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优秀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

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12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出示4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3)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千克,()个同学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吨。

(4)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

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

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用吨作单位的东西。课件出示:

蓝鲸大象大型机床

万吨货轮一车皮的煤一大堆木材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一般用吨来作单位名称。

4、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单位化聚(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1)常见的拖拉机载重2吨,也就是()千克。

(2)T是“吨”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有段路路口有一个限载重5T的标志,这个路口最多能让一辆载重()千克的车通过。

(3)当年曹冲称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吨。

(4)(课件出示地磅、车辆衡图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现在可以用地磅、车辆衡直接称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曹冲当年那么麻烦了。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共学了几个质量单位?他们分别怎样使用?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2)1头猪重约120()

(3)1袋水泥重约50(),1拖拉机水泥约重2()

(4)中国举重运动员张国政在雅典奥运会上将160()的杠铃举过了头顶。

2、课件出示情境图:“还记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马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想过桥的事吗?他们能同时过桥吗?怎么过桥?”

3、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4、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大约多少天就能节约1吨水?

5、节水教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出示图片。倡导学生“节约用水。”

(四)课堂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 篇2

含义: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举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2吨=2000千克

方法分析:

1吨=1000千克,2吨是2个1吨,就是2个1000千克,是2000千克,即2吨=2000千克。

方法归纳:

把较大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小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较小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大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去掉3个0。

生活中吨的应用:

吨的确是个比千克重的多的单位,那么,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例如“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量是50吨,一般一辆货车大约有30—50节车厢,也就是说可以运送200吨左右的货物。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物品的质量是用吨来作单位的。比如:嫦娥一号起飞重量为2。35吨;空集装箱本身的重量在2吨—5吨;亚洲象平均重3—4吨,非洲象平均五到六吨左右等等。

巩固练习 篇3

1、连线

2、填上单位名称(略)

3、我是小老师

光头强的早晨 10月11日 星期日 阴天

今天是星期日,光头强很早就起床了,他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就去砍树了。

光头强拿起他那 2 克 重的电锯,5 克 重的工具箱,开着载重量是6千克的大卡车,向森林出发了。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光头强!”,一看,发现原来是体重有600 吨 的熊大和熊二。于是光头强马上调转车头,回家了!

4、说说要几个这样的物体才有1吨重

5、动物过河

总结 篇4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其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能成为小小数学家,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句话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篇5

一、学 科小学数学

二、课例名称 吨的认识

三、执教教师

四、指导教师

五、课 型 新授课

六、年 级 三年级

七、教材版本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学情分析:

吨是一个比较重的单位,教学中不能像对待千克那样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这就给1吨的观念的建立带来了困难。然而学生对于吨也不是完全空白的。首先学生已经建立了1千克的观念,为吨的教学准备了数学基础。其次,他们对于生活常见的物品的重量也有一定的体验,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经验基础。第三,吨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学生对此不会毫无印象,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生活基础。所以,本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对常见物品的重量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由浅入深地建立1吨的观念。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估计教师的体重。

学生自由估计。

提问:你为什么而不用克作单位呢?

2、引入吨。

(1)感受几个大型动物的体重。 (幻灯片)

学生读,想象其重量,同时感受这些重量用千克做单位比较麻烦。

(2)出示几个大宗物品,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的重量。(幻灯片)

让学生感受这些物品都很重。

提问:计量这些物品的重量如果都用千克做单位,将给我们的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怎么办?

指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由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t表示。(幻灯片)

教师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体验25千克大米的重量。

每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生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计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

教师指出:每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

想象:如果让你搬1吨的大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指出:1吨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很重的。

2、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

提问:全班学生的体重有没有1吨?

学生猜测,然后师生共同计算。

指出:同学们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

3、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出示图片,先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幻灯片)

提问:80袋水泥重多少吨?

(2)出示下面的图片,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这样的多少个物品的重量才够1吨。(幻灯片)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再在班级内交流。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

说说下面图中牌子上的几t各表示什么意思?(幻灯片)

学生答毕,教师指出:此处的3t表示这条路限载3吨。

学生答毕,教师指出:此处的8t指起重机规定的最大起重量为8吨。

学生答毕,教师提问:�

追问:如果是儿童,是否可以多一些呢?

让学生感受:电梯载客的数量不仅要考虑重量,也要考虑空间。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幻灯片)

3、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下面的问题。(幻灯片)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

4、数序日记。(幻灯片)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 克芹菜,2吨莴苣,3千克鸡蛋,每个200 克的苹果8个,10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指名一优秀学生读。提问:这篇数学日记写得怎么样?

学生改正用错了的单位。

启发:虽然小明在数学日记中用错了一些单位,但是小明还是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你能说说我们应该向小明学习什么吗?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的收获写到今天的数学日记中吗?

学生写完后,班级内交流。

2、送给学生的话:(幻灯片:配乐呈现)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十、教学反思

吨在学生的头脑中是一个抽象的计量单位,如何让学生对吨又一个具体清晰的认识?本课做了两点突破。

1、在生活的大背景中认识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生动的。本课运用了大量的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了生动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在此背景中感受吨,认识吨,运用吨,不仅深刻地建立了1吨的观念,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在直接与间接的体验中想象吨。

吨是一个用来计量重量的单位,必须以体验为基础方可清晰地把握。本课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常见物品重量的经验,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对25千克的重量进行现场体验,以获取丰富的直接感受。在这些感受的支撑下,再借助想象与推理,学生理解1吨到底有多重也就比较轻松而深刻了。而且,因体验的存在,也使课堂显的生动而富有张力。

应该说,在生活的背景中通过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清晰地建立1吨的观念这一设计思路还是很成功的。

吨的认识的教学是本节教材的一个难点。 吨是一个离学生的经验比较远的概念,既重又抽象,是很难把握的,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建立1吨的观念?本课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充分挖掘了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以直接体验为杠杆,逐步抽象,深入而牢固地建立了1吨的观念。

一、在生活中认知。

在这堂课中,教师主动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灵活地展开教学,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丰富了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经验。

首先,从生活的需要揭示吨的引入。这节课先认识比较重的、大宗的物品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需要一个更大的单位。这样自然地引出了吨,使学生意识到吨的产生是来源于生活的需要,生活与数学有密切的联系。

其次,基于生活经验建立吨 的观念。课堂上,教师安排了大量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这些物品的重量,借助想象和推理,让学生感受1吨是个很重的单位,进而逐步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1吨的观念。

第三,在生活中应用深化了 吨的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是数学最广泛的应用空间。这节课以生活为背景,安排了三组应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步地深化了学生对吨的认识。

二、在体验中感悟。

体验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吨的认识重在体验。本课先让学生亲自抱25千克的大米,获得直接体验,在此基础上推想40袋这样的大米的重量,从而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观念。

其一,因体验而生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25千克的安排恰倒好处。力气小一点的学生,抱不动25千克的重量,或只能抱起一点点;力气大一点的,虽能抱起来,却要比较吃力。不同的学生感觉大不相同,体验丰富而生动,充满了个性化,这就使课堂变得富有活力和生机,充满张力。

其二,因体验而深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学生在抱大米的体验中不仅获得了直接的感性经验,而且获得了另外一种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这就使本课的教学超越了这节课的界限,为学生终身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在文化中升华。

任何教学都要承担传承文化的重任,数学课也不例外。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升华感情。首先利用精选的教学内容,精致的教学语言以及恰当的幽默点缀,使课堂时刻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课堂上学生精神放松,思维活跃,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生动与有趣。其次,课的结束时教师送给学生的话,让这一课更是余韵悠长,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奥秘;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期望,体会到了教师的苦心,对教师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一次愉快的旅行。

教学目标: 篇6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篇7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1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物品各一捆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方法:展示,讲授,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一筐苹果约重20() 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互动合作

二、初步认识“吨”

吨是什么意思?到底有多重?

逐渐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学生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

1吨到底有多重呢?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板书:1吨=1000千克,1t=1000kg。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三、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a.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b.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根据本班的人数)

展示交流

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

四、巩固拓展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吨=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2.3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会称整克、整千克物品的质量。

3、培养初步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

教学难点:

培养初步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物品质量的信息。教师整理几条,然后结合教材信息中的内容制成卡片。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收集整理。注意交流的广度、深度。

活动一:发现问题。

1、出示信息卡片。

师:瞧,大家收集到了这么多信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2、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主阅读卡片出示的信息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这几条信息都用到了克或者千克单位,从而产生疑问:一克有多重?一千克有多重?重视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质量的问题。

活动二:解决问题*1克有多重?

1、师:是啊、1克到底有多重呢?根据前面几条信息,你能不能估计一下?

2、师: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让我们一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身边常见的物品来估计。学生可能说:大概和一料花生差不多重;可能比一块中香糖还要轻;也许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重……重视引导,将1克和身边常见的物品联系起来。起来称一称,验证一下。

3、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你们组验证的结果?

4、师:把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

5、教师小结:在表示一些较轻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克”来做单位,“克”还可以用来表示。板书:较物品克

6、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克()?小组合作,从提前准备好和学具袋中拿出花生米、吕香糖、乒乓球以及一枚二分硬币,分别用天平称一称,得出结论。学生交流称量结果:一枚二分硬币1我。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有的同学会发出感慨:1克原来这么轻呀!学生自主交流:在很多物品的包装上。同时拿出桌上的虾条、牛肉干、牙膏、食盐等,先掂一掂,估计一下,然后看包装袋上的标示验证。指导天平使用。强调反复体验,感受物品的轻重,鼓励好的做法。

7、师:克,我们已经认识了,谁还有办法让大家认识一下千克?师:为什么?说说理由。

8、师:说得真好,恭喜你们,答对了!1千克的确比1克要重得多,能有1000个1克那么重,所以我们在表示一些重物品的质量时,常会用到“千克”来做单位。那么,能不能再推算出大部分同学会说:1千克就是1000克那么重。学生推理:我们以前学过米和千米,1千米=1000米所以我想1千克=1000克学生推理:米(m)千米(Km)克(g)千克(㎏)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两袋食盐的重量,可以交流感受。学生急于尝试。学生牌坊果件,认识生活。“千克”用什么来表示呢?板书:较重物品千克Kg

9、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袋食盐500克,两袋食盐1000克,把两袋食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1000克到底有多重。师:想不想自己动手称一称桌面上的那袋桔子和饮料各重多少千克?

10、师:要称比较重的物品,天平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秤家族还有更多的成员会来帮助我们,快来认识一下吧。课件演示各种秤。

11、师:现在,赶紧用小组中的台秤来称一称桔子、土豆和饮料的质量吧。

活动三:巩固延伸

师:这节课,大家活动的非常积极,最后让我们来做个有奖竞猜的游戏,只要你能猜对一件物品的质量,老师就把这件物品奖给你,想不想拿到奖?老师拿出一件物品,学生自己竞猜,每人有三次机会,猜对了就把物品奖给他。重视评价对克和千克的感受深度。

师:课后请同学们回家用体重秤称一称自己的体重有多少千克,爸爸妈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并记录下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