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评课稿(精选3篇)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老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的进行学习。课堂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动作等,都以音乐为主。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活泼的主人公形象,使学生充分感受了音乐的'情绪,并区分出歌曲中的不同情绪部分,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即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大量采用的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苏老师精心设计,理清脉络。教师先进行范唱,并用舞板打出重点节奏,使学生在声音上对这个节奏清晰明了,而且印象深刻。让学生用小乐器模仿节奏,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很快地突破了难点。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于是就更加强烈。学生用小乐器进行合奏,可以熟练掌握歌曲节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能力。最后表演的环节趣味性强,有效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方式新颖、多样。通过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师生间的共处,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共同学习、交流、探究的舞台;为师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平等、民主、关爱的情感交流机会。
本节德育实践活动课,吴教师精心准备,确定话题的定位,挖掘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参与学生的讨论,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做好点评和总结,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使得本节课较为成功。本节课亮点如下:
一、主题鲜明,针对性强。
本节德育实践活动课主题鲜明,结合本班实际,挖掘学生的现状,用同学之间出现的日常问题作为班会活动的题材,教师在本堂德育实践活动课之前,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了学生存在的予盾所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真理,学习明智的`处事态度,懂得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等处世之道。从而发自心灵地呼唤我们是一家人,既体现了学生对家的渴望,更表达了学生对家的维护和经营。
二、活动形式新颖多样 。
活动中设置了诗朗诵、情景剧、问题探讨、互赠道歉卡或道谢卡等活动,既丰富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又深化了主题。特别是互赠卡片活动,虽然他们的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能展现出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感受,立意也很深刻,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三、导行功能、教育功能强 。
本堂德育实践活动课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强的导行、教育功能,例如:第一次情景剧的表演,通过“大家谈”来指导学生的言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而友爱小天使的建议又使学生再次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教师没有堂而皇之,而在重新进行的情景剧表演中,让学生知道了正确的做法。使得情景剧的开展都做到了摆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播放班级平时朝夕相处的生活照,听着入情入境的朗诵,使得本堂课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学生忘记了平时的磕磕绊绊,忘记了那些小矛盾,而将自己的心里话一股脑地道出来,互赠卡片环节,更是自我思想反省,自我行为洗礼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之一,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样的班会才能渗透人心,这样的主题才能发扬光大。
总之,这堂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亮点不少,但如果在整个课堂气氛更热烈一些,个别活动再精心处理一下效果会更好。
3月23日,我们学区社群组织音乐新教师培训活动在城北小学开展,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感受到现在的新教师了不得,后生可畏,真是音乐教育界的大喜事。下面是我对吴宁宁老师的一堂《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课进行的点评及对自己今后教学的一点探讨。
整堂课中,吴老师运用手中小巧的尤克里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的演唱加以伴奏,抓住学生的情绪来开展教学。有了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领,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学习兴趣浓厚。吴老师优点很多,说我印象深的几点:
1.吴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能唱能奏能跳,人又漂亮,很受学生关注。
2.歌曲处理很细腻,在聆听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时,运用填表格信息,加注学生注意力。
3.吴老师注重习惯的培养,而且处处尊重孩子,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思维,寻找教育的途径。
4.对孩子音乐课上的表现,吴老师的评价多元有特色,细致不笼统。
5.难点突破层层深入,多遍重复,彻底到位。
6.在演唱各类乐器的歌词时,如果利用电子琴的音色来伴奏,辅助孩子演唱,更加熟悉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乐器音色。
7.在拓展创作歌词中,要是利用我们民族地域来填唱歌词:比如新疆的手鼓、蒙古的马头琴,云南的葫芦丝等,既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多民族特色,又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听了吴老师的课我也有一点对自己的反思: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在我以后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很多地方都要提供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地方少数民族的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复习巩固歌曲时,可以开音乐会的形式开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这样的音乐课不是单纯的学唱歌,而是感受音乐的美好。由于对音乐课的了解有限,说得不到之处,请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