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笔记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笔记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高二语文知识点梳理

1、敕勒歌

【作者】佚名【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译文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3、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这首歌也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高二语文知识点汇总

一、基本常识

1、题解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2、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即辞归田园。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程度。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

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

古:正确今:判断词

古:过错、错误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

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3、一词多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乘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引申为暴政

夸父弃其策拐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引申为驯养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4、虚词把握

以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连词相当于“而”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介词把、拿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用,采取

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副词通“已”,已经

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胡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奚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焉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曷

三、理解分析

1、结构层次

(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

(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

(二)归家之后的情状

(1)心情愉快——小舟轻飏,和风吹衣

(2)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家人欢迎——“童仆迎接,稚子候门”

(4)修身养性——饮酒、游园、观景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1)远离官场,享受天伦

(2)读书抚琴,颐养天年

(3)驾车乘舟,寻幽探胜

(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1)人生苦短,淡薄名利

(2)乐天安命,顺其自然

2、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且又灵活多有变化。既讲用韵辞采,又简洁清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强烈

作者的感慨、追求、心志等借助于景物描写而自然流露,全辞情真意切,沁人心脾。

(3)结构谨严,不蔓不枝

首段直接抒情,照应序文;二、三段借物抒情,表达情怀;末段属总结,卒章显志。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笔记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高二语文】热点
    错误提示 - 读文库手机版
    错误提示
    Can not connect to database!

    error: ͨÿ׽ֵַ(Э/ַ/˿)ֻʹһΡ

    Copyright © 读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