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电宣传讲话稿(精选3篇)
近日,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暨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20xx年年会在山西晋城举行。论坛以“传承经典,立德树人”为主题,由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组委会、晋城市教育局、中共泽州县委宣传部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校长、一线教师以及国学爱好者200余人参加。
围绕“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的理论和理论构建,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教育部原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强调,传承经典首先要回归经典,敬畏经典,通过厘清经典之本义来认识经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理论研究所所长吴安春研究员认为,经典的传承不能墨守成规,应基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传统文化之“精神要义”与立德树人之“发展导向”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之本”相结合。而提升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国学素养,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地的重要保障。汤用彤学术奖评委会秘书长雷原提出,育人的基本方法包括亲近自然、勤耕精艺、养蒙读经、尊师好学乐群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认为,中学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亟待改善。
“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是本次论坛关注的重要内容。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开展国学校本教材研发,并形成了“1+X”全学科国学教育模式。北京星火小学将经典融入校园情境,创办“齐家读书会”,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北京房山区琉璃河水泥厂学校的燕都书院设置了“小水滴”校本课程、入泮课程、国学微课程。北京垂杨柳中心小学通过网聚名师大家,孵化课程,以此弘扬传统文化。
同事们:
今年元月11日以来,我县遭受持续严重的冰冻灾害,其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受灾范围之广、损失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特别是电力设施损毁严重,造成全县供电困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近日来,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现正在力争逐步恢复城区和农村分区域轮流供电。由于当前的电力供应仍然十分紧张,为确保城乡居民春节期间基本生活用电,使全县人民欢度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做到节约用电、有序用电。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电力供应的紧张形势
这场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电杆倒塌,线路中断,特别是进入我县的五条输电通道大面积倒杆倒塔,使我县电网跟国家大电网脱网,全县成了一座电力孤岛,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恢复正常供电,电力部门日夜奋战,抓紧抢修;全县上下紧密配合,共同努力,现已成功恢复岑天河电站至道县段的线路,部分农村电网设施得到修复,并有部分小水电站上网发电。但是,在国家大电网恢复供电之前,全县供电总量不到正常情况下的20%,远远不能满足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所需。为将仅有的供电量发挥最大效用,必须做到节约用电,有序用电。
二、切实落实节约用电措施
在当前用电紧张的情况况下,必须采取非常措施,确保有限的电发挥最大效益。县电力指挥中心要对全县的电力进行合理调度,按照保重要公共部门用电、保人民生活基本用电的基本原则,在全县全面实行分区域轮流供电,首先要确保自来水、医院、通讯、金融、公安等重点部门用电,在此基础上,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照明用电。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树立大局意识、节约意识,尽量减少用电,切实节约用电。广大机关干部要带头做好节电工作,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在抗冰保网保供电期间,县内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酒店、超市、娱乐场所等一律不得使用空调、取暖器等电取暖设备取暖;广告用电、景观照明、路灯照明一律停止使用;全县每个家庭都要坚持“ 少开一盏灯,节约一度电 ”,努力做到人人节约用电,家家自觉让电,个个安全用电,随手关灯,不开空调,不用取暖电器,管好电源,管好火源,杜绝一切电力浪费行为。
三、严肃节约用电纪律
为确保节约用电,保证春节期间基本生活用电,县纪委、 “ 两办 ”督查室、县电力局将组成督查组巡回督查。凡发现违规用电的,一律由电力部门立即停止供电并在正常供电前不再恢复供电,同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经济处罚,单位或主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
造成电网损坏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四、全力支持电网抗冰抢修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从讲政治、讲稳定、维护大局的高度,切实履行抗冰保网保供电工作的重要职责。县级领导要深入各自联系的乡镇场督促、指导抗冰保网供电工作。各乡镇场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协助电力部门上现场巡线、除冰和抢修电力设施,按时完成电力设施抢修任务,以最短的时间恢复重要线路和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同志们,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克难攻坚,携手战胜当前的困难,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祥和的春节。
最后,祝全县人民虎年吉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选人用人关乎国之根基,质量意识须臾不可松懈。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是我们党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时代要求提出的重大课题,为进一步做好选人用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紧紧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进一步突出公正用人、精准科学、全面从严等要求,为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
用人以公,方得贤才。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公道正派,才能有识人之明、举贤之胆、容才之量,才能做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在选人用人上只要坚持公道正派,其他都会变得简单起来。现实工作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根源,很多时候并不是对干部不了解,而是受到各种不正之风的侵扰,没有真正做到公道正派选人用人。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将“公道正派”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突出强调要“坚持出以公心、公正用人”。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各项规定和要求,在选人用人上始终出以公心,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公正无私,坚持“一碗水端平”,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是对干部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精准,就是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全面了解人选的德能勤绩廉表现,切实把干部考准考实;科学,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人事相宜,真正把干部用对用好。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充实了分析研判和动议环节,调整了民主推荐程序,改进了干部考察内容和方式,进一步优化选拔任用程序,有利于提升干部选拔任用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知事识人,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加强综合分析研判,真正把功夫下在平时。要坚持知情度、关联度和代表性原则,合理确定民主推荐参加范围,切实提高民意表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按照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有针对性地改进干部考察工作,切实解决知人不深、识人不准等问题。要坚持从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出发,把事业需要、岗位要求与促进干部成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更多地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做到依事择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使事业在干部推动下兴旺发达,让干部在推动事业发展中健康成长。
世间事,成于严。只有坚持严字当头,才能有效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中的种种偏向和不正之风,确保选人用人的质量。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充分吸收和有效衔接有关制度成果,将“凡提四必”“双签字”等要求纳入考察程序,明确了不得提交会议讨论的八种情形,强化了纪律监督的相关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把从严要求贯穿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各方面,严格按条例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方法选人用人,从严审核把关、从严加强监督、从严追究责任,不断净化选人用人风气,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准确把握严格规范与提高效能的关系,坚决防止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程序轻质量等问题,真正做到在众多可能的人选中把最优秀、最适合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为契机,严把德才标准,恪守公道正派,坚持精准科学,落实从严要求,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