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历史教研组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团队,正式成立。现根据我校历史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历史教研组概况
滁州二中历史教研组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中部10人,初中部6人),承担全校初、高中共60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15人具有本科学历,1人具有专科学历,学历合格率100%。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中学二级教师7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2/3以上,是一支整体学历层次较高的、青年教师占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精干的团结的、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校历史教研组教师曾经有多人次在省市初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历史教学论文评比、课尖评比、骨干教师评比等比赛中获奖。多人次受到校级以上表彰和奖励。20__年至20__年期间,承担的滁州市级科研课题“中学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实验研究”已经于20__年5月顺利结题。目前正主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__年度立项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林桂平老师还参与了子课题“高中历史考试评价题型及其功能研究”的研究。
二、基本工作思路
1.坚持“两个指针”:坚持以学校工作全局和校教导处、教科室的工作部署为基本指针;以新课改理念为基本指针。
2.立足“三个中心”: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立足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工作有机结合);以教师为中心(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力求在教改中著特色,在创新中谋突破,以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竞争创新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实现“四个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争取基本完成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争创先进教研组;为我校申报“省示范高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1)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适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各年级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确定各章节的重难点,并在认真研究之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认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2)加强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六个年级的历史备课组认真落实教导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研究,备课组长把关,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课时、统一教学进度),做到课前认真准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5分钟要效益;课后及时反思成败得失。
(3)全组教师必须苦练教学基本功。本学期将适当增加公开教学的次数,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发掘“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的优长,鼓励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程度的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互动,使每一位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做好初三、高三毕业年级的历史学科备考工作。
每年的中考和高考牵动千家万户。承担毕业年级历史教学的教师责任重如泰山。初三年级争取在本学期结束所有新课,制定下学期复习计划。高三年级争取在9月底结束新课,进入第一轮单元复习,以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为目标。要根据《考试大纲》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深挖教材内容体系,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学科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基础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高三备课组还要争取在明年1月结束第一轮单元复习,为第二轮专题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初、高三历史教师还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近年来的中考、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多方了解和收集中考、高考动态,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做好“师徒结对”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历史教研组所有高级教师和部分一级教师必须指导青年教师,做到多听课、多指导,加强对青年教师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所有环节的指导,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对青年教师公开课,实行“组内统一安排—个人主动申报—组内听课评议”的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使每位教师尽早适应课改角色。
我省初、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分别于20__年和20__年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历史教师带来的冲击包括教材内容变化、教学方式转变、学业评价方式的变化都是空前的。为了尽早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要求历史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念、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做“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切实把新课程理念早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5.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等。
根据上级安排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师参加滁州市及省内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包括新课程培训、论文评比、课件或教学案例评比、优质课评比、各类观摩活动等;鼓励教师撰写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达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阔视野和展示教学成果的目的。
6.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__年7月至12月是我们承担的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的深化总结阶段。为了完成本阶段的研究任务,做好最后阶段的结题以及后期成果推广工作,根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省级课题管理办法》的要求、《“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中制定的计划,结合前期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我们将制定《“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深化总结阶段及结题工作实施方案》,待学校批准后正式实施。我们要以课题研究工作为基本抓手,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模板五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将全面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课改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一个标准(课程标准),提高两种能力(自主能力及教师挖掘教材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注重实效,为我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的努力。
一、抓好常规工作:
1、加强备课。强化本组的集备功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
2、认真上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考前训练和讲评,研究中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灵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每个单元之后要进行单元测试或单元练习;并且及时召开备课组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4、坚持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严格执行组内公开课制度,组内多讨论,多交流。通过听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示范性。保持本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新教师不光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更要多钻研。老教师也能从新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6、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群策群力,汇集全组智慧,推进校本研究,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方面了解最新的教改动态和信息,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学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第三、切实搞好校本教研活动:
1、教研要与历史学科中考热点、疑点、难点相结合。要梳理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主干知识,中考重点。明确学科基本技能以及学科能力要求达到的相应标准。研究学科基本观点、思想方法并体现对学生认知结构,思维发展应实现的水准。弄清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或最薄弱的环节,选好复习的切入点、突破口。研究复习的策略、对策,结合学科专题解决好复习课怎么上。通过复习研究课、观摩课等形式探讨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
2、集体备课要按照学校制定的基本程序进行:分配任务→制定计划→主备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细备→分散上课→教学反馈。主备人的发言要围绕以下内容来进行:1新授课的主题是什么?2对新授课设计的问题是什么?3对新授课的要求是什么?4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3、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每个备课组要结合教研每周推出一节公开课,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听评课并进行反思,做到人人都有材料。
4、主动、积极投入课改,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撰写教学后记、教学论文,了解、学习前沿知识,开阔眼界,在教学上瞻前顾后,高屋建瓴。
最后,在教导处直接领导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历史教研组一定能够团结协作,以大局为重,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
教研组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教研组主要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主,进行教研活动以教促研,以研促教,以研促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好提升教学质量。现工作计划如下:
一、认真学习高考考试说明、考试大纲、高考方向,研究题型变化。高考全国卷命题方向、难度及基本准则。了解20xx年学生基础水平测试和等级考试方向难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活动,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提高专业素养。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复习效率。
二、确定教研主题。基于学科素养下有效教学。备课组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教学,并在组会上发言、讨论、交流形成一套南侨特色的教学模式,以利于今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在课堂教学方面,立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展开,对自主预习进行落实,以保证课堂展示的有效性,选足选准教学资料,加强集体备课,做到几个整合:历史与时事政治的整合、教材前后的整合、教材版本的整合、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和谐校园,给学生一片展示才能的空间,让学生拥有成功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做好学校常规工作。听课、评课、教案、作业、命题、评卷工作。保证正常教学,并在备课组内进行教学交流、经验总结。做好传帮带、促进全组教师均衡发展。
五、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升学科理论知识。
有计划阅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教研》等杂志,及时掌握教学新常态,新观念、扩大视野,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洋思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四册,内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本届学生属于课程改革的年级,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繁多,线索不明晰。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三由三个班组成,一二班基本由上一届初二学生组成,根据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本届初三基础相当薄弱。三班插班生较多,课堂纪律较为不良。所以本届初三较上一届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为主。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有考的任务,所以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至初三历史下册选用的是华师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隋唐时期到明清时期,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四个单元共23课,其中包括探究活动课4课。
《中国历史》初中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至改革开放时期,讲述了从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巩固时期,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十年文革时期级及改革开放时期这五大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七个单元共23课,其中包括3课探究活动课。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两极化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包括五个单元共25课,其中包括探究活动课3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价值观。
五、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近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将全面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课改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一个标准(课程标准),提高两种能力(自主能力及教师挖掘教材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注重实效,为我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的努力。
一、抓好常规工作:
1、加强备课。强化本组的集备功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
2、认真上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考前训练和讲评,研究中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灵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每个单元之后要进行单元测试或单元练习;并且及时召开备课组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4、坚持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严格执行组内公开课制度,组内多讨论,多交流。通过听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示范性。保持本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新教师不光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更要多钻研。老教师也能从新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6、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群策群力,汇集全组智慧,推进校本研究,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方面了解最新的教改动态和信息,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1、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学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深入分析和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新课程实施水平问题,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有效教研、构建高效课堂,真正使教师“教好、教会”,让学生“学好、学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一)规范教研组活动及各备课组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每次要有主讲人,共同安排教学进度、探讨教学问题、统一作业考试等。
各备课组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和建议,及时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培优扶差,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和训练,对后进生以抓落实多交流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整理分析的能力。
2、规范教学常规,配合学校作好教学教研工作和考试质量分析等。
本学期主要作好三个年级的调研工作,加强对各学段教学方法的探讨。各级部教师相互学习,共同研究,互相听课评课,做到每周都有公开课,同时资源共享。对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质量分析重点探讨如何训练学生的规范答题和审题,提高文字题的得分率和思维分析能力。
3、加强教研组课题研究。
各级部确定自己的教研课题,并及时与教科所和教研室沟通与联系,力争使教研从教学中来并最终推动教学的有效进行。
4、针对各年级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工作。
高一年级抓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进行模块学分认定的研讨,制定适合本校学情的方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课标与教材关系的研究。
高二针对文科班的任务和特点进行综合思维的培养,既要着眼于学业水平测试,又要为高三打好基础。
高三加强高考信息资料的收集及教材的研究分析与综合复习,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与辅导,同时兼顾边沿生成绩的提高。
5、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并作好必要的资料收集和学生成果的收集。
高一、高二重点是学生的简报制作和小论文撰写及开展知识竞赛;高三开展专题讲座和优秀学生的历史学习经验交流会。
6、积极参与市级教研活动,并争取在市学科组活动中起中坚带头作用。
各年级在市活动中尽量积极地承担相关的教研任务,以锻炼和提高本组老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7、利用“思想着的苇草”博客群组,加强学习和交流,提升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加快教师成长。
(二)加强业务学习,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全组老师抓紧课余时间多读有关书籍,扩大知识面。
尤其是随着新教材的出现,更要不断学习和钻研,不断吸收学术界的一些新观点、新理论,多学有关课改的文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2、随着教学形势的变化,教学手段要尽量多样化。
掌握熟练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要求老师要重视电脑(课件制作)的掌握与学习。有电脑技术优势的老师多帮助组内其他老师。
3、充分利用校际和组内活动的机会,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提倡跨年级听课学习,做到人人参与课改。高一高二老师多听高三老师的课,研究新课程下应对高考的课堂模式。高三老师多听高一、高二老师的课,明确课改新形势,探讨素质教育的课堂新模式。多与兄弟学校优秀教师联系,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尽量争取资源共享。
4、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落实“师徒结对子”工作。
通过听课评课,传帮带,提高历史组的整体教学水平。
5、开展一次全组教师的读书交流活动,形成组内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历史教研室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学期历史教研工作要继续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继续树立与时俱进知难而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进一步确立“以研促教”的思想,努力执行贯彻好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思路,结合学科特点,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历史课程新标准》为契机,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为宗旨,努力学习不断探索。针对我市学科师资现状,通过多种途径,以研育师,加快提高教师素质,为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化而努力。为此,在历史教研活动中追求以下四个原则:①教材培训实效化;②教研工作课题性化;③教研活动专题化;④教师培训能力化。从而充分发挥教研室积极指导作用。
一、教材培训实效化
以课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实施使用为契机,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突出培训工作,注意培训的实效,把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在实施时,必须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以管理为保证,以质量为归宿”。忠实地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建设好校本课程,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完整性;组织好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探索课必中的问题,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
规程;加强管理,能把课程理想转变为理想课程,把政策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的习得课程;按规律,扎扎实实抓好质量,使课程改革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学骨干的培养,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课改工作研究化,课改研究过程化。
二、教研工作课题化
历史教研活动要立足于为全面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奠定基础,立足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素质,立足于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基于这三方面的认识,寻找历史学科师资状况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按教育科研的规范和要求,开展课题研究,重视经验的提升和规律的总结推广和应用,真正实现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要求。本学期我们要结合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通过专题和课题研究,来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这样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水平。为使教研工作课题化,我们确立工作目标是:
①继续以苏州市级课题“中学历史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索”研究为抓手,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学校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将课题研究方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
教学时空,增强实践性,力求突出课题阶段性成果的实效性和示范性。
②针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工程,结合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要求吴江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每人必须确立或参与一项教研教科专题研究,将课题由课题组辐射到全体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来带动本校本组学科教研工作,从而形成校校有课题,教师人人都参与的课题研究的氛围。
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课题化有一个阶段性成果。近几年我市历史教研成果显著,新人辈出。为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准备将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水平的课题成果或教学论文汇编成册,供全体历史教师学习和参考。
三、教研活动专题化
针对以往教研活动存在着弊端和不足,本学期教研活动力求实效性和针对性,每次教研活动都确立一个专题,注重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改革、实践性课题课程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教研活动专题化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学习教育新理论,不管是哪一级的教研活动,教育理论学习是必备内容之一,尤其是现代教学方法、教育名家经验、多媒体网络资料等,要创设学习研究的氛围,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和研究。
②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加强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新课型的研讨课、录像观摩课的评议工作,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听课和评议。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
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
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
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
3、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
4、教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
5、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深入分析和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新课程实施水平问题,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有效教研、构建高效课堂,真正使教师“教好、教会”,让学生“学好、学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一)规范教研组活动及各备课组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每次要有主讲人,共同安排教学进度、探讨教学问题、统一作业考试等。各备课组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和建议,及时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培优扶差,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和训练,对后进生以抓落实多交流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整理分析的能力。
2、规范教学常规,配合学校作好教学教研工作和考试质量分析等。本学期主要作好三个年级的调研工作,加强对各学段教学方法的探讨。各级部教师相互学习,共同研究,互相听课评课,做到每周都有公开课,同时资源共享。对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质量分析重点探讨如何训练学生的规范答题和审题,提高文字题的得分率和思维分析能力。
3、加强教研组课题研究,各级部确定自己的教研课题,并及时与教科所和教研室沟通与联系,力争使教研从教学中来并最终推动教学的有效进行。
4、针对各年级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工作。
高一年级抓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进行模块学分认定的研讨,制定适合本校学情的方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课标与教材关系的研究。
高二针对文科班的任务和特点进行综合思维的培养,既要着眼于学业水平测试,又要为高三打好基础。
高三加强高考信息资料的收集及教材的研究分析与综合复习,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与辅导,同时兼顾边沿生成绩的提高。
5、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并作好必要的资料收集和学生成果的收集。高一、高二重点是学生的简报制作和小论文撰写及开展知识竞赛;高三开展专题讲座和优秀学生的历史学习经验交流会。
6、积极参与市级教研活动,并争取在市学科组活动中起中坚带头作用。各年级在市活动中尽量积极地承担相关的教研任务,以锻炼和提高本组老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7、利用“思想着的苇草”博客群组,加强学习和交流,提升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加快教师成长。
(二)加强业务学习,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全组老师抓紧课余时间多读有关书籍,扩大知识面,尤其是随着新教材的出现,更要不断学习和钻研,不断吸收学术界的一些新观点、新理论,多学有关课改的文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2、随着教学形势的变化,教学手段要尽量多样化,掌握熟练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要求老师要重视电脑(课件制作)的掌握与学习。有电脑技术优势的老师多帮助组内其他老师。
3、充分利用校际和组内活动的机会,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倡跨年级听课学习,做到人人参与课改。高一高二老师多听高三老师的课,研究新课程下应对高考的课堂模式。高三老师多听高一、高二老师的课,明确课改新形势,探讨素质教育的课堂新模式。多与兄弟学校优秀教师联系,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尽量争取资源共享。
4、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落实“师徒结对子”工作。通过听课评课,传帮带,提高历史组的整体教学水平。
5、开展一次全组教师的读书交流活动,形成组内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校历史教研组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团队,正式成立。现根据我校历史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历史教研组概况
滁州二中历史教研组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中部10人,初中部6人),承担全校初、高中共60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15人具有本科学历,1人具有专科学历,学历合格率100%。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中学二级教师7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2/3以上,是一支整体学历层次较高的、青年教师占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精干的团结的、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校历史教研组教师曾经有多人次在省市初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历史教学论文评比、课尖评比、骨干教师评比等比赛中获奖。多人次受到校级以上表彰和奖励。20xx年至20xx年期间,承担的滁州市级科研课题“中学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实验研究”已经于20xx年5月顺利结题。目前正主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xx年度立项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林桂平老师还参与了子课题“高中历史考试评价题型及其功能研究”的研究。
二、基本工作思路
1.坚持“两个指针”:坚持以学校工作全局和校教导处、教科室的工作部署为基本指针;以新课改理念为基本指针。
2.立足“三个中心”: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立足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工作有机结合);以教师为中心(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力求在教改中著特色,在创新中谋突破,以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竞争创新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实现“四个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争取基本完成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争创先进教研组;为我校申报“省示范高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1)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适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各年级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确定各章节的重难点,并在认真研究之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认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2)加强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六个年级的历史备课组认真落实教导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研究,备课组长把关,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课时、统一教学进度),做到课前认真准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5分钟要效益;课后及时反思成败得失。
(3)全组教师必须苦练教学基本功。本学期将适当增加公开教学的次数,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发掘“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的优长,鼓励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程度的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互动,使每一位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做好初三、高三毕业年级的历史学科备考工作。
每年的中考和高考牵动千家万户。承担毕业年级历史教学的教师责任重如泰山。初三年级争取在本学期结束所有新课,制定下学期复习计划。高三年级争取在9月底结束新课,进入第一轮单元复习,以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为目标。要根据《考试大纲》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深挖教材内容体系,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学科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基础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高三备课组还要争取在明年1月结束第一轮单元复习,为第二轮专题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初、高三历史教师还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近年来的中考、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多方了解和收集中考、高考动态,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做好“师徒结对”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历史教研组所有高级教师和部分一级教师必须指导青年教师,做到多听课、多指导,加强对青年教师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所有环节的指导,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对青年教师公开课,实行“组内统一安排—个人主动申报—组内听课评议”的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使每位教师尽早适应课改角色。
我省初、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历史教师带来的冲击包括教材内容变化、教学方式转变、学业评价方式的变化都是空前的。为了尽早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要求历史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念、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做“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切实把新课程理念早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5.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等。
根据上级安排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师参加滁州市及省内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包括新课程培训、论文评比、课件或教学案例评比、优质课评比、各类观摩活动等;鼓励教师撰写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达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阔视野和展示教学成果的目的。
6.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xx年7月至12月是我们承担的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的深化总结阶段。为了完成本阶段的研究任务,做好最后阶段的结题以及后期成果推广工作,根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省级课题管理办法》的要求、《“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中制定的计划,结合前期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我们将制定《“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深化总结阶段及结题工作实施方案》,待学校批准后正式实施。我们要以课题研究工作为基本抓手,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为了适应新学期的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计划,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搜集每册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外出听课,回来作听课汇报与学习体会。
四、认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做到精选精练。作业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在新的学期中,中学历史教研组将在学校教科室的领导下,结合各年级组的实际,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狠抓常规管理,力争教研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1、教学常规:认真学习、理解、实践“有效教育”理念;认真督促、检查本组教学常规的建设,规范教案书写,强化课件制作,突出教学流程设计与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按时按量完成好听课任务,提升听课记录质量;落实好作业检查的质量要求。
2、教研活动:
①认真组织好每次教研活动,强化全组的教研风气。每周做到活动有主题、有主讲人、有小结、有记录。每周例行教研活动,除非事先通知异动,一般时间为星期三下午2:30前,地点为实验楼三楼,时量为2节课。
②坚持自主研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实践有效教育的课堂形式,不断实践学习方式的应用(包含自主、合作、接受、体验等方式)与整合。每组每学期完成1-2次的“有效教育”课型的研讨。
③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各备课组要认真落实学校对集体备课的相关要求,做到“三定”(定时间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落实)、“四统一”(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学习、统一考核),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3、积极开展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活动,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正式启动“历史文化剧社”的创建,每学期创编二个历史剧,初一、高一年级学生本学期各拿一个剧目在校艺术节上演。
4、进一步完善历史教研组网页建设,明确每一个老师的责任。不断更新内容、丰富版面。
5、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落实历史组“三个一”模式:配备一名师傅、上一堂示范课、磨一堂研究课。给新年轻教师搭台子、压担子,使之成长更快、更好。师徒搭配安排:高一:彭志琼----刘旺;高二:阳桃----黎卓;
6、积极参加长沙市职业技能大赛学校选拔活动。历史组将选派三名代表参加。
二、历史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
周次教研内容
1、开全组工作会,总结上期工作,传达和讨论本学期教研计划
2、参加长沙市教研工作,观看契丹文物精华展;上交教师寒假作业
3、报名参加长沙市职业技能大赛学校选拔赛和市历史说、教课比赛
4、组内赛课----第1堂----初一吴永吉
5、(放八天国庆假)
6、观摩“星城杯”教师选拔赛、组内赛课----第2堂----高一刘旺
7、初三历史复习研讨会
8、组内赛课----第3堂----初二曾维成
9、观摩长沙市赛课、组内赛课----第4堂----高二黎卓
10、期中考试
11、高三教学研讨会
12、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
13、组内赛课----第5堂----初三徐丽
14、组内研讨课----高三李晓斌、安排初一历史剧社参演艺术节
15、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
16、组内赛课活动总结即公开课磨课
17、学校“有效教育”赛课
18、学校“有效教育”赛课
19、对全组教学常规进行检查、评比
20、各肄业年级进行复习、期考
21、参加学校的培训
备注如与学校安排冲突,将作适当调整,并另行通知
一、加大教研组的建设力度,共建文明教研组。
充分利用教研组例会时间,组织全组教师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把例会精神传达给全组教师。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各项教学活动。总结教研组工作情况,提出新的目标要求。严格作息制度。利用平时、例会、各项教研活动增进组员之间的沟通,关注、培养年轻教师的成长,使教研组成员都能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携手共创一个教研氛围浓厚健康向上的优良的教研组。
二、加强集体教研力度,构建集体备课新模式,促进本组教师整体教研水平的提高。
1、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教研的作用,提倡资源共享备课法,严把集体备课关。要求每个年级备课组在认真研读新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按照新课程理念,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构思﹑创意,并设计出教学方案,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效益、要质量。鼓励每位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能博采、会提炼、善创新,成为新时代的科研型的教师。教研组备课力求把说课—讲课—听课—评课四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力求把新课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三位一体有机整合,提高全组老师的整体教研教学水平。
2、师徒结队,加大听课力度,以老带新,共图提高。为尽快提高教研组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提倡以相互听课,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等方式,达到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倡导全组老师经常展开跨组听课、组内议课、说课、听课、评课,全组参与,发挥集体的优势,拿出教学方案。
三、坚持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名师出高徒”,为了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按照区教研中心和学校的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培训,研究有关历史著作,关注历史发展的新动向,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兼容,注重知识的长期学习和积累。通过学习,拓宽知识,夯实基础,提高了每位教师的自身素质。
四、继续坚持新课改和教改课题的探究与实验。
本学期继续推广研究性学习、分组学导自主探究等实验课题。每位实验教师要结合实际在课堂、课后、假期有计划的开展实验。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探索学习、总结交流、成果展示等,不断超越自己。在合作交流、思想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师导生”,“生促师”,共同体验、分享创造的喜悦,实现教学相长。教研组和备课组将定期召开不同形式与内容的研讨活动,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五、学区教研活动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
本学期我们继续依照区教研中心的精神,开展好学区教研活动。同时我们将继续完善《走进威海》校本课程,以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拓宽课程资源。并将校本课程与学区教研活动有机整合。我们本照的宗旨是:经验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共求发展,共同提高学区教师的教研教改水平。主要活动内容:梳理教材;随堂听课、评课;研讨、解决教学课改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研讨交流如何开展开好历史校本课程等。
六、反思—总结—提高—收获。
提倡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缺憾,揭示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把一些优秀的课改案例.心得.论文等按时向教改论坛汇稿。
此外,在遵循《环翠区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具体意见》的同时,结合《实验中学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有关规定》,按要求数量推出优秀教案、课件.试题等作品汇集到资源库,以求统一管理,达到资源共享
1.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及时总结各备课组的工作。
组织教师参加“菁华杯”首届全国新课程中学优秀课例评选活动。制定专人,明确任务,每月定量上传校园网文章、试题、课件、活动图片等。配合校教研室做好开学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各项工作。积极配合教育局教研教培中心及学校教研室开展教研工作。
2.加强备课组活动,继续加强集体备课,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高三备课组要认真研究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注意对高考信息的采集、研究分析,做好高考研讨工作。开设高三历史复习研讨课,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选资料,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结合学校月考制度,认真出好每一次试卷,精选试题、突出重点、难易适度;对考后的试卷,认真批改、认真分析、认真评讲、做好成绩统计,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完善课堂教学。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和训练。
高二备课组要结合学生实际,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重难点的突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要给学生明确高考的方向。
高一备课组在总结以往会考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讨会考的教学和复习工作,配合教研组和学校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3.认真完成听课计划,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仅要认真听本组教师的课,还要去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老教师要互相听课,做好听课笔记,吸取别人的长处,及时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迅速提高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将三个问题列为每次听课的必备内容之一:一是本堂课有哪些可供你可取之处?二是本堂课有哪些不足之处?三是你认为本堂课的教法是什么?使课堂教学模式走“模仿——创新——实效”之路,要求骨干教师人人有模式,一般教师个个都参与,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的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以备课组为单位,每位教师至少上好一堂电子白板课。
5.校本课程开发
教研组将开展“如何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课题的深层次研究。落实细节,明确个人分工,分阶段按计划实施。在过程中将对阶段性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解决,适当调整研究计划。学期中或结束时,针对课题研究进行交流总结
6.组织教育理论学习,撰写教研教学论文
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综合提高教学能力,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同时能总结教学心得,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努力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7.全组教师积极主动参加教师专业知识考试,并及时对试卷做出评析。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将全面落实学校教务处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办学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一个标准(课程标准),提高两种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及教师挖掘教材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注重实效,为我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的努力,提出以下等要求。
首先,抓好常规工作:
1、加强备课。强化备课组的集备功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
2、认真上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考前训练和讲评,研究中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灵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作业量要适当,不留重复机械性的作业;留了作业要及时批改。
4、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课堂上要经常提问或安排小考;每个单元之后要进行单元测试或单元练习;每次月考之后要及时召开备课组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5、坚持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严格执行组内公开课制度,组内多讨论,多交流。通过听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示范性。保持本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新教师不光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更要多钻研。老教师也能从新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6、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群策群力,汇集全组智慧,推进校本研究,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方面了解最新的教改动态和信息,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二、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里所提出的两个"有利于",概括地说就是--发挥两个作用(主导与主体),转变两个方式(教与学),使历史课堂多多呈现"动"与"活"的情景,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师生关系,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学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第三、切实搞好校本教研活动:
1、教研要与历史学科中考热点、疑点、难点相结合。要梳理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主干知识,中考重点。明确学科基本技能以及学科能力要求达到的相应标准。研究学科基本观点、思想方法并体现对学生认知结构,思维发展应实现的水准。弄清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或最薄弱的环节,选好复习的切入点、突破口。研究复习的策略、对策,结合学科专题解决好复习课怎么上。通过复习研究课、观摩课等形式探讨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
2、根据学校的校本课题"挖掘整合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并结合我组实际和学科特点,特制定我组的教研子课题为"开卷后的历史资源整合"。我们将定期进行研究和总结运用,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3、集体备课要按照学校制定的基本程序进行:分配任务→制定计划→主备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细备→分散上课→教学反馈。主备人的发言要围绕以下内容来进行:1新授课的主题是什么?2对新授课设计的问题是什么?3对新授课的要求是什么?4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4、鼓励组内教师写详案,教案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师生互动和情景设置,有独到见解和创新,在教案上有特殊批注,以备常规检查和参加优秀教案评比。
5、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根据学校安排,在10月18日-11月5日,每个备课组要结合校本教研推出一节公开课,经过筛选和大家推荐,初一备课组由谁讲,时间为班级是班,课节是第几节课,初二备课组由讲,初三备课组由讲。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听评课并进行反思,做到人人都有材料。
6、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组织本组教师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活动,从而力促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督促青年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激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级别基本功竞赛,主动、积极投入课改,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撰写教学后记、教学论文,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鼓励老师们订阅学科杂志,了解、学习前沿知识,开阔眼界,在教学上瞻前顾后,高屋建瓴。
第四、认真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
1、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本学科要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考查"。着力提高课堂效率;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对于两类希望生,要依据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为他们定准目标,定期辅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好发展。同时做好绩差生的转化工作。
2、组织初三教师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近年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明确中考导向与试题改革的趋势。联系近几年中考试题,探讨复习新思路,使初三的复习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初三教师要及时汲取外部信息,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和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外部信息,充分发挥群体力量,教研组内共同讨论、共同分析,为初三教学献计献策。
4、汇集资料,为循环教学提供借鉴。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认真备好课,优化资源,共享成果。
最后,在教务处直接领导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历史教研组一定能够团结协作,以大局为重,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
我校历史教研组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团队,正式成立。现根据我校历史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历史教研组概况
滁州二中历史教研组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中部10人,初中部6人),承担全校初、高中共60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15人具有本科学历,1人具有专科学历,学历合格率100%。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中学二级教师7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2/3以上,是一支整体学历层次较高的、青年教师占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精干的团结的、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校历史教研组教师曾经有多人次在省市初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历史教学论文评比、课尖评比、骨干教师评比等比赛中获奖。多人次受到校级以上表彰和奖励。20xx年至20xx年期间,承担的滁州市级科研课题“中学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实验研究”已经于20xx年5月顺利结题。目前正主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xx年度立项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林桂平老师还参与了国家级子课题“高中历史考试评价题型及其功能研究”的研究。
二、基本工作思路
1.坚持“两个指针”:坚持以学校工作全局和校教导处、教科室的工作部署为基本指针;以新课改理念为基本指针。
2.立足“三个中心”: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立足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工作有机结合);以教师为中心(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力求在教改中著特色,在创新中谋突破,以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竞争创新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实现“四个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争取基本完成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争创先进教研组;为我校申报“省示范高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1)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适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各年级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确定各章节的重难点,并在认真研究之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认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2)加强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六个年级的历史备课组认真落实教导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研究,备课组长把关,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课时、统一教学进度),做到课前认真准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5分钟要效益;课后及时反思成败得失。
(3)全组教师必须苦练教学基本功。本学期将适当增加公开教学的次数,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发掘“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的优长,鼓励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大程度的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互动,使每一位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做好初三、高三毕业年级的历史学科备考工作。
每年的中考和高考牵动千家万户。承担毕业年级历史教学的教师责任重如泰山。初三年级争取在本学期结束所有新课,制定下学期复习计划。高三年级争取在9月底结束新课,进入第一轮单元复习,以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为目标。要根据《考试大纲》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深挖教材内容体系,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学科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基础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高三备课组还要争取在明年1月结束第一轮单元复习,为第二轮专题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初、高三历史教师还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近年来的中考、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多方了解和收集中考、高考动态,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做好“师徒结对”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历史教研组所有高级教师和部分一级教师必须指导青年教师,做到多听课、多指导,加强对青年教师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所有环节的指导,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对青年教师公开课,实行“组内统一安排—个人主动申报—组内听课评议”的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使每位教师尽早适应课改角色。
我省初、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历史教师带来的冲击包括教材内容变化、教学方式转变、学业评价方式的变化都是空前的。为了尽早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要求历史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念、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做“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切实把新课程理念早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5.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等。
根据上级安排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师参加滁州市及省内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包括新课程培训、论文评比、课件或教学案例评比、优质课评比、各类观摩活动等;鼓励教师撰写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达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阔视野和展示教学成果的目的。
6.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xx年7月至12月是我们承担的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的深化总结阶段。为了完成本阶段的研究任务,做好最后阶段的结题以及后期成果推广工作,根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省级课题管理办法》的要求、《“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中制定的计划,结合前期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我们将制定《“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深化总结阶段及结题工作实施方案》,待学校批准后正式实施。我们要以课题研究工作为基本抓手,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洋思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四册,内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本届学生属于课程改革的年级,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繁多,线索不明晰。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三由三个班组成,一二班基本由上一届初二学生组成,根据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本届初三基础相当薄弱。三班插班生较多,课堂纪律较为不良。所以本届初三较上一届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为主。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有考的任务,所以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至初三历史下册选用的是华师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隋唐时期到明清时期,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四个单元共23课,其中包括探究活动课4课。
《中国历史》初中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至改革开放时期,讲述了从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巩固时期,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十年文革时期级及改革开放时期这五大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七个单元共23课,其中包括3课探究活动课。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两极化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包括五个单元共25课,其中包括探究活动课3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价值观。
五、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近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我校历史教研组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团队,正式成立。现根据我校历史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历史教研组概况
滁州二中历史教研组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中部10人,初中部6人),承担全校初、高中共60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15人具有本科学历,1人具有专科学历,学历合格率100%。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中学二级教师7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2/3以上,是一支整体学历层次较高的、青年教师占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精干的团结的、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校历史教研组教师曾经有多人次在省市初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历史教学论文评比、课尖评比、骨干教师评比等比赛中获奖。多人次受到校级以上表彰和奖励。20xx年至20xx年期间,承担的滁州市级科研课题“中学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实验研究”已经于20xx年5月顺利结题。目前正主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xx年度立项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林桂平老师还参与了子课题“高中历史考试评价题型及其功能研究”的研究。
二、基本工作思路
1.坚持“两个指针”:坚持以学校工作全局和校教导处、教科室的工作部署为基本指针;以新课改理念为基本指针。
2.立足“三个中心”: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立足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工作有机结合);以教师为中心(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力求在教改中著特色,在创新中谋突破,以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竞争创新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实现“四个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争取基本完成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争创先进教研组;为我校申报“省示范高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1)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适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各年级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确定各章节的重难点,并在认真研究之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认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2)加强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六个年级的历史备课组认真落实教导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研究,备课组长把关,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课时、统一教学进度),做到课前认真准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5分钟要效益;课后及时反思成败得失。
(3)全组教师必须苦练教学基本功。本学期将适当增加公开教学的次数,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发掘“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的优长,鼓励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程度的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互动,使每一位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做好初三、高三毕业年级的历史学科备考工作。
每年的中考和高考牵动千家万户。承担毕业年级历史教学的教师责任重如泰山。初三年级争取在本学期结束所有新课,制定下学期复习计划。高三年级争取在9月底结束新课,进入第一轮单元复习,以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为目标。要根据《考试大纲》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深挖教材内容体系,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学科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基础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高三备课组还要争取在明年1月结束第一轮单元复习,为第二轮专题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初、高三历史教师还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近年来的中考、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多方了解和收集中考、高考动态,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做好“师徒结对”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历史教研组所有高级教师和部分一级教师必须指导青年教师,做到多听课、多指导,加强对青年教师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所有环节的指导,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对青年教师公开课,实行“组内统一安排—个人主动申报—组内听课评议”的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使每位教师尽早适应课改角色。
我省初、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历史教师带来的冲击包括教材内容变化、教学方式转变、学业评价方式的变化都是空前的。为了尽早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要求历史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念、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做“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切实把新课程理念早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5.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等。
根据上级安排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师参加滁州市及省内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包括新课程培训、论文评比、课件或教学案例评比、优质课评比、各类观摩活动等;鼓励教师撰写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达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阔视野和展示教学成果的目的。
6.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xx年7月至12月是我们承担的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的深化总结阶段。为了完成本阶段的研究任务,做好最后阶段的结题以及后期成果推广工作,根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省级课题管理办法》的要求、《“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中制定的计划,结合前期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我们将制定《“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深化总结阶段及结题工作实施方案》,待学校批准后正式实施。我们要以课题研究工作为基本抓手,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