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范文”数学培训心得体会(合集3篇)

“国培计划范文”数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3篇)

“国培计划范文”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的国培,正如20xx年的秋,来得虽然有些迟,但还是不负众望的来了。10月8日,来自全省100名学员如约来到了美丽的磁湖畔湖北师范大学,我们相聚一堂,共同参加为期14天的“师范类新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

此次培训分为集训和跟岗学习两阶段。在这14天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扎实的的理论知识,还见习了黄石沿湖路小学优秀的教学模式,我们收获满满,斗志昂扬,急切地盼望回到自己的教学岗位,一展身手。

10月10日,我们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丹青教授的讲座《古诗文教学常见问题与策略》。吴教授首先介绍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并强调朗读和背诵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最基本、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接着以《渔歌子》为例,给我们讲授了四种教学方法,分别是:听写猜读法、辨形释义法、词画转化法以及小组合作法。其中“听写猜读法”让我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短短的三个小时让我们对古诗文教学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根据吴丹青老师的古诗教学法,我还小试牛刀做了古诗《夜宿山寺》的教学设计,并获得了“最佳设计奖”。

10月12日,聆听黄石市沿湖路小学王玲校长的讲座《写人的写作“好难”到“好写”》,让我们如沐春风,醍醐灌顶,原来作文课还可以这样教,习作还可以这样写。王玲校长独特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愉快地体验到了互动式分享的智慧。在共同探索中,我们明白了习作教学的方法与内涵,并逐渐认识到习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交际互动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探讨精神,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适时点拨,开启学生的写作之路。

倾听是通往心灵的桥梁。10月13日我们听了黄石市武汉路小学张瑞老师的课,仿佛进行了一场百年的修炼。修炼师德,修“德”有爱,由心而发;修炼师能,能力为重;修炼良好教师形象,微笑给人力量。张老师用自己人生中最美丽的风景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修炼成为独具魅力的幸福教师!下午,我们根据张老师的指导,组织了一场朗诵比赛,我所在的小组获得“教师素养评优”一等奖。

对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我们许多人都是陌生的。黄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信息中心主任余灯景老师带我们走进了微课。余老师让我们知道:一堂优质的微课,短小精悍;时长5-8分钟,短小有趣;围绕单一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讲解,深入浅出,讲明白讲透彻;结合趣味性和学习性,注重学习者的需求和体验。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微课制作的方法技巧,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相信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遇到过很多难题,而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为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题而提供了解决方法,即教师通过讲述自己解决教育问题的故事,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阐明某种教育思想。湖北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姜瑛俐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教育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未来,让我们不忘初心,我手写我心,用笔记录、分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撰写教育叙事,引领自我提升,做一个永远比昨天更优秀的教师。

微微秋风,气温渐渐转凉,转眼,第一阶段的学习已告一段落,九天扎实的理论学习远远不止这些,此次集训内容全面、扎实,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引。

初见沿湖路小学,给我的印象是“乡村小学”,因为它坐落于月亮山脚下,门脸不起眼,周围环境破旧。走进沿湖路小学,它还是如此狭小。深入沿湖路小学,才知道它是“一只五脏俱全的小麻雀”,而且是一只很有内涵、很有个性的“小麻雀”。

第一天,我们便观赏到了他们的国学展演(升旗仪式)。只见他们有序进场,边踏步,边跟着音乐朗诵《弟子规》。升旗仪式的进场音乐变成了国学朗诵的`背景音乐,国旗下的讲话变成了国旗下的国学朗诵,真正做到了让国学浸透校园,让国学浸透每个学生的心灵。

第二天,我们观摩了沿湖路小学年轻的邹文萱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主题教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主要通过抓住几篇课文的相似点进行迁移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阅读量。这种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令我们受益匪浅。

第三天下午,我们有幸参与到了沿湖路小学每周三的语文教研活动。这是由沿湖路小学雷丹老师用主题教学模式为我们带来的单元预习课《盘古开天地》和《精卫填海》。在教学生字词环节,雷老师的设计非常巧妙,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学生错的让学生互相纠正。对于学生无法指出的比较复杂的笔画,老师再给学生重点讲出来。在预习《盘古开天地》和《精卫填海》这两篇课文的时候,雷老师注重了单元目标的语文素养要求,一步一步的让学生掌握了如何概括一篇故事的主要内容。整堂课内容扎实,但课堂效率极高。

除了观摩沿湖路小学老师们的优秀课堂之外,我们的学员还进行了主题教学的尝试,在沿湖小学导师们的指导下,在小组的团队合作下,学员们的主题教学展示课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五天的跟岗学习紧张而充实的很快就结束了,十四天的国培之旅也圆满的结束。因为热爱,我们虔心地走进了国培。因为遇见,我们走在了最美的成长路上。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让我们“为培育学生来,培育好学生去。”

“国培计划范文”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暑期培训,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在做好培训内容的同时,闲暇期间又被《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这本书深深吸引。本书都是通过案例来呈现,使得教学的“有效性”既有针对性又有扩展性。正如引言中所提到的,有效教学的构成元素有以下几点:

一、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三、确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设计“有过程”的教学才能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而最根本的要素则是前面两点,于是便有了引言标题(也可以说是本书的核心):把握数学本质+研究学生=有效教学。

通读了整本书,我才发现这个公式总结的是多么的精辟,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先说数学本质。

这本书的前三篇分别从“对自然数的意义与‘十进位值制’”“方程的初步认识与代数思维”“减法的意义与减法模型”等十多个章节阐述了这些数学概念、数学技能背后的数学本质。

那到底什么是数学学科本质呢?

书中指出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

把握数学本质真这么重要吗?

书中的一个案例给我印象十分深刻。这是一节第一册减法的课。在理解了例题,并得到“5—2=3”之后,教师请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生成”事件。一个小女孩介绍:“我本来有5个水果,送给同桌2个,问我还剩几个水果?我列的算式是5—2=3。”立刻有小男孩反对:“怎么还是5—2=3,重复了,不能写到黑板上。”小女孩不服气:“我没重复,老师的是汽车,我的是水果,水果不等于汽车。”小男孩仍反驳:“反正你的算式是5—2=3,还说不重复。”于是全班很疑惑。

面对这样的“生成”,可能有的教师会简单的以一句“是同一个算式,我们就不写在黑板上了”来结束学生的疑问。但我们认真想想,减法的本质是什么?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一个模型。

因此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你们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5—2=3来表示吗?”“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停车场里,有的事情发生在教师里,而且有的说是摘花,有的说是铅笔,完全都不一样的事,却能都用5—2=3来表示?”孩子们终于发现了“虽然事件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也感悟出了“算式真神奇”。

学生能有如此的感悟,这是教学最成功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那如何追问数学本质?

那就需要我们追问“3W”,即:为什么(Why)学习这些内容?所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是什么(What)?所学习的内容怎么应用即与已经会了的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How)?

二、除了把握数学本质,研究学生也很重要。

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课前精心备课,估摸着学生应该会学的。结果有时我在上面生动地讲着,学生们却不耐烦;有时我认为的很简单的知识,学生们学起来却很难;同一份教学设计,这个班的教学很顺利,另一个班的课堂却一塌糊涂。

看了这本书的最后一编内容,我明白了,或许这都是因为我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

除了书中的一些案例,我自己在去年就曾尝试过一次课前调研。那是《认识人民币》的一节课,由于不了解他们对人民币的原有经验,我拉个几个学生随机访谈。调研结果与我原先对学生的设想相差极大,我了解到他们没有太多用钱的经验,而我原先的'设想太高估他们了。

所以,课前,他们没学过的就一定不会?你的教学设计一定能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非也。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可能遇到的困难、喜欢的学习方式。我们只有对所教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可以用调查问卷法,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访谈、学生的作业分析以及课堂观察法等了解学生的情况。

如果我能坚持做到这一些,相信上面的情况在我的课堂中会越来越少的出现。

当然,以上都是我从书中得到的一些知识。有句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套用引言中的式子,或许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新式子——理论+实践=经验。希望我能真正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我的经验!

“国培计划范文”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12月初,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渭南师范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xx”——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富平)县级团队研修项目研修学习,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时间安排紧凑、学习内容充实、学习形式多样,使我受益匪浅。

一、在聆听中学习、反思、更新

在本次的培训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十多场的专家讲座,进一步的学习、了解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不断坚守教育初心、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如通过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王越群教授的《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与“双减”的行动要求》的专家讲座,我进一步地明确和理解了国家关于“五项管理”政策和“双减”政策出台的初衷与内涵、具体的实施与落实的要求;通过渭南师范学院周德群教授《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聚焦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学习报告,进一步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坚定了我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体系;渭南市第一小学校长孙斌斌的讲座《以“特色课程”为突破口探索“三个课堂”实践路径》、渭南小学刘娜副校长的报告《让初心照亮教育路》、渭南小学校长郗莉的讲座《寻找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渭南市实验小学校长何焕丽的讲座《发展乡村教育,我们可以这样做》更是进一步地洗涤灵魂,使我坚守我的教育初心——教书育人,几位校长秉承教育初心,凭借创业热情,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卓越的教育智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创办了一所所很有特色的小学,为祖国的义务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对于从教时间很长,产生职业倦怠情绪的我有着重要的精神启迪的作用。

本次培训学习中,渭南师范学院杨方琦教授的讲座《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与教研创新》、临渭区教研室华荣教授的'讲座《提炼主张,修炼技能,锤炼成果,炼出自我专业发展的新境界》、蒲城县教研室耿晓红老师的讲座《雁群集翔行稳致远》、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教师专业成长力培育的理念与路径》、渭南市实验初中任长安老师的讲座《中小学品质课堂建设的守正创新》,陕科院白珍《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变革》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信息技术手段、个人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教研的方法,非常实用。

二、在实践中博览、交流、坚守

本次的学习培训,师院还安排了教学参观和跟岗实践活动,12月3日,师院组织大家参观了渭南市博物馆,系统了解了渭南市这篇热土,从传说时代、先秦时代,整个封建社会,直到民国时期、新中国乃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渭南三圣”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皆出自渭南;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唐朝名相张仁愿、宋朝名相寇准,“渭南三贤”皆出自渭南。这些乡土资源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是不曾详见的,这次的参观使我们博览增识、有所补益。

12月6日、12月7日,本期研修团队的跟岗实践学习活动正式紧张开展。在渭南师范学院贠老师的带领下,在师院和渭南高级中学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高中组团队赴渭南高级中学进行了第一天的跟岗学习实践活动。在渭南高级中学的跟岗实践中,我们参加同课异构、讲课、听课、评课、座谈、参加教研活动等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得到了锻炼,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受裨益,收获满满。本次跟岗学习,聆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参与了学科评课活动,真切感受到渭南高级中学中学开展的思维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的意味。授课教师的课更是立足学生主体实施教学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准确定位,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把充分的时间让给学生,为学生搭建思考、阅读、练习、表现的平台,注重师生的发展和提升。跟岗实践给了我们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对我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三、在培训后反思、探究、成长

这次培训虽然结束,但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辐射更多的老师,发挥骨干教师的效应,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继续坚守教书育人之初心,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尊重人性,体现学科育人的特点;创新授课方式,提升施教能力,正确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等等。

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不断地学习、探索、反思。十天培训的时间一晃而过,但是这十天来我的收获以及反思却是满满的。越是和优秀的人接触,也越能激起让自己也变优秀的愿望,在真正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打磨自己,虚心学习,用教育初心和教育智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