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常规学习工作,就是同学们获取知识,复习巩固知识的常规工作,也是同学们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人教版初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人口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a)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b)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沿岸;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

2.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人教版初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梳理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 主要语言的分布(见教材P75图4.13)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_、伊斯兰教、佛教

_: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宗教建筑:_——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佛塔。)

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农村、牧村、渔村)和城市聚落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口和沿海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⑥ 世界文化遗产: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五、发展与合作

①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②目前,世界有一小部分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和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③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

④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⑤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其他重要的国际组织还有:安全理事会、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奥委会、红十字会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

一,做好学习常规工作。

常规学习工作,就是同学们获取知识,复习巩固知识的常规工作,也是同学们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确定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及时复习巩固,单元目标检测,总结等环节。切实做好这些环节,是同学们学好地理的__佳方法。

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无论做什么,都要有目标。学习地理也一样,有了目标,同学们才有学习的方向。同学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每节课,每单元需要学习哪些知识,要培养那些能力,同学们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计划。其次,要做好课前预习。预习不仅可让同学们对新知识有所了解,而且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在预习中,同学们一定要找到新课的重难点。第一步先看教材有几个大标题,从中可以知道教材讲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二步,根据每一个大标题篇幅大小,文子和图表的多少,大体确定教材重难点。第三步,对重难点内容加以分析了解。第四步,要找出教材中知识结构的层次和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学习《西亚》这节课之前,同学们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该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的重要地位;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学习重点是: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学习难点是: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及农牧业和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要舞台,也是学习常规的重要环节。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同学们听课要做到精力集中,全神贯注,认真思考,思维敏捷。要按老师的意图,看黑板或者看课本,读地图等。做笔记可以在课本上标记,将重难点圈出来,疑难问题打问号。也可以在课本空白处记录。还可以在笔记本上记每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听课效率。

最后,要及时做作业。作业能够体现本课的重难点,可以让同学们知道自己要掌握什么,问题出在哪儿,并且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巩固同学们的记忆。

二,掌握综合,分析,归纳的地理学习方法。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与人类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只有采取综合,分析,归纳的方法才能认识理事物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性。

把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首先要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地形,位置就相互联系起来了。

三,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概念的掌握,并不要求像物理,数学公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掌握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__,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像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就不是了。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还没有利用价值,也就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自然资源这个概念了。

四,掌握运用地图的方法。

地图是学习地里的必要工具。会运用地图包括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和地理区域的方位,范围和基本坏境情况;会通过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实数据,掌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会填绘简单的地图,反应地理事实的分布与联系。因此,同学们要想学好地理就必须掌握运用地图的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如,在读“经纬网图”时,我们能得到知识是:(1)能看到纵横交错有规律的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是纬线。(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且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相等且相交于极点。(3)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经纬度变化规律: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5)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五,要善于动脑,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

地理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在学习时,要善于动脑,向自己问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2)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3)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4)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5)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六,学会梳理知识,掌握复习巩固的方法。

学会梳理知识,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国,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时,可采用这种方法。

课堂上的内容也许当时能掌握,但每个人都会遗忘。为了避免遗忘,同学们要掌握复习巩固的方法。要围绕复习内容,认真阅读有关教材内容,并整理出系统的复习笔记。还要做一定量的练习,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深理解记忆。每学完一个单元,要完成目标检测和总结,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巩固自己的不足,力争将知识系统性掌握。


人教版初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