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勤劳的编辑为大家收集的《人物描写一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9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破绽、侄儿、穿梭、郎中、媳妇、辉煌、风骚、打量、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帕、严监生、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理解带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体会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个人物的鲜明特点。
3.学习并运用抓住语言、动作、外貌、心理刻画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第一课时(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擞、绽、扳
2.读通读顺课文,抓住题目,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自读课文,勾画小嘎子与胖墩儿摔跤的动作、心理,思考批注,小嘎子是一个( )的人。
4.自读课文,勾画胖墩儿的动作,思考批注,小胖墩儿是一个( )的人。
5.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为什么?作者用了( )的写作方法刻画人物特点。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抓住人物动作、心理研读“小嘎子”,体会人物特点。
动作:站、围、蹦、抓、揪、推、拉、拽、顶、扳
心理: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总想使巧招、下冷拌子;不跟他一*一搂;想用脚腕子去钩他腿
(争强好胜、机敏顽皮、富有心计)
三、抓住人物行动研读“小胖墩儿”,体会人物特点。
站、塌、合、转、抓、挠、揪、别、推
(沉稳、憨厚老实、以实力胜对手)
四、对比阅读人物小嘎子、小胖墩儿,体会作者写作特点
小嘎子小胖墩儿
作者把小嘎子,小胖墩儿进行对比描写,用小胖墩儿的沉稳,老实反衬小嘎子的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机敏顽皮。
练习提纲
1.选读喜欢的语句、语段。
读写迁移练习: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第二、三回合
五、转换移,训练运用
第二课时(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监、侄、郎。
2.读通读顺课文,说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自读课文,勾画严监生的行动描写及旁人语言描写,思考批注,严监生是一个( )的吝啬鬼、守财奴。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归纳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行动及旁人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1.填表,体会人物特点
旁人语言
严监生动作
手指头的变化
摇头的变化
大侄子语言
伸出两个指头
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语言
越发指头紧了
狠狠摇了几摇
奶妈语言
指着不动
闭眼摇头
赵氏语言
点一点头
2.讨论写法的精妙
从手指、摇头的变化描写突出焦急与吝啬的加剧,突出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3.指导读出人物特点。
练习提纲
1.摘录人物描写传神语句。
2.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303页《小萝卜头》《大地主泼留希金》《守财奴弥留之际》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第三课时(学习《“风辣子”初见林黛玉》)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
2.读通读顺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3.自读课文,勾画王熙凤的外貌、语言,思考批注,王熙凤是一个( )的人。
4.讨论:全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赛读课文,看谁能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二、细读探讨人物特点
1.外貌
头上戴着……;项下……;裙边……身上……。一双丹凤三角眼……
(风骚妩媚、笑里藏刀、刁钻、狡黠)
2.语言
(1)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口齿伶俐、阿谀奉承)
(2)……我一见了妹妹,一人都在他身上了……竟忘记了老祖宗……(见风使舵)
(3)……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使权弄势,炫耀特权)
三、回读全文,体会写作特点
运用了正侧面描写。肖像描写与语言描写正面突出王熙凤的特点;林黛玉的思忖、纳闷与贾母对王熙凤戏谑谈笑的评价,侧面烘托了王熙凤的特点。
四、指导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练习提纲
1.摘录人物外貌,语言的精美句三处。
2.同步迁移练习:同步阅读299页《孔乙已》《周朴园》《翠翠》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除了让学生理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外,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外,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学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着重点就放在体会描写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分别请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请同学从动作神态这方面去评审这几对同学的表演,加强了对“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动作的理解。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路小学 邓水红
这组课文用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人物描写一组》是这组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我采取扶级结合的方法,先精讲第一个片段,然后引导学习第二个片段,最后让学生自学第三个片段,在学习三个片段的同时,又让学生对三个片段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之处,从而体会人物描写时可根据不同人物采取不同方法,课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实践练习,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马上就是家长开放日了,向家长展示什么呢?我反反复复翻阅着语文书,课文都这么长,怎样在一节课既让家长了解我们现在学习生字、生词的方法,又让家长知道课文是如何教学的呢?最后,我们教研组五位老师经过商量决定上《临死前的严监生》。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我们五位老师不断钻研教材后,认真地进行了教学设计,实践时感觉良好。
首先,出示《儒林外史》中描写严监生的一段话,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完后,我问:“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获得的信息非常多,为学习课文和课后拓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抓住了课堂的生成点。初读课文后,我问学生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围绕该问题,一生说:“读了短文后,我认识了一个勤俭节约的严监生。”我随机把 “勤俭节约”写在黑板上,又问:“还有谁认识了怎样的一个严监生?”一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这哪是勤俭节约,一个十足的守财奴。”我说:“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守财奴?”“就是爱财胜过生命呗!”该生很自信地回答。“就是很吝啬。”又一生补充。这时许多同学纷纷点头。于是,我也把吝啬写在黑板上,说: “那么严监生到底是节约还是吝啬?接下来我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请你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解释,行吗?”
再次,引导学生抓住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揣测其心理活动。文中描写严监生,只有神态与动作,所以,要真正感受严监生的吝啬,必须细读文本,透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走进他的内心。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去思考:“那是怎样的摇头?”体会严监生的失望。“面对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体会严监生的心急火燎。“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体会严监生的绝望。“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最后,进行课外拓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学完课文后,我摘自了原文本的一段材料加以补充,让严监生这一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更加鲜明。1、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2、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3、病入膏肓时,竟也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让学生读了这些补充资料后,我又问学生:“上课伊始,我们对严监生的情况有了了解,再看看平时生活中的他和临死前的他,你又想说什么?”通过拓展资料的学习,学生一致认为严监生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十分吝啬的守财奴,还感悟出生活中比金钱重要的东西多的是,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了。
虽然,课文只有区区三百来字,课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是学生的收获颇多。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人物描写一组》由3个片段组成,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每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因此,教学中重点达成两个目标1:感受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中,我根据每个片段所运用的不同的描写人物方法,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
《小嘎子和小胖墩比赛摔跤》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方面对小嘎子摔跤动作进行细致描写。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边读边加上动作体会,同时播放电影片段,增强学生的亲身感受,接着组织交流: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临死前的严监生》抓住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头却总是断不了气动作描写,用语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想象当时严监生的心理活动,体会作者所刻画的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然后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假如你就站在奄奄一息的严监生床前,你想对他说什么?使学生对严监生留下深刻印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抓住描写凤辣子语言的句子,通过介绍贾府的人际关系以及凤辣子的身份,引导学生体会到凤辣子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感受凤辣子的性格特点。
分别阅读各个片段后,将三个片段进行比较阅读,看看同是写人,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确这些写人的方法在写人的文章中要恰当、合理、选择地运用。
由于课文中的人物学生比较陌生,加上教学中引导不到位,讲得多,读得少,所以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还是比较肤浅。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1.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
2. (1)教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时,首先,我放手让学生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初步了解课文,讲讲: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原因(因为大部分同学都看过这部电影)?接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阅读,为增强学生的亲生感受,我采取边读边加上动作体会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2)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我都采用了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范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精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验人物内心世界;有感情朗读,体会写法。
收获:名著的魅力在哪?就在于他能运用短短的一个词、一句话,把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你的面前。有的同学边读便觉得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时的场面就在生活中。有的同学读严监生时不由得笑起来。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一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这组课文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通过对这一课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这篇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对文章中“严监生”这个 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的,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而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从而学生也难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2、老师缺乏示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遗憾的是课堂里老师忽视了这点,几乎没有示范读,学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成功之处:
我觉得这节课做得最好的是:小组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
教学时,我采用先自主学习,后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按座位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自主学习三个人物描写。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请第一组同学重点分析“小嘎子”形象;第二组重点分析“严监生”形象;第三组同学重点分析“王熙凤”形象,自主学习完后,请各组学生上黑板板书“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他写得不完整之处本组成员可以上来补充,词语不要重复,看哪组分析得最全面,这时每组不甘落后,几乎每位同学都想到黑板上来写上几笔。第一轮学习任务是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时黑板上出现这样的内容:小嘎子灵活机智自以为是颇有心计顽皮好斗;严监生爱财如命吝啬爱惜东西节约守财奴刻薄;王熙凤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做事招摇爱打扮伶牙俐齿。
不足之处: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了自己以后在备课时,要多点考虑到容量和时间的问题,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和碰撞,以产生新的学习知识。总之,一次上课,一次收获相信在不断的磨炼中,我也会不断进步起来。
改进措施:
加强朗读训练,让每组同学在课文中找出从那些地方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找出语句描写来读一读。如果你读的部分和你分析的人物特点有不相符之处,就会让小组失分。通过学生读课文中相关语句,加恭恭敬敬A以分析,小嘎子的“好斗”没得到认同,严监生的“爱惜东西、节约”没得到认同,王熙凤的特点概括的最恰当,没有争议。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助媒体,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课文朗读及配套的动漫,化静止抽象的语言为动态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人物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读代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在教学中,把读落到实处,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阅读。首先,初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再求读有所悟、读进文本、读进人物、读进作者,最后达成的状态是读得有感情、有韵味。
例如学习《摔跤》这个片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作者对小嘎子的动作描写,如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心理活动描写如“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感受小嘎子活蹦乱跳、争强好胜和富于心计的特点;通过作者对小胖墩儿的动作描写如“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感受小胖墩儿的沉稳老练、以实力取胜。
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活动是这样展开的: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并正音;学生带着理解读,教师进行初步的朗读指导;学生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画面,感受人物形象;提炼描写动作、神态的语句读,发现细节描写特点,品读悟法并走进人物心里。
三、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我让学生仔细分析每一句话,并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不仅对动作神态描写有了更深的体会,并且对严监生这一吝啬鬼形象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习这组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这篇课文里安排了三个片段,其一是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其二是临死前的严监生,其三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初读课文的时候,我真有些奇怪,这篇课文为什么安排这样三个片段,无非就是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来表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细细揣摩了这三个片段,我才发现,我最初的理解的确是太过粗浅。每个片段都有其特别之处。
于是,我安排了三个课时学习这篇课文。学习每个片段之后都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孩子们用以致用。
学习了《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后,我带着孩子们归纳总结出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主要是抓住了嘎子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嘎子调皮活泼,工于心计的特点。孩子们对这样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像这样正式提出来学习,还是第一次。于是,我给了孩子们十多分钟的时间让他们仿照作者的写法写写同桌的一个特点。多数孩子写得不错,还有个别的孩子把人物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第二课时,我安排孩子们自学了片段,然后归纳作者的写作方法,但是孩子们只知道作者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来描写,并不知道文章里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孩子们听我介绍了这个方法后特别高兴,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依然写写自己的同桌。可惜的是,孩子们写出来的片段符合要求的并不多,文字里的确有不少的侧面描写,但是与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也理解孩子们,这样的一次训练不会有多大的成果的。
第三课时的任务就比较重了,因为这个片段都是节选自《红楼梦》的片段,描写王熙凤外貌的句子特别拗口难懂,很不容易读正确,既要将生僻字读正确,还要正确断句。我在课前听了一些朗读,都是不同的读法,比如有的录音将“缕”读成lou的音。经过认真地比对查相关资料,我才确定了文章的正确的读法。在上课的时候,我将这个部分当成了学习的重点。我首先引导孩子们反复朗读了这段生拗的文字,然后引导孩子们从这段外貌中体会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最后总结外貌描写的方法。这段外貌描写非常华丽,也很讲究很精细,作者首先是总写,然后分写,在分写的时候又是先写的首饰和装饰,后写的衣服。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外貌描写都体现了王熙凤的一个性格特点——奢华。课文学完之后,我让孩子们写写同桌的外貌,按一定的顺序写,同时所有的描写都要体会同桌的一个性格特点。这下可难倒这群孩子们了,不过他们可高兴了。不管他们有没有写出符合要求的“作品”,一个个都笑逐颜开的,哈,这是文字的魅力啊!
作为语文教师,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样我们才能用好教材,教好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引导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前准备
观看电影《小兵张嘎》电视《红楼梦》《儒林外史》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摇曳多姿、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出他们的风采的?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人物描写一组》。
二。提炼写法
(一)总结文本写法。
1.思考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有哪几位
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电脑出示三个人物头像)
2.回顾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⑴小嘎子给人的印象是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永不服输。(学生边说教师边点击鼠标,链接到小嘎子页面)作者抓住了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写的,还运用了不少修辞方法。
⑵指读《临死前的严监生》,思考《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的,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
⑶指读《林黛玉初见凤辣子》,思考王熙凤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王熙凤很泼辣很张狂,这从对林黛玉和贾母的侧面描写可以体现出来;说话见风使舵,这从作者正面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
(二)知识迁移,归纳课外文章写作特点。
1.进行中国古典名著的片断阅读,强化训练所学方法。(教师课前给学生印发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四个人物片断描写让学生熟读),课前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这四个名著片断,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个最感兴趣的人物,说说他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生讨论,汇报。(汇报时教师结合多媒体呈现相应的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画面。)
汇报曹操人物特点,短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写出了他的生性多疑和礼贤下士。
汇报林黛玉这个人物,做着抓住林黛玉临死前的语言和动作、神态,写出了她的体弱多病和孤苦伶仃。
(三)游戏拓展,反向强化写法。
以《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为谜面,猜出谜底是《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
电脑出示: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
人物:李逵。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人物的外貌和动作,还有斧头,都是李逵的特点。
电脑出示“道:‘有何难哉!’便拈弓搭箭,纵马向前,望着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红灯射将下来。”
人物:花荣。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动作和语言上可以看出箭术高超的人物特点。
电脑出示:“听了大惊道:‘这三十馀岁的正是陆虞侯!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见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林冲。从人物的语言上可以看出这人和陆虞侯有深仇大恨,写出了情节上的特点。
(四)引导学生总结写人文章的写法
1.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2.细致地写,恰当地使用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
3.可以适当通过别人的心理、语言描写,反映所写人物的特点。
三。课堂练笔
(一)运用所学人物描写进行片断习作,师随机指导。
1.出示习作要求:“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人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父母、老师、同学……这些人很值得我们记录下来。请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你最想记录的一个人。写出他(她)的特点,字数150字左右。”
2.学生进行片断习作,师随机指导。
3.习作汇报,学生评价。
注意结合课堂总结的写人文章的写法、人物特点、语言词句等多角度进行评价,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四。拓展欣赏
教师出示自己的习作,标示人物描写的地方,配乐诵读,生欣赏。
“终于,我从沈阳回来,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进家门,便看见父亲迎在那里,好像一直等着我似的。他不说话,两眼直盯着我,从头顶一直打量到脚上。我正要嘲笑他的大惊小怪,他似乎已经察觉,立刻扭转头,大踏步地走进厨房里,片刻之后,便接二连三地唤我吃饭。饭罢,父亲照例坐在沙发上看报,我在一旁和他闲谈。困倦袭来,我忍不住将脑袋靠在他的肩头。父亲的肩头微微一颤,却没有动。我从小就恼恨他没有文学作品中的父亲那高大魁梧的身材,更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威望和财富。可是,这一刻,他的肩头就像粗壮的老树,供疲倦归来的我贪婪地依靠;像一座山,托着我跋涉求索的希望。家,此刻就挑在父亲的肩头上。
翌日清晨,我醒来时,正睡在我那张无比宽敞、温暖又舒适的大床上。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感受小嘎子、胖墩儿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三、感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初步学习描写人物。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初步学习描写人物。
课前准备:预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阅读有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这些课文吗?它们都成功地描写了一些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人物描写的代表作。
2、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3、过渡:这课书一共有三个片段,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个:《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二、初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观看电影。
小嘎子和胖墩儿是怎样摔跤的?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吧!请欣赏电影《小兵张嘎》选段。(课件播放电影)
2、教师范读课文,提问。
看完电影,还有点意犹未尽吧!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比赛精彩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写得非常的精彩,请翻开书,先听老师读一遍吧。边听边想:课文写了谁?写了什么事?
3、学生反馈。
4、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小嘎子、胖墩儿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5、小组交流。
小嘎子、胖墩儿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请在书本上写一写,把有关的句子画一画。然后分小组交流,看谁写得最多。
6、全班交流展示。
大家一起玩个游戏好吗?小嘎子、胖墩儿都各有特点,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出来写一个。要求答案不能跟别人的相同。(学生板书)
7、读句子,再次感受人物形象。
真是各有见解!课文很多句子都能突出人物的特点,你最喜欢哪句?请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1、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描写人物有很多的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等,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描写人物时主要用了什么方法?
2、反馈、小结。
课文没有面面俱到地写,而是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这也是课文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地方!
3、 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课件出示句子)
这是什么描写呢?你能把这里表示动作的词语都找出来吗?这些动作反映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呢?
a、“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着腰说,“来吧,是一*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b、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
c、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d、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e、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
f、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4、课堂演练,直观感受。
哎呀,这里的动词用得这么好,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吧!请两位同学扮演一下,来个摔跤比赛好吗?(请两位学生表演)
四、引导交流,初步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游戏拓展,反向强化写法。(以人物描写为谜面猜谜)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跟大家玩个猜谜语的游戏吧。请看谜面猜出是哪个人物。(出示谜语)
a、他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武松)
你能看出这是什么描写吗?(动作描写)对,揪、提、打几个动作使一个武功高强的武松呼之欲出。
b、他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
动作描写和语言的描写结合,充分地表现出老汉内心的坚定。
c、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哽咽下去。(老班长)
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让读者跟“我”的感受紧紧地拉到了一起。
2、教师小结。
这些动作描写得多么的细致啊!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使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这点真值得我们学习呀!
3、创设情境,尝试描述。
纸上谈兵还不够,现在让老师表演一个节目,让大家感受一下,好吗?老师有个侄女儿,住在乡下,放假了,想到我家玩一玩,我想,有直达的车,就让她自己坐车来。我这边到车站接人,左等右等车还没来,原来车中途坏了,晚点了一个小时。那时等得我呀,是焦急如焚!我把这个情节演一演吧!
a、请一位学生协助表演情节。
(各站一方、停车、看表、掂脚张望、走来走去)“哎呀,怎么搞的,这车怎么还没来呀?”
(看表、掂脚张望、走来走去、跺拳)“哎呀,真是急死人了。”
(突然想起)“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吧?”
(打电话)“哥吗?玲玲几点上的车呀?车号是多少呀?没没事的,我在车站呢!”(跺拳)“哎呀,怎么办呀!”
(眼睛一亮)“咦,车!车!”(挥手)“玲玲!玲玲!”
(向她跑去。)“哎呀,终于看到你了!没事吧?”(摸头)
b、引导学生描述。
能看出我这个姑姑有什么特点吗?(很爱侄女儿)如果请你描写姑姑,你会抓住什么写呢?能详细地说说吗?
动作方面:停车、不停地看表、掂脚张望、走来走去、跺拳、打电话、挥手、跑、摸头
语言方面:不停地叹气、打电话、看到车时叫喊,记得我说了什么话吗?哎呀,怎么搞的,这车怎么还没来呀?哎呀,真是急死人了。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吧?哎呀,怎么办呀!咦,车!车!玲玲!玲玲!哎呀,终于看到你了!没事吧?
心理方面:你能想到我心里想些什么吗?担心是路上出了事。心里会有很多的假设。
神态方面:神态不断变化,开始比较放松,后来,眉头皱得越来越紧。见到侄女时喜出望外。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是太好了,如果大家觉得不够的话,还可以借助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尽量地把人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具体。其实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题材,就算扫地、洗碗、洗衣服这样的细节也可以突出人物的特点。但是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平时除了要多观察,还要多练笔,多积累,写作时才会下笔如有神啊。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物,观察半小时,然后试着描写他的一个活动片段。
这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在熟读全文后,让班上两名男生(小胖子张玉鹏和小个子胡志坚)表演摔跤的过程。全班学生一边观察摔跤的过程,一边体会作者如何描写人物摔跤的动作:“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板”“钩”等,从而体会到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到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小胖墩儿“憨厚老实”的性格特点。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刚看这一篇节选的文章时,我很想把它作为师徒汇报课,也许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刘主任先讲了这一课,感觉很难上。想想也是,恐怕就王熙凤的那一身打扮,也够学生忙活一阵的。而我这个“无知”的家伙,竟然想要挑战它!(最后放弃了。)
《红楼梦》一直深深吸引着我。高中时花一个暑假读到黛玉咳血痛喊:“宝玉,你好……”这一回,就再也无法读下去,直到大学,仍然如此。工作后,没有时间捧着书细读,于是就天天晚上拿出一两集《红楼梦》的电视剧来解解瘾。总是沉迷于剧中一个个女子的一颦一笑,悲欢离合,亦总是感叹于作家天才的语言艺术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人生认识!现在因为要上这一课,使我再一次去了解一些权威红学家关于《红楼梦》和王熙凤的评论。这些阅读,是我得以虔诚的心境再一次感受这部震惊世人,震撼百年的力作。在加深了认识的同时,体会到曹雪芹的平常文字所蕴含深刻的情境,文字背后的情感,这部作品所要传递出的一些时代信息等等。
对于学生,我深知,他们很不爱读《红楼梦》,与《西游记》,《三国演义》的喜爱程度没法比。我想基于我对红楼梦这些粗浅的了解,通过文本这个载体,介绍王熙凤,介绍红楼梦,让学生对红楼梦有阅读兴趣,就是我这节课的目标与宗旨。
于是,我设计了讲课思路,让学生依据课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对文本进行解读。特别是对第一自然段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在让学生提出一个个疑难之后,一起来解决,最后再进行朗读。一开始读不好,由老师范读。效果不错了,开始体会:作家为什么要这样来描写她的这一身穿着打扮?读了之后,你有什么体会?虽然学生没有过多的接触《红楼梦》,但仍能在朗读中,在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中体会到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以及她那喜欢炫耀、放诞无礼的性格特点。接下来,理所当然是对王熙凤的言行分析、揣摩。我是这样来处理的。“同学们,很多红学家都把王熙凤称为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我想读了课文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请大家走进描写王熙凤的字里行间去吧!从她的一言一行,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开始兴致盎然地去找句子,去感悟。但由于对原著了解有限,所以,对一些不得不讲的背景,比如黛玉和贾母及和王熙凤的关系,我详细地做了介绍。学生于是带着疑问开始了探索之旅。由于有了前边的了解做基础,学生的表现很出色,完成了课前的预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上完课后,始终觉得缺了些什么,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空荡。
到底这种空荡是什么?思考了很久,才恍然:应该把这节课再延伸,以深入感受王熙凤,进而感受《红楼梦》的文学艺术魅力,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上红楼,欣赏红楼。即使现在看不懂,但至少在心中有一定的喜爱,也为他们日后的阅读埋下种子。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除了让学生理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外,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情特色外,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学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着重点就放在体会描写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着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情特色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换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辟。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语言的描写来学习。采用小组的情势,先划出相关的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换。学生在交换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窗们的探讨,该搜理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挖掘出来了。
《临死前的盐碱声》作者重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窗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换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同窗们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队表现人物的性情特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更明确地体会到了写人的文章应当如何去写,写人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应当比以前明确一些了,比较好地达到了学习和运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