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如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1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
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
教时: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讲述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 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 自己探索
1、 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 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 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 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 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巩固深化
1、 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 数水果,摘水果
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
七、总结评价
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教后记:1 学生对看图数数很有兴趣,并能根据图说话,掌握了数数的技能。
2 对于事物与图的对应(点的对应)不太清楚。
3 学生还不太能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
设计理念:
这是小学生的第一堂数学课。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示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了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为此,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努力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而且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使学生首先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学习过程有趣,为今后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开个好头。
2.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亲切的语言和正面积极的评价、鼓励,让学生喜欢观察,让学生从观察中得到乐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3.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思维的灵活性。“美丽的校园”中人与物的数量非常丰富,教学中教师既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又要鼓励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善于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叔叔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使学生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学习重难点:
数数的兴趣和方法的培养;
学习准备:
每个学生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学生数数)
老师很高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 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 我说二,你说二, 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 身上长着许多二, 鲜红领巾胸前戴,
学习数学做练习, 二只手来二只脚, 三只角和三条边,
就要用到纸和笔。 还有眼睛和耳朵。 小朋友们真喜爱。我说四,你说四, 我说五,你说五, 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 五星红旗迎风舞, 六一节日多快乐,
四只角来四条边, 国旗上有五颗星, 唱歌跳舞做游戏,
用它读书和写字。 我是一颗小星星。 祖国儿童真幸福。我说七,你说七, 我说八,你说八, 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 一起去帮老大妈, 老人节在九月九,
双休在家要读书, 你扫地,我擦窗, 尊重长辈有礼貌,
还帮妈妈做家务。 乐得大妈笑哈哈。 人人夸我好宝宝。我说十,你说十,
两只手上有手指,
十个手指用处大,
学习雷锋做好事。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1. 激发观察兴趣
我们都是小学生了。现在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将书p2-3画面整体呈现]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到学校来上学了。大家仔细看一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呢?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视情况进行适当的追问:还有吗?
2. 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有几面红旗?
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并加上圈。
教师:有几位老师?
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课件同时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
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
此时不再单独出示教学楼的图。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可仿照⑴进行教学,但教学形式要适当加以变化。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
附: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表数量 人和物 1 国旗,楼房,老师…… 2 农房,单杠,跳绳的学生,讨论问题的学生,向校园走来的学生…… 3 石凳,踢足球的学生…… 4 垃圾筒,小气象站里的学生…… 5 校园外的楼房,国旗上的五角星…… 6 花坛里的花,校园周围的大树…… 7 鸽子,锻炼身体的学生…… 8 校园外绿地上的树,戴红领巾的学生…… 9 所有女同学 10 所有男同学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 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
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
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
2.认数字卡片。(进一步了解认数情况)
3.按方位数数。(使学生逐步明确到位,易于今后学习)
4.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及口头表达、实践能力)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的东西。看谁把数学知识学得更好,用得更好!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1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10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
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1”,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看书,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3个小朋友)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小朋友踢足球,3条凳子,3个女孩跳绳,它们的数量都是3。
(板书“3”,全班跟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5朵花)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全班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2~5页内容。
教学设计说明
在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使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数数活动。
刚入学的儿童对课堂学习还不太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个特点,在出示挂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让学生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
2、面向全体同学。
注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等情况,特别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发现学生有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熟练观察、逐一点数……让学生有一个学习数学的良好开始。
3、自然渗透品德教育。
这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一、 谈一谈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课本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一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同桌小朋友互相数一数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其数一数。)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老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一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可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言语表达能力。)
①、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生1:一面国旗。
生2:一座楼房。
生3:一位老师。
生4: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②、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
生1:有2个同学在跳绳。
生2:有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生3:有2个同学在看书。
生4:有2个同学正进校门。
……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2个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2个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有2个同学在看书,讨论问题。那么,2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敬礼、2个同学看书等等,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③、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学方法同①、②。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事物时,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如果回答是“数出来的”,可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
师:(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做事要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位同学数得好?
可指名几个学生再顺序地数一数各数。
④、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让学生再对照教科书第4页、第5页看一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一数身边的实物。
(通过数身边实物的个数,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a、鼻子、眼睛、嘴、耳朵、手指头、纽扣。
b、门、窗、灯、条帚、桶、黑板。
c、第一排同学的人数,第一行同学的人数。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好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一些实物的数量。大家数得都很认真,数得很准确。放学后,你们可再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教具准备:
电脑、视频展示台、课件、正方体、千页书一本。
学具准备:
计数器、每人两个由1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红色水彩笔、胶带、剪刀。
(一)联系生活,提供信息,感受新知
1.数一数
(1)这几天同学们都在数夜空中的星星,那么用肉眼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少颗?谁愿意告诉大家数的结果?
(2)请看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电脑出示:夜空图,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
(3)读一读。
2.提供信息,感知生活中的大数
(1)电脑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
①请看这两幅图,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有多高?
②同桌互相议一议,并反馈结果。
③请看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电脑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约8848米。
④读一读、想一想1米有多高,用手比画比画。那么468米有多高?8848米呢?
(2)电脑出示:鸟图。
①想一想我国发现的鸟类有多少种。
②请看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电脑出示: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166种。
③读一读。
3.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1)我们已经知道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约8848米,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3000颗,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166种,像这样生活中的大数还有哪些?
(2)请五人小组议一议。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
(4)同学们刚才在生活中找到了许多大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大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具: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2)这个正方体是由许多小正方体组成的,请同学们数一数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3)学生数,但数不清楚。
(4)为什么数不清楚?(生:有的看不见。)这时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好奇,想拆开来数。
2.动手操作,探索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1)(把大正方体放在视频展示台上)请认真观察大正方体由几层组成,一层有几条,一条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
(2)反馈观察结果。
一条有10个正方体组成,一层有10条,表示几个十?(表示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这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组成。你们能摆出这一层吗?
(3)摆一摆,数一数,探索新的计数单位百千之间的进率
①五人小组合作摆出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层。
②各合作小组数一数摆好的这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③(视频展台上)展示10个合作组摆好的作品,评出优胜组。
④让我们一起拿同学们摆好的作品摞出一个大正方体。
出示:一层。这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生:100个。)
边摞边数:一层100个,二层多少个,三层呢?九层呢?
问:900是几个百?(9个一百)再添一层是几个一百?(10个一百)10个一百是多少?从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10个一百是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4)看一看,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探索千万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
①电脑出示:1个大正方体有1000个小正方体,2个大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9个呢?(生:9000个。)9000是几个千?(生:9个一千)再添1个大正方体,是几个一千?(生:10个一千。)10个一千是多少?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千万的实际含义
(a)估一估这本书有多少页?(生:1千页。)
(b)10本这样的书有多少页?(生:1万页。)
(c)用手比画一下1万页有多高。
b?蔽倚S卸嗌倜?学生?(生:大约1千人。)
(a)电脑出示:升国旗图,结合这个图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升国旗时,全校师生在操场的情境是什么样的。
(b)再想一想像我们学校规模一样的10所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生:1万人。)这1万名学生站在操场上升旗是一个怎样的情境?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那么,我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1.数一数,说一说,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第29页说一说)
(1)学生在书上独立试做。
(2)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说,师用电脑演示。)
2.用红色涂出238个小方格(第29页涂一涂)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方格的排列规律。
(2)根据小方格排列规律独立涂出238个小方格,并能使大家一眼看出你涂的是238个小方格。
(3)集体反馈。作品展示,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涂的。
3.填一填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①653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②23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的;
③1万是()个千。
4.说数、拨数比赛
同桌合作进行,一人说数,一人在计数器上拨数,比一比看谁说得多,拨得快。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整节课中,我为学生创设了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主动探索和体验生活中大数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注意观察,从生活中找出大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大数。从操作中感受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从实践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说数、拨数比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又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兴趣。这节课,学生始终在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新知识。一节课下来,全体学生基本达到了学习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习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p3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它从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的技能)出发,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有4个数数的问题,其中熊猫、圆片和方格都是方阵排列的;苹果是分堆摆放的。应注意到“数熊猫”和“数圆片”教材所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是跳着数的方法,后者先数一排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先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数方格”给学生提供了应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独立解决问题与交流的机会。“数苹果”的重点在于如何计算冗长的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重点: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难点: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从前往后数一数我们班的课桌,一共有几排?每一排坐几个小朋友?再从左往右数一数,课桌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小朋友?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说一说,体会什么是“排”,什么是“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结合“数数”的活动,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数一数熊猫有几个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第一个情境图。
师:这些熊猫跟我们教室里的课桌一样,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这些熊
猫摆成了几排,几列?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熊猫,你有什么好办法?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师:把你想的好办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好办法。
3.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1)有的孩子可能是一个一个地数,有的是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跳着数。
(2)请两位能跳着数的学生(一个是一排一排地数的,另一个是一列一列地数的)到实物投影仪前演示,一边指一边数。
(3)师:一排一排地数,是5个5个地数,大家再数数看共有几个5?一共是多少?
(生:1个5,2个5,3个5,一共是15。)
(4)师:刚才这样数数计算的过程,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达:5+5+5=15(板书)。
(5)师:那么,一列一列地数的计算过程,你们能写出一个算式来表达吗?大家再数一数,然后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3+3+3+3+3=15),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来写算式。
(6)可能有孩子别出心裁地提出:还可以2个2个地数,一共有7个2,最后再加上1也是15个。老师要肯定这种数法也是对的,特别是数一堆无序排列的东西的时候,这种方法很管用。但是遇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人们还是习惯于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
活动二:数一数圆片有几个
1.学生独立观察(教材第2页)第2个情境图,应用从“活动一”学到的方法数一数圆片有多少个,并在草稿本上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怎样列出算式。
3.再请学生认真地看一看,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数的,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数法所对应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4.教师板书,表示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区别:
6+6+6+6(有4排,每排6个)=24(个)
4+4+4+4+4+4(有6列,每列4个)=24(个)
活动三:数一数有多少个方格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教材第3页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怎样列式?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
师:认真观察我们列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活动四:数一数苹果有多少个
1.学生独立解决教材第3页第4题。
2.把问题引申,进一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6盘、10盘、15盘苹果的连加算式并算出结果。
3.就怎么计算15盘苹果有多少个,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3+3+3+3+3+3+3+3+3+3+3+3+3+3+3=?
算法1:从左到右,逐次加3,得出45。
算法2:从第一个3开始,3,6,9…3个3个地跳着数,数到最后一个3,得到45。
算法3:3个3是9,15个3就是5个9,9+9+9+9+9=45。
算法4:5个3是15,15个3就是3个15,15+15+15=45。
(如果学生没想到算法3与算法4,教师可以介绍,它们的特点是简化了原来的连加算式。)
4.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表示原来的算式有没有比算法4更简捷的方法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智慧老人说的一句话:“用乘法表示就方便了。”
(制造了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三、总结:
1.根据教室里座位排列(6排8列),在本子上列出计算全班人数的加法算式。完成的同学请举手做个象征胜利的手势,鼓励一下自己。
2.让学生交流这堂课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
新课导入时,利用学生的座位这一生活资源,让孩子通过数一数体会列和排的区别,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数熊猫和圆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地数和交流各自不同的数法,再次深入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觉得教师适当地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数熊猫时,教师先逐步引导学生列出横着数的加法算式:5+5+5=15,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竖着数的连加算式。在数圆片的活动中又引导学生阅读、比较数学课本中的两种不同方法,使得很多孩子都能从跳着数进一步发展为只数一排有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只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在最后的数苹果活动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构思发生了偏离,大部分学生只能想到算法1和算法2,当老师想介绍算法3,算法4的时候,有部分超前学习的孩子叫嚷着用乘法来计算。本来设想用智慧老人的话设置一个悬念,可针对当时的情况教师只能改变设想,利用学生的回答进行下一节课的引导和铺垫。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有技巧地抓住学生的回答展开教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案例点评:
1.学生数数的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是抽象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基础。本课教学设计注意到教材中在处理4个数数活动时的区别:数熊猫时是跳着数的,数圆片时方法有所不同(数一排几个,有几排;或者数一列几个,有几排);通过这两个活动,体会不同的数法都有相应的算式表示。数方格时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交流。
2.数苹果的活动设计有新意。让学生探索计算15个3相加的算法,发现实施分组计算的策略,可以减少连加算式中加数的个数,使算式简化,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算式是否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下一节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上面有一些数学信息,你们想不想看、
利用电脑依次向学生呈现以下四幅图片,每呈现一幅图片,通过师生对话,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图片的信息,教师给予适时的评价,再出示文字说明,指名读一读具体的信息。
最后观察这些数学信息中的数与以前我们学过的百以内的数比较,怎么样、(都变大了)对,都变大了。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生活中的大数。(贴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知新会学
1、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这儿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想不想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么多小正方体,怎么数呀、一会儿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来进行数一数的活动。
活动时要求:先想一想怎么数、然后用你们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在小组里运用自己的方法与同伴们数出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3、集体汇报,丰富认知。
先来说一说你们小组都数出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生1可能:600。
生2可能:1000。
教师板书记下不同的数据:600 1000
看来同学们的意见有所不同,那就请你们分别说说你们是怎么数的。
先请数的结果是600的同学,说一说。(请同学拿着学具上来讲数的方法)
他这样数有道理吗、
再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上来数一数。(请同学拿着学具上来讲数的方法)
再请数的结果是1000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生:先横着数1个、2个、3个、4个10个--那就是说这样的一行有10个。
再竖着数1行、2行、3行、4行10行--也就是有10行。
也就是10个10是多少、
意思是说这样的一层是100,请你接着数
1层、2层、3层、4层10层,一共有10层--也就是10个100,10个100是多少、就是1000。
你们组是这样数出1000个的。
你们数出600个,你们小组忽略了哪儿没数、 所以这个大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生能通过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你们都同意这个大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再跟随电脑来数一数。
4、电脑演示,体验成功。
(播放课件)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
这是组成大正方体的1个小正方体。(拖拽出1个小正方体)
先一个一个地数(点击电脑,师生一起数2个、3个、4个10个,随着用鼠标点数小正方体依次闪烁变色。然后拖拽出另外的9个,组成1列),数了10次,就是1个(十)。我们再这样十个十个地数(点击电脑,师生一起数2个十、3个十、4个十10个十,随着数1列1列的小正方体依次闪烁变色。然后拖拽出另外的9列,组成1层),数了10次,10个10就是一百。我们可以把这一百看作一层,2层呢、接下来怎么数、再这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第9层时问:再加一个百是多少、 10个一百--就是一千(点击电脑,出示完整的1千)。
跟你们数的一样吗?
想一想,还有没有比一千更大的数、你们打算怎样去数、(一千一千地数)(点击电脑演示)我们一起来数:1个千、2个千9个千是多少、再加1千是多少、 (一万,1万就是10个1千。)(电脑出示:一万)。
我们发现今天数一千时,是一百一百地数,数了十次,也就是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首先,教材呈现了四幅图片,图片中的数据都是几百、几千的数目,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这样的大数,从而感受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并学习这两个计数单位。教材还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的实际意义有具体感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设备、坐标纸卡片若干、练习题卡片、晚报一张。
〖教学设计
(一)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1.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将百以上、万以内的数整理出来,万以上的数留待以后学习。
2.新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问:听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大数,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数中发现新的计数单位了吗?一千、一万有多大?它们与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认识大数
1. 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问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百。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卡片(10100格),它与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共有多少格吗?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千。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时的情境,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千或几千的吗?
3.引导观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与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吗?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万。
师:请看这张报纸,这样的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万的吗?
(三)引导填写数位顺序表
(四)练习
1. 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几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个百、1个十、5个一)、9300格(9个千、3个百),引导学生数小格,并说明我校现有915名学生、我校占地面积约为9300米2。
(五)总结
1. 你喜欢大数吗?为什么?
2.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有意义的大数,课后请你选一个最喜欢的大数,在一万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数量的小格,最后请家人或同伴数一数小格数,再给他们讲一讲这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对于万以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时难度较大。我注重让学生实际感受,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1. 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除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习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1)学生初步感受大数,把大数同很高的山很长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联系,感受其大。
(2)学生在找、看、说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数的读、写,发现大数中有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标纸为学生制作了百千万的学具卡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3张卡片,自主探究出3张卡片的联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并通过直观感受建立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
3.联系实际,感受大数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具体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万的具体感受。
如,教学千时,引导学生观察学校上操时的情境,说明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教学万时,引导学生观察报纸,说明一版报纸约有一万字。
4.以少见多
要使学生理解不易直观感受的大数,就要帮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少见多的想像。
以少见多是指从较少数量的积累去想像较多数量。如,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多少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对学生现在理解万以内数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数都有很大帮助。
〖编者点评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活动促进学生对大数意义的理解,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知识。观察、操作几何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以小见大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而且渗透了一种比较事物的具体方法。本节课设计的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内涵丰富。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数学第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认数、数数,学会从1数到10。
能力目标: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能够数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
情感目标:在数数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学会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过渡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刚入学的小朋友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个特点,通过创设情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与同桌交流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年级小学生了。咱们这节课来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会上课,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新书的封面。书上都有些什么,分别有多少呢?
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师:这些都是数学知识,数学课上要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大家刚才表现的都很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观察图片,展开新课
(一)多媒体出示一所“美丽的校园”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新学期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都有一些什么?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然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老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因为老师不认识小朋友,可以请一排或一列的同学依次站起来汇报)
(二)数图中的`数量。
1.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生可能回答: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一个足球),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表示出来。
师: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生:用1表示。)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表扬同学们观察的仔细。
师:有2位同学在用单杠锻炼身体;有2位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有2位同学在看书,讨论问题。那么,2位同学玩单杠、2位同学敬礼、2位同学看书,这些可以用几表示?(生:用2表示。)出示数字卡片2,老师领学生一起读一读。
3.数出数量是3的。
师:图中数量是3的都有哪些?
师:有3位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3个板凳。那么,3位同学跳绳,3个板凳可以用几表示?(生:用3表示。)出示数字卡片3,请学生读一读。
4.做一个“火眼金睛”的游戏,依次数出数量分别为4、5、6、7、8的事物。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找到图片中数量分别是4、5、6、7、8的事物分别是有哪些?
师:学生回答,(表扬)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图片中数量分别是4、5、6、7、8的物体分别是哪些,并且在图片中标记出来。
5.认读9、10各数。
通过课件呈现数量为9和10的四幅小图片,让学生分别数一数(左上)小女孩的表情有几种,(右上)颜色有几种,(左下)草莓有几颗,(右下)小提琴有几把。让学生清楚地认识9和10。
(三)认读1-10各数。
1.按顺序认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字,先从小到大读。增加难度:从大到小读。
2.不按顺序读:随机指数让学生读。
三、知识应用
(一)出示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每种水果的数量。
(二)出示第二幅图片,让学生小组讨论图片中苹果、蜜蜂、蝴蝶等事物的数量,将不同事物对应的数量和数字进行对应连线。
(三)小朋友们都很能干,请同学们任选教室里的事物,数出它的数量,看谁数的又对又快。比如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
四、学习儿歌
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为了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开始讨论。这是新校园,有1根旗杆、2副单杠,3位同学在跳绳。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听清老师的要求。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发一个人潜在的能力和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成功。作为教师,把握住这种成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促使其在今后的课堂上听课更专注。
科目:数学
执教时间:
课题
数一数教材第2-5内容。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人和物的个数。
2、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
3、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指物数数。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指物数数。
教学准备: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们,你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会数数吗?会看钟表吗?会认识积木的形状吗?买完东西会算帐吗?这些生活中的事情都离不开数学。现在请小朋友看数学书的封面,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画面中三个小朋友手里拿着的彩色纸鹤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挂图:
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看一看图里都有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学生看到什么说什么,同桌互说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引导学生有序观察说完整地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你能数出各种东西的数量吗?)
师:“有几面国旗?还有什么的数量也是1?”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10的人或物。
(3)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3、联系实际,观察教室里的实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几盏灯?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呢?
三、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5页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对应的数字。
2、指名到黑板前指着任意一个圈内物体数出物体个数,读出相应的数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观察周围物体,并数一数个数。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大班数学:数一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目标:
1、会从不同的角度数物体的个数,会列不同的加法算式。
2、经历数的过程,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可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熊猫图片,圆片,苹果图片,多媒体展台、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你们看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一)”,问:同学们看到这幅熊猫图,你们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
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了不起,还有别的数法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
师:引导学生观察全部算式,比较后,说说哪种数法较好。
生观察思考并发言:横着一排一排数,或竖着一列一列地数,比较好,计算起来较简便。
(2)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二):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二)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圆片?学生独立看图,按规律数一数,并列式。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6+6+6+6=244+4+4+4+4+4=24
(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6等于24;6个4等于24)
(3)试着数有几个方格,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0+10+10=303+3+3+3+3+3+3+3+3+3=30
4、活动(三):数一数
(1)让学生观察苹果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四人小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2)让学生讨论出:6盘呢?10盘?15盘呢?(出示投影片)
(3)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三、巩固应用
1、让学生再举出这样的算式,如:上面的苹果50盘呢?能列出怎样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说)
2、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么长的算式写起来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办呢?
3、看图写加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