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务部的工作计划(通用4篇)
为完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特设立××企业法律事务部,专职负责管理企业及各下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 参与决策,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法律上的可行性、合法性分析和法律风险分析。
二、 预防纠纷1、协助集团企业总经理及各下属企业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企业及各下属企业中容易出现漏洞和滋生腐败现象的部门加强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
2、参与企业重大经济活动的谈判工作,提出减少或避免法律风险的措施和法律意见。
3、审查、修改、会签经济合同、协议,协助和督促企业对重大经济合同、协议的履行。
三、 解决已发生的法律问题1、处理或委托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处理集团企业及各下属企业处理诉讼案件、经济仲裁案件、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等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
2、查处集团企业及各下属企业员工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对有涉嫌贪污、受贿、渎职、失职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员工,经企业总经理批准,负责协助有关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3、负责处理企业重大或复杂债权债务的清理和追收工作。
四、 协助企业职能部门办理有关的法律事务并审查相关法律文件1、协助企业职能部门办理企业开业注册、合并、分立、兼并、解散、清算、注销等工商事务及公证、抵押等法律事务并审查相关法律文件。
2、协助企业职能部门办理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管理事务并审查相关法律文件。
3、协助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合作单位(客户)的资信调查事宜,发表申明、启事等事务。
4、协助企业证券、融资部门及外聘的专业证券律师办理企业上市的相关法律事务及上市后的企业依法规范经营、管理事宜。
五、收集、整理、保管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资料,负责企业的法律事务档案管理。
六、与司法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保持沟通,为企业创造良好司法环境。
七、协助集团企业及各下属企业进行相关法律宣传、教育、培训。
八、处理集团企业总经理交办的其它事务。
法务部根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要求,坚持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为原则,以高效、准确和自律为法律服务准则,结合公司各部门和各子公司法律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法务部工作计划。
一、把好合同签订及法律文件关
1、巩固和完善合同及法律文件审核的机制,加强合同审核的有效性。
2、进一步完善合同范本的修改和制作,使其更符合实际操作和公司利益。
3、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审核保持自收到文本4小时内审核完毕,并提出相应的书面法律意见或进行相应的修改,但特殊情况除外。
4、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的起草自详细了解相应的具体内容后6小时内完成,但特殊情况除外。
5、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审批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尽可能降低公司的法律风险。
6、保持敢于直言的风格,大胆地提出合同中所在的风险和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二、认真做好法律补救工作
1、协助集团公司有关管理部门及各子公司对债权进行清理和催收,接到相关要求后2天内开始行动。
2、在清理和催收中,发现重大法律问题立即向相关部门、子公司提出警示,同时向集团公司分管领导、总裁、董事长报告相关案情,使领导迅速作出决策。
3、接到诉讼请求后,自领导批准之日起15日内完成法院立案。
4、发现需诉讼的案件,有义务向集团公司报告情况,并建议提请领导批准起诉。
5、对起诉或应诉案件的代理,尽量保持自行代理。
6、做好诉讼前与对方当事人协调谈判工作,争取双赢。
7、诉讼案件做到有求必应、认真负责、及时完成。
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1、与集团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协作,争取申请“驰名商标”等荣誉,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含金量。
2、按集团公司需求,积极协助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和相关子公司完成商标的申办注册工作。
3、做好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四、积极做好法律培训和宣传工作
1、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积极配合各子公司,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所有在工作中需接触法律的业务、采购及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法律培训。
2、在日常工作中,法务部不定时地为集团公司股东、董事、集团相关部门和各子公司解答法律咨询和进行法律宣传。
五、提高自身素质
1、加强学习新知识,吸收新知识,争取机会参与业务培训和同行交流。
2、鉴于法务部自身缺少法律专业人员,争取通过集团执行部向社会招聘1—2名本科以上的法律专业人才,最好能熟悉地掌握法律英语和运用国际经济法律、商业惯例,对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涉外经济活动的法律支持和服务
法律事务工作要继续按照上级行的安排和市分行确定的经营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围绕一个中心,落实四个到位,争取两个提升”为指导思想,以推进合规管理,防范、化解法律风险为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行业务经营有效发展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法律支持。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审查,防范风险
服务营销坚持法律审查的独立性,继续做好对信贷业务(合同)的审查,加大对非信贷类业务的审查力度,扩大律审查范围,特别要加强对当前案件多发,管理薄弱的业务和环节的法律审查及指导。
继续做好法律意见书的出具工作,并积极督促落实法律意见。加强对新业务、新产品的合规合法性论证,对新产品、新技术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保证业务创新活动的合法性。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参与谈判、合同文本起草、发布法律风险提示及法律审查等方式,为业务经营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法律服务。加强对支行法律审查的检查和指导工作。
二、加强业务合同管理,提高经营合规水平加强对合同文本实施工作的指导管理,进一步规范合同文本的使用,不断提升我行合同质量。
按照强化贷后管理等要求,对合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同时要把合同效力的检查作为年度例行工作,持之以恒,力求尽快见到成效。
三、加强转授权管理,有效发挥转授权动态调整作用根据上级行转授权,继续做好年度转授权工作。
加强转授权动态管理,密切关注转授权执行情况,对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支行或业务,要及时调减、暂停或收回相关权限,充分发挥转授权动态管理对业务经营和风险控制的杠杆作用。做好转授权执行情况的检查。
四、改进诉讼管理,提高诉讼效益继续加强诉讼论证,提高诉讼效益,杜绝无效益诉讼。
继续强化案件管理,全力推进未执结案件的执行,为清收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力求胜诉案件执行收回突破200万元。改进诉讼管理,要对“中止风险之诉”发生条件及其与贷后管理中风险预警的衔接进行论证,提出可行的处理办法,为完善贷后管理、做好预警反应、及时中止风险提供法律服务。加强诉讼费用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律师聘用管理工作制度。抓好经济纠纷案件责任追究移送工作的落实。
五、做好自律监管工作
切实防范法律事务工作风险按照法律事务工作自律监管的要求,认真履行自律监管职责,对各县(区)支行的法律事务工作做好检查,对各项职责范围内的业务做好自查。
六、关注业务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开展调查研究调研工作要在往年开展的调研工作基础上,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调研水平,为领导决策和规范业务操作提供法律支持。
加强调研的主动性,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行在业务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风险隐患,扎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严密论证,揭示风险隐患,提出可行性建议。注重对业务经营中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及时识别风险、提示风险和提出对策。加强与各支行法律事务岗的联系,就诉讼管理、案件防查以及法律法规出台对我行业务经营的影响进行调研,及时收集、反映相关情况。
七、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督促各支行从实施依法治行战略、提高全行合规管理水平的高度,切实重视法律工作,加强对法律工作的领导,明确岗位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保障其必要的工作条件。
加强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法律人员素质。着力培养法律事务人员求真务实、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法律事务对经营管理的支持保障功能。
一 、积极推动出认证数量的持续稳步增长
1.深入学习出证认证各项条例、规定及办法;
2.在确保出证质量、合法办证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灵活性方便企业办证;
3.不失时机的推广网上签证,发展更多企业作为试点,同时积极探索网络与实际工作业务的接触点,更好的利用网络方便企业办理业务,帮助企业完成注册、制单、出证认证等手续;
4. 进一步完善与出证认证业务相关的配套业务(如:邮递、传真、电话)等服务,提高出证认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适时召开“企业座谈会”,及时倾听企业对出证认证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二、 做好出证认证档案管理工作
1.委派专人负责注册企业的归档工作;
2.要求所有企业的注册资料必须完备编号入档,企业办理的原产地证明、国际商事证明、涉外商业单据认证所需的存档材料按照总会的要求装订归类、留存备查;
3.建立出证认证各项业务的数据库,随时掌握近期办证数量及规律,便于出证认证业务的统计和管理工作。
三、增加注册企业
及时掌握济南市企业对外经营贸易权备案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一般原产地证明及其他业务的宣传,吸收更多的出口企业注册,壮大我们的队伍。
四、建立专业化的培训机制
1.以注册企业年审为契机,对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对外经贸知识的培训。要求培训内容从单纯的出证认证业务培训延深至对国际贸易动态形势、进出口商品流程、海关报关等有关内容的培训;
2.制订先进注册企业评定标准,每年评选先进注册企业和优秀手签员、申领员;
3.针对注册企业时间不集中,手签人员更换频繁以及手签人员不能得到及时的培训等问题,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集中一段时间就由法律部内部人员对新注册的企业签证人员进行及时系统培训。
五、举办银企座谈会
邀请银行国际业务部的专业人员讲解国际贸易知识,为企业和银行面对面沟通提供机会。
六、 抓好工作人员内部培训
一方面要积极派人员参加总会对贸促系统法律部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要争取更多的机会外出参加专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与相关部门的接触和有关人员的交流。要求内部签证人员不仅要对法律部的主要业务熟练掌握,而且都要成为外经贸方面的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