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改进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突出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这一重点,加强思想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工作方法,扎实做好入党积极分子推优工作,及以“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重点的在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锻炼工作,深入推进20xx年度发展党员工作,为党的肌体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二、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
20xx年发展党员工作目标是:我乡发展党员20名以上,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17名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8名以上,农村女性5名以上,机关事业单位1名以上,在进城务工人员发展党员9名以上。同时,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全乡20xx年入党积极分子总数达71名以上,各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数与新发展党员数之比保持在3:1以上。(各党支部20xx年发展党员指导计划数附后)
工作重点是:以工人、农民、高知识人群、“两新”组织、中小学为重点领域,以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女性和农村致富能人、进城务工人员中的先进分子为重点对象,以保数量、提质量为主攻方向,着力改善“两新”组织党员人数过少、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三、主要措施
1、开展“公推选优”入党人选活动,着力破解发展党员“源头萎缩”的问题。要改变过去“等人上门”入党的习惯做法,年初组织开展1次公推入党人选活动,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荐等方式,把各个领域的党外先进分子纳入组织视野,择优确定入党对象,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扰,丰富发展党员工作的源头。各党支部要建立入党对象名册和建立入党对象台帐。
2、加大入党积极分子的跟踪培养力度,着力破解入党积极分子素质不高的问题。各村党支部要以“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机制为抓手,重点抓好20xx-20xx年度“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跟踪、培养、使用工作,抓好20xx年度“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分别建立跟踪台帐,加强对他们的培养、锻炼,培养考察期满又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发展为党员。乡党委将通过党员活动室、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抓好集中培训,借助“三送”工作、发展产业、公益事业、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工作载体抓好实践锻炼,促进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成熟。
3、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着力破解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不到位、材料不齐全的问题。乡党委将于上半年组织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相关党务工作者进行发展党员业务知识的专题培训,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央、省、市、县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以及发展党员工作表格及材料的填写要求等,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坚持做到按程序发展党员,按规范要求填写发展党员材料。凡程序不到位、材料不齐全的,乡党委不审批为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
四、组织领导
1、落实工作责任。各党支部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直接抓好本党支部的发展党员工作的具体事宜。
2、制定工作计划,各党支部要对本单位党外先进分子、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并对党员队伍的数量、结构、分布、素质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的工作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各党支部制定的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要于7月1日前报乡党委。
3、建立工作台账,各党支部要建立入党申请人台账,入党积极分子台账,新发展党员花名册,农村党支部建立农村致富能人台账,“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跟踪培养台账。同时要坚持台账、名册季报制度,分别于9月25日、12月25日前上报乡党委。
4、加强检查督促。乡党委建立发展党员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农村要继续实行发展党员“三定一包”责任制、评先进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一票否决”制和年内未发展党员的村支部重点管理制度,确保年度计划顺利实现。乡党委将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党支部开展发展党员工作进行督查,并在年底进行专项考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制定本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以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努力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为目的,全面坚持和正确把握新时期党员标准,把一切自觉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符合党员条件的各类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目标任务
本年全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是:发展新党员1名左右,转正2名党员。
三、主要措施
为实现以上目标,主要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基础和源头。一个组织发展工作不正常的基层党组织,不可能是一个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堡垒;一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的单位,也很难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担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能否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年轻的、富有朝气的党员队伍,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党的基本路线能否保持一百年不动摇。党组织从培养新世纪接班人和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发展优秀青年入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百年大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规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真正使发展党员工作成为各级党组织的自觉行动。
(二)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
一是不断拓宽积极分子来源渠道。通过积极引导和启发教育,努力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多视角、多层次,不拘一格“选苗子”,广开发展党员工作的源头活水。党组织要广泛开展公开推荐建党对象活动,把农村村组干部、致富能手、科技示范大户、退伍军人、纳入视野,发现苗子及时培养。对个体户、外来打工人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也要积极开展工作。
二是实施系统教育培养。采取集中轮训与分散培训、理论教育与党日活动、思想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并对他们进行各类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党组织要根据入党积极分子成熟程度和不同特点,实行分类施教和管理。对提出书面申请但尚未列为积极分子的,党组织要指派一名党员负责培养教育,吸收他们听党课,参加组织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熏陶,进一步激励上进心;对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组织要指派两名党员对其进行专门培养,吸收他们参加党组织活动,使他们了解党内生活,端正入党动机,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列为重点发展对象的,通过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等形式,让他们在重要工作、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经受锻炼,促使他们尽快成熟。同时,采取脱产培训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并做到培训课时、考试试题、考试时间“三统一”,严格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对表现欠佳或犯错误的同志及时调整出队伍,努力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发展新党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薄弱环节,不断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一是党组织要在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始终突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村组上的35岁以下青年和妇女这两个重点,着力在改善党员的年龄、性别和分布结构上下功夫。
二是进一步做好生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农村党组织要重点解决一些村支部党员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和多年不发展党员等问题。要把发展党员与乡、村后备干部的培养结合起来,注意发展文化程度较高、带头致富并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深化农村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出贡献的优秀青年和妇女入党。
(四)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进一步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党组织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关系,严格按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发展党员,坚决防止和克服用“能人”、“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的错误做法。
(五)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稳步进行
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和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保持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序性、均衡性和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防止和避免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
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发展党员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发展党员工作实际情况,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年发展党员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严格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发展党员,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发展党员工作水平,为实现工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坚持“党员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重视发展党员工作。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引、带动和培养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不断创造条件,力争加入党组织。20xx年度拟集中培训入党积极分分子3名,重点培训对象3名,培养发展对象1名,培训村级后备干部2名。及时把那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迫切要求入党、思想觉悟高、动机良好、文化程度高的年轻人引导加入党员队伍中,建立一支文化素质高、思想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农村党员队伍。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要进一步组织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要根据发畏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总结分析当前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性、常见性的问题’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党员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不但要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还要有工作上的具体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要始终把保证质量放在发展党员工作的首位,坚持党员标准,规范工作程序,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各项制的落实。要进一步明确党支部书记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为“具体责任人”,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年度党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要严格按照省委组织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违纪违规的党组织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20xx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要着眼于提高党员质量,努力在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上下功夫。我支部要对照目标要求,突出重点,加强工作的分类指导。一要重点从高知识群体和生产一线中培养发展党员,注重在先进工作者、致富带头人、拔尖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发现、培养和发展党员,整体提高新党员的综合素质。二是积极慎重地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每半年要召开一次入党培养对象的推荐活动,并指定专人对推荐对象进行培养。
3、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制度。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党务干部业务培训。要健全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强化发展党员工作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正确把握发展党员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严格发展党员审查、审批办法,坚决防止和克服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降低标准,变通程序,简化手续等现象,努力使发展党员工作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要认真按照省委组织部《发展党员工作公示制试行办法》的要求,全面推行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前,由党支部按规定进行公示的做法,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严格规范《入党志愿书》、《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等入党材料填写和支委会、支部会记录,要求入党材料内容真实、表述准确、书写清楚,材料齐全,归档及时。
4、壮大队伍建设,加强培养教育。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重视把发展党员工作的教育关口前移,做到早选苗、早培养、早教育。一要突出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在特色、引导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上下功夫,积极主动引导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向党组织靠拢,通过支部培养、联系人帮教、党校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加强对入党申请人的教育培养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及时掌握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动态,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原则上,必须按1:3的比例建立一支常数在5~6名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二要拓宽渠道。要针对存在的重业务、轻政治,入不入党无所谓的状况,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有力措施,激发年青干部的入党热情;要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后继乏人的状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把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的周围,三要加强教育管理。要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入党积极分子质量,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进行跟踪考察,分别审议,实行优胜劣汰,滚动管理,做到人员有进有出,保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健康成长。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制度,对每个入党积极分子都要指定2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考察人,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和跟踪考察,考察情况按期填入考察登记表,不断规范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档案。四要落实群团推优制度。要强强对群团组织“推优”工作的领导,并要求原则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必须由所在单位的群团组织推荐入党。
5、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要在强化督促检查上下功夫,继续实行“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小结,全年有分析”的工作机制,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目标,推动全系统发展党员工作上新的台阶。“一季一通报”是指党委于每季度末的20天前,按照要求,填写好发展党员进度表,上报乡党委组织部;“半年一小结’’就是根据省、市、县、乡党委组织部的要求,每半年要对本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工作小结,并报送乡党委;“全年有分析”就是每年要对全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进行认真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下一年度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要求和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