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必须去的地方

三个必须的地方

1990年5月,郑培民被调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出任州委书记。上任的第一天,他就问这里的干部:“哪个村子最穷啊?”随后,就去了叭仁村。“叭仁”是苗语,意思为山顶上。要到达这个三面悬崖一面山的村寨,郑培民要从吉首坐车到乡里,然后,手脚并用,徒步走上4个小时的12公里陡峭山路。后来,叭仁村的群众给郑培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不辞劳苦亲自爬上了我们崇山峻岭上的苗寨视察,访贫问苦,你是第一个能深入到我们海拔1700米高陡坡上的州委领导……”郑培民的一生,有许多不寻常之举。他上任的第一天,就到全州最穷的村子里去。人们常想,为什么郑培民走到哪儿都那么受欢迎?为什么郑培民干什么都能够出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有效的工作时间内,他分得清孰轻孰重,解决了到什么地方去的问题。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这样的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在这里,胡锦涛同志一连讲了三个必须去的地方,即:“最困难的地方”、“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和“工作推不开的地方”。我相信,每个领导干部,读完这段话,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不仅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也指出了具体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当然,能不能、敢不敢、愿不愿到这三个地方去,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到最困难的地方去,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凡是困难的地方,大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生活相对贫穷,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到这样的地方去,就意味着自己要操更多的心,发更多的愁,吃更多的苦。但领导干部还是要去,因为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群体,就越需要关怀和帮助。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是执政为民的要求。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就会有意见,意见多的地方往往是主要矛盾所在,抓住了主要矛盾,其它矛盾也就会迎刃而解。所以,越是群众意见多的地方,我们就越应该去。去的越早越主动,去的越晚越被动。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才能满足群众要求。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是实现整体推进的重要出路。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典型引路”。“典型引路”,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问题是,要全面理解。有的同志一讲抓典型首先想到的是工作搞得好的地方。往往是到几个“最闪光”的地方开个现场会,让大家来看一看,让先进者先说一说,然后再普遍发动,说,“人家已经做到了,你们为什么做不到”。其实各地有各地的具体情况,有的地方工作推不开,必有其故。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越是推不开的地方,越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研究。这对于整体推进工作同样有重要意义。到什么地方去,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关系着党的形象,也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到富裕的地方去,到群众满意的地方去,到工作先进的地方去,当然无可厚非,但对领导干部来说,更重要的是多去去困难的地方、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和工作推不开的地方。虽然工作未必显眼,心情未必惬意,但这样做可以使我们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了解群众的意见要求,获得打开局面的真知灼见,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取得新成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