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二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洋务运动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代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为代表。

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化(军事)工业。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海军: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人才破产:(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评价:

(1)局限性:是一次失败和(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2)积极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戊戌变法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

(2)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和省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3)影响: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创办报刊: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宣传维新变法组织团队:在(北京)组织(强学会),(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9月,历时103天。

结果: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三、辛亥革命:

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

(2)同盟会:时间:(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报刊:创办机关刊物《民报》。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革命过程: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

历史意义:_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运动

背景:

(1)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2)(袁世凯)为实现独 裁,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尊孔复古,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兴起: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 裁专 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发展。

背景:(1917)年,俄 国(十月革命)胜利

活动:(1)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2)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评价:(1)积极性我国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局限性:存在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偏向。

初二历史高效学习技巧

一、重视教材目录体系的把握,构建通史知识体例

根据《考试大纲》和高考历史试题的编排要求,二轮复习最主要的模式就是分时期(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重组知识、复习知识,强化主干知识的时间概念,并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简单化和规律化。明确每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并注重中西历史阶段的横向联系。

二、重视基本历史概念的再解读

历史概念复习口诀:厘清历史概念的源与流,分清历史概念的属与种,理清历史概念的形与质,澄清历史概念的是与非,讲清历史概念的深与广。例如“农业合作社”这一概念,利用流程图,加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并注重与相似概念的联系与比较。

三、以热点问题为依托,加强对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的复习巩固

热点问题是历史学科不可回避的命题切入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充分体现了历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人民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如新冠疫情的防治问题;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如全球治理、全球对本次疫情的共同合作等等。

四、注重主观题答题“四处”寻找技巧的总结

第一处: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这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

第二处:从材料与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关联,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解答问题就不难了。

第三处: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读材料时要想着设问,把设问与材料内容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信息。

第四处:从材料之间逻辑关系挖掘隐性信息。“隐性信息”或“隐性知识”是指隐含在材料中,或材料之间不易为人注意的知识。有时标点符号就是非常重要的提示,分号往往把材料分成几层内容,破折号往往表示解释与延伸,省略号往往代表段落的划分。

初二历史答题技巧

1、优先关注“阿拉伯数字”(关注历史年代和数据)

历史选择题的阅读,快速准确提取信息是最重要的能力。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是很容易看到的信息。在一大堆汉字里面找到找到阿拉伯数字还是是很容易的。

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就是解题的钥匙。因为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不是年代,就是与答案有关的数据。

2.“穿衣戴帽”是重点(关注标点符号括号引号书名号的作用)

大家知道在汉语言的表达中,标点符号占重要地位。这里的“穿衣”就是指括号和书名号。括号在历史选择题中的出现往往是用来解释说明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书名号的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已经告诉。

材料的出处了解了,材料的作者、作者的立场等许多问题就得到解决。“戴帽”这里指的是引号,历史选择题中出现的引号,要么就是关键信息,要么就是强调的学科术语。在材料中运用标点符号的知识,进行快速解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3.绝对化的选项一般错误

4.省略号后有答案,否则也会被省略

5.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时不选子集

6.矛盾的互补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答案

7.答案一般是主流,陌生选项不靠谱

8.看见什么选什么(题目考察的是历史现象)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