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手工教案:做点心精选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小班手工教案:做点心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大班美术课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向日葵(国画活动)

重点领域:大班美术

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 实验幼儿园 张晓雯

设计意图:

⒈结合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开展了国画活动“向日葵”。在活动中,通过幼儿自己欣赏,感受梵高向日葵作品中的色彩的亮丽和独特的线条。在感受画面的美之后,再请幼儿来通过摆一摆自己的身体造型进一步了解向日葵的脸的朝向,为接下来的作画做准备。

⒉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缺乏对“向日葵”这种植物的直观感知,孩子不太清楚向日葵这种植物的外形、色彩以及特征。新《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的。因此在欣赏《向日葵》这幅作品之前,一定要先丰富幼儿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向日葵颜色上的搭配、花的遮挡关系等方面来讲,这些环节对大班幼儿已慢慢积累。在幼儿拥有了如此丰厚的经验之后,他们的创作思路会更加生动,表现手法会更加独特。

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到:“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所以在讲评的环节,我将教室变身成一个向日葵展厅,每个幼儿则都是一位位大画家。在这个展厅里,我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来说说自己创作的作品。在自我介绍之后,又将幼儿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顾客,来评价一下他人的作品,在讲述他人作品的同时,其实也能看出幼儿对向日葵的画法是否真正的掌握,对画面的布局、色彩的搭配能否较好的运用。这也与《指南》中的:“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相呼应。

幼儿大班美术课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画人物半身像。

2.用简单线条画出自己妈妈的“笑脸”特征。

3.通过说说画画,重温妈妈的爱,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妈妈的笑脸照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展示妈妈的笑脸

1.播放课件,唤起幼儿对妈妈的美好回忆。

2.请幼儿说说妈妈为什么会笑,你做了什么事让妈妈高兴得笑起来。

(二)我妈妈的笑脸

1.请幼儿说说自己妈妈的脸型、眼睛、发型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2.请幼儿说说妈妈笑起来是怎样的,嘴角、眼睛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妈妈的笑脸。

4.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妈妈的五官和笑容。

5.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表现妈妈与众不同的其他特征。

(三)我喜欢妈妈的笑脸

1.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妈妈的笑脸像,与同伴分享对妈妈的爱。

2.引导幼儿对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让妈妈高兴的话。

3.用幼儿的作品布置《我爱妈妈》专栏 。

小班手工教案:做点心 篇3

设计思路:

本活动选自小班多元智能创意课程《真好吃》分题,因原活动内容不够切合实际,所以将做面包改为做点心。小班孩子动手能力弱,但是喜欢操作,况且第一次做点心,自己做自己吃,孩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活动从生活实际出发,把幼儿的操作定位在按意愿捏制“点心”上是比较合适的。幼儿通过任意的捏、搓、压、切等动作,自然的锻炼了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并体会了创作的乐趣。当幼儿透过玻璃现看到点心在烤箱里转动膨胀,闻到散发出来的阵阵香味时,并品尝到自己制作的点心后,兴趣怏然,情绪高涨。

活动目标:

1、提高观察力

2、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3、喜欢创作

4、乐于与人分享食物

活动准备:

教具:面粉、油、蜂蜜、鸡蛋、微波炉、餐布、图钉、围裙

学具:儿童围裙、小毛巾、面团、塑料小刀、芝麻、彩针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提示幼儿回忆曾见过或者吃过哪些小点心,它是什么样子的,丰富幼儿经验,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小点心的兴趣。

二、观察教师和面的过程,发现面和油混合后的变化,并说一说面粉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小点心,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鼓励幼儿积极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小点心。请配班老师将做好的点心拿到微波炉中烘烤。

四、组织幼儿谈话:说说刚才你做了什么样子的点心?你要给谁吃?为什么?培养孩子乐于与人分享食物,关心他人的品质。

五、观察微波炉烘烤点心的过程,简单了解烤点心的过程。

六、互相分享烤好的点心,享受劳动的快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