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
教学目标:
1.知道雷锋从小乐于帮助别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向雷锋学习。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过、桥、时、座、河、背、又;认识走之儿、广字旁和同字旁;理解“过来、过去、又”等词语的意思;会区别“一个”和“一个一个”的不同意义。
3.正确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又、过来、过去”的意思。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1、出示雷锋肖像,简介雷锋的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过桥”。(出示课题)讲的是雷锋小时候帮助同学的事。
3、出示卡片,学习生字:过,读准三拼音,学习新偏旁“走之儿”,学会“过”的笔顺。(先里后外)说说它是什么结构?(半包围结构)。
4、学习生字“桥”,三拼音,扩词理解。
5、齐读课题。
二、听课文录音。
要求小朋友边听录音,边思考: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讲了雷锋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初学课文,随课文学习有关生字。
1、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在每句话后面做上“/”记号。
2、指名四个小朋友分别读四句活。
3、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啊?
出示卡片,学习“时”,读准翘舌音,字形与“过”作比较,用“时”口头组词。
4、雷锋和小同学上学时,得经过什么?
a.学习生字:座,认识广字旁,学生自己分析字形?(广+坐)
b.学习生字:河,怎样记住字形?(氵十可),扩词理解意思:大河、河水等。
5、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的?学习生字:又,掌握字音字形。学习生字:背,认识月字旁。(北十月)
6、认读带读字:
léi hu màn
雷锋 时候 漫过
7、指导学生在书上的囹字格内给每个生字描一遍。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说说偏旁名称:走、广、月。
3、齐读生字新词两遍。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1、2题。
六、课外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检查生字新词,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比一比,再组词。(口头回答)
过()雨()去()又()
时()两()云()有()
3、指名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一句。提问:这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课文中“小时候”是什么意思?
2、雷锋他们要过桥,碰到了什么困难呢?齐读第二句话。
讨论:①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②“漫过”是什么意思?打开幻灯,看图理解“漫过”的意思。
3、在这样的情况下,雷锋做了一件什么好事呢?
4、打开幻灯,练习说话: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
5、出示句子:
bēi
上学时,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背过去。放学后,雷锋又把bēi
小同学一个一个背过来。
①指名朗读。思考: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圈出有关词语。
②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a.“一个一个”是几个?它和“一个”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b.看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背过去”和“背过来”的不同意思。
c.“背过来”这里为什么要用上“又”字?
③指导朗读。
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三、课堂小结
1、看幻灯,讲一讲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作业
1、把“比一比,再组词”的作业完成在练习本上。
2、《课堂作业》第三题。
五、课外作业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检查字词。总结课文。深化导行。完成有关作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组词。
桥( )( )( )
河( )( )( )
2、《课堂作业》第4题。
3、看幻灯,复述这个故事。
二、齐读课文
三、总结导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雷锋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2、出示句子,齐读:ɡuān xīn bié 人bānɡ zhù bié 人
3、你准备怎样向雷锋学习?
四、作业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五、课外作业
向小朋友推荐课外读物,准备召开“雷锋故事会”。
一、设计理念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兰兰过桥》是一篇科普文,文章写了身为桥梁工程师的爷爷为兰兰介绍了潜水桥和塑料桥两种新型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新型桥梁的神奇,使用与携带的方便,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文中运用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她一看,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桥的样子,通过对比喻句的朗读、感悟,明白了桥的形状奇特和使用方便。“惊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轻巧”、“又平又稳”等词使学生感悟到新型桥给人们带来的奇妙享受,让他们有要大胆想象、大胆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上采用先读书,再识字的倒置法。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六、教学策略
1. 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2.注重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导入环节、识字环节,还是读悟环节,教师都力求将学生带入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3.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进行拓展活动。
七、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在哪里见过?快把你见过的桥说给同学、老师听。(学生自由答)
2.课件(出示不同桥的图片)边播放边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各是什么桥?
(1)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
(2)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学生齐读。
5.再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图体会,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潜水桥?(引导学生从桥的特点,从桥上可以看到什么来回答)
(3)再读、感受潜水桥的神奇。
2.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4)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塑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4.、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
三、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由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
“坐”1.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两点;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一、活动目标:
1. 欣赏动画,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节奏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通过学习朗诵诗歌,感受小熊在过桥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过程。教育幼儿养成乐于助人和勇敢独立的性格。
二、活动准备:
小熊图片、整篇诗歌的动画、诗句分解的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 图片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好,大家请看这里(出示小熊图片),对是小熊。今天是小熊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它可高兴了。可是在路上遇到了一点事情,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2. 出示整篇动画供幼儿欣赏。
(1)与幼儿谈话,提出课题《小熊过桥》。
(2)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诗歌中都出现了谁?(竹桥、小熊、乌鸦、流水、鲤鱼)。孩子们表现得好,就给予他们语言的。鼓励。
3、出示诗句分解的图片 :边看图边讲解边提问,加深幼儿理解。
讨论
1、小熊遇到困难时,乌鸦、流水、鲤鱼分别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谁呢?为什么呀?
总结:乌鸦和流水不但不帮助小熊,还笑话他。只有鲤鱼鼓励小熊,使它变得勇敢自信,顺利的过了桥。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鲤鱼,它是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我们要向鲤鱼学习,乐于帮助自己的同伴哦!
讨论
2、过桥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保持身体的平衡,眼睛向前看,还要勇敢一点、自信一点,有时候还需要我们互相帮助一下呢!
4、再欣赏整篇动画,幼儿可以跟读。老师适时的跟动画做手语操,一边轻声的随动画上朗读诗歌。(把学习诗歌的热情又推向另一个高潮,边做手语操边朗读诗歌。)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来来来,都到老师这边来。今天你们都表现得很棒,来喊出我们的口号(我是最棒的,耶耶耶!)一会呢,老师带你们去玩过独木桥的游戏,开心吗?好,我们现在把队排起来(齐声说:排队整齐,不拥不挤)。好,走喽、出发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