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教案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篇1

4、爷爷和小树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3、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

结合自己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保护树木的各种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总62电5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学生朗诵表演《轻轻地》。问:小朋友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吗?一起朗诵。

2、出示课题。谈话:大家这么爱护小草,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齐读课题。

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穿、暖、冷、伞、热”。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朗读。

(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教师通过范读或领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语。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停顿。

5、齐读课文。

(三)、认记生字

1复习“木、日、、穴”4个偏旁。(指名认读)

2指导认识“、、、、”5个新偏旁。

3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按笔顺先描写,再独立写两个。

2、展评:学生自查字纠。

五、作业布置:把“不、开”每个字

六、板书设计:不、开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63电56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2、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做“开火车”游戏,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听写生字“不、开”。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2、讨论第二段。

(1)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2)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启发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

(5)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模仿。

3、学习第三段。

(1)看图说话。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图,指导学生观察。问: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2)讨论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知道“五”的第二笔“竖”

要斜一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笔画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

(四)、扩展活动

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五、作业布置:把“四、五”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四、五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总64电57

一、教学目标: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四、五”

2、朗读课文比赛。

(二)、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习说话。

(2)出示“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暖和的( )。问:还有什么是暖和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色的( )。漂亮的()。雪白的()”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习说话。

(3)扩展练习。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 高大的

弯弯的可爱的

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

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3、开展“小记者采访“的活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挑选几名“小记者“在班中自由采访,教师巡视点拨。

挑选几对在班中展示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

(三)、练习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两个。

—( )人—( )

—( )父—( )

—( )

2、写出反义词

冷—() 关(guan)—()

3、组词。

爷() 棵()穿()

爸() 课()窗()

五、作业布置:练习说话:人与自然。

六、板书设计:和谐

七、课后反思: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2

《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多种方法反复诵读中复习生字、词语,奠定牢固的语文基础。

2、通过观察图画,结合生活实际,与小组伙伴共同交流等方法来领会课文内涵,同时获得阅读方法的渗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明白有朋友才有快乐,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团结友爱会使同学的相处更加快乐。

教学难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会阅读的方法。

〈WWW.BAIHUAWEN.com〉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的小脑瓜最聪明,第一个猜出来。

二、复习旧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树与喜鹊》,跟着老师写课题。

1、读课题。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树和喜鹊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那就让老师看看大家准备工作做好了吗?

3、考察字词掌握情况:

(1)开火车领读不带拼音的字宝宝。

(2)男女同学赛读词语。

(3)挑战读含有生词的句子。

4、听故事录音。

5、自由读课文:

(1)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

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体会“只有”的意思

(相机板书: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周围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看图体会树和喜鹊的心情然后有感情的朗读。

4、树和喜鹊会一直这样孤单下去吗?让我们自语阅读后面的课文找出答案吧。出示自读要求:

(1)树和喜鹊后来有了什么变化?

(2)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产生变化的?(边读边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上面两个问题。

6、汇报交流结果:

7、是啊,树和喜鹊都有了朋友他们很快乐,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能不能把你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事情给大家分享一下?(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快乐)

8、让我们来看看树和喜鹊与他的朋友们是怎样在一起快乐生活的?(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9、出示第五自然段:

(1)这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的什么事?

(2)“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照样子说词语。

(3)体会快乐,指导朗读。

10、出示第6自然段,仿写“也”句。

四、总结全文

有朋友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有朋友才有快乐!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日、上、头、乡”这四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并理解诗中的词语

2、认识“夜、床、前、光、低、故”

3、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读诗,加深对生字字义的理解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图文结合,让学生理解一个孤身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

古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古诗中精炼的语言,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一步一步解释指导下,理解词意,诗句含义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2、难点:为什么作者通过一轮明月就会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3、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再结合图片,以及背景资料,使学生明白诗句中蕴含的意思。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1、教师可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指导学生分组朗读,交流朗读体会。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对生字的练习要重点指导字形和字义

(二)整体感知。

1、教学古诗,要先指导学生理解每个词在句子里的意思,再把词连起来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感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释题、简介作者。

1、导语。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静夜思——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夜半梦醒,独对皓月时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

2、简介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全诗,试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根据注音试读诗文。

(三)借助书上插图。解释诗意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读全诗,品味诗意。

3、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说一说诗的大意

4、品词析句,领悟诗意。

(1)第一句,解释“床前,明月,光”的意思

(2)第二句,理解“疑”,诗人把什么当成了“霜”?理解前两句意思

(3)第三句,理解“举”与现在所说的举的区别,理解后两句意思

5、总结全诗意思。

讨论:

①诗人望着明月,怎么就思念起故乡来了呢?

②第三句与第四句在内容上有联系吗?

交流。

(四)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

(二)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三)教师指导写字。

“头”笔顺是一“乡”新部首“”

(四)朗读背诵,体会意境。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自由朗读。

3、指导背诵。

(1)回忆全诗意思,反复诵读。

(2)参照插图试背。

(3)指名背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