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泉村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部,是一个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元明时期叫做泉上庄,清朝乾隆年间改名竹泉村。在这里,泉依山出,竹因泉生。村民绕泉而居,砌石为房,农耕为业。“竹林隐茅舍,家家临清流,田园瓜果香,居者乐而寿”,是中国北方难得一见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也是中国传统的风水宝地。竹泉村旅游度假区以竹泉古村为依托,占地面积800亩。是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会务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该村以沂蒙古村生态和古村民俗为资源优势,以“竹”、“泉”、“村”为突出特色,形成了沂蒙特色、泉乡个性、竹乡景观、农家风情、民俗文化,融观光、度假、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沂蒙山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竹泉村利用在几百年内逐渐形成的建筑、街道、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和一些有明显地域特点的历史传说、民俗风情、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逐渐形成了竹泉村独特的文化资源。在结构布局上有“一条文脉主轴,六大空间,三街六巷十二大空间节点”组成的景观格局。文脉主轴空间以石龙泉为中心点,通过景观廊道将丹凤潭、竹泉村社、驸马府、竹林寺连接起来,成为贯穿竹泉村历史、文化的景区主脉,构成以竹·泉·村为特色的观光轴线。该村由南侧入口为综合服务区,竹泉度假区较为安静,位于龙山西侧;龙山东侧以此是竹泉商住区、山间特色度假区、农业休闲娱乐区;龙山北部开敞,有商务会议区。六大分区形成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的完美布局。
目前,竹泉村将竹泉景观、沂蒙民俗与自然生态有机的融合起来,开创了旅游休闲的一种全新模式。目前已形成了品牌效应, 20xx年10月,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正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xx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被住建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该村的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新农村建设,保护了生态环境,传承了文化遗产,形成了地域品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山连绵,水蜿蜒,林木葱郁风娇柔。如果说春天的风景是一幅工笔写真,那么夏天的山林就该是浓墨重彩的西洋画风情。看着满山流翠的浓绿,闻着松柏花草的清香,越是靠近万佛山,心底里便越发被一份浓厚的惊喜所充盈。是因为期待一份发现后的惊喜,还是因为这满山未涉人世的雨后新绿?如果不是期待,眼神又怎会在放眼群山的时候如此专注?如果没有期待,心又怎会在看到这满目翠绿时竟像遭遇爱情一样心跳加速。
进山的路曲折盘旋,数不清的竹子和松柏装饰了万佛山的景,也点缀了游人的梦。来不及适应的眩晕一如那瞬间变换的风景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个转弯惊现的那一片原生态的风景,都会给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令人情不自禁心神摇曳。喜爱竹子,是因为那亭亭玉立的身姿,最是那一低头的娇羞,尽显大山的温柔,令人意乱情迷;敬畏松柏,不仅仅是它那劲拔挺立的坚韧,更是那份独有的凝重,让人打心底里崇拜这大山的主人。放眼远山,层峦叠嶂,不断变换的风景竟像是一本依次翻开的水墨画集,令你的眼神贪婪到想把这美丽看在眼入在心,只是不知道那作画的仙人到底会在哪里?而在山的那边是不是真的住着神仙?
万佛山的幽静,是与山涧林中那潺潺溪水窸窣叮咚相关的,是与那流瀑深潭的清幽沁凉相关的,是与那藏在深山暗香浮动的花儿草儿相关的……走进山林,那些掩身在山林深处的深潭瀑布婉转袅娜,碎银一样的流水在飞身深潭后的清澈,让你在触手清凉后才顿悟透明的真正含义。飞龙潭、莲子瀑,天河瀑、香果树瀑……流光泻银,雾气氤氲,或飞流直下,或婉转奔涌,每个深潭各藏心境,每个飞瀑各显风情,娇柔华美的一如羞涩的乡间女子一样令人心动。山里的空气总是在清新中夹杂着湿润,让每个走进山林里的人们的心都会不小心就融化进这片温柔里。水声鸟鸣,溪水奔流,柔水刚性,穿山过涧,叮叮咚咚,像一首首歌谣流淌过柔软的心灵,我知道那是精灵的歌声,在这样与世隔绝的丛林间,一定是有精灵的,如果没有精灵,那山涧峭壁上的银缕梅怎么如此像一群蝴蝶伏身?如果没有精灵,为何那山涧的溪流会一路上欢声笑语浅唱低吟?那些能叫出美丽名字的领春木、兰果树、香果树、天目木姜子,还有那些无法叫的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勇敢地散落在山石峭壁间,灿若晨星,凝视这样坚强的生命,总让人心底里敬佩这生命的坚韧和遐思生命的重与轻,草木的生命又何来贵贱之分?无论长短,无论轻重,只要能有那瞬间盛开的灿烂,还能说距离阳光距离梦想遥远吗?其实,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在每个年轮间都盛开过灿烂,只是花的灿烂你可以看到,你的灿烂又有谁知晓?
无限风光在险峰,万佛山的奇险更是注脚在那三十六座山峰,峰峰叠翠,岭岭险奇。爬过鲫鱼背和关刀峰,该是对生命极限的一种勇敢验证,刀砍斧削的山石,风起云涌的烟云,回望天佛寺的肃穆,仰视老佛顶的庄严,如果真的在这一刻立地成佛,又何尝不会守望成这美轮美奂的风景,从此坐享这云卷云舒,云聚云散的风情。及至登临老佛顶,于顶峰处回首,方见天高云阔乱云飞渡,所有的山岭沟壑和艰险磨难都被踏在脚下,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山,经历了太多的沟沟坎坎,在每一次回首中皆有这样的万千风情,人生又会夫复何求?
一直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住着神仙,那里有鲜花怒放,有鸟语花香,有精灵在快乐的唱歌。那闲居半山的隐者岂不就是神仙吗?一排木房,一棚菜畦,面朝群山,坐看云起,劈柴放牧,鸡犬相闻,不是神仙赛似神仙。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其实仁者也好,智者也罢,走进这样的山水间,任谁也经受不住这满眼的绿动情的水摄魂的幽静所诱惑,即使把自己迷失在这一片浓浓淡淡的风景里又有何妨?在回首的刹那,咚咚岭的战鼓声仿佛依稀酣畅,李公麟、黄庭坚吟诗颂赋依旧悠扬,金乔觉的修炼、朱元璋的枕伞成“天”字依然那么真实。万佛山,仿如一位洗尽铅华的姑娘在这皖西的群山中,顾盼相思她心爱的人儿。这一刻,心底里忽然就洞明起来,心中有佛,万物皆佛。这满山的绿树清风流云飞瀑,这潺潺的溪水映衬的蓝天白云,岂不都是佛缘无边,而那些能真正亲近和读懂的人们,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在杭州湾南岸,有一块呈折扇形铺开的风水宝地,俗称“三北”——想当年,这是镇海、慈溪、余姚三县的北部地区。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索性沿着翠屏山,把三县的北部地区划成了一个新的慈溪县——她背靠翠屏山,面朝杭州湾,放眼东海,坦坦荡荡,真所谓“涛声接飞浪,朝霞戏山岚”,一派生机,尽显风流! 宁波慈溪位于浙东,历史悠久,据河姆渡出土文物测定,约在公元前5020xx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活动。其得名源于“治南有溪”及“东汉董黯母慈子孝”的故事,因青瓷、移民、围垦三大文化名重当世。慈溪是一座山城,山连着山,望也望不到边;慈溪还是一座桥城,桥接着桥,把江南的青石小巷串成戴望舒笔下的唯美意境。桥多的地方水就一定少不了。小小的慈溪,河流纵横,给小城增添了许多灵气,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上林湖。如果说达蓬山、五磊寺、杜湖、杨梅,都是慈溪的标签;那么上林湖则像慈溪的胎记,由始至终,伴随着慈溪成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前人形容西湖的,可是在我眼里,这诗句大可用来形容上林湖的美景。
栲栳峰下是上林湖。上林湖这名字起得好,不由得让人想起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当时的栲峰林湖一带,遍布寺院。栲栳溪旁有东山寺,上林湖中有普济寺。岑安卿也曾常去,留下了许多好诗,像《东山寺》有句云:“过湖人骑白雪马,待客僧立青苔矶。花边飞杯酒一斗,石上解衣松十围。”真是好意境,让人心向往之。上林湖,地处慈溪市匡堰和桥头两镇之间,是一处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所在。 记得第一次去上林湖,是在十多年前的秋天,老师带着我们去上林湖野炊。站在上林湖北边的堤坝上面,迎面而来的秋风带着湖水的清凉和湿润,顿让人神清气爽,忘却尘世间的俗念杂想。只见秋日的上林湖,湖面开阔,安静恬然如处子,湖水清澈碧透,倒映出蔚蓝的天,洁白的云,黛色的山。湖边茂盛的秋草在阳光下一片金黄,熠熠生辉。浅水处清晰可见湖底的卵石,成群结队的小鱼嬉戏在水藻中。风掠过,平静的湖面顿时波光粼粼,点点金光跳跃着,追逐着,似乎上天一不小心把太阳跌碎在湖里。
上林湖三面环山,眺望四周,群峰连绵如屏障,山上草木繁茂,林壑优美,满眼是不同层次的绿,间或点缀着小片的黄或者红,那是落叶乔木的叶子已经转色了的缘故。湖水是蓝的,倒映着天上的白云;水草是绿得发亮了,于是引得老水牛迈着沉稳的脚步,慢慢地浸入湖水。
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鏐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而据百科“色”字条解释,“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专家们恍然大悟:秘色瓷我们并不陌生,它原来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
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秘色瓷在晚唐时期烧制成功,不久之后,五代吴越国王钱氏就把烧造秘色瓷的窑口划归官办,命它专烧贡瓷,它当然远离百姓,高高在上了。至于它的名称,偏偏不明说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样,取些豆青、梅子青一类形象的叫法,却用了一个“秘”字,着实逗弄得后人伤了一千年的脑筋。而细想想,这个“秘”字又包含了多少实的与虚的内容。这样极富深意的名称,恐怕只有浸泡在诗歌海洋里的聪明的唐代人才琢磨得出吧?
鼎盛时期的青瓷,生产日益发达,大批越窑青瓷经浙东古运河,转明州港外运,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涉重洋,进入世界文明的交流行列。青瓷如何走出上林湖进入古运河我们不得而知。20xx年夏天,干旱无雨,上林湖湖水下降,这使得深藏在湖中的许多秘密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人们发现一地碎片的湖底,居然有一条卵石铺就的精致小路伸向湖中心,3米左右宽,几百米长,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碎瓷片。这一发现令人兴奋不已:路在瓷下面,可以肯定路在制瓷前就已经铺就,也许那就是为运送瓷器的专用通道。那它又怎样与四通八达的运输线连通呢?据说上林湖深处原来有条连通浙东古运河的河流,也许这条路就是连接古运河与窑场的路。那些贡奉朝廷,销往海外的越窑青瓷就是从这里开始它的文明之旅,也许它就是“海上瓷器”之路的起点。
湖的西边沿山脚有一条小路,蜿蜒曲折。沿山路绕湖前行,耳中不时会传来林中婉转的鸟鸣声,闻之顿觉上林湖之幽静深远,如坠世外桃源。半道上还会碰到一两个樵夫担着柴从山上下来,狭路相逢,必须侧着身子才能让他们过去。樵夫的前面或者后面跑着一只黄狗,碰到生人,会吠上两声,不过这些狗大抵不会伤人,在樵夫的呵斥下径自跑远了。除了鸟鸣声,狗吠声,还会听见叮叮咚咚的声响,仔细察看,只见一条涓涓细流掩藏在枯草之中顺山而下,溪水汇入湖中。因是枯水季节,湖水比平日里小了许多,真正水落石出,大片的卵石,大片的瓷器碎片裸露着。
之后,我一次次去上林湖,无论春夏秋冬,在上林湖的湖光山色之中流连忘返。某一天,读到余秋雨的散文《乡关何处》,他在文中写到了上林湖的瓷片,那时候我很震惊,是的,确实是震惊!我为自己的家乡有着这么辉煌的文明而震惊,我没想到我一次次用来打水漂的瓷片,竟然就是举世闻名的秘色瓷的碎片,我实在是太奢侈了,奢侈到了无知的地步!
上林湖的水很清,山很静,在上林山水中穿行,烦躁的心会变得安静,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成为乐山的仁者、乐水的智者。在这里,轮船的马达声是唯一的不协调,像音乐流转时的一个休止符,让人不由多了一声叹息。在群山的环抱中,上林湖慵懒地伸了一下腰,于是玲珑的曲线尽显无遗,曲曲折折是它优美的身姿,水波摇曳是它迷人的笑靥。湖的四周山势陡峭、林丰木茂,清幽的景致独得天地的宠爱。湖南面有山,名曰栲栳山,因故老相传曾有仙人在此居住,又名仙居山。山中小径蜿蜒,流水琮琤,不时有鸟儿扬翚振彩,宛如人间仙境。每逢雨季,飞瀑如练,气势磅礴。湖东面有白湖、杜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古迹,风景美不胜收。缓步前行,还能看到一座石屋,由外入内,借陶渊明的话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出门下山,便见两块大石头与小溪毗邻而居,一左一右分列道旁。相传古时候曾有位赤脚大仙挑着担子路过这里,见溪水清澈,便放下担子饮水解渴,谁料担子落地生根,放下之后再也挑不上身,赤脚大仙只得怏怏而去,故当地人称之为“松杠石”。 当然,上林湖的千古流芳,不只在于它有一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容颜,还在于它深邃的内涵。上林湖的内涵便是越窑,是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用短短十四个字,点出了越窑青瓷的魅力。
一片湖滩,遍地是瓦砾。大大小小的瓷片,如沙石之贱,从湖底直铺到山脚边。依山而上,是一带竹林,空山寂寂,疏影摇曳。进去的小路,三三两两地铺着几块石板,虽是枯雨时节,边沿里依旧渗出水来。偶有碎碎的阳光射将进来。一条枯溪,填满了败枝残叶。钻出竹林,翻上一土台,是又一种感觉。在这山林深处,太阳也似乎特别地近,特别地净。回头摸一下背,也有阳光散射出来,穿插几缕清风,传出几声尖尖的虫鸣。一株老树,折将了半壁身子,斜倚着,似乎要与你背靠背,又仿佛有小和尚在树荫下偷懒睡午觉。遍寻山岙,似有基石,不知是否就是普济寺旧址。遥想当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何等情境。怎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哪有青山长久?——一切都远去了。
越窑是我国最古老最著名的青瓷窑系,而上林湖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和中心产区,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淀湖、杜湖、白洋湖一带留下了从东汉到南宋的规模宏大的170多处窑址遗迹,当时越窑烧制的秘色瓷为青瓷中的珍品,“千峰翠色”、“雨过天青”等是前人对越窑青瓷的赞美之词。当时的上林湖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百姓,还远销海外。历史上上林湖青瓷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钟爱,是“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信使。可是到了北宋末期,由于种种原因,越窑青瓷逐渐消失在上林湖畔……
我看着陈列室里的件件青瓷器皿,那名目繁多的瓶、罐、盘、壶、炉、碗、盒,造型典雅端庄、制作精美绝伦、釉色晶莹剔透。最有意思的是一个三足蟾蜍,其体态丰满,昂首启口,双目圆睁,前两足自然支撑,后独足曲蹲,伏在一片荷叶之上,看情形是蓄势待发。蟾蜍背部有一圆孔,腹中可注水。据说这是古代文人用来盛水以备磨墨之用的文房用具水盂,古代金榜题名也称“蟾宫折桂”,所以用蟾蜍作水盂又可以寄托读书人登科及第的美好愿望……
俗话说:“一部陶瓷史,半部浙江造”。而浙江的七分秀色尽被上林湖夺去。作为我国青瓷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上林湖越窑有“唐宋瓷都”之称,是一座罕见的露天青瓷博物馆,位列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001编号。它完成了“原始青瓷”向青瓷的完美过渡,烧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晚期,经过两晋、唐、五代的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最精美的青瓷产地,迄今已发现的古窑址有193处,其中以上林湖窑场最为集中,质量居全国各大名窑之首。据史书记载,五代吴越国在上林湖曾设置过官监窑,专门从事生产釉色青绿、釉质莹澈的“秘色瓷”,作为皇家进贡之用。于是“类如冰、质如玉”的“秘色瓷”成为上林湖上乘青瓷的代名词,也成为历代文人入诗上画的题材被争相吟咏。关于秘色瓷,在当地还盛传着孝女投炉,以身炼就秘色瓷的感人故事。凡是有幸见到“秘色瓷”的人,无不倾倒于它的绝世风华,以至于当这种神秘的瓷器和烧制的秘方消失时,它在世人心中几乎成了一个虚无飘渺的美丽传说……
对于很多人来说,上林湖还承载着自己童年的记忆。正如余秋雨所言:“我要感谢上林湖,我从小就喜欢在这里玩耍、游泳,正是这样的童年时光给了我强健的体魄。”以前,当地人都喜欢去上林湖游玩、野炊,那里残窑废砖,碎瓷断片,俯拾皆是。“上林湖里有很多滑滑的硬片,弯腰捞起来一看,是瓷片和陶片,一脚一脚趟过去,全是。” 那些瓷片和陶片经过湖水多年的洗涤,釉光锃亮,厚薄匀整,摸在手里有种温润的感觉。踩着满地青瓷,瓷片上的花纹和图案,给人一种残缺的美感,甚至连用瓷片“打水漂”这种孩童的游戏都变得诗意起来。
如今,那些散落的碎瓷片已被保护起来,交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温暖而滑腻,滑腻而绵长。 然而有一段时间,人们似乎把越窑青瓷给遗忘了。直到青瓷瓯乐重现人间,并由复活走向繁荣,上林湖越窑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线,深深地把人们的心灵震撼。越窑青瓷“瓯乐”,又称“水盏”之乐,是以“越瓯”为主奏乐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表演技艺,它雅俗共赏,既做得阳春白雪,又做得下里巴人。199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在慈溪市上林湖龙口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唐宋时期的多种青瓷器乐,同时研究人员还从古代文献中发现早在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瓯乐就已深受民间百姓及文人雅士的青睐,还出现过郭道源、步非烟等专攻瓯乐的演奏家。20xx年,慈溪青瓷瓯乐课题组经过努力,终于烧制出可用于演奏的越瓯、编钟、瓷鼓及吹奏等4个系列近20多个品种的青瓷乐器,濒临失传的瓯乐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先后登上浙江省文博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舞台。
我曾有幸听过《越瓷风》、《鸣鹤梦寻》,那韵律里展现的古朴美感和现代气息,美极了。而且声音是那么干净,真如天籁一般,把人心里的杂念都过滤开了。昔日,上林湖炉火熊熊,而今,越窑青瓷将带着曾经的辉煌和梦想,继续绵延传扬。慈溪,这座江南小城,也因那一湖青瓷,独得了半部江南的风采。
古会,一段历史的记忆,一段灵魂深处抹不掉的记忆。古会,一段历史的记忆,一段灵魂深处抹不掉的记忆。
记得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三,就是邻近的村子雷庄过古会的节日。那个时候恰逢暑假,我们这些孩子当然就会十分兴奋,欢呼雀跃,其高兴劲头不亚于过春节。因为雷庄处于县城通往关中平原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上,是通往省会的要道,所以一到古会期间,四面八方的商贩群众就会闻风赶来。也许由于乡里交通工具落后,也许由于古风延绵,也许由于古会期间有盛大的免费欣赏的秦腔艺术,电影放映,各类杂耍等;古会的兴旺就不言而喻了。在物质和精神贫乏的年代,古会无疑是乡里人一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大交流。
或是为了补充家庭收入,或是为了开阔眼界,或是为了放松一下疲劳的身躯,或是为了让老人们看上喜欢的秦腔艺术,或是为了让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们,总会兴致勃勃的带上老人和孩子,到古会一游。老人喜欢看戏,孩子们喜欢看电影,杂耍,青壮年男子呢,则有一种卸不了的责任,他们有的往往会带上自己家里生产的瓜果,农具等,到古会上换些大团结以补充家用;妇女们呢,也会带上自己编织的手工品,布料等到集市上添些收入;另外,更有外地的商贩带上成品的衣服,洋布,皮鞋,凉鞋,玩具等到古会上展览,之所以称展览,因为那时人们的收入太低,有几个人家有富裕的钱去买那些奢侈品呢?七八十年代之间,大多数人家一贫如洗,人们穿的都是家里妇女们手工做的粗布布衣,布鞋,哪能穿上洋布做的衣服,更别说皮鞋,凉鞋了。也许正因为穿不上,所以人们就总是带着一种羡慕的眼光来古会参观展览,让渴望的心灵产生一种美好的梦想。如今,这种梦想早已实现,也许人们回想那时的梦想心里都会发笑,但在那个时期那种情形下的确是一种奢望。遥远的古会不仅仅是乡人们之间的温馨交流,也许还蕴含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
古会一般会持续七天,在到来的前几天,人们就会念叨再过几天就是“雷庄古会了”,孩子们也是奔走相告,好像要迎接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沉浸在古会到来时的欢乐气氛之中。而一到那个时节,古会的第一天,孩子们就会三三两两地跑着前去,似乎在向大人们证明着自己有能力到这个世界闯荡。大人们这时也会适当的放松对孩子们的束缚,因为古会毕竟是在邻近的村子,还有孩子们都是成群结伴的,但也忘不了反复叮咛孩子“千万要小心,不要走丢了,你们都在一块玩,赶太阳下山前回来。”孩子们也会满口答应,从大人们哪里讨要几分钱或几角钱,然后呼喊着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出发了。
古会的热闹不仅仅是在古会集上,其实更在古会的路上,从乡里的小路上一眼看去,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人陆陆续续的向雷庄汇集,因为那时生产力的落后,自行车都很少,更别说摩托,汽车了,赶集的大多数都是步行前去,但也有赶着骡马车的,不过车上坐着的都是尊贵的客人,出嫁的女儿为了表示一下孝心,特意从娘家接来爹娘,让辛苦的老人享几天福,赶车的女婿也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卖力,赶车的吆喝声回荡在幸福的田野上。当“镗镗”的车轮驶过路旁的行人边时,不难看出赶车的人的得意的神态,他们会发出“咦”“驾”“外”的指挥声,让骡马乖乖的回避行人,然后又优游自如的从人群中穿过。可惜,这一种古老的声音早已消逝,只能在记忆里听到他们的吆喝声和指挥声了。赶古会的妇女们走在一起,和孩子们一样,她们也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体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点,古会时节是个难得的休闲时节,她们聚在一起会唧唧喳喳的品评着对方衣服和手艺,谈论着家长里短,婆媳关系等等话题。青壮年们有的担一担香瓜,有的拉一架子车西瓜,有的推着自己编织的笤帚,还有的驾着小孩,一路上说着笑着,兴冲冲前去赶会。
古会一到正午时分,就已经是盛期了,雷庄的两边街道上,商贩林立,卖衣服的,农具的,瓜果的,小吃的,一切可谓是应有尽有,万象罗列;集市上吆喝声,说话声,骡马的嘶鸣声,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大人喊孩子的高声吆喝声,真可谓是声声入耳,热闹非凡。随着街道边上炸油糕的“啪啪”声的吸引,一阵阵油香气就会扑鼻而来,卖油糕的就会以哪一种悠长的极富诱惑的口吻喊着“热油糕,又香又甜的热油糕”,待你前去,那里却早已围满了人,你就再好耐心等候。转身,旁边又是切开的红瓤西瓜,“沙甜沙甜的西瓜二分钱一斤”“快来品尝幺”,诱惑的叫卖声很快就会吸引有点口渴的人们。孩子们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就像在夹缝里游来游去的鱼,倒也自得其乐。那些到古会上相亲的青年男女,一定不会忘记到那些衣服摊前,给未来的女婿或媳妇买上一两件感心的礼品,然后手拉手就到了雷庄的戏台下。
雷庄的戏台是最热闹的地方,戏还未开,锣鼓未敲,台下就已经挤满了人,足以见得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慕了。雷庄的戏一般分两场,中午一场,晚上一场。不管哪个时分,都是人山人海。雷庄的戏台是一座古庙改造的,古庙建于村子地势最高处,距离四五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那飞翘的檐角,那高耸的殿宇。雷庄寺庙里里面有很多房子。可以想象这里在解放前就是一座方圆十里的大寺庙,一定有不少和尚,也足以见出雷庄的过去影响力。解放后,人民政府宣传无神论,打倒封建迷信活动,所以精神烧香的人们就少了,和尚们也散了,不过就保留了这么一座宏伟的古代建筑,里面的神像也不知被人们扔到哪里去了,后来为了不浪费这座建筑,雷庄大队的队部就搬进了这里,里面设有民兵连,成为雷庄村级行政部门的办公基地和民兵武装的训练基地。每年一到古会时节,队部就会主动让出让演员们居住休息。
雷庄的戏台就这样红红火火了几十年,那些传统的戏目里演绎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杨家将们血染金沙滩的精忠烈魂,周仁回府的荡气回肠,一直在人们的心里回荡和上演,教育感染了一批又一批淳朴的人们;那些豪爽粗犷的西北汉子吼出的秦音震荡着大西北的土地,震荡着黄土高原的村村落落;那些装扮的美若天仙的女演员们柔婉细长的绵绵唱腔落在那些干燥的土地上,落在常年刮着西北风的旱塬上,让粗犷的西北人也有了江南一样的绵绵柔情。最爱欣赏秦腔的老人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漾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绕于膝下,不懂戏剧,只为那锣鼓敲得兴奋地拍手。看戏,尤其在晚上最好,看那灯光通明的舞台,明暗闪烁的彩灯,化妆的精致美丽的演员们简直看不出一点点破绽,那一处处唱腔,手势,走姿,活化了过去的朝代,曾经的辉煌和衰落,寄予后人的深刻道理。在这座简单的舞台上,上演了一曲曲红脸忠臣,白脸奸臣的历史故事,演绎了一曲曲泣天地感鬼神的梁祝般的圣洁爱情故事,给无数的青年男女心里种下了神圣的美的种子,爱的种子,让人们懂得人间的幸福,人生的追求和意义。
可惜欢乐的古会只有七天,很快就会过去,但在七天以后仍可以看到人们的余兴未尽,人们的留恋,陆陆续续的商贩和人们还在来来往往。古会的魅力由此就可见一斑。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富裕,家电的普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整个提高。昔日繁华的古会和雷庄戏台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记忆,古会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记录着时代人们的欢乐与幸福,记录着时代沧海桑田的巨变。那一群群涌动的人流,那一声声悠长的吆喝声,那美丽的戏台,那天仙般的演员,那粗犷的苍凉的秦腔,一定还鲜活在人们的心中,鲜活在那些已经长眠在底下的老人心中,在曾经落后贫穷的土地上,在他们看不到背后今天的盛世繁华,享受不到今天的楼房花园汽车的日子,那古会和戏台一定温暖了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感到了生的欢欣和人间的快乐。
古会,一段历史的记忆,一段灵魂深处抹不掉的记忆,就让它永远活在热爱它的人们的文字中吧!
今年春上,有幸到枝江的关庙山看油菜花。说关庙山是山,顿生疑惑:山在哪里?随行的文史专家黄道华先生解释说,这一带是一马平川,稍高的有利于人类聚居的地方就称作山。我理解,那是低处对高处的渴望,是无对有的遐想吧。
我真正佩服的是整个村庄将自然与人造景观融为一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讲的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城里花大价钱搞大树进城,种草绿化,在关庙山这里,农民用庄稼搞绿化,油菜种到了大门口,金色的微笑搬到了窗台旁。有人说,关庙山村“房在景中建,人在画中游”,那是金色海洋托起的精美浮雕。用庄稼作为环境设计的主色调,明丽大方,既美化环境,又收获果实,还有什么比这儿更经济更实惠更随意的绿化?
我到田野里去转了几圈,顺便拍了不少照片。起初是好玩儿,没想到拍到了几张精彩的瞬间。一张是几只八哥正为满是污垢的水牛啄虫子。先是一群八哥在啄,我靠近之后,大部分都飞走了,剩下三只胆大的还在当“牛医”,那个认真劲儿在图片上清晰可见。古时就有八哥牧牛图,我小时候也见过这样动人的场面,但已经久违了。
拍摄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祈祷八哥不要飞走,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将你们展示给世界,让所有人都爱护你们,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另一张图片,我题为“守巢”,那是一棵古枫杨上,有一个巨大的鸟巢,一对喜鹊筑完爱巢,正在做延续后代的大事呢,其中,一只喜鹊在巢内孵卵(拍不到,但能听到声音),另一只喜鹊在巢外守候,不断有这对鸟夫妻对话的声音从空中传下来,动情悦耳。这对夫妻鸟正在亲热,根本没顾及我的存在,因此,我拍了很多照片,它们也没有惊飞。祝愿这对夫妻鸟长居高枝,永远恩爱,千万千万不能飞入人类的罗网。
还有一幅,我题为“跟着妈妈学洗衣”,是在一个湖荡边抓拍的,网友说有画外之音。妈妈在一招一式教女儿洗衣服,母女对答,神情活现。我以诗配画的形式写了一首打油诗:“早春的菜花儿黄,早春的蜂蝶儿忙,早春的巧巧唤声娘,要学妈妈清衣裳。娘带女儿下了河,衣裳摆在石板上,教儿抛出如撒网,教儿收拢如收缰。巧巧伸出小小手儿,一招一式学娘样。娘夸女儿手儿巧,长大定是巧姑娘。”?世代传承的生存技艺正在离我们远去,这个场景只能在关庙山这样残存的农耕社会才能看到。
有位哲人说,今人富有却没有古人快乐。在关庙山的地下,埋有六千年前原始社会的村落遗存,我在地上每走一步,就感觉古人在地下有知。假如我们努力保护他们留下的灿烂文明,他们一定会保佑我们持续发展。但愿关庙山顺着今天保护利用的思路走下去,走进自己的天地人和。
在广西兴业县蒲塘镇,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文艺队,其成立5年来,承担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受到了民俗文化专家的关注,为繁荣农村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就是蒲塘联合文艺队。
每天晚上晚饭后,把红色的幕布一拉,舞台背景就做好了,演员们准备好灯光音响,摆好乐器,演出正式开始。在兴业县蒲塘镇农村,村民除了看电视之外,这样的露天文艺演出活动成了村民们的另一种娱乐方式。蒲塘联合文艺队团长莫桂贤说:“一到9月份以后呢,我们蒲塘就是文化一条村,一条接着一条街都有演出,现在在这个街就可以唱了,隔不够50米,在上面也唱了,就是这样了,现在也是这样,很热闹的。”
据莫桂贤团长介绍,蒲塘联合文艺队在20xx年成立,共有成员30多人,起初没有具体的分工,但是组织演出活动却有条不紊,协调合作非常到位。他们擅长表演歌舞、采茶、小剧、小品等节目,经常到玉林城区、福绵、容县等地演出,很受村民欢迎。村民梁永全:“因为群众很爱好这样的节目,所以我们也很喜欢,我们完全赞成,双手支持,因为这个是群体活动,我们非常支持的。”
演出是这样受欢迎,然而为了完善演出设备,这支队伍还面临着发展困难。团长莫桂贤坦言:“困难肯定是有一点的,我们主要是舞台上的设备,也就是音响啊,灯光啊各方面呢配套不是很完善,最主要的就是这些,其它的我们自己都能够解决问题。”
虽然有困难,但是他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却充满了活力。据了解,蒲塘联合文艺队传承表演的“拾打舞”,获得了玉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受到了江苏常州工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以及玉林师范学院的高度关注,专程派人到蒲塘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的发展现状。据说江苏常州工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承担着一个教育部的一个项目,是研究关于采茶戏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专家们对采茶戏采风了解,这便开启了蒲塘采茶戏与社科研究项目相联系,蒲塘采茶戏将走出一条新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道路。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专业的设备,有的是一颗热爱文艺的心,这些积极向上的文艺队员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人生,反映生活,为繁荣农村文艺活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给村民们送上了丰富而又精彩的娱乐节目。
星期天,我去早市买了蔬菜路过羊肉铺正朝市场外走去时,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羊肉,羊肉,新鲜的木垒纯天然羊!”回头望去,肉铺老板正从铺子里将一只整羊挂在肉架上。这时,我的脑海里飞速闪现出了木垒县大石头乡拜格卓勒村的下乡驻村干部——昌吉回族自治州经信委驻村工作组组长王广峰来。这不正是他的希望么:让牧民们多养羊,让他们的羊儿大量走向城镇,走向市场。不知道这羊是不是拜格卓勒村的?正要上前探问,又觉得自己的举动有些冒失。然而,这时,往事却一幕幕浮现脑海。
去年,我作为电视台“赴基层 转作风 服务群众”的记者,跟随昌吉回族自治州组织部的同志来到了王广峰所在的驻村工作组进行采访。采访中得知,拜格卓勒是木垒县大石头乡经济基础和生产条件最差的行政村。这个村位于木垒县北部沙漠边缘,全村101户,459口人,都是哈萨克族。全村拥有2600多亩土地,其中具备种植条件的耕地只有1500亩,由于条件差,发展慢,干群关系紧张,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
20xx年底,在昌吉州做出帮扶木垒县及23个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确保率先在全疆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整体过万元的决策后,王广峰作为州下派驻村工作人员来到了这里。为了能找到一条让村域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道路,王广峰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20xx年,他在村里开展实施了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扶持养殖和刺绣产业、修建村内道路、更新机井等一系列帮扶工作。最让村民叫好的是在他的发动和协调下,由昌吉州一些企业筹措了200多万元资金为每户村民发放了一头西蒙塔尔母牛和六只羊,而每户村民只需支付3000元。这个举措,改变了村里的牲畜结构,变被动帮扶为主动致富。在发放良种牛羊的那天,村民们像过节一样弹起了冬不拉,跳起了欢乐的民族舞蹈,他们还自发地买来糖果,招待工作组和企业代表,并逢人就夸:工作组佳克斯!佳克斯!
工作组的住处在村口的村委会里,通往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省道228公路从这里经过。有一天晚上,听着过往车辆的轰鸣声,王广峰怎么也睡不着觉,他半夜起来,看着繁忙的交通线,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利用这条公路在村里建立一个产业园呢?让村里那些不具备耕种条件的土地充分得以利用?想到这里他彻夜难眠,写下了实施土地流转的方案。天一亮他就立即和村“两委”班子深入分析村情,提出了实行土地流转招商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实现全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设想。后来又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获得了村、乡、县各方面的肯定。为了能让物流园的设想落地生根,本来驻村已到一年时间的王广峰,20xx年又向组织提出了继续派他驻村的申请。他说,“物流园的设想是我提出的,要让设想成为现实,执行起来还有很多困难,如果这时换人,我担心这个项目就会不了了之了。”去年在采访时,王广峰已是第二年驻村。在木垒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驻村工作组积极与有投资意愿的企业进行洽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20xx年10月,项目终于进入实质性阶段,招商引资来的企业交付了200万元的土地使用定金,20xx年春天将正式办理土地使用和开工建设手续。
为了这个项目落地投产,王广峰今年又去拜格卓勒驻村了。记得在去年的采访中,他曾告诉我,人的一生中做不了多少有意义的事,他已经58岁了,离退休还有两年,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件很有意义的事。王广峰说,他要等物流园的项目全部理顺,等村民们的人均收入过万元了,他才会离开拜格卓勒。
走在春光明媚的街道上,回忆着那次的采访经历,像是处处在提醒我,拜格卓勒的物流园就要开工建设了,王广峰的住村梦就要实现了。当然,我也不会忘记,我们曾相约拜格卓勒,等到物流园建成的那一天,我还会到那里采访去!
梁弄位于浙东四明山麓,姚江之南,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和宁波市的中心镇。全镇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区域面积94.5平方公里,人口3.25万。抗日战争时期,以梁弄为中心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有“浙东小延安”的美誉,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等都驻在梁弄。面积3万平方公里,目前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和革命建筑物主要集中在梁弄,包括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碑等革命遗迹。
1943年梁弄战斗胜利后不久,浙东区党委进驻梁弄,从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浙东区党委在此领导浙东军民团结奋斗谱写了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诗篇。
梁弄,弄堂弯弯、流水潺潺、青瓦褐檐、九十九条小巷条条都通,她就像陈年佳酿,须细细品味,据说是姓梁和姓冯的两位祖先最先到此定居,原名梁冯,以后不知何故就变成梁弄了。是个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方能知其醇香。梁弄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抗战时期是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心脏,历史上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李白、皮日休等诸多诗人驻足于此。镇内有五桂楼、宋墓石雕、马蹄形街等历史古迹和浙东根据地纪念馆、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胜迹,自然人文,相得益彰。
进入古镇,沿着“正蒙街”东行,虽然是条新街,但只觉古风扑面而来。这条街仿明清风格而建,和镇里的老街十字相交,沿街多是两三层的房子,屋檐山墙错落,与浙东第二藏书楼遥相呼应。并且百年老校镇中心小学就在近旁,仿佛故意向人们炫耀其古朴文风和悠悠历史。
走了几十米,向右一转,是一条解放前的老街。在这条古街上,可以看到完整的江南山乡的生活习俗,同时又能体会到山乡人物的文风雅韵。一条街上便有许多杀羊、打面、烧酒的作坊等。还有依然开门迎客的老店柜台等等,所有这些浓缩了江南山乡的社会文化。
走进老街的老屋,仍可看见人们睡着古老的床,挂着百年条幅,甚至吃饭的碗也是年代不短,他们仿佛生活在过去的历史中。如今镇里在老街里居住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而让他们仍住在这里仿佛是为了保护老街老宅所采取的措施。
走到老街尽头往左转就到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司令部旧址位于梁弄“小源和”内,系余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令部旧址是为了纪念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重新修葺,1993年3月成立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陈列革命历史文物30余件,历史照片160余帧,图表10余张。
梁弄的弄堂大多是无名的,冠名的只占少数。它们中有的以姓氏为号,如“姚家弄”、“大黄弄”、“西孙弄”等;有的以店号为名,如“盐店弄”、“豆腐店弄”、“柴行弄”等;有的按方位取名,如“后弄”、“下横街弄”等;有的按古迹取名,如“秀房弄”、“五桂弄”、“洞门弄”、“牌仙弄”等;其次还有“学堂弄”、“墙里弄”、“井堂弄”、“大池头弄”……这些弄堂长短不一,宽窄有别。宽的至多一两米,窄的两人对遇只能侧身而过,抬头望之,简直是“一线天”。
弄堂多了,弄口的水井、水沟也自然多。旧时没有自来水,人们靠吊井水过日子。可谓“幽幽古弄,眼眼水井”。说到井水,冬暖夏凉,比自来水好多了。夏季里,各井台边围满了提水用水的人,或洗汰,或凉身,或玩耍,或饮水……隆冬里,井水冒着腾腾热气,洗衣刷被,汰菜淘米,剖鱼杀鸡的都有。老话说:“干不了的吊水桶,凉不过的弄堂风”。不错,在照不着阳光的弄堂里,来一阵风,给炎炎暑日频添几多凉快和惬意。在那弄与弄交汇的岔口处,几条石凳,数枝垂柳,一处小池,三两只鸭子,还有吐着粉红色舌头的狗儿,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逸和谐。摇摇扇子捶捶背,讲讲故事搞搞笑。开阔处的几家小店,烟酒百杂、酱油味精,货源还算充足。左邻右舍有点急用,用不着走七弯八拐的弄堂去大的商店购物了。
老街长弄,青瓦褐檐,马头风火墙,卵石小径给古镇以幽雅古朴。她似陈年佳酿,须细细品味,方知其醇香。小时候,我们最喜欢探究那半条弄堂在何处,到底有多长。后来我们终于见了它,原来只不过是条“断头弄”,原路进,原路回。蛛网似的弄堂深处,有典雅古朴的四合院“小源和”,有著称“中医世家”,百里闻名的黄氏“庆云轩”;还有市内首屈一指的百年老校“正蒙学堂”;有藏书仅次于宁波天一阁的浙东第二藏书楼———“五桂楼”,或曰“七十二峰草堂”;有闻名遐迩的“浙东韬奋书店”;有清乾隆年间的举人宅第“旗杆墙门”和“大厅”;有官至中国台湾道台的“洞门里”……弄堂深深藏“金凤”,神奇至斯,刮目看之。
小时候常挂在嘴边的童谣还在耳边响:“草籽炒年糕,吃得到余姚,余姚一条弄,转弯到梁弄,梁弄一条街,直落到横街……”
古镇弄内,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据笔者约略所知:南宋时,有同科中举,蟾宫折桂的黄必腾兄弟五人,号称“五桂”;有“藏书之富甲越中”的五桂传人黄澄量;有筹资办学的热血男儿黄廷范;有捐田赠房助学的“裹脚女人”经褚氏;有感动四周的孝子黄骥……
如今,随着马蹄形新街和正蒙新街的相继建成,一部分原有的弄堂“一切为二”,成了“非”字形。还把许多的小弄名称进行了归并,眼下有名号的弄堂已不超过二十条了,但是弄堂依在,神韵犹存,数量也不减当年。
梁弄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xx年被中国红色旅游网评选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以樱桃、杨梅、桑果等特色小水果基地为主体的“五园”建设,带动旅游业发展。20xx年来梁观光、休闲、度假游客达60万人次,成为长三角红色生态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20xx年前,我中学毕业回村,曾参加乡文化站组织的巡回演出队。至今回忆起来,那些场面还让人热血沸腾。譬如,我与乡里秘书打前站,早饭都没吃,俩人换班骑一辆自行车,到十余里路外的村子布置演出场地(就是露天打场,摆几张桌椅,挂上横幅,接上电);譬如,顶着雪花,全体演职员挤坐一辆拖拉机,到深山里的小学校演出,父老乡亲们竟然看得非常入迷。那时候,山里文化生活贫瘠,无非是每月放一两场电影、每年冬闲演两场戏,能有乡里的演出队来,可是新鲜事儿。我还配合村里电影放映员,替他去乡里取片子、放映前帮他挂银幕;我把自己的书报刊贡献出来,供乡亲们借阅。
或许是由于当年那份与文艺难以割舍的情怀,如今,我竟然戏剧性地到县文联做起了专职文艺干部。在县里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创办文艺季刊,编选出版地方文艺图书,组建业余合唱团,开展文艺演出,举办书画影展,组织开展采风、笔会、文艺征稿比赛,建工作网站和论坛、博客,4个人员编制的县级文联,竟然也干得热热闹闹。在我们的指导和带动下,我县涌现了一家三代的“美术之家”,放下锄头、放下烧火棍就读书写作的“农民作家群”,敢于亮相央视、赴港参赛夺银的草根歌手和演唱组合。
与当年相比,如今的农业、农村、农民已是另一种情状,如今的乡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譬如,当下的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的企业(项目)征占、新民居建设、生态环保、信访稳定,农民的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有线数字广播电视和网络的逐渐普及,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村民文化中心建设的不断加强。当今的乡村文化建设形式、手段和媒介都要求有新的改变。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发动和使用好农村留守的知识青年,调动有文艺特长和爱好的本村老年人、离退休回村的老干部老工人的积极性;健全相关组织,积极指导农村文艺社团的组建;培养乡土文化名人,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增强文艺社团及其活动的凝聚力;
二是配置场地和保障经费。充分利用好乡镇文化站、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活动室等场地,力所能及地保障经费。划拨的器材和经费要使用到位;还可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经费和器材等;
三是加强师资指导和培育引导。充分发挥县文联、文广新局、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发动文艺志愿者,加强对乡村文艺社团的指导和扶持;抓住典型重点培育,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定期开展文艺展演、采风联谊、观摩评比等活动;
四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占领新阵地。在办期刊、举办文艺活动、组织下乡送文化的传统套路基础上,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引导县乡村各级开办文艺网站、博客、文艺贴吧、QQ群等,创办手机报,利用好微信、微博等手段;有线数字广播电视适当开办、拓展本地文艺节目频道(时段);
五是在宣传教育、文艺创作表现、文化娱乐的内容和形式上要注意“三贴近”,挖掘民俗和民间文化资源,加强非遗传承、民间技艺的保护和发展;
六是注意文化建设与生态乡村、美丽家园建设的有机结合。既有美丽家园建设的大环境的改善,又有乡村特色文化品牌的小气候的滋养,从整体上提升新农村的文化品位,提升新农民的综合素质。
走进民俗民居村丁李湾,就走近了一段历史。
丁李湾古村落,位于豫南大别山腹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20xx年被河南省确定为民俗民居村,20xx年被国家住建部首批公示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据载,丁李湾有可考的历史在720xx年以上。清朝中期,丁李湾李氏家族兴盛时期始建“李氏庄园”。顺治年间,光州人丁思聪入赘丁李湾李家为婿,后来这村庄便被叫作丁李湾。丁思聪共有8子,在此置地,富甲一方。清代嘉庆中期丁李湾达到鼎盛,现存的村里八字型门楼便是明证。八字型门楼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宦之家才可以修建这种门楼。据说,村里的这户八字门楼的主人叫李维平,在清中期曾任四川广安知府;民国时期,丁李湾几个大户拥有年产百万石稻谷的良田,其田地几乎遍布今日新县、光山的各个乡村。
丁李湾村庄内圆门斗拱、雕梁画栋的装饰风格,是不可多得的具有豫南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走在江淮水乡的青石板路上、穿过幽深狭长的古老弄堂、品尝江淮人家泡制的大碗茶、聆听那田野上青年女子的民歌对唱,在村边小河或池塘边欣赏粉墙黛瓦、在清代建筑群里体验古老民宅一夜水乡的梦……丁李湾,让我意外领略到了“吴根越角”原汁原味的神韵。这绝无仅有的烟雨长廊、似曾相识的江淮水乡、风轻雨柔的拱桥小巷,至今让我回味无穷,犹似喝了一坛醇香美酒,那香味久久存于心间。
丁李湾,是一座“生活着的数百年古村”。它以弄多、廊多,古老、淳朴、清净而吸引着诸多省内外游客和好奇者。她本是一座寂寂无名的江淮水乡,因为20xx年7月拍摄的首部反映中原新农村题材的30集文化喜剧电视剧《兵法乡村》前20集在此取景,渐渐声名远播。相比宏村的山清水秀、周庄的小桥流水,丁李湾的历史不过数百年,但这里拥有斑驳的白墙,缀绿的灰瓦。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建筑风格呈现出南北交融、东西互渐的特色。
豫南大别山地区,依山就势、背山朝冲的村庄格局比比皆是,丁李湾的古建筑也莫不如此;又因雨水丰沛,这里的房屋大多有天井,以利于排水。这里民居建筑特别讲究趋吉避凶的风水理念,注重遵从风水之说,使得“财不露外”,体现出用智慧积聚财富的追求,其建筑风格既具有北方宅院的粗犷风格,也含有徽派建筑的婉丽清雅,呈现出一种多元的文化色彩;这里的山水更是被融为一体:依山傍林、山环水绕、青山绿水,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作为鄂豫皖苏区首府和河南省十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新县具有得天独厚的红、绿色资源优势,境内有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等国家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新县抢抓国家大力扶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良好机遇,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红城新县”、“将军县新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丁李湾,我的梦里水乡,我的烟雨江淮,这里有江淮水乡的韵味、这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绝色美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标志,观一个地方的文化便可识一个地方的人。
关中秦人向来以粗犷,豪爽著称,而能够完全体现关中秦人这一风格特点给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印记自然离不开向来以高喉咙大嗓子著称的秦腔艺术和向来喜欢以大碗咥羊肉泡馍,大碗吃如皮带一样宽扯面的饮食习惯。关中地处大西北,民性朴实敦厚,在西北广袤粗犷的黄土地上,他们默默耕耘,像老黄牛一样耐苦耐劳,累了吼一声秦腔,解困解乏。其实,彰显他们粗犷豪爽性格的文化印记之一还有离不开他们每年在正月十五打得热火朝天的“社火”。
“关中社火”是关中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关中人们崇尚过年,这年不过十五都不算过完。而每年在到十五之际不打一次社火好似这年还没有过完,好似年还没有尽兴。于是,在我的印象里,“打社火”可以说是关中秦人给年做收尾的最后一个工程。这最后一个工程必定是精精彩彩,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壮壮烈烈,慷慨激昂。
表现这些特征之一的就是关中社火必定是参与人数众多,阵容庞大,气势磅礴。而每一次参与打社火的群众演员至少也不下百人,当然这百十来人的队伍必定是有着统一的指挥,有着明确的分工,来不得半点乱套。指挥锣鼓队的是必定是一位有着威望和组织能力的村中能人,他走在队伍的前面,手持一花杆,在队伍表演时,他神情庄重,双手上下翻飞,动作有力,节奏分明的指挥着打得声势惊人的锣鼓队。你看他,头裹一毛巾,身缠一红绸,穿着宽大的汉服,脸眉略一化妆,显得更加威武。后面队伍的表演进不进状态,看看他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了。
你看他,指挥起来,眼睛紧紧盯着后面的锣鼓队,身体随着手势,前后一俯一仰,花杆在空中上下抖动。锣鼓打得轻时,他身随手形,如雁落平沙,动作轻盈;而当锣鼓打得激烈时,欢快时,他则连人带整个身子都舞动起来,跳了起来。而后面的锣鼓则打得更欢了,那震耳欲聋的声音,那欢天喜地的声音,好似这些昔日的庄稼汉们身上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在这时都要充分的奔泻出来。那敲大鼓的鼓手们,像喝了一壶辣烈的西凤酒,满脸通红,神情激昂,手下的鼓槌如种庄稼抡起的锄头,有力而又有节奏。他们尽情地敲着,忘我的敲着,黄土地上汉子们那一种粗犷豪爽的欢劲儿在这时都淋漓尽致的迸发出来。
排在在他们后面的钹儿队伍,则是清一色的青年壮汉,他们统一服装,统一的毛巾裹头,好似古代的勇士们。他们手中的钹儿,镲儿挥动起来,竟也是声势夺人,喧天动地,其畅快就像人们喝了一壶二锅头,那热烈的气氛似乎全要集中在他们的身上了,看了令人热血沸腾。由于他们的有力配合,于是一会儿是惊天动地的锣鼓,一会儿是欢天喜地的钹儿镲儿声,这一起一伏,一清一浊的千古雄音于是就飘荡在黄土地的角角落落,山山峁峁,沟沟坎坎,飘荡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人们的心坎上了。如果说秦腔是通过唱吼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外,那么,这惊天动地,欢天喜地的锣鼓声,钹儿镲儿声则无疑是表达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粗犷和刚毅,表达了他们能经得住生活的苦难和磨砺的阳刚精神。这精神,综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身上那一种历经磨难而毫不屈服的龙腾精神。
好,看,后面还有更精彩的,那一群紧随着锣鼓,钹儿镲儿声舞动起来的关中婆姨们已经在欢天喜地地表达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了。瞧,她们装扮一新,有随轻盈的身姿舞动起来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绸子表演,也有紧随灵活身姿敲打起来的活蹦乱跳的腰鼓表演,还有她们那紧随脚步扭来扭去笑容可掬的神态,无不令人受到欢欣和鼓舞。关中婆姨们活泼欢快的诗意表达无不充分展现了她们对于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黄土地上的那余音绕梁的秦腔,给人永久的回味与遐想。
令人感到震撼的还有那高跷队伍,演员们身着舞台戏装,或武生,或青衣,或丑角,或凤冠霞帔的皇妃,或威严凝重的皇帝老儿等等,他们脚踩高高的跷木,令人惊怵。但是他们却一个个怡然自得的神情,好似闲庭信步。这不能不令人惊叹黄土地上这勇毅而又聪慧的秦人了。他们脱下戏装能把那一片苍茫的土地耕耘的五彩斑斓,又能把那白花花的面粉做成各种各样令人喜爱的美食;穿上戏装,他们又能把黄土地上演绎千年的秦腔艺术角色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这真是令人遐想令人回味的一片神奇的壮美的土地啊!
最让人捧腹大笑的是社火尾巴,这是一个幽默诙谐而又十分可爱的丑角,如果说前面的队伍给予人们的是庄重激昂的感情感染,那么,后面这个角色给人的就是滑稽与搞笑。这真是寓庄于谐,庄谐具备,声情并茂的一场大型演出。这样的演出每年一次,但是却令人难忘,令人期待,令人回味。从关中社火声情并茂的演出上,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秦人那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开拓精神,我们再一次浓浓的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那流淌着民族精魂的粗犷和刚毅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的民族何以不能腾舞世界呢?
我的家乡在黄龙山麓以南的渭北地带,这里陇原起伏,气候温和,山川秀丽,人文底蕴深厚,黄河文化的熏陶。生于斯,长于斯,我深深感受到黄土地文化的博大与深沉。
要说黄土地,不能不说到陕北。陕北于我来说,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因为家乡的北面就与陕北的黄龙山脉毗邻。走到黄龙山上,也就到了陕北地带。陕北是红色革命的圣地,我一直向往着到陕北一看。因为憧憬陕北红色文化的底蕴,自然接触陕北民歌——信天游就比较多。听着陕北的民歌——信天游,我常常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
由于日久天长,我与陕北的民歌——信天游竟然结下不解之缘。
陕北的民歌——信天游,有其浓烈的抒情味道,高亢激昂,雄浑豪放,有时也显现沧桑悲凉。那种浓烈的抒情味道,对于喜爱诗歌的我而言,感到很舒服,也让我很投入。
我喜欢听的陕北信天游,有《兰花花》、《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走西口》、《三十里铺》、《回延安》、《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听着这些高亢激昂、感情浓烈奔放的陕北民歌,我仿佛看到陕北黄土地貌的沟沟坎坎,山山岭岭。
我曾经去了一次陕北,当然是路过,汽车沿着高速道路行进,可是,进入我的视野的景象,不是一道道岭,就是一座座山,沿途很少有村子,不知是高速路绕过了村子,还是村子本身就藏在那些山沟沟里,当然,有时也幸而看到人家,但仅仅是一两个废弃的农户之家,就在那半山腰上。后来,也从电视宣传片里看到陕北的地理地貌,那是一片又一片山连着山、岭连着岭的黄土沟壑地貌图,与我的家乡渭北地带相比,我们那里的沟壑就少得多了。我忽然明白了,为何在我们那里难以产生像陕北民歌那样的艺术奇葩了。
陕北的民歌——信天游,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我想,这也是一个有着古老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绝不是一时一地就可以兴起的。
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研究民间艺术的学者,我只是凭着自己的想象推断而下结论的,就像诗歌的发展从四言到五言直到七言乃至长短句的发展一样,都有着一个循序渐进慢慢成熟的过程。
唱陕北民歌,往往需要很大的肺活量,恐怕这是江南地域的人们所做不到的。那么,江南地域的艺术特点就较为细腻,含有一种水的柔情蜜意,是典型的婉约派。如扬州评弹就是如此。而陕北民歌的粗犷豪放,犹如关西大汉,这恐怕就是陕北地域的艰苦环境和大西北的气候磨砺而成,关西大汉往往是大碗吃着羊肉泡馍,大碗喝酒,既有吃苦耐劳的强壮体魄,又有翻山越岭、走南闯北的生活阅历,性格也是豪放直爽,泼辣迷人。不轻易谈爱,一谈则是爱的死去活来。这是陕北民歌中所透露出来的民族气质。
陕北民歌内容的多样性,也与陕北民歌另一个表述——“信天游”有关。“信天游”,顾名思义,有着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受约束的自由特点。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只要累了,只要愁了,随便就吼一声,唱一曲,有时就是自编自导,真正有着独抒性灵的艺术特点。从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上,我们也可看出,陕北民歌的创造者在民间,在广大的劳动人民之间,这应该是陕北民歌——这支艺术奇葩能够发扬光大的原因所在。
但是,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的发达,随着更多影视文化的介入,陕北民歌的生存发展土壤正受到严重的挑战,亟需保护发展陕北这一艺术奇葩的艰巨文化重任就摆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愿我们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能够在新时代继续唱响,发扬光大。
在贵州省安顺市东北方向20公里处,有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村庄——鲍屯村。鲍屯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为当时“调北征南”大军的一支先锋部队所建,迄今已有600余年。
鲍屯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妙的规划布局、古朴的建筑风貌,民居风格独特、村落园林自然,水利工程设施保存良好,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服饰、戏剧、武术、音乐、舞蹈、饮食、宗教、民风、民俗等)极为丰富,是屯堡文化地区极为典型的村落,具有“屯堡第一村”的美称。
水利:黔中都江堰
踏进鲍屯,眼前就映入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江南水乡景色,这正是鲍屯水利工程带来的福祉。鲍屯的明代古水利工程从西往东流入邢江河,鲍屯先祖在这里筑起了一道既能拦水灌溉,又能溢流泄洪的拦河坝,同时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向下游“小坝湾”方向开了一条新河,将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态势,此水利工程与都江堰的功能相似,被誉为“黔中都江堰”。顺河而下,又修建多座引水坝和多条引水渠以及高低分水龙口,使村落周边不同高度的20xx余亩田地都能得到自流灌溉,对农民免受干旱影响、保证粮食收成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水仓”所在的河底不断有泉水补给,因而,即使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上游河水断流,鲍屯依然“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
军屯:“八卦阵”布局
鲍屯的村落建筑十分独特、奇妙,整座村落的建筑体现了明代中轴、对称的城镇建设理念,从鲍屯南面的大门进村,就可以依次看到汪公殿、大佛殿、关圣殿、练武场、古戏台及鲍氏宗祠等古建筑物,它们成“一”字型排列组成中轴线,中轴线的两侧,由数百座石头房屋组成8条弯弯曲曲的街道,纵横交错,组成一个巨大的“八卦阵”,八条街道分别叫做青龙阵、白虎阵、长蛇阵、雄狮阵、金鱼阵、火牛阵、玄武阵、鹿角阵。在这样的布局下,一户民居便是一座石头堡垒,一个村寨便是一座石头之城,这一座座石头构建的复杂防御工事,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保持了明代屯军的军事建制特点,给后人留下了战争建筑文化历史遗迹。
服饰:明代“活化石”
走进鲍屯村,所见妇女服饰都是一身地道的明朝江南汉族装扮:身着青、蓝、粉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后吊长长丝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客扎白布带(老年人多为黑色)。这样的服饰被称作“凤阳汉装”,是明代传承下来的汉族传统服饰,是目前屯堡地区的一个典型风貌特征,堪称明代“活化石”。从那一件件“凤阳汉装”中,显露出江南刺绣细腻、舒展、流畅的风格和线条跳跃、构图紧凑的艺术个性,流淌着江南的余韵、飘逸着明代的遗风。
地戏:军事艺术化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屯堡地戏,在鲍屯日益发扬光大,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目光。演出时,演员额顶脸谱(即面具)、面罩青纱、身着长衫、背插靠旗、腰系战裙、手持刀枪斧钺。在锣鼓伴奏下,唱着古老的弋阳老腔,一人主唱,众人帮腔,边唱边舞,以人物更换寓时空转化,借步伐跳跃拟征程跋涉,就竹鞭挥舞为金戈铁马,依桌椅摆设像高山要寨,在抑、扬、开、合的杀、挡、架、翻、窜的格斗中,产生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虚实结合、形神兼备。鲍屯地戏使用十八般兵器打杀拼剌,唱腔激越粗犷,套路多富有生活情趣,动作勇猛逼真,主要演出《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三台军傩戏,充分反映了古代战争的特点。
近年来,鲍屯村结合“四在农家•美在乡村”创建活动,在保护中开发,依靠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神秘的屯堡古村落正在散发新的活力。
请到我们村里来,我在这里等着你。自从去年开展环境整治以来,自来水入户了,路灯亮了起来,村里垃圾不见了,保洁员上岗了。小区内人来人往,老人忙散步,儿童读书忙。一排排整齐的小别墅错落有致,柳树成阴,桃花争艳。“游子相见不相识,笑问我家在哪里。”村里的小学也变得更美了,校园变得明朗了,小树变得更绿了,地面变得干净了,学生们变得更加爱读书学习了。你听,那是朗朗的读书声,你看,那片小花开得多艳;你闻那儿的花香多么清香。学校里看不到纸屑和垃圾了,教室里看不到不文明的现象,这一切都是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的结果,现在的学校一派生机,那是学生们的笑脸。
请到我们镇上来,我在这里等着你。“依法治乱”效果好。放眼望去,肖口集上从东到西,一排排的路灯真好看,夜晚就像上星星,又像是眼睛。大街上干净整洁,街道亮堂多了,杂物、垃圾不见了,出行更方便了,超市多了,人们的笑脸也多了。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拆了,路更宽畅了,走路更方便了,人心也顺心。
请到我们县城来,我在这里等着你。如今的太和县城是一个祥和太平福地。xx大精神指航向,三中全会谱新篇,人们的干劲正高涨,幸福生活节节高。你看大街上车水马龙,马路上的车流井然有序,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依法治乱”似春风,“三线三边”大治理,环境整治效果好,美好乡村建设快,生态文明见成果。
请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在这里等着你,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