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名言组合型材料作文题,我们需要在分析各句含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组合。而理解名言的大意是触发联想和思考的前提,是准确立意的关键。

  三则名言均与“信用”有关。第一则材料大意为:人如果失去了信用和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第二则材料大意为:做人没有经常的信用,做事没有经常的道德,只要利益在的地方,没有不竭尽全力的,如果是这样,就可以说是小人了。第三则材料大意为: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用。行动了不一定非要有结果,只要符合道义。

  第一则强调人要讲信用,没有信用就无以立足。第二则强调,没有信用和道德,只贪求利益就是小人。第三则强调“义”,不必完全守信,一方面要诚实守信,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义”为原则通权达变,义才是根本的原则,言行只是手段。据此,我们可以根据三则名言各自侧重的角度,分别立意。也可以综合三则名言辩证综合立意。

  二.立意:

  根据材料单则立意:(1)坚守诚信,立身做人。(2)信用是人生名片。(3)讲信用、守道德。

  综合三则材料综合立意:(1)辩证看待诚信。(2)以“义”为本,坚守诚信。(3)“信”与“不信”,以“义”为准。

  【佳作赏析】:唯有诚信,行稳致远

  以诚处世,光大华夏美德;以信立身,传承古国遗风!汉代韩婴说:“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我认为弱水三千只取诚信来饮,才能让人生得到的发展,国家得到最快的进步!孔子认为人失去信,就不能成为人;荀子批判那些唯利是图、失去诚信的小人;孟子提出符合义的诚信才是真正的诚信,可见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诚信是至暗时刻的一盏灯,指引前进的方向。

  正如荀子所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人人都是只知道趋利避害的小人,只为自己不为他人,这个社会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往昔的苏丹红、地沟油、大头娃娃的食品安全事件依然令人深思,现如今翟天临为代表的一系列学术造假事件,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高深的学术层面,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名不在大,守信则成。诚信是各个群体都应具备的修养,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浩渺无行极,扬帆但信风。诚信是舟行海上的顺风,让人生的航船行得更远!

  “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如是说。孔子感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们都把诚信作为为人的根本,绝不能失去的原则。曾子杀猪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诚信是亲子之间的必需品;尾生抱柱的故事让我们知道诚信是爱情的起点;一诺千金的季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与朋友交的方式,如果说丢失钱财悔一时,那么丢失诚信则悔一生,所以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长帆当破水,鸥鸟会凌云。诚信更是国之根本,大国风范的所在!

  诚信既是一种个人品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信更是一种国家责任,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古有晋文公在战场上兑现退避三舍的诺言,得以成为春秋五霸;今有国家带领全民奔小康,异地搬迁、脱贫致富、驻村第一书记等年度热词,是国家用行动实现承诺的表现,面对百姓建立信誉,才能形成政府公信力!诚信是国家赢得人心向背的基石,恰如王安石当年曾感叹:“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可见,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论语》里说:“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诚信,就没有立世之本。为商,为人,为国,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押题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情况,需要人们去面对并作出反应。学会如何应对,应该成为引领人们成长的重要方面。

  请以“应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佳作赏析】:应对

  尼采曾言:“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将受到更大的苦”。可见,学会面对、智慧应对之于个体、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

  应对,是面临困窘阻塞时做到面对并妥善化解的能力,【下定义】它不仅彰显了一个人的气度沉着,还能展现其为人处世之智略和思维。能否应对随时产生的狭路难题,固然是新时代衡量判断人才的重要标志。【作诠释】

  如何应对新情况?其一是明辨。明辨是对于新情况迅速辨识并作出独立判断的能力。当我们面临困境和渊薮,最先做的自然不是盲目投入苦干之中、暴虎冯河一般有勇无谋。若想避免失误、用方法以应困境、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和损失,那么,明辨成为了首要之道。但是,明辨需要我们以对事物完全和透彻的认知、理解作为支撑,并具备面对紧急及时抉择的笃定果敢。

  正如此次“战疫”中,面对汹涌如潮的无稽之谈,有些人盲目抢购囤货,有些人过度恐慌解读,不仅影响正常生活运转,还使讹传进一步扩散。但阴影不挡光明乍现,正是有着那些正确认识疫情的“吹哨人”、医护人员迅速确定诊疗方案、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神速平地而起、四面八方的医疗队奔赴湖北武汉一线、方舱医院医患和谐齐心一同抗疫......也正是因为政府、部门明辨事实,各项安置、管控、隔离政策相继出台,使人民群众多了几份安心和保障。正是因为各界各业的明辨是非、认清局势,我们才能在疫情面前冷静面对、合理应对,为之后各项计划安排的有序实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诚然,若徒能判断,却无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行动,也只能像王安石所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有怠而愈出者”,最终只能东走西顾、毫无所获。着手施行之时,若不笃行,明辨则变得毫无意义。笃行,是指分析之后能持久努力奋斗且无畏以往、不惧困苦。仅能辨识谋略、纸上谈兵是懦弱无勇的表现,而能笃行,才是应对难题的更一要义。蔚缭子曾言:“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慎行谨言固然是保身的明智举措,但是直面困难,甚至是生死两难的抉择,明哲保身则会终无所为而趋于灭亡。笃行,不仅是面对困难的修身自理之道,也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投身集体建设的重要体现。笃行、力行,是中国人流传千古的品格风骨。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可知,在具有谋略之后的一点浩然意气成了顽强的推动力。正如我们的抗疫英雄、一言九鼎的钟南山院士,两度义无反顾挂帅出征,以其敬业、忠勇、胆识一语定心,使得抗疫战斗在他的引领下得以合理应对。抑或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吹哨人”的无畏坚韧,疫情终灭,人心终宁。这是因为做到笃行而能绝妙应对的例证,将永留记忆和历史。

  生而为人,便开启了应对挑战、化解困难的一生。浩瀚磅礴的中国历史,亦是一个不断应对冲击、变革的漫长过程。生活中,我们应对,人格从而健全、成长。历史长河里,我们应对,文化从而坚韧不折、源远流长。新情况始终与我们共存共生,应对的能力是我们智慧智略的彰显。

  何以应对?唯二词:明辨、笃行。明辨是认清事实、摸清方向的“观测镜”,而笃行是全力推动、实行终赢得“推动剂”,只有学会应对,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解团雾于通达,化天堑于坦途。(柳栖士)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押题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
    错误提示 - 读文库手机版
    错误提示
    Can not connect to database!

    error: ͨÿ׽ֵַ(Э/ַ/˿)ֻʹһΡ

    Copyright © 读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