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一、“九五”发展成就
二、“十五”发展环境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第二章 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第三章 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第四章 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第五章 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第六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四、建设教育强市
第七章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一、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三、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产业化,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四、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章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人口增长调控管理机制
二、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
三、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第九章 构筑现代都市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十章 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健全高效规范的政府运作机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第十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时期,是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的关键时期。制订好科学可行、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意义十分重大。“十五”计划,是深圳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包括计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区镇规划。本纲要根据《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指导性和预测性,是“十五”期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九五”期间,深圳完成了现代化奠基阶段的历史任务。“十五”期间,深圳将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九五”发展成就
过去的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战略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下同)的795.7亿元增加到2000年(下同)的1665.24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下同)第四位,年均增长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34万元增加到3.97万元,居第一位,年均增长10.7%;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由88.02亿元增加到221.9亿元,居第三位,年均增长20.3%。
市场对资源配置较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率先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较大进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推行政府招标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等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高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39.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345.63亿美元,年均增长10.9%,约占全国的1/7,连续八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1000家,世界500强企业有70余家落户深圳,内地驻深企业机构近9000家,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35亿美元。
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初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995年的225.8亿元增至2000年的1064.5亿元,年均增长36.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5年的20.5%提高到2000年的42.3%。以金融业、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1.6:52.4:46.0调整为2000年的1.1:52.5:46.4,基本形成“九五”计划提出的“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城市枢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初步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框架。适度超前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2400亿元,占建市以来的2/3,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近600亿元。完成机场航站楼扩建、盐田港区二期、东江水源工程、机荷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40个重大项目建设。2000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99.4万标箱,列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深圳机场成为全国四大航空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之一。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万人受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超过1040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5年的0.65吨标准煤下降到2000年的0.4吨标准煤左右。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特区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4.5平方米,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人民生活达到宽裕的小康水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万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2%,人均居住面积17.4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近76岁,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0%以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市、文明区活动,群众性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坚持依法治市,在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安实现更大好转。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九五”期间,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较好地发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和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深圳20年特别是“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也是对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有力印证,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深圳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市人民在党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结果,为我市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新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认真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是: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投资环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快,城市管理水平离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社会治安形势还不容乐观,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二、“十五”发展环境
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全球进一步开放、合作和竞争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以跨国公司购并为特征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进一步扩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十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城镇化、人才战略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深圳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力争用五年时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统揽全局,按照市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的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增创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功能、依法治市新优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五个带头”作用,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示范地区而努力奋斗。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7600美元),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8.5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0亿元,年均增长13%;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年均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2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到34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50%,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城市功能日臻完备。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成果交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以及旅游胜地。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完善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国际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7%,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实现城市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花园城市。每平方公里土地经济产出量达到1.54亿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1855万美元),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2463人以内,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5分,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每千克能源使用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元,绿化覆盖率达到4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文化教育迅速发展。文化设施先进齐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人均馆藏图书达到3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社会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15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继续教育率分别达到30%和60%以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政治昌明廉洁,社会治安良好,道德风尚进步,生活方式健康,经济和社会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2005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低于15件,万人拥有机动车辆达到1000辆,基尼系数控制在0.3左右,每万人口律师数达到3人以上,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350个。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不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4000美元)左右,恩格尔系数降到25%;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5%;居住条件、卫生保健条件和社区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1平方米;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万人医生数达到22人,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上述奋斗目标,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力争形成一流的创业环境、一流的居住环境和一流的法治环境。
第二章 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为支柱,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扶持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高技术、高增值、高关联度的主导产业群和新兴产业群,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优势传统工业,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数字家电等信息产业
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坚持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分工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利用较强的产业配套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品牌的整机生产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形成核心产品生产配套能力,全力发展集成电路等基础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重点开发应用软件,加快网络通信产品研发与制造,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建成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
在计算机行业,以网络产品为中心,积极开发多媒体计算机、移动上网产品、网络安全产品,抓好长城电脑基地、富士康科技园、清华信息港、硬盘驱动器、硬盘磁头、磁阻磁头、TFT液晶显示器等重大项目建设。在网络和通信行业,顺应电信网络融合、业务数据化趋势,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宽带接入产品,开发生产CDMA基站系统及移动电话,扩大光通信传输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移动通信系统生产规模。在集成电路行业,追踪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先进技术,采用高投入、高技术、重点推进的方法,加速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前工序规模生产优势,争取建成若干条生产线。在软件行业,重点扶持应用软件、产品创新软件、系统软件的中文化,发展中间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实现软件产品的通用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在光电子行业,重点发展全光网络、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和光预制棒等技术和产品,形成深圳在光电子领域的优势。在数字家电行业,加快研制开发数字显示器件、数字音频、视频传输系统,建设数字电视实验平台示范工程,扩大全数字系统电视机和激光盘机的生产规模,掌握DVD和HDTV的关键技术,使家电产品向平面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建成传统优势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以中成药、医疗器械、纺织和服装、钟表、家具、珠宝首饰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网络化制造、清洁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完善行业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加快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重点开发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国家一类新药产品,形成预防制品、基因治疗用品、基因诊断试剂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优势;支持生物制药和中成药新产品、新制剂的研制开发,提高加工生产能力,加快北大生物谷、生物芯片产业化工程、动物生物乳腺反应器、太太药业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把深圳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重点开发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推广纳米技术应用,抓好氮化镓半导体光材料、硅基纳米陶瓷材料、稀土陶瓷轴承、金属骨架塑料复合管和锂离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带动传统材料产业的优化升级。
同时积极扶持新兴环保产业和海洋产业。重点抓好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噪声控制、烟气海水脱硫、汽车尾气净化等环保设备的生产,发展和推广环保汽车、清洁能源、可降解塑脂等技术与产品,初步建成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广阔的海洋资源,努力开展海洋产业的研究。
二、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功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形成以“两港”运输、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体系,基本建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综合物流中心城市。2005年,争取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加快建设集装箱主枢纽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东西港区并举,加速盐田港区三期、蛇口港区二三期和赤湾港区凯丰集装箱码头工程和铜鼓航道的建设;进一步开拓国际航运市场,大力增辟新航线,形成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加快建设华南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完善港口道路集疏运系统;积极开拓海铁联运业务,不断扩大港口腹地范围。2005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0万标箱,集装箱国际航线达到100条。
以发展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为中心,建设以深圳机场为基地的航空城物流园区,开辟机场保税仓。拓展航空货运代理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承运、分拣、派送、快件处理等综合服务,大力发展国际航空快递业务。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开辟深圳航线,建立基地和货运分支机构,形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现代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到2005年,深圳机场航空货物吞吐量达到50万吨,其中国际货物吞吐量达到20万吨。
加快物流园区和配套货运通道建设。重点规划兴建西部港区、东部港区、笋岗—清水河、龙华、平湖、航空港等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企业依托物流园区进行配送中心建设;重点建设承接区域性对外货物运输、连通市域范围的重要物流节点、港口集疏地和陆路口岸货运通道等配送道路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商贸和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货运代理业,发挥保税仓储优势,加强转口贸易体系建设,面向华南地区和全国拓展服务空间和领域,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全程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高素质的商业服务业。形成以人民南路、东门老街、华强北路、福田中心区为龙头的商业旺区,积极建设中心区大型购物中心,大力发展以规模化连锁经营为基础的商业服务网络,形成特色化、网络化的零售商业体系。重组和建设农产品、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等大型专业商品市场,依托物流园区组建生鲜食品、粮油、水产品、农产品和果菜等配送中心。鼓励现有仓储企业提高辐射能力,支持连锁店共同发展配送业务,形成消费性、配送型的新型批发商业体系。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加速建设和完善深圳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EDI服务中心,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构筑现代化全程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动网上交易,完善电子交易基础设施,推进企业运作模式与市场开拓手段由传统贸易向电子商务的转型。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金融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再上新台阶,使深圳成为全国最安全、服务最优良、创新能力最强、市场化水平最高、开放度最大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巩固发展证券市场,建立规范、高效、安全的创业板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争取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发展完善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0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300亿元;建立门类齐全、数量众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达到85亿元;争创全国性黄金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基金、外汇、信托、风险投资等金融品种,2005年,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700亿元,风险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和业务创新。促进金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序推动金融业资产重组,积极培育综合实力国内一流的金融控股集团;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积极拓展中间业务、网上业务,增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能力,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收入比重提高到30%;实施金融机构“引进来、走出来”的战略,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金融创新区和优质服务区。
建立全方位的金融安全监管体系。合理引导金融、证券、保险等业务发展,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加强全社会金融意识、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加快建立社会化信用征信系统,强化金融法律环境,把金融业发展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金融安全区。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第三产业,大力推行现代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和消费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发展传统优势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努力建成现代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东部黄金海岸、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梧桐山风景区等旅游设施建设,结合自然山海景观与人文景观,建设高品位、多功能的主题旅游公园和生态旅游景区;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开发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等多种特色旅游形式,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建设世界旅游名城。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接待过夜海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健全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活跃二、三级市场。完善住宅区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加快老住宅区改造,开发多样化的住宅楼宇。鼓励住房消费信贷,健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和政策引导机制。推进物业管理、新型建材、室内装饰等相关行业的产业化。200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以上。
努力发展展览业、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充分发挥高交会馆等现有展览场馆的作用,加快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大力推介深圳展览业,积极拓展全国性、区域性展览市场,推动展览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开放、完善法律、会计、咨询、审计、评估、公证、经纪、广告、培训等专业中介服务市场,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社团作用,形成适应国际惯例、开放规范的运作机制。完善居民消费环境,以家政、维修、托幼、养老、保健、文娱、健身等服务领域为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以满足深港两地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蔬菜业和花卉业,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抓好鲜活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培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培育集约型、观光型、生态型的现代化都市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组织实施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等农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工程。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农业用地不少于30万亩,农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第三章 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深圳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推进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和枢纽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功能逐步由生产流通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加快城市产业布局调整,根据西、中、东三条轴线指向,实行产业梯度推进,重点培育“两大中心、三大走廊”的城市经济布局。由西向东建设形成辐射珠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圈,由点及轴,以轴带面,推动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基本建成福田中心区。高起点建设市民中心、少年宫、音乐厅、中心图书馆、电视中心以及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基本形成深圳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性中心区。加强中心区与周边地区在交通、市政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充分发挥中心区开发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提升罗湖金融商贸中心区服务功能。按照“发展特色经济,激活经济存量”的原则,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巩固发展消费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配送仓储业和优势高科技产业。承接香港服务业延伸,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建成全市的金融中心区、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强化服务功能。
——发展西部产业走廊。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以高新技术、教育、主题旅游为重点,结合深港西部通道、南山高新技术园区、宝安中心组团、西部海上田园风光和大学城建设,在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的同时,着力发展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培育东部产业走廊。围绕盐田港区发展,以先进工业、物流、生态旅游为重点,依托龙岗大工业区、高新技术出口加工区、沙头角保税区、葵涌高新技术生态园区和东部黄金海岸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成新兴工业生产出口基地和东部滨海旅游基地。
——形成中部产业走廊。以平湖物流园区为中心,结合龙华、观澜、布吉片区的发展,以东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及机场航空港建设为依托,合理布局若干物流园区,整合交通系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物流中心城市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带。由西向东依托西部前海区域,高新技术园区,深圳大学,西丽大学城,石岩高科技开发区,光明南科技园区,龙华、观澜、坂雪岗高新技术园区,宝龙园区,龙岗大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高新技术生态园区等,形成以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通讯、生物医药等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研发和高等教育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现代物流产业圈。特区内以规划建设西部港区物流园区、南山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盐田港物流园区为内圈层,特区外以航空港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龙岗物流园区为外圈层,形成内外衔接、相互依托的现代物流产业圈。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加强周边合作,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和资源供给网络,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2005年,人均拥有道路铺装面积达到10平方米。
以港口、机场、口岸为枢纽,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以建设国际一流港口城市为目标,加快海港、空港建设。强化深圳港主枢纽港地位,加快东部、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新增10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集装箱运输与散杂货运输并举,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导,实现港口建设规模化、运营国际化、前后方一体化。完善深圳机场航空客货运设施,兴建第二航空货站、国际货运和快件海关监管中心、机场货运村、飞机维修库,努力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主要航空货运枢纽港、中国四大航空货运中心之一和区域性国际快件集散中心。加快口岸设施建设,建立快速过境货物集疏运体系,实行货物交通疏运与市政道路相分离,增辟西部通道,改造中部(皇岗)客货运通道,积极推进开辟东部过境通道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增设二线通道,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和现代服务手段,提高口岸过境能力。
以提高路网整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为重点,整合市域交通网络。建设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构筑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络。按照远期建成“六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的目标,开展盐坝高速公路(B段)、盐排高速公路、惠盐高速公路改造、深港西部通道等工程建设,200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6公里/百平方公里。特区内重点完善道路功能分级,加密东西向贯穿性干道,改造三块板道路,优化主次干道结构,加强支路网建设,提高中心城区路网密度。特区外继续完善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道路网络系统,建设宝松快速干道、西乡大道、横岗三通道等重点项目,加快宝安新中心区、平湖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的道路系统建设改造。全面推进客运轨道建设,完成地铁一期工程,开展地铁二期、特区外客运轨道的前期研究和规划设计,争取“十五”后期开工建设。优化交通组织,规划建设竹子林地区综合交通接驳枢纽。合理调控汽车数量,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形成出行便捷、安全舒适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以电力、燃气等清洁能源工程为重点,完善跨区域能源调配网络。完善以大电厂生产为主体、供配电网络一体化、适度超前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系统。建设东西两大电源基地,开展抽水蓄能电厂的可行性研究,加快西部电厂二期、前湾电厂、东部电厂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步伐,配合国家西电东送,增强市外电源的电力供应能力,兴建电力备用应急系统和调峰系统。完善输变配电网络,加快500千伏鹏城输变电工程建设,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2005年地方装机容量达到360万千瓦左右。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燃气工程建设,重点建设面向香港、珠三角地区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基地及配套电厂,做好液化石油气向液化天然气转换的准备工作,建立安全、卫生、高效的燃气供应系统,2005年全市气化率达到98%以上。
以水源网络系统和城市供水系统为重点,完善跨区域供配水网络。统筹规划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市供水,加强引水工程和供水管网建设,制定城市用水应急方案,保证水的长期、稳定、充足供给。在完成东部供水水源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市内供水网络干线工程的建设,完善城市水厂及输配水系统,形成分片集中供水系统。特区外供水系统打破以镇为单位自成系统的局面,形成区域型输配水网络。推进以自来水直接饮用为目的的分质供水网建设。2005年水源工程、输水系统的供水安全保证率达到97%以上。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树立城市一体化发展观念,完善和实施城市规划,加快编制和完善分区规划和法定图则,使规划覆盖到全市每一块土地。实现特区内外、功能组团间和城市片区间的协调发展,构筑现代化城市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合理确定城区功能定位。福田区重点发展与中心城区配套的第三产业,成为全市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罗湖区强化金融、商贸中心的功能,成为全市金融、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南山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旅游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西部物流中心。盐田区加快黄金海岸建设,重点发展港区服务业,成为东部物流中心和旅游区。宝安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加工贸易、“三高”创汇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龙岗区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发展“三高”农业,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和海滨渡假旅游基地。
构筑“一市多城,众星拱月”的现代城市体系。整体上形成若干特色突出的城市片区和功能组团,每个组团由若干卫星城组成,每个卫星城辐射一片地区,以发达的交通体系和通讯网络为纽带,连接各城市片区、功能组团和卫星城。推进特区内外协调发展,特区内以功能转换为重点,统筹推进旧城区改造和功能置换,引导产业梯度外移,实现集约型二次开发。特区外以强化组团式集中开发为重点,加速城市化进程,按照“工业入园,居住入区”的发展要求,推进农民住宅、工业厂房的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提高土地成片开发和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城镇。200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5%。
健全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城市科学管理的水平,按照职责、职权相一致的原则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区、镇(街道办)各级管理体系,努力探索职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落实辖区管理责任制。完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三防”工作,提高防灾物资储备、抢险设施和队伍的保障能力。健全水文站网,加强河道防洪工程和海堤工程建设,完善雨水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形成现代化的城市防洪防潮排涝系统。努力搞好消防工作,提高城市消防的整体水平。加强地质环境勘测及地质灾害防治。严格实行城市建筑抗震标准,强化防震减灾救灾意识和手段。加强航海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确保通航水域畅通。健全紧急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完善全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城市快速反应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工作,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快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人民武装、交通战备和人民防空工作,重视军民两用技术、军民兼容高科技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应用,提高市民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动员组织建设和法规建设,促使国防动员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第四章 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以开放市场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外和对内开放并举,形成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开放型经济格局,建成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以建设经济国际接轨示范区为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应对协调机制,营造按国际惯例运作的法治环境,增强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适应能力。
完善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研究,认真履行WTO的有关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发挥地方立法权优势,清理和修订不符合WTO规则的产业、贸易、投资优惠等保护性政策,取消不符合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审批、核准、许可证等制度,调整与WTO规则相抵触的行政保护、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手段,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境内外自由配置。制订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的贸易政策,增加政策法规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形成规范、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制订服务业行业标准、产品技术及环保标准等规范性标准,维护本地企业正当利益,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应对协调机制。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外贸经营权限制,试行贸易企业进出口经营登记制,促进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由管理具体事务向设立标准规范转变。成立深圳市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贸易政策、经贸信息、反倾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经济贸易发展监测系统,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等规则,提高企业反补贴、反倾销应诉能力,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建立企业与政府、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及时应对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实施WTO知识及人才培训计划,全方位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应对能力。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充分开拓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程度,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基地和国际资本重点聚集地。
巩固对外贸易的国内领先优势。同步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不断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欧美、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开拓新的出口领域。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加快深圳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建设,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仓储、货运代理、分销、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贸易以及软件等技术贸易规模。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30%。积极推广网上交易和电子报关,建立深圳进出口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化的国际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外方的国际营销网络扩大深圳产品的出口。培育扶持一批出口骨干企业,以产业配套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出口发展后劲。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5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力争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发挥深圳毗邻港澳、靠近国际市场的优势,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以及研发体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积极通过境外加工装配等方式,在带动和扩大设备、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出口的同时,把商品的出口与资本的输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国际的资源、跨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海内外生产的一体化。引导企业参加国际著名专业博览会,增强深圳产品影响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海外贸易中心作用,分销深圳产品。参与境外工程承包和远洋运输,拓展国际技术服务,推动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援助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全方位、多形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努力保持我市在国内利用外资重要聚集地的地位。以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逐步加强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以服务业有步骤对外开放为突破,争取在金融、保险、证券、物流、商贸、分销、电信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取得更大突破,使服务贸易领域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积极探索运用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来深投资或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产品分销中心,使深圳成为国际资本、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和投资枢纽。积极探索国际证券市场融资,大力引进境外财团资本和风险投资,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努力把深圳建成投资环境最优、市场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争取“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0亿美元。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加快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与内地的经济技术合作,拓展深圳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腹地,促进深圳和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
推进与港、澳、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港、澳、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争取深港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完善城市功能,使深圳成为香港产业深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香港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延伸地。重点推进科技、口岸、跨境基础设施以及旅游、加工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以科技合作为核心,促进深港经济转型和升级。以口岸合作为突破口,形成高效的人员、货物出入境管理机制。以金融合作为重点,加大深业控股、深圳国际、深圳高速公路公司等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筹资力度。以大型跨境基础设施规划协调为基础,重点抓好深圳河治理、铜鼓航道、西部通道、口岸轨道接驳等四大工程建设。
实现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充分发挥深圳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在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协作与分工。强化深圳海港和空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功能,使深圳成为珠三角参与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桥梁和通道,珠三角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配套生产基地、物流业的重要货源基地、商贸金融旅游等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地。
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带动作用。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深圳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引导企业到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投资,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继续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吸引内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深投资兴业,使深圳成为内地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成为内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第五章 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按照率先实现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将深圳信息化提升到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使深圳成为用信息化加速现代化的带头示范城市和全国信息化创新试验城市。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网络的光纤化、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加快建设以宽带传输和交换为主体的信息主干网。重点建设以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技术、光分插复用(OADM)技术和光交叉连接(OXC)技术为基础的超大容量(Tb/s级)的宽带城域全光传输网和以IP技术为基础的骨干通信网,构建世界先进水平的宽带高速多媒体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大力发展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力争两年内完成光纤骨干网的铺设任务,实现光纤到大楼、光纤到楼层和光纤到户。形成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多元化、大容量的全市统一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相互渗透、相互兼容,达到功能融合互补,实现资源共享。
——电信网。拓展固定电话网功能,继续对IP城域网进行扩容,结合光传输网建设,加大骨干层的传输宽带,扩大网络覆盖面,建立集话音、数据与图像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形成功能强大、运行可靠的基础通信平台。推动移动通信网的升级换代,在继续发展第二代数字系统(GSM)的同时,积极引入以宽带CDMA为主体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从话音服务为主向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扩展。2005年,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70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85部。
——有线电视网。推广使用数字电视编码和传输技术,规划多功能网络开发,采用宽带IP级HFC接入技术和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把有线电视网建设成为集图像、数据、语音传输为一体的宽带、数字化、交互式的信息传输网。2005年,有线电视覆盖用户达到120万户,入网用户达到168万户,传输10-100套标准清晰电视(SDTV)和10套高清晰度电视(HDTV)。
——计算机网。逐步形成与多种业务及现有网络相融合的、以IP为基础的核心网络,使数字宽带多媒体网络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吸收社会信息资源上网,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网络优势重点拓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络医疗、网上办公和虚拟专用网等业务。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普及信息网络知识,以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建设一批覆盖面广、安全可靠的应用信息系统,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府专用信息网络和信息交换系统,实现政府信息在政府机构内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市区两级政府90%以上的业务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处理。建设政府信息国际互联网发布系统,实现可公开政府信息的社会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增加政务的透明度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府网络平台上建设政府业务信息系统,提高网上办公事务处理量。加速完善信息化专项工程建设,完成市民中心、计划、财税、人口、公安、劳动、组织人事、口岸、海关、档案等一系列政府信息化工程,建成电子政府。
全面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信息数据库体系,重点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应用水平。教育领域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和远程教育系统,为市民提供多媒体个性化的网络教育环境。科技领域建设高交会科技成果在线交易系统,实现交易项目的网上查询、撮合、谈判、签约。文化领域建设文化信息网,实现全市图书文献、电子出版发行、文化设施管理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医疗卫生领域建立全市卫生信息网,实现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共享。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开发劳动人口就业失业管理等应用系统,以及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险种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网上社会保险申报、网上医疗保险业务。
加快建设数字化社区。构建社区智能化网络,加快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现光纤到楼,推进现有生活住宅小区家居数字化管理进程,逐步实现小区公共设施、信息发布、安全防范、停车保管等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加快家庭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市民上网,2005年,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百户家庭手持个人信息终端(手机或PDA)拥有量达到85%。
基本实现电视广播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电视广播等项目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电视试播工作,引进互动点播技术开展多种增值服务,为市民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和图文信息。2005年,争取使深圳数字电视节目实现卫星传递。
建设公共信息库。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资源数据库,建立公共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中心,全面提供综合数据库目录、导航系统、索引系统和链接服务,建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网。
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建设完善党政专用网和应急通信网,加强涉及国家安全及经济安全的专用网络安全建设。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以现代化信息网络设施为基础,以拓展增值服务为核心,促进信息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商业化。2005年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455亿元,年均增长20%。
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以本地电子商务为重点、远程电子商务为目标,建立完善以支付网关、认证中心、网上商城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系统,扩大电子商务物流网的增值服务,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实现先进贸易方式的国际接轨。按照电子报关统一国际标准,实现海上集装箱运输和港口操作的单证处理完全电子化。完善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结算、支付功能,增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健全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推广企业信息主管(CIO)制度。完善企业信息网络,着力发展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以生产控制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和以财务成本核算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营销系统。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发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组建一批骨干企业,逐渐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范围系统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境外尤其是香港的资讯服务业衔接,逐步联通金融、商贸、交通等信息网络,促进两地信息资源共享;开展高层次的专业咨询,建立可提供咨询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实现全市与国内外重要咨询机构的联网;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服务,形成一支以网络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库建设为主,具有高水平开发、研制、维护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服务队伍,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扩大应用领域。
第六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把科技和人才摆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研发机制、转化机制和投入机制,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把深圳建成为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城市和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撑、以风险投资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55%。
加快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增强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努力建立开发—储备—生产的科技滚动发展新机制,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重点突破事关国计民生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培植技术创新成果源,力争在部分战略性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发挥龙头作用。扶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大学、深圳高职院和其他重点科研机构,努力提高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水平。到2005年,新建国家和省、市级重点研究所、实验室20个,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0个,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培育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和扩散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建成各类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基地。高起点办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二区、龙岗大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高新技术的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创业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生产基地。政府通过提供研究开发场地、人员技术培训、政策性融资、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到2005年,孵化各类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成果达到2000项以上,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专利达到2000项以上。强化高交会和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功能和影响力,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企业、投资类金融机构,推行交易商席位制,建立网上交易市场,逐步建成开放型、国际化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和交易网络,使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成果的聚集、展示和交易中心。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发挥科技投资各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主要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
多渠道、多层次加大科技投入。继续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资金对科技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形成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2005年,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加快培育科技风险投资市场。大力培育和引进境内外风险投资机构,促使风险投资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资金来源。探索建立开放性股权结构的风险投资机构,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探索建立政府与境外著名投资银行结盟的投资顾问制度。积极配合国家建立和发展创业板市场,引导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完善风险投资进退机制,促进中小科技企业成长。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营造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把深圳建成科技创新的宝地、知识致富的乐园。2005年,万名社会劳动者中各类人才数量达到3700人。
实行开放式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高新科技人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大学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和海外留学人员。优化人才结构,加快技能型人才引进步伐。实施人才市民待遇政策,未入深圳户籍的人才在进出特区、劳动人事、社会保障、购房置业、子女就学等方面,与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打破人才引进中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地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境外人才资源,鼓励海外人员来深创业或为深圳服务,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学者参加深圳建设。加强引进、录用人才的政策引导,制定发布招调人员的岗位、专业、工种导向目录。“十五”期间争取引进国内外人才数量超过30万人。
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行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股票期权等新的分配方式,对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以及主要实施者给予相应报酬和股权收益。政府出资设立并定期颁发“科技创新奖”。提高企业博士后项目资助标准,发挥政府采购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优势产业的扶持作用。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化人才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建设。推进技术标准化,形成健全、规范的技术市场体系。建立人力资源分类管理机制,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人力资源考核测评制度,促进测评与激励的有效结合。
建立人力资源柔性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建设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和发展开放式、多层次的人才市场,全面提高劳动力中介机构社会化服务水平,盘活人力资源存量,使深圳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才交流和集聚中心。打破以迁户口、转关系为特征的人力资源刚性流动常规,完善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的柔性流动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全市并与国内外联网的人员供求信息网络和信息库,形成区域性、网络化的虚拟人力资源市场。加快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劳动人事代理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四、建设教育强市
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优先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教育体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确保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年均递增15%以上,实现五年内翻一番的目标。
实施教育创新工程。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改革,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增强学校的活力和效率,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依法举办幼儿阶段、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初中、小学。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启动初高中分离办学,建设全寄宿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争取推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逐步实行教职工竞争上岗。建设和完善全市教育网络平台,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
实施高等教育提高工程。重点发展“一城三校”,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的高等教育。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深圳大学城,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大学来深办学,争取2-3所著名高校进驻,加快建设清华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争取大学城达到1万名学生的办学规模。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二期工程建设进度。继续办好虚拟大学。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深圳大学建设硕士点25-30个、博士点3-5个。优化学科结构,建设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重点学科和专业。2005年,全日制高校在校生达到3万人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
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化。全面推行以思想政治素质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保证义务教育学位需求,缩小校际差异,推进中小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协调中小学校的新建与改造步伐。普及户籍人口12年教育,争取实现70%以上户籍人口新增劳动力平均预期正规教育年限达到14-15年。规范社会化学前教育,依托社区文化教育中心建立学前教育指导站, 2005年,3—6岁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8%。
实现继续教育社会化。增加继续教育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企业和办学机构依法自主办学的现代继续教育制度。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继续教育作用,满足市民提高劳动技能、更新科技知识、充实文化生活的需要。实行滚动式培养,建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鼓励和扶持企业设立博士后分站,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率达到80%,企业博士后分站达到40家左右,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60名左右。健全国家公务员和现代企业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形成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的产业劳动大军。依托政府基层组织,完善社会教育管理网络。2005年,继续教育率达到60%以上。
第七章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努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事业由传统福利型向福利与产业结合型的转变,促进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一、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左右,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2005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95%以上户籍人口家庭有单元式住房。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和欠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继续实施同富裕工程。统筹规划欠发达地区镇、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村村“五通”(公路、用电、用水、电话、电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人均集体分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改善群众生存条件,促使欠发达村的面貌明显改观。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以满足居民医疗健康、文化生活和生活社区化的需求为核心,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满足公众医疗健康需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城市。实施区域卫生规划,逐步将现有的三级医疗网络调整为二级医疗网络,组建医疗集团,推动医疗服务向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方向发展,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加快东湖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扩建和完善配套工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建设一批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 2005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每千人拥有病床2.7张以上,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名以上,婴儿死亡率低于9‰。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建成市游泳跳水馆、宝安区体育馆等场馆设施和训练基地。2005年,市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不低于90%,市民体质和运动成绩达到全国体育先进城市水平。
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建设一批集科普教育、知识传授和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文化设施,电视中心、中心图书馆、音乐厅、少年宫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文化资源整合步伐,继续实施精品工程。完善市、区、镇(街道办)三级图书馆体系和市、区、镇(街道办)、村(居委会)四级文化表演站网络,探索建立人口密集区图书分馆体制。活跃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等文化生活,形成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相互促进、满足不同群众需要的都市文化体系。2005年,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达到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500万册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满足居民生活社区化需求。加快建设园林式、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住宅区生活环境质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综合服务功能,动员社会力量全面发展家政、维修、连锁商业等便民社区服务业。加快配套建设社区文化教育、体育健身、老年康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机构,完善养老托幼、休闲保健、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服务网络,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2005年,住宅区内体育设施活动面积不低于人均0.5平方米,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到1平方米,90%以上的社区建立离退休人员的社区管理机构,平均每万人拥有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三、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和产业化,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率先进行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系统性改革,建立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选择若干条件成熟的社会事业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制定财政补贴、收费标准和优惠税收等政策,实现社会化、产业化经营。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文化建设,探索组建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图书发行集团和广播电视集团,提高音像、动画制作、广告策划与设计等产业规模。以现有大型文化设施及歌舞娱乐场所为依托,形成层次分明、内容多样、健康向上的歌舞娱乐及艺术表演市场,健全休闲娱乐服务网络,把深圳建设成为区域性文化传播中心、文化制作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
培育和壮大体育产业。扩大体育消费,形成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重点门类突出、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经营、非公益性活动经营的市场化步伐,积极举办国内外大、中型体育比赛。优化发展体育健身市场,改革规范竞赛表演市场,积极拓展体育技术培训及咨询市场,探索培育体育中介市场和体育无形资产市场,努力壮大体育服装、器材等体育相关产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加快体育社团组织和运动协会的实体化,培育多种所有制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和体育集团。
推进非义务教育产业化。转变政府包办教育的办学思路,加快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和捐资助学,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形式,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努力争取全社会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改革收费办法,规范收费标准,加快推进非义务教育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联合办学,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创办相对独立的股份制学院。特别鼓励和引导兴办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高中阶段、幼儿阶段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创立学校名牌。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逐步推进中小学后勤社会化。
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办医体制。引入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医疗机构建设,积极开展合资、合作、民办建设专科医院(如肿瘤医院、口腔医院等)、医疗中心试点,选择若干有条件的公办医疗机构实行股份制改革。通过社会捐款等渠道,设立医疗救助基金。鼓励发展体疗、康复等健康相关产业,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加快医疗机构物业管理、清洁卫生、物资采购等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实行医疗机构非营利性与营利性的分类监督和管理,规范医疗市场。
四、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在全国大中城市处于领先水平。
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发展多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妇女、伤残和失业人员中的特困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水平。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实行灵活的弹性就业,鼓励多种形式的自谋职业。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提高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2005年,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独立的生育保险制度,形成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项目的基本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实施地方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病医疗补助等制度,试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提倡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基本形成基本保险、补充保险、商业保险三个层次的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和征缴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新机制。2005年,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5%。
增进居民福利水平。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制度,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民办公助、法人管理、成本核算的民政事业新体制。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形成以市社会福利中心为龙头,区级社会福利中心为骨干,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镇敬老院、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为依托,村委会、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点)为网点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拥军优抚事业,进一步完善退役转业安置和抚恤救济等制度。加强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适时提高最低工资、优抚救济标准、生活救济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捐款,发展福利彩票事业。2005年,全市失业员工基本生活保障率、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均达到100%,养老床位达到每千位老人25张。
第八章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比较完善的人口调控机制、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治理机制,实现以法制化管理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国际花园城市。
一、完善人口增长调控管理机制
坚持“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方针,加强和改善人口调控,形成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为依托,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行政手段相结合的人口调控机制。
控制人口规模过度膨胀。在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和其他人力资源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健全计划生育约束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着重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有效缓解生育高峰。2005年,户籍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和11‰以内。完善人口调控机制,继续严格控制流动人口无序过快增长。2005年,城市人口总规模控制在480万人以内,其中户籍人口控制在200万人以内。
促进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当调整特区内户籍与暂住人口比例,合理调控特区外暂住和流动人口规模。将人口、就业与产业政策、城市规划有机结合,逐步实现适应产业升级要求的人口置换和人口地域分布的优化。2005年,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2463人以内。
完善以质量为本的人口管理模式。加强总量控制,深化户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政策性核准迁入制度,逐步形成以就业和住地为基础的户籍管理制度。试行技术迁户和投资迁户政策,提高户籍迁移人口质量,户籍人口机械增长计划全面向高素质人口倾斜。健全非户籍人口管理机制,提高暂住人口综合素质。2005年,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1500人以上。
二、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依法保护和开发水、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形成人类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的良性生态系统。
保证战略资源的稳定充足供应。进一步保障水电油气等战略短缺资源的有效供给,满足国民经济动员的基本要求。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境外引水与境内水资源开发相结合,完善水源网络系统和城市供水系统,增加供水能力。通过东、西部两大电源基地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LNG)等项目的建设,建立适当超前的清洁电力和燃气供应系统。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过快增加。争取到2005年,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550万吨,全社会电力负荷达510万千瓦,全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500平方公里左右。
形成低消耗可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处理后污水和海水、微咸水的循环利用水平。发展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实行用电峰谷差价政策。改善能源结构,逐步改造中小型燃油电厂,淘汰自备柴油发电机组,建设高效低污染骨干电厂。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推行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减量化技术,加强可再生资源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200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到0.3吨标准煤以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到43吨以下,成为全国节水节能先进城市。
加强资源多样性保护。加强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梧桐山等风景区建设管理,保护陆地天然植被和动植物资源,逐步关闭采石场、取土场,严禁非法侵占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全面防治水土流失。强化海洋及海岸带生态保护,控制资源污染和海水养殖污染,正确处理养殖与景观、生态的关系。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和非法采伐森林矿产资源行为。2005年,全市水土流失动态裸露面积小于25平方公里,废弃采石场、取土场综合治理率达8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0%以上,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10%以上。
三、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巩固和发展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的创建成果,多渠道增加环保投入,加大各类污染源治理力度和生态建设步伐,实现污染全过程控制,进一步做好城市净化、美化和绿化工作,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化管理。
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深圳水库、西丽水库、铁岗水库和石岩水库等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开展观澜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深圳河、福田河、新洲河、布吉河等河流治理和西海堤加固工程,使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达到跨境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的规定要求,其它主要河流达到景观标准。整治陆源污染,切实保护近岸海域。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新建供水系统与排水、污水处理同步建设。完成深圳水库污水截排工程以及罗芳、盐田、观澜、横岗、固戍、龙华、坪山、坪地、布吉、岗头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污水排海处理系统。健全海上污染防治系统,保护海域水质。200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6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相应环境功能区的水质标准。
加大固体废弃物、空气及噪声污染治理力度。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填埋场,提高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能力,完善环卫场站设施和布局,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妥善处理医疗废弃物。2005年,特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危险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加大空气和噪声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推广环保汽车,降低汽车尾气污染,加强各类噪声污染源控制。2005年,工业废气治理率达到96%,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吨,城市大气综合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提高城市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建成塘朗山、布心山郊野公园和梧桐山风景区,建设好福田、黄牛垅、大沙河三条绿化隔离带。加快市区公园建设,实现农村“一镇一广场、村村有公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加大建筑工地、老工业区、背街小巷、老住宅区、旧村等社区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杜绝“脏、乱、差”现象。大力推广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全面绿化荒山荒地,加强生态风景林、水源涵养林等建设,改善城市生态景观。形成城市公园、郊野公园、道路绿化和组团隔离带相互映衬,具有浓郁亚热带风光的城市绿地系统。争取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10个以上生态示范区,160个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以上,规划建设区外林地覆盖率达到83%。
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加强环境执法监督。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排污申报和限期治理制度,逐步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估。发展企业环保管理体系,从源头和生产全过程减少污染。严格控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各类工业和其他开发项目的开工建设。建立健全各类资源的补偿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不断提高全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管理体系。
第九章 构筑现代都市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和“两思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市,实施文明法治工程,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构筑开放型、市场型、创新型的现代都市文明。
一、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创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城市。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实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四个结合”,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区与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相结合,在企业与企业文化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在镇村与股份合作经济管理相结合,在全市与创建文明区和文明市活动相结合。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广东省文明城市”荣誉,深入开展评选文明市民、文明户、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活动,创建文明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安全文明小区,2005年安全文明小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实求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汲取西方文明精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人文价值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制精神、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精神,建立现代精神价值体系。坚持以德治市,落实《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大力宣传和普及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反对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市民崇尚科学文明,提高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以建设现代文化名城为目标,充分利用开放优势、地缘优势、移民城市优势,加快文化聚合兼容步伐,初步建设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文化精品和优秀文化人才荟萃的中心、文化艺术商品交易中心。继续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活跃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等文化生活。实现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并重,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共荣,形成能满足市民多层次需求的都市文化体系。重视发展社会科学,加强对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的研究,推进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完善档案法规体系,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积极推进档案工作法制化、现代化、社会化。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监督,主动听取政协意见。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高重大政务活动的公开程度和市民对政务活动的参与程度,畅通市民提出意见、反映问题的渠道。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实行政务公开、企务公开、村务公开,实现村委会、居委会的直接选举,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全面推行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营造法制健全、管理规范、社会安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充分行使全国人大授予的特区立法权,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立法体制和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的要求,及时清理和修改有关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保持立法的先进性和一贯性。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实施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以及行政程序、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处罚、政府招标采购、政府投资行为、行政执法责任和政府内部管理法定化,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责任制。确保公正司法,落实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制度,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司法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发挥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发挥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组织的监督作用。加强舆论监督。认真组织实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尤其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素质,使社会各项管理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重视公安、检察和法院工作。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坚持不懈地开展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坚持打防结合、群防群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种刑事和经济犯罪,遏制暴力犯罪,加强监狱劳教系统对罪犯和劳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加强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完善人民调解制度。2005年,接处警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章 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继续发挥试验场和排头兵作用,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进一步突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保持先行优势,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国际惯例办事的运行机制。
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完善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类企业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的环境。
国有企业改革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步伐,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将现有国有独资企业大部分改造为混合所有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完善“三个层次”国有资产营运监管体制,强化企业管理和监督,促进企业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通过五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继续积极发展外商投资经济。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非国有企业、国外机构投资者等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推动非上市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造,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放宽市场准入,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同等待遇,除个别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外,在企业注册、土地使用、市场融资、进出口贸易等方面逐步取消对民间资本投资和经营的限制。支持引导非国有经济参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社会事业的产业化进程。
二、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
进一步开放和培育市场,形成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
完善商品及要素市场。巩固和完善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进一步缩减政府定价范围,推进政府定价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依托信息网络,引进现代物流模式和管理技术,组织重要商品的产、销、集散一体化服务,引导形成大宗商品批发市场,提高市场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继续发展壮大以证券市场为主的资本市场,建立科技风险市场体系。扩大市政和企业债券基金、投资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在完善产权交易有形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产权交易无形市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多层次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生产资料、人才、金融、产权、技术和信息等网上交易或服务市场。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争取国家支持,有重点地开展电力、电信、金融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垄断行业定价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清理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的法规,促进统一有序市场的形成。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坚持不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骗税、骗汇、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改革价格管理体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政府价格听证制度,严肃查处价格欺诈、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增强全民纳税意识,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健全市场信用体系。整肃信用秩序,完善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建立全市征信系统,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营造有利于向信用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大对中介组织的改革和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在维护市场秩序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分配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调节作用。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的工资制度,推广员工持股制度、经营者期权持股制度和年薪制,充分体现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价值。加大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力度,促使大多数事业单位走向市场,逐步实现收入分配企业化。
营造公平分配环境。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和公平分配。健全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的调节作用,合理消除过大的收入差距。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健全政府产业引导、企业自主投资、银行独立审贷的投融资机制。严格贯彻《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杜绝“三边工程”和严重超概预算现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和杠杆作用,灵活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努力吸引国内外各类企业来深圳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环境保护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非义务教育项目、非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文化体育产业和社会福利等项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拓宽投融资渠道,适时地将若干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引水水源和自来水、污水处理、道路桥梁、高科技园区和文化产业等项目进行重组上市,扩大直接融资。积极培育证券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继续培育和完善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开展可转换债券项目融资,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ABS)融资,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和国际贷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投融资方式,扩大外商和民间资本的投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五、健全高效规范的政府运作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调整政府机构,提高经济调控水平和行政效率,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实施依法行政,实现政府职能法定化,管理重点转向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弱化审批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审批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再减少30%。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按照职责、职权一致的原则,合理划分市、区、镇(街道办)的事权,以区镇社会管理和基层管理为重点,健全市—区—镇(街道办)三级管理架构。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晋级和增长机制,健全制约机制。按照管理社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机构法人化的要求,推动事业单位逐步向企业化管理和中介组织管理模式转变。
健全政策协调与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理顺政府各部门间的关系,建立导向明确、统筹规划、协调配套的政府政策形成发布机制。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加强产业导向、公共财政、资本市场等政策的综合协调,改善供求平衡,推动经济发展。建立重要经济社会决策事项公示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完善政府行为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
“十五”计划是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计划。政府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引导,切实履行,努力完成“十五”计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示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