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蛙的种类有很多,乐于了解不同蛙类之间的区别。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了解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及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外形特征。

二、活动重点

了解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及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外形特征。

三、活动难点

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四、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PPT,蝌蚪变青蛙成长视频,小蝌蚪变青蛙舞蹈音乐。

五、活动过程

(一)图片对比,了解蝌蚪与青蛙外形特征的的不同。

1、指导语:今天,咱们班来了位小客人,瞧!(投影小蝌蚪)小客人是谁啊?幼儿表述蝌蚪外形特征。师小结: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2、引导幼儿对比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不同。幼儿表述蝌蚪与青蛙外形特征的不同点。师小结:蝌蚪和青蛙的颜色、外形都不一样,蝌蚪是黑色的,青蛙是绿色的。蝌蚪有尾巴,没有腿,但是青蛙没有尾巴,有四条腿。

(二)观察图片,初步了解蝌蚪成长不同阶段的外形特点。过渡语:哎,真奇怪,蝌蚪和青蛙长的一点都不像,那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啊?你们见过其他样子的蝌蚪吗?出示不同阶段蝌蚪照片,请幼儿观察并口述不同点。师幼小结蝌蚪成长不同阶段的外形特点。

(三)观看视频,了解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1、幼儿根据对蝌蚪成长变化的猜想自主排序。操作规则:那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呐?请你们二个人一组,从红色的圆点开始,根据自己的猜想往后摆一摆。幼儿表述蝌蚪成长变化的猜想。

2、了解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指导语:你们有这么多想法,那小蝌蚪到底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大青蛙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蝌蚪变青蛙》视频。

3、调整排序,加深对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指导语:你们刚才看到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幼儿自主修改并表述蝌蚪成长变化的过程。师幼小结:首先它是一个小小卵,然后它长出了小小的尾巴变成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出了后腿,接着又长出了前腿,慢慢尾巴消失了,就变成了大青蛙。

(四)舞蹈表演,巩固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指导语:原来小蝌蚪就是这样变成大青蛙的,咱们也来表演一下《小蝌蚪变青蛙》!引导幼儿表演蝌蚪不同成长阶段的外形特征。

(五)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不同蛙类的区别。提问:小青娃们,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蛙类朋友吗?师小结:其实世界上蛙的种类有很多,有生长在树上的树蛙,有因为叫声像牛而得名的牛蛙,还有生长在沙漠中的沙漠雨蛙,虽然它们的名字不一样,长得也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由卵宝宝变成小蝌蚪,然后一步一步变成蛙类的。

(六)课后搜集资料,自然结束活动。指导语:那世界上还有哪些蛙类呐?就由你们自己去搜集资料,明天带到幼儿园来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和认知小型动物的兴趣。

2、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3、认识蜘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各种各样的小型动物。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蜘蛛在哪里

2、课件:照片-蜘蛛

3.ppt课件:蜘蛛

动画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谜语:一个小珠子,吐丝结网子,网子粘虫子,吃成小胖子。

二、 展开:

1、播放动画片:蜘蛛在哪里

观察探索蜘蛛的外形特征,说一说蜘蛛长什么样子。

2、 课件:照片-蜘蛛

通过蜘蛛照片,细致的观察蜘蛛的外形特征。

蜘蛛的头胸部长着什么?

它的腹部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蜘蛛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有蜘蛛的口器、八只步足,

腹部一般为圆形和卵圆形,能纺出丝的纺织器在腹部。

3、 ppt课件:蜘蛛,了解生活习性。

你在哪里见过蜘蛛?

蜘蛛是怎样捕食的?

蜘蛛喜欢吃什么?

小结:蜘蛛生活在树上、草间、石下、水边、洞穴、灌木丛等处,能适应各种环境,

有的蜘蛛结网捕食,有的蜘蛛四处找吃的,还有的生活在洞穴中,蜘蛛以昆虫、多足类动物为食物。

4、 了解蜘蛛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蜘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蜘蛛?

小结:蜘蛛能捕捉农田里的很多害虫,有的蜘蛛还可以入药。

因此,蜘蛛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和利用蜘蛛。

三、结束

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小型动物,激发对小型动物观察活动的兴趣,拓宽幼儿视野。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让幼儿在玩水中感受水的特性。

2、引导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发现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节约用水,水的环保等方面的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玩水,启发幼儿了解水的特征。

教学难点:

幼儿知道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引起发生变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

1、脸盆10个,不同形状的瓶子若干,扎了眼的塑料袋若干,毛巾20条。

2、牛奶、水各一杯。

3、操作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三个。

4、投影仪一台,幻灯片4张。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题

教师出谜语:手抓不起,刀切不开,早晨起来洗脸洗手需要它。

(谜语:水)

2、听录音(水流)

(1)这是什么声音?(水流动的声音,学学:叮咚叮咚,哗啦啦,双摆手)“那今天呢,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来玩水”。

二、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感受水的特性。

水流到了江河上,流开小溪上,流到池塘里,那么,水它有没有形状?

1、实验:水会流动。

(1)让幼儿动手自由嬉水(用教师提供的各种小瓶,扎了眼的塑料袋),让幼儿自己感受水的一些特性。

(2)要求幼儿在嬉水时把衣服袖子拉高,随时用毛巾把手擦干净。

(3)提问:①小明捧一捧水,水会在你手心里吗?(不会)

②用手抓一抓,抓得住水吗?(抓不住)

③用塑料袋装水,水会怎么样?(流到了脸盆里)

④水是什么形状的?

(4)总结:水是会流动的。(请幼儿跟着老师集体说两遍)

2、实验:水没有固定形状。

(1)请幼儿用教师提供的各种嬉水工具盛满水,让幼儿自己感受和体会水的形状。

(2)要求幼儿在自己实验后,把手随时擦干。

(3)提问:①水装到脸盆里是什么形状?(脸盆的形状)

②水装到塑料袋里是什么形状?(塑料袋状)

③水装到瓶子里是什么形状?(瓶子的形状)

12下一页

(4)总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幼儿说两遍)

3、实验: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的液体。

(1)教师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仔细观察,再让个别幼儿上来尝一尝,闻一闻,然后扔两块小石头放到两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

(2)提问:①哪杯是水,哪杯是牛奶?为什么?②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尝、闻)

③你能从哪个杯子里看见刚才的小石头?

(3)总结: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要求幼儿说两遍)

总结水的特性:水是会流动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4、实验:水的三态变化

(教师出示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等)

把决块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让幼儿仔细观察,冰块加热后,化成水,水再加热会变化水蒸气。

总结:水受热变成汽,遇冷变成冰。

(二)水的用途

1、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事、什么时候、什么东西都需要水?

(洗手、洗脸、洒水、入厕、拖地、擦桌子等)

教育纪儿节约用水

(1、关水龙头;2、洗手时不能开太大)

教师讲小故事:“一位小朋友洗完手,没有关紧水龙头,小水滴叫他回来,他也没有听到,小水滴伤心地在哭泣”。

提问:我们怎么来帮助小水滴,不让他伤心?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想法,并过渡到故事中,小水滴笑了,夸我们是能干的小朋友。

(四)、看幻灯片

(1)让幼儿观察。小红洗四块手捐,分别放在图上的四个地方,哪个手捐干的最快?为什么?

(2)启发幼儿知道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冰块。

2、听音乐,《洗手绢》

师:“咱们今天认识了水,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手绢洗干将,晾到院里最容易干的地方。”

3、听音乐,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滚动各种物体,探究能够滚动的物体的形状特征。

2、尝试通过改变外形,把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玩具城(能够和不能够滚动的玩具若干)。

2、贴有能够滚动和不能够滚动标志大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我们去参观“玩具城”,小朋友仔细看看玩具城里有些什么玩具?猜猜哪些玩具是能滚动的?哪些玩具不能滚动?

二、探究什么物体能够滚动。

1、请幼儿试试、玩玩、看看到底哪些物体能滚动。

2、将能够滚动的玩具送到有滚动标志的筐子里,不能滚动的玩具送到不能滚动标志的筐子里。

3、师: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和形状有什么特点?那些不能滚动的物体的形状又是怎么样的?(幼儿讨论)

三、尝试让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

1、师: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不能够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呢?(引导幼儿思考)

2、让幼儿动手来尝试,可以同伴合作,教师进行指导,让每位幼儿都主动参与进来。

3、请幼儿展示交流探究结果。(把报纸卷成团;把硬纸卷成筒;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借助于能够滚动的玩具)

四、活动延伸:在活动区继续提供多种物体供幼儿操作,同时鼓励幼儿将不能滚动的物体变成能够滚动的,进一步观察滚动现象。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