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
为期一天半的期中考试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反思却是久久挥之不去的。这次考试总体来说,非常不理想,学科成绩不理想,班级成绩更不理想。现将期中考试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分析:
1、七年级学生没有养成认真细致审题的习惯,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因审题不清,理解有误导致大量失分。
2、七年级时政意识淡薄,对于时政的把握及了解不到位。
3、九年级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足,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形式,不知道如何下笔答题,也不知道究竟如何转换思维答题。
4、九年级的判断失分率较高,主要原因:一是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审题不仔细。
二、查漏补缺、反思进步:
1、加强自我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
2、合理安排,课上一定要留有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巩固、复习,充分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效率,争取当堂的内容当堂消化,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3、平时,加强答题的训练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与解题思维。
总之,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对自己最好的警示,在失败中总结,在总结中奋斗,为理想目标前进。
一、试题评价
此次考试初一的试题命题明确,符合课改精神,考试内容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相吻合,内容均符合考试进度,题量适当,题型于中考相似,能突出重难点,试题的`题型与中考题型相同、试题的难度、区分度适中。考查内容上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效果:
1、考试成绩统计。
2、学生的答卷情况:
这份试题学生的错误主要出在幂的运算以及公式的运用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选择题中1、3、4、6、8答得较好,错误主要在2、5、7、9、10中。
填空题中第11、14、16、17答得较好,12题大多数学生只能写出其中的一解,13题中对数5.960万精确到的数位几乎全部答错,15题有半数左右的同学出现错误,第18题也是几乎全部答错。
简答题的第19、20题学生做得不太好,这两题拿满分的人很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去括号是符号的变化不清楚;
(2)利用交换律时丢掉了项的负号,即搞不清多项式的项;
(3)平方差公式不能灵活运用;
(4)1幂的运算不熟练。21题中学生用尺规规范作图能力差,而且多数同学落了总结。22题大多数同学可以按要求求得,但不太完美的是解题步骤很不规范,需要慢慢加强。在23题中数据的处理不好。24题学生答得很不好,不知道把两个幂的积进行适当变形,或变形不正确;还有事对幂的加减与幂的乘除混淆,指数出错。25题中大多数同学能理解题意答得较好,不好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作图不规范,还有部分同学不理解恒等式的意思而只写了一个代数式。
3、改进措施:
1)加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综合题打好基础。
2)注重知识点的落实。
3)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了解知识的来源从而更好得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同时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七年级地理下册,共有4个班级,本册共分五单元,如果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计算,至少需要三十个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考虑到地理是小科目,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效率,不得占用学生课外时间,最后就必须留些时间给学生复习,迎接期末考试,我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按照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分析了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定出了期考平均分要在60分以上的目标,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以课改理念教学
本学期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通过探讨学习,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成。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还要进行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
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尽量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抓住学生心理,有针对性地教学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要联系人们生活的实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地关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因此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要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四、存在的问题
我在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有较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着,几次月考成绩不理想,尤其是七年级三班的大部分学生,这些状况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学会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