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地点:__自来水厂
2.实习内容:
2.1工程概况:
昆明第七自来水厂位于昆明市北郊凤岭山上的昆明市第七自来水厂,概算总投资4.78亿元,其设计供水能力为每日60万吨。日前建成通水的是该项工程的一期工程,日供水能力为每日40万吨,土建工程于20__年1月8日开工建设,并于20__年6月30日全部完成,20__年9月通过了竣工验收。9月3日引入松华坝水库原水进入72小时连续运行期,9月4日顺利实现与城市供水管网并网供水。
该水厂是我国首家采用世界先进工艺技术,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取样检测,处理后的水超过国家现行生活
饮用水一类水厂的水质标准。七水厂设计供水能力60万吨/日。其具有3大特点:一是水厂采用重力式配水,建成后的3座3.6万立方米清水池,设计水位高程为1950米,可自流向供水,不
需水泵加压,降低了运行成本;二是采用世界先进工艺技术,滤池为瑞士苏尔寿翻板滤池,这在中国内地尚属首例;三是有较为完善的泥水回收系统,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建成后不再排放污水。同时,七水厂地处昆明北郊凤岭山与松华坝水库毗邻,从而使云龙水库建成后可与松华坝水库联合调水,以增强城市的供水保障能力。
2.2实习认知:
昆明第七水厂是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的净水工程,总投资近亿元,占地378亩,设计供水能力为60万吨/日(已建成一期40万吨/日)。其主要特点:一是采用重力式配水。水厂建成后,三座3.6万立方米清水池高程为1951米,可直接向昆明市区供水,不需水泵加压,降低了运行成本;二是采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先进工艺技术,经处理后的水,可超过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一级水质标准。滤池采用瑞士VATECH WABAG苏尔寿翻板滤池。大规模的使用该项技术在中国大陆尚属首例;三是七水厂地处昆明市北郊凤岭山,与松华坝水库毗邻,建成后实现了云龙水库和松华坝水库联合调水,提高了城市供水保障率;四是有较为完善的回收水系统,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建成后不排放污水。
2.3自动加药装置
自动加药装置,主要有溶液箱、搅拌机、计量泵、Y型过滤器、安全阀、背压阀、止回阀、脉冲阻尼器、水位表、压力表、控制柜、安装平台等组成一体化安装在一个底座上。用户只需将组合式加药装置安放在加药间,将加药管接好接通电源即可启动投入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自动检测流体的酸碱度智能判断并加投相应的药液,这种工厂化的整套装置,可大大减少设计和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基本实现无人看管,对整机的质量、安全和现场投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4 翻板滤池 翻板滤池是瑞士苏尔寿(Sulzer)公司,下属的技术工程部(现称瑞士CTE公司)的研究成果。具有世界水平的苏尔寿气水反冲滤池,我们称它为“翻板“滤池。所谓
“翻板“,是因为该型滤池的反冲洗排水舌阀(板)工作过程中是在0o-90o范围内来回翻转而得名。
(1)翻板滤池的工作原理
该型滤池的工作原理与其它类型气水反冲滤池相似:原水(一般指上一级净水构筑物的出水)通过进水渠经溢流堰均匀流入滤池,水以重力渗透穿过滤料层,并以恒水头过滤后汇入集水室,详见图一:滤池反冲洗时,先关进水阀门,然后按气冲、气水冲、水冲三个阶段开关相应的阀门,详见图二。一般重复两次后关闭排水舌阀(板),开启进水阀门,恢复到正常过滤工况。 (2)翻板滤池的主要特点
苏尔寿公司经过长期对滤池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使翻板滤池不断改进完善。它在反冲洗系统、排水系统与滤料选择方面有新的技术性突破,从而使该型滤池具有出水水质明显提高、反冲洗水量少、反冲洗时间短、反冲周期长、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以及施工简单、工期短等优特点。 (3)滤料、滤层可多样化选择
根据滤池进水水质与对出水水质要求的不同,可选择单层均质滤料或双层、多层滤料,亦可更改滤层中的滤料。一般单层均质滤料是采用石英砂(或陶粒);双层滤料为无烟煤与石英砂(或陶粒与石英砂)。当滤池进水水质差(例原水受到微污染,含TOC较高时),可用颗粒活性炭置换无烟煤等滤料。 2.5 清水池
清水池(clean-water reservoir)为贮
存水厂中净化后的清水,以调节水厂制水量与供水量之间产差额,并为满足加氯接触时间而设置的水池。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包括调节容积、消防用水量和水厂自用水和安全储量。水厂的调节容积可凭运转经验,按照最高日用水量的估算。
清水池具有高峰供水低峰储水的功能。 总结:
经过这次亲身到厂里的经历,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些日子里大学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总结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另外,在就业心态上也有很大改变,以前我总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专业对口的工作,可现在知道找工作很难,要专业对口更难,很多东西只有初到社会才接触、才学习。所以我现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待更好机会的到来,要建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应尽快丢掉对学校的依赖心理,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快速成长。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本次实习是专业实习,主要是提高实践能力。在了解基本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工艺进行认识和评价,并与目前较流行的先进工艺进行对比,找出其优缺点,也为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收集资料。与此同时,可以了解一下环境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能,便于以后就业和确定努力方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汤逊湖污水处理厂:
1. 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简介:
1.1地理位置及工程情况:
武汉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南部光谷大道与汤逊湖北路的交汇处,由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BOT的方式承建,20__年9月动工兴建,于20__年移交给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运行。其设计规模为10万吨/日,厂区占地面积208亩,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设计,采用DE氧化沟二级处理工艺,日处理污水5万吨,占地面积83亩,主要承担关山、庙山、流芳和藏龙岛等地区排向汤逊湖的污水,服务面积达32平方公里。
1.2处理厂工艺简介:
污水
汤逊湖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DE氧化沟处理工艺(见图1)。污水进入厂内前池后,颈粗格栅除去大块污物,再由潜水提升泵提升,经细格栅进一步除渣后进入涡流沉砂池,沉淀下来的砂粒由气提装置输入砂水分离器。流出的污水则与回流的活性污泥一同进入DE氧化沟,经厌氧、缺氧、好氧一系列过程后,混合液经配水集泥井均匀配水至两个辐流式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经接触消毒池加次氯酸钠消毒后排放,而沉淀于二沉池底的活性污泥,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进入DE氧化沟厌氧段,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理单元进行脱水处理。此项DE氧化沟工艺在生物除磷脱氮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不仅BOD5、CODCr、SS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而且TN、TP(PO4-P)指标也优于传统处理工艺,使得整体出水水质优于国家GB18918-20__(一级B)标准。 2.工艺详解:
2.1 格栅: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大固体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格栅是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及杂质。格栅所能截留污染物的数量,与所选用的栅条间距和水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以不堵塞水泵和水处理厂站的处理设备为原则。设置在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前的格栅,还应考虑到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能正常运行,对处理设施或管道等均不会产生堵塞作用。因此,一般设置粗细两道格栅。
1)粗格栅
粗格栅主要用于截留污水中大于栅条间隙的漂浮物,一般布置在污水处理厂或泵站的进口处,以防止管道、机械设备以及其他装备的堵塞。栅条间距一般为16-25mm,最大不超过40mm。(见图2)
2)细格栅
细格栅的功能是去除水中较小的漂浮物及颗粒和悬浮物。
格栅的清渣方法,有人工清除和机械清除两种。每天的栅渣量大于0.2m时,一般采用机械清除方法。在此为机械清除。机械清渣的格栅,倾角一般为60o~70o,有时为90o。机械清渣格栅过水面积,一般不小于进水管渠的有效面积的1.2倍。设置格栅的渠道,宽度要适当,应使水流保持适当的流速,一方面使泥砂不至于沉积在沟渠底部,另一方面使截留的污染物不至于冲过格栅。一般在格栅前后均要设置闸门,以方便检修。
2.2 旋流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用于污水处理厂中的预处理,用于初沉池前,格栅后。沉砂池主要用来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 0.2mm,密度 2.65t/m的砂粒,用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以免这些颗粒影响后续处理。
旋流沉砂池工作原理:旋流沉砂池主要利用机械叶轮的旋转,控制进入水流的流速与流态,使砂颗粒在离心力与重力的作用下,沿池壁呈螺旋线加速沉降,同时有机物在水流的作用下,随水流漂走,沉入池底的砂经空气提升或排砂泵排砂后,与少量污水进入砂水分离器中进行分离后排出,清洁水回流至格栅井,从而达到除砂的目的(旋流除砂系统由旋流沉砂池和砂水分离器及鼓风机等设备组成)。
2.3 DE氧化沟:
DE型氧化沟由两个相同容积的氧化沟组成,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多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也是最先进、处理效果最好的活性污泥污法水处理工艺之
一。它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生物脱氮除磷功能而不增加反应池容积;厌氧选择池的设置极大地改善了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运行控制简单,可以方便地实现PLC全自动控制;考虑脱氮除磷功能的DE型氧化沟的工程造价在同等规模条件下仅为传统活性污泥法(A/A/O)的50-60%;不考虑脱氮除磷时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60-80%。该技术适用于城市污水和性质相似的其他废水的处理。 氧化沟实际上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它的水力流态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差较大,是一种首尾相接的循环流,通常采用延时曝气。由于氧化沟处理污水经济、简单和管理方便,所以它问世以来,发展很快。
严格地说,氧化沟不属于专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但是随着氧化沟技术的发展,它早已超出原先的实践范围,出现了一系列脱氮除磷技术与氧化沟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按照运行方式,氧化沟可以分为连续工作式、交替工作式和半交替工作式。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如帕斯韦尔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在我国应用比较多,这些氧化沟通过设置适当的缺氧段、厌氧段、好氧段都能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交替工作式氧化沟一般采用合建式,多采用转刷曝气,不设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施。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单沟式、双沟式和三沟式,交替式氧化沟兼有连续式氧化沟和SBR工艺的一些特点,可以根据水量水质的变化调节转刷的开停,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实现最佳的脱氮除磷效果。 该工艺的运行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阶段A: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均流入缺氧池,经池中的搅拌器作用使其充分混合,避免污泥沉淀,混合液经配水井进入第一沟。第一沟在前一阶段已进行了充分的曝气和硝化作用,微生物已吸收了大量的磷,在该阶段,第一沟内转刷以低转速运转,仅维持沟内污泥悬浮状态下环流,所供氧量不足,此系统处于厌氧状态,反硝化菌将上阶段产生的硝态氮还原成氮气逸出。第二沟的出水堰自动
降低,处理后的污水由第二沟流入二沉池。在阶段A的末了时,由于第一沟处于缺氧状态,吸收的磷将释放到水中,因此此沟中磷的浓度将会升高。而第二沟内转刷在整个阶段均以高速运行,污水污泥混合液在沟内保持恒定环流,转刷所供氧量足以氧化有机物并使氨氮转化成硝态氮,微生物吸收水中的磷,因此该沟中磷的浓度将下降。
阶段B: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配水后进入第一沟,此时第一沟与第二沟的转刷均高速运转充氧,进水中的磷与阶段A第一沟释放的磷进入好氧条件的第二沟中,第二沟中混合液磷含量低,处理后污水由第二沟进入二沉池。
阶段C:阶段C与阶段A相似,第一沟和第二沟的工艺条件互换,功能刚好相反。
阶段D:阶段D与阶段B相似,阶段B与阶段D是短暂的中间阶段。第一沟和第二沟的工艺条件相同。两个沟中转刷均高速运转充氧,使吸收磷的微生物和硝化菌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但第一沟和第二沟的进出水条件相反。
从上述的运行过程来看,通过适当调节处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则可以得到低浓度的TP和TN的出水。
2.4二沉池:
二次沉淀池是整个活性污泥法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处理效能与二次沉淀池的设计和运行状态是否良好密切相关。从利用悬浮物与污水的密度差以达到固液分离的原理来看,二次沉淀池与一般的沉淀池并无不同,但由于二次沉淀池的功能要求以及沉淀的类型不同,因此,二次沉淀池在设计原理和构造上都与一般的沉淀池有所区别。
二次沉淀池在功能上要同时满足澄清(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使回流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回流污泥的体积减少)两方面的要求。
二沉池的基本原理:
(1)二次沉淀池中普遍地存在四个区:清水区、絮凝区、成层沉降区、压缩区。一般有两个界面:泥水界面和压缩界面。
(2)混合液进入二沉池以后,立即被池水稀释,固体浓度大大降低,并形成一个絮凝区。絮凝区上部是清水区,清水区与絮凝区之间有一泥水界面。
(3)絮凝区后是一个成层沉降区,在此区内,固体浓度基本不变,沉速也基稳定。絮凝区中絮凝情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成层沉降区中泥花的形态、大小和沉速。
(4)靠近池底处形成污泥压缩区。压缩区与成层沉降区之间有一明显界面,固体浓度发生突变。运行正常的、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在污泥压缩区的积存量是很少的。当污泥沉降性能不太理想时,才在二沉池的泥斗中积有较多污泥。排出二沉池的底流浓度主要取决于污泥性质和污泥在泥斗中的积存时间。
因此,可以认为,二沉池的澄清能力与混合液进入池后的絮凝情况存在紧密联系,也与二沉池的表面面积有关。二沉池的浓缩能力主要与污泥性质及泥斗的容积有关。对于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二沉池的泥斗容积可以缩小。
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大型沉淀池,池径最大可达100m,池周水深1.5-3.0m。有中心进水和周边进水两种形式。
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进水部分在池中心,因中心导流筒流速大,活性污泥在中心导流筒内难于絮凝,并且这股水流与池内水相比,相对密度较大,向下流动时动能较高,易冲击池底沉泥。周边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入流区在构造上有两个特点:①进水槽断面较大,而槽底的孔口较小,布水时的水头损失集中在孔口上,故布水比较均匀,但配水渠内浮渣难于排除,容易结壳;②进水挡板的下沿深入水面下约2/3深度处,距进水孔口有一段较长的距离,这有利于进一步把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入流区的过水断面上,而且污水进入沉淀区的流速要小的多,有利于悬浮颗粒的沉淀。池子的出水槽可设在池的半径中间或池的周边。进出水的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缺点,可以提高沉淀池的溶剂利用率。
沉淀于池底的污泥一般采用机械刮泥机排除。刮泥机由刮泥板和桁架组成,刮泥板固定在桁架底部,桁架绕池中心缓慢地转动,池底污泥可以通过虹吸或用刮泥板推入池中心处的泥斗中,污泥在泥斗中可利用静水压力排出,亦可用污泥泵抽吸。对辐流式沉淀池而言,目前常用的刮泥机械有中心传动式刮泥机以及周边传动式刮泥机等,为了刮泥机的排泥要求,辐流式沉淀池的池底坡度平缓,常取0.05.此处辐流式沉淀池的池底坡度为3‰,转动速度为2cm/s。
2.5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也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泥量并使其稳定,便于污泥的运输和最终处理。
污泥处理工艺主要由污泥的性质以及污泥最终处置的要求所决定。来自于一级处理的初沉污泥和二级处理的剩余污泥分别进入浓缩脱水车间,随后进行污泥浓缩,污泥浓缩的方法有自然浓缩和机械浓缩,自然浓缩又分为重力浓缩和气浮浓缩,但目的均为大幅度地削减污泥体积,减小后续处理的水量负荷和污泥处理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和da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如下:
(1.)高效混合器和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的特点(见前述);
(2.)絮凝池:①网格絮凝池:网格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原水水温4.0-34℃,浊度为25-2500ntu,单池水量以1.0万-2.5万m3/d为宜;②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单池水量可达10×104 m3/d,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施工较不便;
(3.)沉淀池:①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少等特点,进水浊度一般为500-1000ntu,单池水量不宜过大;②平流沉淀池:其造价较低,具有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一般进水浊度小于5000ntu,但其占地面积较大;
(4.) da863过滤技术特点(见前述).
因此本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设计灵活(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构筑物和增减水处理工艺)等特点,可满足一般的饮用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