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好语文的三个关键,为高中坚定基础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学好初中语文三个关键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认真书写的习惯。眼下老师们都大声疾呼,学生书写越来越差,龙飞凤舞,难以认读,错别字比比皆是。有不少同学心里还有一种错误思想: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字写得差一点没关系。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写字要求也不以为然。其实不然,认真书写汉字,不光能帮助我们认真掌握汉字的规律和丰富的内容,也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德。

  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字(词)典是学习语文的最好的助手和老师。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习,语言和词汇的积累仍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不同于小学的是,在小学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词语教学作为重点之一,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不再花很多时间在词语的正音正形、辨词析义上,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增强勤查工具书的意识,加强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的能力。

  读书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堂上动笔记笔记,把课堂学习中的思考、教师的讲解、讨论的结果随时批注在文章的相应地方;二是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中多圈划,多评点,多批注,多做点卡片摘抄,多写一点心得体会

  开口诵读的习惯。“诵读”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的语文学习的很有效的方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无论是对积累、理解和表达都是很重要的。“诵读”本身也是语言实践,每天用15分钟、半个小时读几首诗,读几段精彩的文章片断,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在诵读基础上,熟记背诵一些经典的语言材料,更是受益终身。

  其次,要提倡孩子学习多读书。

  语文学习的特点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文对语文学习来说,只是一个例子,通过学习课文,孩子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能力,自己去广泛阅读、涉猎各种文章,才能从中受益,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应该说,各种语言信息都是语文学习的材料。比如,可以让孩子经常读报、剪报、评报。“读”要强调圈划:“剪”要强调选择、归类:“评”要促思,评得具体、深入、确有感受。这样长期坚持,不仅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而且扩展了社会生活的知识面,还会促进写作。值得提醒家长的是,有不少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是“闲书”,以为看课外书会影响功课,担心影响学习,一律加以禁止,这是不足取的。你想,单读课本能引起学生多大兴趣?孩子没兴趣,“牛不饮水强按头”,能学好吗?初中生学生思维发展迅速,兴趣广泛,渴望了解自己,了解周围丰富的生活,正是大量阅读的好时机。家长要帮助孩子把握好阅读的内容,有选择的去读就行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各种报刊杂志、时文小说,只要是健康的,都应该让孩子读一点。当然,阅读时必须注重主次,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不健康的读物应该坚决制止学生阅读。还要帮学生掌握好阅读的时间,茶前饭后、完成作业之后、睡前、周末均可。如果是带到课堂上或没完成家庭作业而只顾看课外书,那就大错特错了。

  第三,要指导孩子多练笔。

  学生“怕作文”几乎是通病。而“作文”又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平时练笔是帮助孩子克服作文“恐惧症”,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因为平时练笔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重在观察生活,记下自己的真情实感。孩子可以在比较自由、宽松的状态下写作。有一位学生尤其喜欢小动物,家里养了一对娇凤鸟,她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总要关心和照料这对娇凤鸟,观察多了,慢慢熟悉了娇凤鸟的生活习性,而且还对小鸟产生了感情。她把这些感受一一记录下来,就有了四、五篇观察日记,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这些平时的练笔精心裁剪,写成大作文,自然就非常生动精彩。这位学生从初中到高一,总共发表了三篇关于养娇凤鸟的好作文。她的作文兴趣提高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你不妨让自己的孩子试一试。

  01

  兴趣很重要

  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我们要做到“乐之”,就必定要经过“知之”与“好之”。

  知语文为何物

  它不是文学的天马行空,但却是文学的基石;它不是民俗的片言只语,但却是民俗的荟萃。

  它讲究语言规则上的约定俗成,因而免不了字斟句酌,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字词,因为它们是构成我们阅读、作文的元素,作文里写错别字也是要扣分的;它又讲究文学积淀的日积月累,不曾读过多少名著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不曾经常从名家手笔中吸取养分的人是无法做到下笔如神的。

  知道了语文为何物,就要好学语文

  好学语文是要时常阅读,时常思考,时常动笔,不要因为别的科目任务繁重而放弃语文能力的训练,古人所谓“废寝忘食”“寒窗苦读”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境界。

  既然好学,就把语文看成是一种寓乐于学的过程,经过一番苦读诗书,自然会知道书中自有无穷境地,双基知识学以致用,阅读过程陶冶身心,写作文时释放自我,这些都是语文的乐趣。发现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你在语文之路上就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我再从各个角度去谈学语文的要点。

  02

  千万要自主学习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03

  读书破万卷

  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地阅读,所谓“勘破三春”。

  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会九流”。

  举凡人类心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

  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只读中国作家。

  鲁迅先生就曾经告诫我们:学语文的,要多多跨越语文的界限,去看看其它科目的书。

  试想一个读过科幻作品的人,与一个从未读过科幻作品的人,同样面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的“怪题目”,谁更能写好?

  而只读中国作家的作品,更是大忌,中国固然有过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也不要忽略外国文学上的闪闪明珠。

  有一个世界性的视觉,才能写出境界宽广的文章。

  04

  边读边记,胸有成竹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模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

  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的例证,当是大家熟知的。

  通过长期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

  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的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

  05

  要学会思考问题

  不要被动地接受所读到的东西。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思考,审慎地发问,明确的分辨。

  在语文学习中,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

  次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而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毕露;

  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扰,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方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建立起融通、灵慧、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06

  下笔如有神

  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

  “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

  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

  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平时笔磨秃,考场上自然下笔如有神。

  以上是关于语文学习的一点概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