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历史人物故事10则

历史人物故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也就是学习历史要追求真实。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人物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故事()

太丁——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子

太丁(生卒年不详),殷墟甲骨卜辞作大丁,子姓,太丁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子,据《史记》的记载太丁未及继位便已去世,所以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太丁的配偶妣戊也受到殷人的周祭。宋镇豪、韩江苏等认为成汤有太丁、外丙、仲壬三子,太丁作为嫡长子被立为太子,因此纳入殷人周祭当中,然而太丁却先汤而死,未曾即位为王。从甲骨文的记载看不出太丁即位为王的情况。

太丁(生卒年不详):也作大丁,姓子,名丁,一说名以跌,是中国商朝的首位太子,成汤的长子。《史记》记载,他先于其父而死,没来得及即王位,不过仍有人把他列为商朝君主。成汤去世后,其弟外丙即位。[1]  关于太丁的卜辞甚多,因而有考古学家认为,他曾协助商王成汤主持军事。

恶来——商纣王的大臣以勇力而闻名

据《逸周书·世俘》称“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望,至告以馘俘”,“方来”一辞,孔晁注谓纣党。陈汉章在《周书后案》中以为“方来”即纣臣“恶来”。秦之祖先大业,乃帝颛顼苗裔。大业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姓嬴氏。大费(即伯益)生二子:大廉、若木。

大廉有玄孙孟戏、中衍,  传说中衍人鸟身而人言。殷帝太戊使之驾御专车并以女妻之,因而屡建奇功,乃封其为诸侯。  中衍的曾孙戎胥轩在西戎之地,与戎人一起生活,传说他与骊山女所生的儿子为中潏。  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子飞廉,飞廉生恶来,是季胜的哥哥。飞廉善走,恶来有力,父子俱效力于殷纣。周武王伐纣时杀恶来,当时飞廉在北方为纣王立坛于霍太山(霍太山在沁州沁原县西七八十里),得一石棺,棺上铭文:帝令处父不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飞廉遂触棺而死,葬霍太山。其后非子建立秦国。

正史中记载较少,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恶来是可以跟犀兕熊虎搏斗的勇士,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帝辛。但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儒家和周朝为了诋毁商朝或者为了造神,故意丑化飞廉、恶来父子的形象。比如史记杜撰的三监之乱就比较离奇,而《清华简·系年》推翻了儒家那套造神言论,飞廉、恶来都是商朝的忠臣,为商朝战斗到死。所以看待这些记载的时期应注意这一点。《清华简·系年》第三章: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成王屎(践)伐商邑,杀彔子耿,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卫)。周室既卑,平王东迁,止于成周,秦仲焉东居周地,以守周之坟墓,秦以始大。

历史人物故事()

小甲——中国商朝的第七位君王

小甲(生卒年不详),姓子名高,是中国商朝的第七位君王。太庚之子。小甲在位17年。小甲在位时,商代以亳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1] 甲骨文资料解释小甲,商王名高。太庚之子。小甲是庙号。继太庚继位。殷墟卜辞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祖乙——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祖乙,生卒年不详,亦称且乙,子姓,名滕  (一作胜 ),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河亶甲死后,祖乙继任君主之位。祖乙在位19年去世,庙号中宗,死后由其子祖辛继位。祖乙在位时期,将都城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到耿(今山西省河津市)。后因耿发生河患,于是再次迁都于邢  (今河北省邢台市),最后一次迁到庇 (今山东省郓城县北肖固堆一带)。  祖乙曾数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并任用巫贤辅政,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让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河亶甲死后,祖乙继任商朝君主之位。祖乙元年,当时商朝的都城设在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因相地处黄河下游,河水时有暴涨,河水一涨洪水泛滥,不仅大量庄园被冲毁,黎民百姓难得定居,生命财产时有淹没的危险,就连帝王都城也朝不保夕,祖乙为此整日锁眉不展,食寝不安,他身边的贤臣巫贤(巫咸之子)早已估摸到祖乙的心事,于是便直言不讳地向他启奏说:“君主之虑卑职早就洞察,无非是为都城之变迁而已!”祖乙王听后甚是欢心地说:“贤相既然了解,就该为孤出谋定夺。”

巫贤坦然应说:“闻说西有耿地,位于汾阴,那里一  则物阜民顺,二则非诸侯兵家瓜分之地,何不迁耿建都城。”祖乙闻听后思谋良久,不久便下一道通令,把都城一举从相迁到耿(今山西省河津市)。祖乙二年,由于河患,将耿都冲毁,  祖乙于是再次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  祖乙迁邢时,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耿地,祖乙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耿国国君。祖乙迁邢之后,营建都城,立宗庙、筑社稷、造营室。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王朝再度兴盛起来。后来,祖乙迁都于庇(今山东省郓城县北肖固堆一带)。庇都靠近大彭国,彭伯忠心于商朝,是商朝很好的屏障。同时,庇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祖乙十九年,祖乙去世  ,庙号中宗 ,死后由其子祖辛继位。

历史人物故事()

九侯女——被妲己设计杀害的纣王妃子

九侯女入宫后,纣王放在妲己身上的一颗心,渐渐转移到她的身上。这  又激起了妲己的嫉妒之心。她先是假意呵护,九侯女让其对自己丧失了防范  之意。尔后,妲己又故计重施,向纣王密言九侯女之父有谋反的野心。后纣王为了侧探实情,问九侯女想不想当皇后,九侯女竟高兴得跳了起来,这不得不使纣王起了疑心。纣王逼着九侯女去酒池,逛肉林,九侯女破口大骂纣王,纣王火冒三丈,后来九侯女被折磨致死。妲己的目的达到了......

九侯女多才多艺,又是难得的美人,深得纣王的喜爱。可是她天真、单纯,不像妲己那样有心机,她不善承欢纣王。只是在和纣王一起打猎,吟诗,下棋的时光中,渐渐地爱上了英俊潇洒的纣王。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爱,到头来却落了这么个下场。可见纣王多么昏庸,连自己宠爱的妃子都不分青红皂白地害死了。更别说不算美的姜皇后,听信妲己谣言割了皇后一目,还炮烙皇后的双手,最终皇后被折磨致死。

阳甲——中国商朝的第十八位国王

阳甲,生卒年不详。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是中国商朝的第十八位国王,商王祖丁之子,后任国王盘庚之兄,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一说4年)病死。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曾西征丹山戎,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落,诸侯不朝。谥号“商悼王”。

阳甲,祖丁子,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

商王朝继位的现象可以看出,商人前期的继承法多以兄终弟及为主,以父死子继为辅,即便传子,也多传弟之子,少传兄之子。由于商王的妻妾众多,故其子辈的兄弟一般也很多。因此,在兄终弟及的制度下,往往会引起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冲突。直到武乙废除兄终弟及,确立父死子继后,这种局面才有所缓和,但那时离商朝灭亡只有四代了。到帝乙时形成了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这种继承制度为周朝所承袭。自仲丁到阳甲的九个商王中,每一次王权更替,都引发了剧烈的争夺,造成九世之乱,从而使得王室势力逐渐衰弱,产生各诸侯、方国不朝叛出的政治危机。司马迁说:“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这种看法是很有见地的。阳甲在这样的局面下即位,可以说是矛盾重重,困难重重,内外交忧,力难从心。因此太史公说:“帝阳甲之时,殷衰。”  阳甲在位七年,死后由盘庚继位。

历史人物故事()

妇妥——商王武丁的王妃之一

妇妥,人名。商代卜辞所见武丁的配偶除了妇好(即母辛、妣辛)、妇嬕(妣癸)、妇妌(母戊、妣戊)之外,还有妇嫀、妇周、妇楚、妇蛭、妇杞、妇妊、妇鼠、妇庞、妇妥等60多位,称为“诸妇”。妇妥是武丁的王妃之一,已为学者们所公认。

妇妥在卜辞中的事迹不多,其事主要见于《甲骨文合集》21793片卜辞:“乙巳卜,贞:妇妥子,无若?辛亥子卜,贞:妇妥子曰狩,若?”这条卜辞是贞问而这位妇妥之子是否“若”的,“若”是顺从、同意的意思。从第二条对贞来看,是贞问妇妥之子说要去狩猎,同意他吗?可能是妇妥之子要去狩猎,事先向武丁请示,武丁命令占卜是否允许。有人把妇妥当成小臣妥,那是误解。从字形来看,妇妥之“妥”的写法和小臣妥之“妥”的写法并不一样,很可能是“奴”字而不是“妥”;从卜辞记录来看,妇妥和小臣妥也不是一个人。

祖庚——商朝著名国王武丁次子

祖庚,商朝国王,姓子名跃,在位约7年,他是商朝著名国王武丁次子,病死,葬于殷。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死后,三弟祖甲继位。

武丁是想将王位传给长子祖己的。祖己是一名孝子,有孝名,被称为“孝己”。他每晚要起床五次,看父母是否睡得安好,因此深得武丁的宠爱。但是由于祖己的母亲早逝,他的继母不喜欢他,在武丁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结果被流放到外地。祖己经受这一打击之后,不久就忧愤而终。“尸祭”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尸”一般由长子或长孙充当。成语“尸位素餐”就是从“尸祭”演变而来的,因为“尸”除了在祭台上接受祭拜外,可以只食斋而不干活。祖己就充当过“尸”受百官祭拜,他获得这样的资格实际上就相当于太子的地位了。商王室祭祀祖先时,祀典是非常隆重的,要由生人充当祖先的“尸”,去接受百官的祭拜,这就是所谓的“尸祭”。

武丁正因为有自己年轻时被外放的经验,他才效法先考放逐祖己的,可惜祖己没有领会父亲的苦心。《太平御览》中说:“殷高宗有贤子孝己,其母早死,高宗惑后妻之言,放之而死,天下哀之。”认为祖己被武丁流放与武丁年轻时被小乙放出,性质不同。说前者是因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引起的,后者是为了培养王位继承人,因此视武丁放逐祖己为“失德”。渔火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其实,武丁流放祖己,一是想避开祖己和继母的矛盾;二是因为自己也从小被父亲小乙外放过,所以认为将祖己放到外地去体察民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祖庚的弟弟祖甲比祖庚灵泛些,武丁临终时欲立祖甲为继承人,但祖甲认为自己是祖庚的弟弟,不该得兄长之位,就逃到民间去了。

《尚书》记载:“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意思是说,到了祖甲,认为代替兄长为王是一种不义的行为,就逃到民间当了小民。由于太子祖己早死,武丁死后,王位就由祖庚继承。祖庚没有什么才能,武丁生前就不看好他。祖庚在位只有七年就去世了,死后由祖甲继位。  由于祖己的孝名深得人心,祖庚又是因为他的生母搞阴谋才取得王位的,而且祖庚即位后也没有什么建树,因此引起了朝廷文武百官的非议。

祖甲避王位:祖己(孝己)、祖庚、祖甲均为武丁之子。长子祖己未及继王位便已死去,次子祖庚立为太子。但武丁两个都喜爱,祖甲是后母所生后母当然要在武丁面前提立祖甲为储君。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若强行废立,怕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故仿效当年武丁,离开帝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驾崩后,帝位由祖庚继承。祖庚即位十年左右病死,祖甲方才回帝都继承君位。

祖庚死后,他的弟弟祖甲继了王位,秉承了他遵行礼制的风范。祖甲曾经生活在平民中,了解平民的疾苦,他限制大大小小的贵族对人民的榨取和掠夺,甚至修改《汤刑》,以严刑来限制这些不孝子孙。因此招致贵族对祖甲的不满及刁难,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祖庚在这期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祖甲之后的商代,国力逐步衰微,并最后走向了灭亡。在武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统治的100余年间,是商代中兴的极盛之期。这一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和国威远播四方,而且以青铜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辉煌。

历史人物故事()

亚凭——孤竹国第九位国君

其父亚微在位时,曾经想要以其三子叔齐为继承人,不过在其薨亡时,反而叔齐和王长子伯夷一直推让诸侯之位,造成两人离开孤竹国,而去找周文王。最后国人拥立亚微次子亚凭为国君,不久担任商纣王的亚官,亚卿的职务,亚为尊重的称呼。叔齐此后世系失考,公元前664年(周惠王13年)山戎出兵伐燕国,燕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为救燕出兵伐山戎,“佛令支、斩孤竹”,齐桓公在伐山戎时,同时把孤竹国也灭了。至此,孤竹国在历史上就消亡了。

商容——商末主掌礼乐的大臣

商容是殷商末年商王纣的大臣,也是一位著名贤人,受到殷民的爱戴,却受到纣王的厌恶,将其废黜,《史记·殷本纪》记载:“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  应该是商容不满纣的昏庸暴虐,经常犯颜进谏,惹怒了纣,因而被废黜。一说是他和箕子一样被拘禁了,《鹖冠子·备知》:“商容拘而蹇叔哭”,  即谓此事。周武王克商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尊重殷商的忠臣贤人,表商容之闾以示推崇。《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  《荀子·大略》:“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乡(向)善矣。”

这个故事仅见于《韩诗外传》卷二:“商容尝执羽、籥,冯于马徒,欲以伐(化)纣而不能,遂去,伏于太行。及武王克殷,立为天子,欲以为三公。商容辞曰:‘吾常(尝)冯(凭)于马徒,欲以伐(化)纣而不能,愚也;不争而隐,无勇也;愚且无勇,不足以备乎三公。’遂固辞不受命。君子闻之曰:‘商容可谓内省而不诬能矣!君子哉!去素餐远矣!《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商先生之谓也。”

大意是说,商容是主管礼乐的大臣,曾经执着跳舞的羽和乐器的籥,跟随着纣王的马夫,想以礼乐教化纣,却失败了。于是离开了殷商,到太行山隐居起来。武王克殷当了天子之后,想封商容为三公。商容推辞说:“我曾经跟随着马夫想教化纣而没能做到,说明我很无能;没有诤谏而归隐山林,说明我很没勇气。无能又无勇,不足以担当三公这个重任。”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君子听说这事后评价说:“商容可算是能自我反省而不错误估计自己的能力了,这是真正的君子啊!远远地脱离了吃白饭这个错误了!《诗经》里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就是说商先生这样的人啊!”


商朝历史人物故事10则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