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作业辅导方法,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端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对于作业的高质量的完成是身为一个学生的职责所在,就像是父母对于工作的责任,教师对于教学的责任,完成作业是一个学生必须得承担的责任,也是义务,在这方面是不能屈服的。辅导作业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身为学生的家长,也承担着相应的职责。
教师对于作业的布置必然有着自己的理由,所以家长尽可能的不要对于作业进行抱怨,不要职责作业过多,学生太过劳累,这对于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就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如果学生没有听家长的,那么家长只是白费口舌,如果学生听了家长的,那么对于教师的教学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保持迷惑的心态,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教师的教学形象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家长和教师的关系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所以对于作业的布置也会出现错误之处,这种情况下家长就需要和教师进行私下的沟通,切莫当着学生的面进行指责。端正态度的同时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作业所承担的责任,保持作业的质量是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尽到的职责。
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学生还是孩子,孩子的天性都是比较喜欢玩耍的,如果把孩子禁锢在课桌前,对着作业不断的写着,那么孩子的兴趣肯定不会多么的高涨。这就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辅导学生写作业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作业不再是对自己的束缚,而是一种提高。
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容易引起学生采取行动的因素,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去从事某项学习活动。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多是依赖教师或者家长的监督,由于自觉性较差,导致作业的完成不及时,质量也不高,甚至是采取能拖多久是多久的,实在拖不过去了就借同学的作业来抄。
对于这些学生,需要做的不是责骂,而是想方法让辅导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从逼我学习的心理中走出来,达到我想学习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是想从教师或者家长那里得到肯定的,希望他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而不是盯着缺点不放。
有的时候并不是学生不愿意做作业,而是需要缓解一下,或者是休息一下,毕竟已经上了一天的课程了,所以要学会引导学生,强迫不是目的,休息也不是借口。
一、激发体验写话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支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虽然看不见这些根须,但必须悉心保护它们。因为失去了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苏霍姆林斯基)因此,要想唱响习作这一曲,就要先奏响“激趣曲”。 小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物质鼓励(哪怕是一朵红花、一个五角星)或同学的夸奖时,对他学习兴趣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在写话练习课上采用只表扬不批评、一次一个新角度予以表扬的正面诱导激励法。
二、引导体验写话的方法
低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话能力,能写一段通顺的话,能根据几个词写一段小习作。孩子们内心具有丰富的喜怒哀乐,对于身边的事物,也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体验,并能表达出来。因此,我首先做的就是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给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土壤,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语言学习实践活动中,参与体验。
1、调动器官捕捉体验
a、眼睛看。让学生多角度地去观察,真实记录,纤微毕露,而不是大而略之。鼓励学生努力发现事物与众不同的地方。
如在一次观察香蕉的习作中,一位学生切开香蕉后,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叫起来:“老师,我发现香蕉的里面有一副小丑的脸。”(香蕉的横切面)另一位接着说:“不,是藏着一只蝙蝠。”
b、耳朵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要引导学生去聆听。如:雨点的声音;风儿的声音;鸟儿的鸣叫声;虫儿的低鸣;锅瓢的碰撞声等等,用心去听都会是一首首动听而有富有创意的歌。
c、双手摸。人说:“十指连心。”没有十指的摸索,心怎么会起波澜和涟漪?要鼓励学生去摸,去实践、去创造。
d、心灵悟。鲜活生动的场景带给学生具体真切的感受,要让学生把在活动中的各种富有自我个性的心灵感受,体验写出来,或成功,或失败,或紧张,或难过,或困惑等等。在实践活动中,眼睛的看,耳朵的听,双手的摸和心灵的感悟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真切的体验,使学生往往会思如泉涌。
2、投入生活促进体验
每个孩子每天都有新的感受点,只是没有认真地留心而让它们悄悄地从身边溜走罢了。因此,我就引导学生写感受日记,哪怕是一句话,只要是自己的、真实的、独特的感受就行了。孩子们没有了条条框框的约束,写起来得心应手。
3、开展活动强化体验
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掌握写作材料的过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越投入,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因此,在体验写话过程中我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赛、游戏、表演)调动孩子们全身感官参与,参与开放的作文过程,全身心地投入体验。
一、提升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学生乐于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致力于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与兴趣,进而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
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回乡偶书》这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过年回老家时看见那些景物那些亲人的想法。很多学生纷纷开始讲述过年时老家里“陌生”的亲人见到自己的感觉,很多亲人长辈叫不出名字,但却对自己特别好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回答也就从内心开始贴近一种思乡的情怀,开始走近诗人的内心。对于《回乡偶书》这一首诗的理解就更深,在进行后续教学时,甚至还有学生提问:诗人听见小朋友问自己从哪里来时,心情应该很难过吧?这明明就是自己的故乡啊。
笔者当场表扬了学生的提问与思考精神,说:你可以想象自己是诗人,当你听到小朋友这样问你时,你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回答呢?学生兴趣一下上来了,各式各样的答案层出不穷。诗人在诗中并没有说自己是如何回答的,这反而给学生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在对诗人心情的想象中,学生已经自然而然地理解与懂得了这首诗里所蕴含的情感。
二、引入寓意式故事,勾起学生探知欲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看故事,喜欢去了解不同故事中的情节与人物。而作为教学工作者,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点,就可以直接勾起学生的探知欲,去多问一个“为什么”,去多问一个“后来呢”。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不自觉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进入了探究的状态,进入了主动学习、自发提问的状态。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教材《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中,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总是梦想着发财,梦想着有一天能一夜暴富,于是他每天每夜都虔诚地祈祷:上帝啊,让我中五百万吧,让我中五百万吧。每天每天坚持每天每天祈祷,但直到死,他都没有得偿所愿。死的那天,他愤怒地质问上帝:为什么我这样虔诚地侍奉了你一辈子,你却连我的愿望都不肯满足?上帝更愤怒地朝他大吼:“……”同学们,你们猜上帝说了什么?在故事最具悬念的地方停了下来,学生的胃口全被吊了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开始问:后来呢,后来上帝说了什么啊?我猜上帝应该是说不劳而获是不对的吧。
当课堂气氛完全进入活跃状态时,学生们一个个眼睛发亮地看着我时,我说:“上帝说的是:‘你倒是去买一张彩票啊!’”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明白做事情应看到本质,应落实到行动中去,如果你不去买彩票上帝又怎么能让你中五百万呢?任何事都是有因才有果的。进入到课文中后,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只要葫芦却丝毫不关心葫芦叶子葫芦花状态的行为也就有了透彻的理解。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达到了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而且有效地导入了课文,让学生在笑声中得以感悟深刻的道理,在欢乐的气氛中得以明白课文的深意。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学习起来才轻松愉快、事半功倍。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极易受到影响,注意的持续性也不强。所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想方设法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兴奋点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在不觉得有负担中识记生字,从而来提高识字的效率。
因此,在识字上,可采用猜谜、看图、做动作、提醒大家哪儿易写错、自己编短话。
例如:《我是什么》中“器”字,可以让大家猜谜:“四口上下站,犬字在中间、站在两张口上大哭”等来让学生识记。再比如“跳、跑、踢”等字,可以让大家做相应的动作,来加深印象,让大家明白足字旁与脚有关系,从而想到提手旁则与手有关系。
这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
二、引导学生随文识字
有些老师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非常的“精细”。一般是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然后启发学生识记生字(主要从字形入手,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住的,有的还要求辨析相近字),理解字义,接着要学生依字组词,拓展词语,学生带读。
一节课下来,大约用30分钟,还不包括写字指导。但是识字教学真的需要占用这么多的时间吗?不能!因为你别忘了,语文课堂教学还有另个任务——学习课文。
如果识字教学用了那么时间,又剩多少时间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而随文识字教学解决了这个问题。随文识字的精华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字, 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让学生领会这个字要怎样去使用它。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汉字规律,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文读多了,自然也就加深了生字的印象。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比较好的做法是对每个生字各有侧重,有的字音是重点,有的字形是重点,有的字义是重点,在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认知有个充分的估计,也要对生字进行区分,哪些是只要求认识,哪些是要求会写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做优化了识字过程,而且还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1、在直观形象中让学生轻松识字。
低年级新教材要求识记的生字较多。这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却较为轻松。
例如在教学象形字“日”时,先将对应的画着太阳的图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日”字让孩子们观察,大家都说真像。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日”的字形。
又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识字6》时,我将“狮子”、“大象”、“老虎”等词语配上相应的图画,并演示其演变过程。刚一展示字图结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读出了词语,比教者一字一词的范读效果好了许多。
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愉快识字。
识字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何制造欢快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识字呢?我认为: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二》一课中,我首先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玩一玩文中的各项运动,孩子们热情高涨,不知不觉就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几个词语。
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走出字谜宫”、“山顶夺旗”、“摘苹果”、“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的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