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政策激励突出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精选范文【精选四篇】

优化政策激励突出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精选范文(精选4篇)

优化政策激励突出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精选范文 篇1

今年以来,江西吉安市以“党员树旗帜、组织强堡垒、党建强活力”为主要内容,在全市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0余万名党员中创新开展“一树两强”主题活动,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彰显“红”的后劲和力量。

攻坚克难当先锋

在开展“一树两强”主题活动中,吉安市党员干部把党旗树在项目一线,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滨江街道主任科员郑琳花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在畅通“微循环”项目征地拆迁中,被泼尿辱骂,但她并没有因为受委屈而放弃,依然耐心细致做好征收户工作,赢得了征收户的理解。

在吉安大桥西岸互通工程建设一线,广大党员冲锋在前、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硬是将中心城区近20xx年来临街店铺面积最大且成片的征拆工作啃了下来。

在全市204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处处闪动着广大党员只争朝夕、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的靓丽风景。针对署前路6号居民侯涛对补偿期望值比较高的情况,吉安大桥西岸互通工程指挥部房屋住宅征拆小组组长万健10余次带队上门走访,宣传政策,讲清工程的意义,并先后两次邀请老侯到工地现场感受交通拥堵、查看设计草图,通过耐心细致地思想攻坚,最终赢得了侯涛的认可。

同时,全市9000多个基层党组织推动党员立足岗位,开展“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作表率、当先锋,解决各类重点、难点、热点问题1万余个。

补齐短板强堡垒

地处遂川西北边陲,山高路远,基础条件差——小小车坳村,变化却翻天覆地:一排排漂亮的小楼,宽敞整洁的街道……

过去的车坳村可不是这样:村民私自搭建,挤占村道,干群关系紧张,村民经常上访。为啥?村“两委”班子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软弱涣散。面对窘境,遂川县在开展“一树两强”主题活动中,对车坳村党支部进行整顿提升,选出“领头雁”,配出好班子,抓实基本组织生活,推行一名党员联系一户贫困户和若干普通群众的“1+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昔日的“问题村”变成了“明星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吉安市抓组织夯基础、抓队伍严管理、抓保障增实力,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人往一线去。健全完善县级领导挂点抓、组织部门牵头抓、选派后备干部蹲点抓、市县部门帮扶抓、乡镇班子成员具体抓的“五位一体”办法,33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整顿提升。同时,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向2530个行政村下派第一书记。

钱往基层投。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和逐年递增机制,重点向农村和两新组织倾斜,从去年起,实施每村每年新增5万元转移支付补助计划,吉安市党建经费投入达3.79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力往基层使。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计划,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消除年经营性收益2万元以下的“空壳村”。去年以来,该市已消除“空壳村”647个,探索出物业租赁型、农林经营型等发展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群众能力普遍增强。

“有困难找支部”逐渐成为群众的第一反应和值得信赖的依靠。新干县沂江乡五保贫困户姚林祥是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前段时间大风把她家的半边铁皮房吹走了,村党支部立即在原址上帮其重新修建了水泥房,并为老人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加上合作社分红,一年收入有9000多元。

服务发展聚民心

加强基层党建,重点在提升组织力,最终是要让群众得实惠。这也是吉安市开展“一树两强”主题活动的初心。

推进“党建+脱贫攻坚”,吉安市4.4万余名党员奔赴脱贫攻坚最前线,与贫困户结对子,制定帮扶方案,确保帮扶效果,累计为6.9万余名群众解决问题11万余个。

实施“党建+文明城市创建”,全市近4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在八小时内外带好头、作示范。党员带、群众跟,文明和谐的新风吹遍吉安城每个角落。

落实“党建+社会治理”,全市2500多个行政村推行以强化基层党建为引领的村级组织治理模式,189个社区启动了“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提升工程,初步构建“党建引领、按章办事、以制管人、服务为民”的基层治理格局,全市乡镇(街道)上访人次同比下降24.9%,举报反映村干部问题的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0%以上。

优化政策激励突出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精选范文 篇2

为解决村干部选人难、用人难和党员致富带富作用不明显等问题,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启动实施了以培养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和党员致富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两个半百”工程,采取择优选拔、多元培育、动态管理等措施,推动农村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择优选拔定对象。由区委组织部负责,分别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库,按照个人自愿报名、村级党组织推荐、乡镇党委审定、区委组织部审核备案的程序,采取“留、选、推、引、派”等方式,层层推荐、级级把关,从全区农村党员中筛选确定50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50名党员致富带头人,直接作为区级层面跟踪管理培养对象,制定具体培养管理措施,逐步提高培育对象的干事创业能力,解决村干部现选现用、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目前,已选拔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8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185名。

多元培育提素质。坚持将培育对象与村干部同等对待,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依托区委党校、大学生村官实训基地、农民实用技术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理论、农业科技、致富信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培育对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区委每年拿出5%的村干部外训指标,用于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训,组织到市内外产业发展示范点进行实地观摩,进一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增强致富带富能力。同时,鼓励基层把后备人选和致富带头人任命为支书助理或推选为委员,全面参与村中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矛盾调解、卫生整治等各项工作,提前接受工作锤炼,为进入村干部队伍奠定基础。

健全机制严管理。坚持“择优进入、动态管理、末位淘汰”管理机制,乡镇每半年召开1次村“两委”会和党员群众会,对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的“德能勤绩”等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符合标准的保留下来,对不符合条件的调整出后备库,对空缺名额及时进行补充。区委组织部每年按照10%比例对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履职和发挥作用情况进行抽查,并对党员致富带头人扶持项目进行全面检查,使后备干部队伍和培育对象始终保持充足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对表现优秀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在村级党组织书记出现空缺或村级换届选举时优先推荐使用。目前,已有12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2名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并依托致富带头人建成了温泉镇刘店村农民田间学校和什社乡三姓村果业技术培训基地、肖金镇瓜菜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为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搭建了平台。

优化政策激励突出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精选范文 篇3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后,安徽省六安市紧密结合本市实际,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坚定不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切实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树立鲜明导向,把实干担当的干部用起来。六安市出台《关于市委管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工作办法(试行)》,把干部在推动脱贫攻坚、绿色振兴中的实绩表现作为考核重要内容,树立注重基层注重实干的鲜明导向。出台《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打通专业技术岗位到管理岗位任职通道,为能力突出、业绩显著的专业技术人员开辟上升新路径。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先后两次从埋头干事、踏实创业的乡镇街党政正职中公开遴选了16名市直单位副职,并集中选派到经济建设一线带职锻炼,根据实际表现安排合适岗位。

从严管理监督,把履职尽责的规矩立起来。针对少数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标准不高、工作落实不力、担当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够等问题,组织开展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解决懒政怠政问题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加强日常考核、效能督查,结合巡视巡察、信访举报等工作,对懒政怠政、不作为等干部提醒函询83人次,批评教育16人次,诫勉3人。建立领导干部待岗制,对不胜任岗位要求、群众意见大的干部,免去现职,实行待岗。出台《关于加强一把手监管的实施意见》,通过严明监管责任、注重教育引导、织密监管网络、健全监管制度、加强执纪问责等手段,打造“铁一般担当”的一把手队伍,形成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

强化教育培训,把干事创业的能力提起来。充分发挥六安市红色资源优势,打造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组织“红色六安”巡回宣讲和“红色历史”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读红色书籍,深入开展向革命先烈学习活动,大力弘扬“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老区精神。加强党员干部业务培训,让干部去一线历练,每年组织市委党校主体班学员赴东部沿海地区和合肥经济圈城市接受拓展培训,不断提升干部实践能力和履职担当。

完善激励保障,把创先争优的干劲鼓起来。强化干部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升降挂钩,在推荐表彰或安排外出学习培训时,对好班子和优秀干部优先考虑。实行市县组织部门约谈访谈基层干部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对基层干部定期约谈和走访慰问。完善干部待遇保障,坚持向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倾斜,在政策范围内制定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奖励办法,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优化政策激励突出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精选范文 篇4

为深入学习贯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江苏省海安市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依托“一中心、三基地、百家讲堂”载体,组织各种形式的理论分享、百姓名嘴宣讲、“理论剧场”,扎实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这一重要辅助读物,推动新时代理论宣讲落深落细落实。

精心解读演绎,推动理论宣讲上舞台。市委中心组率先垂范,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写,在全市掀起新时代理论宣讲的新高潮。邀请名师对百姓“名嘴”进行培训,为其释疑解惑。撰写理论文章,帮助百姓“名嘴”们理清思路。百姓“名嘴”们带头把理性化、逻辑性强的“理论语言”翻译成“方言、土语”,把抽象的理论创作成具有理论教育功能的地方特色文艺节目,让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组织各区镇围绕十九大报告中的“伟大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美丽中国”等部分主题、章节编写宣讲脚本。探索情景剧等10多种基层干部群众喜爱的形式,有戏曲小品、互动式情景学习课堂、独角戏、“听说读写”学理论、鼓书等多种形式,搬上城市“理论剧场”、乡村大舞台、学校礼堂等地生动演绎,让新思想“活起来”、“动起来”。突出趣味性、通俗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使基层干部群众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延展传播媒介,推动理论宣讲进网络。顺应人们阅读习惯,利用“两微一端”、QQ群等新媒体,探索“新媒体+理论”模式。在政务微信公众号“海安发布”上先后推出南通市13位理论宣讲专家宣讲视频,推动理论宣讲从“线下”走到“线上”。在“海安发布”开设“掌上《三十讲》”专栏,推出《三十讲》系列H5理论秀、音频秀,发布讲话、学习资料、特色活动信息及工作学习体会。探索理论宣讲“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组织海安“互联网+党支部”党员走进军营,进行理论宣讲并赠送《三十讲》给武警、消防、人武官兵。确保“互联网+宣讲”内容“解渴”,形式“炫酷”,让新思想更通俗易懂、贴近人心,使基层理论宣讲呈现出强大生命力。

覆盖基地平台,推动理论宣讲到末梢。以多平台实现广覆盖,着力推进海安市理论“一中心、三基地、百家讲堂”建设,(市新时代传习中心,雅周家庭文化室道德传习基地、大公镇党的创新理论文艺传习基地、南莫板凳讲习所理论传习基地,百家道德讲堂、理论讲堂、社科讲堂“三堂融合”讲堂),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有保障。依托遍布乡村的基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进基层每个乡村。“市30位名嘴+N”打造市、镇、村三级名嘴“理论好声音”宣讲秀,每月至少宣讲2次,每次30分钟,把讲堂延伸到街头巷尾、学校课堂、公园广场、社区楼栋、田间地头、种植基地、车间工地、军营大学……定期开展“理论大家谈”“幸福理论送上门”“理论面对面”“理论茶馆”等活动,通过小型化、庭院式、一对一宣讲,让理论宣讲在沙龙聊天中得以开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火”起来、“热”起来,接地气、有人气、冒热气”。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