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年10月29日下午一教1117教室,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三位10级辅导员—郭耀广老师、莎日娜老师、芮墨乔老师,为10级新生班委进行《新生干部培训》的讲座。
首先是由郭耀广老师为新生班委归纳总结九点优秀学生干部所必备的优秀素质。它们分别是一、崇高的道德品质。二、高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三、极强的服务意识和亲和力。四、突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五、广博的知识体系。六、模范带头作用和谦虚谨慎的态度。七、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学习的意思。八、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九、理解和包容。郭老师在讲话时,还不时的结合自己遇到的例子,幽默风趣的演讲方式使台下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同时又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接下来,由莎日娜老师上台,她主要是向新生班委们介绍具体的工作流程,和指导新生班委应用文写作,她告诉新生班委已经把具体相关内容传到各班的易班上面,让同学们自己浏览。莎老师还用讲解一篇通讯稿范文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去书写一篇规范的通讯稿。范文中也不免有一些令人莞尔的错误,台下的同学不时也会发出笑声。之后,莎老师又结合一些实例讲解了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同时也向新生班委们提醒:作为学生干部应有必要的个人觉悟。最后莎老师为新生班委们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讲本次的培训讲座,写成一篇讲座稿,在本周的周日晚上传上易班。
而后是芮墨乔老师上台,她主要是向新生班委们介绍开展班级活动共时的技巧和方式,她请了几个同学表演了两场情景剧,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说话方式得到不同的结果,是台下的班委们都对深刻的了解到了开展工作时候的委婉方式和良好态度的重要性。
不知不觉,讲座已经到了尾声,活动在新生班委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由学院三位老师精心准备,又用了许多别出心裁的方式,使新生班委们在学到经验的同时又不会觉得枯燥,新生班委们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老师们的用心,也表示收获了许多。相信这次的活动对新生班委们今后的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 消息特点:
1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2 内容新颖,有价值。
3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4 简单明白简要,篇幅短小。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归纳综合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勾当和各项配置装备摆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需要解答的题目的一种体裁。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亮早上出版的报纸) 1993年5月13日)。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分、单元、行业的典型经验、乐成作法集中报道的一种体裁。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作法之后,总结经验,展现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一切依靠人民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鼎新的一条基本经验》(《人平易近早上出版的报纸》)1988年12月26日)。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元、各具特色、性质不异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表现1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归纳综合事实的根蒂根基上,举行分析,提出见解,展现规律。如《滥砍树木亚洲南部魏蜀吴水患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忙员植树》(《光亮早上出版的报纸》1993年7月25日)。
讲座通讯稿范文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效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根蒂根基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举行评说,要不雅点正确,评论恰当。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首"当"过头"》(《辽宁早上出版的报纸》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1)多行标题。
(2)单行标题。 如" 接管《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魔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熬头段或熬头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颖、最首要的事实或精炼的群情组成,以吸引读者。泛泛所谓消息的布局是"倒金字塔"式,缘故原由就在于此。
● 标题与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前提降服佩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降服佩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其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又比如济南全运会,就可以用"刘翔又夺冠了!")
(2)配置牵挂法
在新闻导语上配置"牵挂",事情先不直说,起吊读者的胃口,"逼"患上你不患上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平易近早上出版的报纸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何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如何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并不说,你想知道就患上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铺开一步,再紧紧捉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狠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苏醒'以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搭同赋闲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抵牾"。但读者是伶俐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1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伎俩写,其导语往往比力单调、呆板、趣然乏味,但如果用动态的表现伎俩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儿,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惹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导致了国表里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前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神州部队达到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进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她们的身材。"
讲座通讯稿范文
(5)人格化修辞方式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人格化修辞方式修辞伎俩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情面味",给人以亲和力。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早上出版的报纸创办了我国汗青上熬头张下战书版报纸。当天,新平易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神州新闻史上熬头次响起了1个不同凡响的声响:'嗨,下战书好!'我国熬头张下战书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早上出版的报纸正式创刊。"报纸是纸,毫不会说话,作者却以人格化修辞方式的伎俩,写出了声响:"嗨,下战书好!"仿佛一名久违的伴侣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码对比法
数码是单调的,但数码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首要数码,或读者关注的数码,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覆读者的需要解答的题目,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结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结合国文件事实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结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这个需要解答的题目回覆患上非常清楚:"如果把结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摆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千米。"
(7)线条速写勾勒法
新闻一开首,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士和地点,描写几笔,勾勒出一幅丹青,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绝对是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亮早上出版的报纸发了一条人士消息,导语写患上美极了:"一一瞬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年龄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脉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儿,就像是风沙镌刻的陈迹。这是少数平易近族地区科学技术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配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配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合座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平易近早上出版的报纸登载了一篇笔者采访并写出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配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经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著名遐迩。一千多年已往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屯子的一大新颖事。"
(9)古诗著名的句子法
如果避着花梢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本地引用一点古诗著名的句子,不仅意象深远,而且文才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魔力。1987年1月9日湖南早上出版的报纸登载了一篇《我省驴友事业取患上冲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撩开掩盖真相的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浩繁的海表里驴友者。"
(10)顿挫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伎俩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柳暗花明,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搭,地面上燃料奇缺,农平易近不患上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和、烧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煤气。"
讲座通讯稿范文
(11)特写镜头法
导语撰著可借镜影戏伎俩,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紧紧吸引住读者。
湖北早上出版的报纸1981年揭晓了一篇歌颂教员的消息,因为导语中用了1个"教员为学生送棉猴儿"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远程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乐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名中年裙钗急仓猝忙地赶来,把一件棉猴儿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认为,这绝对是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裙钗倒是柯洪云的教员。"
(12)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盘曲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伎俩。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不测受挫成为了国表里舆论的核心,且观念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乓球界数十年的神州须眉乒乓球队今天在这搭遭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败绩,这一严重艰难困苦使神州人感到十分懊丧。今天,乒乓球类比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神州人。但是,对神州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木曜日而永恒留在记忆中。"
(13)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理,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大势所趋,矛头直指需要解答的题目,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全国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康健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今朝在我国,每一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要患上不知有几多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咬牙切齿。"1988年6月26日新四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咬牙切齿",反差泼天,写来深具情面味。
⒁小中见大法
自小处入手,自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托,具备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性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性跳高世界记载,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名20岁的神州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正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神州人平易近不会是永恒落后的选手了。""一名神州姑娘"与"六亿神州人平易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患上。
⒂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可以或许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孕育发娩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边早上出版的报纸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患上格外"热闹":"'精美,其实精美!''听到李国桥不吝冒着伤害在自己身上做抗疟实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堕泪了。''你有无注意,梁启圣教员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关饷扶养黎、少数国内行政事务的一部之一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群情。"
(16)拉近时间法
对已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勾销人的劳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的劳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的劳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的劳力车工人曾经为此auto会议祝贺,感谢政府替她们挖掉了穷根,帮忙她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讲座通讯稿范文
(17)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泛博读者遍及关心的、感乐趣的、新闻公报里已解决了的需要解答的题目,先用疑难句式鲜明地提出来,尔后用事实加以回覆,使之更加惹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几多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规律》的导语,提出的需要解答的题目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捉住了读者的心。
(18)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倒横直竖地重复一句话,既华侈时间,又华侈版面,还会使读者云端雾里。然而,对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不虞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扳倒挑战者。85秒!汗青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圆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乐成》)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慨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19)化整为零法
伶俐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纷歧开首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机系列片《马可.波罗》在神州开始拍摄,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出名著作中并无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神州合拍的电视机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始拍摄。(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卖力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圆的电视机片是西方在神州实地拍摄的熬头部艺术片。一则导语,两个天然段,有条有理,有主有次,读起来利便、天然、舒畅。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首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展现的主题,或回覆导语中提出的需要解答的题目,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睁开。写主体要注意如次几点:
(1)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
(2)内容充分。回覆导语中提出的需要解答的题目,其内容必需具体、充分,这样才有说服力。
(3)布局严密谨慎,井井有条。
4.配景 配景是指事件发生的汗青环境和缘故原由,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前提、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分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配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末端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讲道理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触感染加深,从其中获患上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末端体式格局有小结式、评论式、但愿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末端就在事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