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
教学目标:
1.感知瓜果蔬菜切面的自然纹样美,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初步知道瓜果剖面有自然线纹,并进行简化与组合构成图案,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设计色彩图案。
3.通过观察切开的瓜果蔬菜剖面形状、线条和色彩,掌握不同瓜果蔬菜剖面的结构特点,在多媒体演示与绘画实践中初步掌握图案设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瓜果蔬菜的剖面结构,用写生与变化的方法表现图案的美。 难点: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和技能表现剖面图案。
教学准备建议:
教具:水果蔬菜、小刀、示范画若干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板等。
学具:水果蔬菜、水彩笔、小刀、正方形画纸。
教学建议: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苹果,苹果大家都吃过,它是圆圆的,红红的,那
切开后苹果里面会是怎样的?(学生说)(老师拿出小刀一切为二)原来水果里面是这样的。那我们把物体切开后呈现的这个面就叫做剖面。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切开的剖面》。揭示课题。
新授:
(活动一)
1、(拿出一半的。苹果)原来苹果里也有纹样,那我们又如何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呢?(先请两位同学上来试试)
2、师反馈并示范:
(1)画出蔬果剖面的外形
(2)找出水果剖面图形的主干或中心,用点或线条概括
(3)画出剖面线条的走向。(如果是比较密集的,一定要用概括的线条表现)
3、(出示大白菜)苹果的纹路还是比较好画,那如果是大白菜呢,我们又如何来
画呢?(师简单板画)
3、下面请你们也来试试。请同学们取出蔬果,(两人一个,请一个同学把蔬果一切为
4、表扬画得好的同学,指出画得不够好的同学。再一次强调示范。
(活动二)
1、下面我们将用色彩来表现蔬果。请大家看媒体(出示图片或范例)看看草莓
和西红柿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红)再加上和红色相近的颜色,如粉红、玫红或紫红色;再出示橙子、卷心菜等,让学生讨论它们的主色和相近色。
2、观察自己的蔬果,找出主色和相近色。
3、出示作业要求:用主色和相近色表现蔬果,注意色彩的美观和和谐。
4、学生作画。师巡视。
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版面上用粘纸粘贴好框子,做成类似相框】两人贴在一块版面上,注意最好是相同的蔬果。
2、学生相互评价,互相交流,谈谈喜欢哪一幅画。
3、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蔬果的剖面,还用点、线、色彩进行了装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蔬果作为装饰的方法很多。
教材分析:
编织工艺品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经手工编织而成的工艺品。编织工艺品在材料、色彩、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朴素、清新、简练的艺术特色。
本课中学生要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进行简单的穿编制作。可将纸条、草绳、草叶等材料,通过剪、粘、穿编等方法,编织成有趣的作品。
教材中用纸穿编成的“仙鹤”展翅高飞,活灵活现;用玉米叶穿编成的龙,利用了玉米叶天然的肌理,看上去纹理清晰,精美绝伦;用草叶穿编成的蝗虫,造型逼真;用彩色纸条穿编成的变色龙,色彩艳丽,趣味盎然;用草叶穿编成的小兔子,技法独特,新颖有趣;用麻线穿编成的小毛驴,精巧细腻,憨态可掬。这些作品能在材料选取、制作技巧及思路拓展上给学生以帮助。
本教学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双手,促进手脑并用能力的提高,又开拓了学生造型的新领域,会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教学思路:
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可采用激趣方式导入教学。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穿编工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拆分、恢复,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如色彩的搭配、经线的裁剪、图案的设计等,并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作品质量。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认识编织概念—欣赏与编织有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编织的基本技法与步骤—实践制作—展示评价。
教学建议:
教案一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一顶太阳帽,交流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编织工艺,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回忆身边常见的编织物品,它们有什么用处?有什么特点?感受编织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二)发展阶段
拆开、恢复草帽,探讨它是如何编织而成的,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动手试做,初步掌握基本的编织技法。
学生欣赏收集的不同材质的编织工艺品图片,思考:编织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可以怎么添加?怎么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作品。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学生展示作品,简述制作心得及感受。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教案二
(一)引导阶段
课件展示编织工艺品,请学生讲一讲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教师提问:“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学生自学教科书中的穿编技法,探索其规律。观看教师示范穿编一件简单的作品,巩固基本技法。
分组讨论,总结步骤,解决难点。
对穿编技法进行改进、创新。对穿编材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
在教师范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还可以怎么做,可以选取什么材料,并动手把自己的设想制作出来。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对学生作品的造型要求不应太高,只要作品完整、有趣就可以。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三、课前准备:
各种材质的废旧物品,如彩色纸、小木条、塑料瓶,铁丝、剪刀、双面胶、乳胶等。有关物体漂浮的小知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 游戏1: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作业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2、 游戏2: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他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1、 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轻,中间有空气,)。
2、 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海面上?(形状的改变,空气)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趣的关于漂浮的资料在组际或班级中进行交流。
五、 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六、 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
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七、 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八、 课后拓展
九、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的:
1、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处理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处理工具进行绘画。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绘画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在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的“笔”与普通的绘画中的笔的本质区别。
2、能利用电脑绘画的画中的独特笔工具进行自由创作。
难点:
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地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
三、课前准备:
1、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
2、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3、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引导过程
欣赏美术电脑作品:
(1)赏相同表现内容但表现手法不同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引出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出。
(2)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性。
(3)借助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求异思维,引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3、发展过程
(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效果。
(2)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画笔工具的特色。
4、艺术实践,布置作业:
(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他们的“神奇”作用。
(2)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
作业完成后学生互评、互欣赏。
5、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本册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同时,每课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相差比较大。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回认为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三、教学目标: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学习不单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6、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努力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2、利用不同的工具绘画。
教具学具:
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画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造型知识内容。
2、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利用笔刷工具创作的电脑装饰画作品。
二、发展阶段
1、学习此课要涉及的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掌握笔刷工具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的设置方法。
2、让学生选用笔刷工具,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通过想象和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画面场景。
3、利用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画图工具和方法,对形象进行一些变形操作,对作品进行画面处理,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
2、作业完成后让学生通过教室网络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三、收拾和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的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
练的掌握WINDOWS画图程序的绘画技能。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执教时间:2月20日——2月22日
札记: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执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
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
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
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新 课 标 第 一网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小圆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材料,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都可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
札记: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课前的精心准备,换来了学生学习的欢乐,老师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一堂课,只要学生学的开心、画的顺利,老师教的实在,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教学伊始,学生首先就被老师设计的课件动画小圆点吸引住了,通过认识新朋友——小圆点的自我介绍,抓住了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了起来。老师顺势而导,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进入了教学当中,再对小圆点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小圆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运用,让孩子们对小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本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由少到多、由看到做、由简到杂,学生容易接受,可操作性很强,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情况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作业都很投入,可以很好的完成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在教学中学生的求知识欲和表现欲很强,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整堂课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紧凑,最后学生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充足,部分孩子虽然还在努力,但也只有在课后继续完成了。 在课堂教学设计当初,并没有讲到小圆点的聚散、规则以及作品欣赏做到归类等问题,给这堂美术课留下了少许遗憾。课虽结束了,但思考仍在继续着。
教学目标:
了解冷、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在学习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的能力。
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学生作品(一组以橙色为主要颜色,一幅以蓝色为主要颜色)
2、提出问题:这样的作品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分别有冷、暖的感受。
如果我们将冷、暖色同时放在一个画面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冷暖色,并且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画艳丽的大公鸡。
三、教授新课
1、提出问题:颜色为什么会有冷暖?利用色环,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
2、欣赏书中作品。提出问题:
作品中哪些颜色用得有规律?
哪些颜色用得随意性较强?
哪些颜色用得最精彩?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提出质疑:如果你来画一幅艳丽的大公鸡的画,� )
四、作业要求
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
五、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
六、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七、课后拓展:
欣赏大师之作(如塞尚的静物画、凡高的《向日葵》等)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2、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的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3、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美观、科学。
学习材料:
各种材质的废旧物品,分小组准备每组一个小水盆,大块橡皮泥、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导入
(动画欣赏)
师:请帮同学想个办法帮小企鹅招聘成功吧,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些材料顺利的运到河对面去?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把石料放下面可以吗?这是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二、小实验:下面请大家做一个小实验,试一试怎么样能让你手中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师:谁能把你发现的科学知识说一说。
三、课件欣赏——浮力: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浸入的面积越大浮力越大。同样重量的一块铁与一个铁盒,因为受到浮力面积的不同,小铁块受到的浮力小很快就沉下去了。而小铁盒浸入水的面积很大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三)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
教学活动:
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
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
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 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教师示范。
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4、艺术实践
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大师的范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5、小结
组织交流。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讲新课:朗读课文,请学生回忆对哪一个节日的夜晚印象最深,它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指定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照片,理解节日之夜的特色,再挂出备好的节日之夜的图片,指导学生观看,以加深学生对节日中具有特色的形象的感受(理解、记忆焰火、灯饰、建筑物的装饰及人物外形特征)。
二、讲解夜景画法,并作示范。一般可在暗紫蓝色的底纸上画夜色景物,或先用蜡笔或油画棒画出夜色景物,再涂上深色水彩作底色。教师示范画法,并指导观看课本中三种形象的画法。
三、提出对作业的两个要求:
1.以景物为主表现节日之夜,先安排场景,后加插人物;以人物为主表现节日之夜,先安排人群,再添加背景。
2.构图要饱满,近景可以画出画外(即画物象的局部)。应选择印象深刻的场景或人物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作画时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态、服饰、景物等的形象特征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使之生动感人(以课本范图为例),力求用对比色彩表现出热烈的气氛。
四、学生作业:完成全画的铅笔草稿,下一节课着色完成。
第 二 节
一、选出前课类型不同的稿子给予点评,再让学生调整、充实画面。
二、讲解色彩的运用:以范图和照片为例,讲解在运用色彩时要注意冷暖和深浅对比,一般用冷色画天空,在重色背景衬托下,浅色的灯光容易产生闪烁的效果,人物的色彩也应是深浅冷暖相间、相互烘托。如用水彩作画可先画深重的天空,再画浅色景物。若用油画棒作画,可先画各种景物,最后用水彩的深色大笔涂画天空。
三、学生着色,完成作业。学生有什么颜料使用什么颜料作画,不便强求一律。
四、讲评。
教学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鲜活有趣的东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因此需要用一种直观的、有趣的、活泼生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轻松而又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对此,我非常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极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自由地去创造。
本课探索的是色彩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练习的课程,属于“表现·创造”领域。
色彩是最丰富、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绘画语言。如何让学生领略色彩的魅力,又能很好地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四季色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不同的季节给人太多的感悟和联想,多姿多彩的四季更有利于激活色彩画创作的灵感。选择“春、夏、秋、冬”作为色彩课探索内容,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绘画题材,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内容:《画家的调色板》—用色彩表现春、夏、秋、冬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情感领域: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认知领域:品味四季色彩特点,了解色彩魅力。
操作领域:用掌握的色彩知识画一幅关于四季的色彩画。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利用三原色调配出其他色彩。
教学难点:
1、学会用色彩表现四季景色的特征。
2、学会用色彩表达内心情感。
教具学具: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范画、装有红、黄、蓝三种色水的透明玻璃杯(教师用)和装有三种色水的一次性杯子(学生每四人一组)、水粉颜料、调色盒、画笔、洗笔水杯、八开画纸等。
教学措施:
①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容量。
②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乐趣。
③在教学中插入文学作品,联系其他学科进行学习。
④采用分小组探究,通过调色游戏掌握色彩知识。
⑤对比、讨论式教学,让学生看画—评画—画画,从感性到理性。
教学过程
[片段1]——轻松地进入课堂
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两张照片(观看屏幕)
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黑猩猩)
它在做什么?(学生笑着回答:画画)
画什么画呢?(学生回答:色彩画)
最近老师在网上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一只3岁的黑猩猩非常喜欢画色彩画,它用它的调色板画了许多抽象画,还在日本举办过个人的画展。大家看,黑猩猩正在认真的画抽象画呢!画得还不错吧?
那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画色彩画啊?
(学生齐声回答)
同学们,自然界的色彩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色彩课,一起来探索色彩的规律,用我们绚丽多彩的调色板去描绘大自然,表现春、夏、秋、冬。(出示课题)
【评析】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要力求在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用独特的导入方法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如何导入这节色彩课,我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提问题、欣赏作品等方法,效果不尽人意,感觉形式过于平淡,不够新鲜。通过网上的查找,发现一只会画画的黑猩猩。选用黑猩猩的照片引入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照片出示屏幕上时,学生的目光被吸引住了,“动物也会画画?”很多学生感到很新奇。看到黑猩猩在画色彩画时那认真、滑稽的情景,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笑声。大家在愉快的
气氛中进入了课堂。
[片段2] ——描述四季的色彩
一年有四季,不同的季节呈现的色彩也不一样,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同。请问这位同学: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假如要你用一种颜色来概括这个季节你会用哪种颜色?为什么?(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我要考考大家对四季色彩的感受和认识。(教师在黑板贴出“春、夏、秋、冬”四个字,并把学生分成四个组,第一组写春天的色彩,第二组写夏天的色彩,第三组写秋天的色彩,第四组写冬天的色彩。限时两分钟,以接力赛的形式,有次序地上黑板写出四季的色彩,看看哪个小组写的颜色名称最多,最能体现季节的特点)
第一组春天:粉绿、红、嫩绿、嫩黄、粉红、湛蓝、紫色
第二组夏天:翠绿、红色、黑色、紫红、白、金色、天蓝
第三组秋天:火红、金黄、枯黄、深黄、深红、橙红
第四组冬天:浅蓝、白、红色、深蓝、灰色,粉红、普蓝
时间到,非常好!同学们都把记忆中的四季色彩写在黑板上了。(教师口述点评学生写的颜色,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同学们对四季的色彩观察是非常仔细的,在老师看来那是一幅幅美丽而生动的画面。
【评析】让学生回忆四季的色彩并写在黑板上,用颜色转释课题《我们的调色板》,学生感受到调色板和四季色彩的丰富。这个环节学生表现非常活跃,都争着上黑板写,学生写完将粉笔交给下一位同学继续写,下面的同学也在纷纷议论。当满黑板都写满颜色的时候,取得了一种很好的视觉效果。许多同学脸上都挂满了欣喜的笑容,等待着老师跟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成果”。我在点评时有意提问了在夏天里写“黑色”的同学,他的回答让我感到惊讶,他说:“夏天的太阳太猛烈了,把我们都晒黑了。”大家都笑了。而另外一个在冬天写“红色”同学想法也颇有创意,他说“冬天很冷,用火可以取暖,而火就是红色的,而且我还联想到了圣诞老人”。老师及时表扬了他们出众的想象力,同学们也为他们精彩的回答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顿时,课堂上充满一种愉悦的氛围。
这个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体现了新课标中“让学生动起来”的理念。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体现了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分小组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联想,用文字描述四季的色彩,提高学生对四季色彩的感知能力,为引出“我们的调色板”课题做铺垫。
大家看这是“黄色”、这是“蓝色”,这两种颜色哪一种更明亮哪一种更暗呢?(学生回答)这告诉我们颜色是有明暗之分的。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黑色与白色就是对比最明显的两种颜色,我们把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之为“明度”。同一种颜色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明度变化。同一种色彩有“明暗程度”同样也有“鲜艳程度”,我们把鲜艳程度称为“纯度”,也叫“纯净程度”。在色彩基础知识里面,我们把色相、明度、纯度称之为“色彩三要素”。任何一种色彩都具有这三种性质。
【评析】这个环节我通过装有红、黄、蓝三种色水的透明玻璃容器给学生介绍色彩知识,试图给学生提供直观的信息,便于教师介绍色彩的理论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也容易理解并记住。学生喜欢鲜活有趣的东西,给学生提供直观的信息总胜过老师过多的语言描述或是学生凭空的想象。我在介绍“三原色”、“色彩冷暖和联想”、“色彩三要素”这些知识时,巧妙地运用了玻璃容器透明的特点和三原色的明度和冷暖对比来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明度”和“纯度”,了解它们的变化,我想让大家玩一个调色游戏。大家看,你们的桌子上都有红、黄、蓝三杯色水。我们用画笔沾上这三种颜色分别调
入杯子看看有什么变化?(教师在黑板贴上色卡等式)
黄+蓝=?(绿)
黄+红=?(橙)
蓝+红=?(紫)
我们先用黄色调入蓝色观察有什么变化,看看哪个小组最快找到结果。(话音刚落,同学门纷纷动手了)
(学生回答:绿色)
大家看,这个小组调出了非常可爱的“草绿色”,真好看!但是,我发现这个小组调出来的绿色跟他们的不一样——“嫩绿色”,这种颜色用来表现春天的色彩真好!还有其他小组调出来的颜色也不一样:“浅绿色”、“翠绿色”、“深绿色”、“暗绿色”。 (请小组代表把绿色样品拿到讲台上展示)
【评析】各小组代表把调出的“绿色”展示在讲台上,我有意识地把不同明度的“绿色”由浅到深排列,体现色彩的明度色阶变化,让学生观察,学生一下子被这些多变的“绿色”吸引住了,有些同学还发出感叹:“好漂亮啊!”这些各种不同的“绿色”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变化,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请大家仔细看,这两杯同样是“绿色“,但是他们有什么分别吗?(举起两杯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绿色问)哪杯明度高,哪杯明度低?哪杯纯度高,哪杯纯度低?(学生观察集体回答)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因为两种颜料在混合调色的时候它们之间量的比例不一样,调出的颜色也不一样。大家看,(教师示意讲台上不同的绿色)同样是绿色,明度和纯度会产生这么多变化。在绘画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地控制它的变化,用这种调色方法我们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色彩,提高绘画的表现力。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组颜色的混合效果,它们又能调出什么颜色呢?(学生很快得出:黄+红=橙,蓝+红=紫)
大家做得很好!我们再往橙色里加入一些白色,往紫色里加入一些黑色,大家看看又能发现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
这又告诉我们,一种颜色加入一些白色和黑色同样也能改变它的明度和纯度。通过这个调色实验我们知道,想要调出更多的颜色,需要我们大胆去尝试、去探索,在以后的色彩绘画实践中总结更多的调色方法,举一反三,提高我们的调色能力。
【评析】在玩中学到知识,无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我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通过形象有趣的调色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相互混合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这个环节学生在调色游戏中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很好地理解和巩固色彩的理论知识,为下面的色彩练习打下基础。教学设计也体现了美术新课标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
[片段5] ——感受画家眼中的四季
现在大家对色彩有了一定的认识,接着我们再来欣赏两段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变化,欣赏绘画大师的色彩作品,看看画家是怎么表现四季色彩的。欣赏的时候要认真留意四季的色彩特点和画家作品的色彩和构图。
(学生欣赏视频)
欣赏了这么精彩的四季色彩和大师作品,你们都有什么感受呢?(提问一个学生)大师的色彩作品给你什么启示?(学生回答)
大家看得很仔细,都有自己的感受,从刚才欣赏的画面我们看到大自然是五彩缤纷、多姿多采的。绿油油的春天万物苏醒,充满了希望;火红的夏天热情奔放,充满活力;金色的秋天
教学目的:
1、认知领域: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苏少版美术教案——适合纹样
2、操作领域:学会除了用颜色绘制,还能够用剪纸、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于格式。 苏少版美术教案——适合纹样
3、情感领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法像力、创造力。能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
1、图案的设计制作、色彩的配合。
2、图案的外形与图案的内容的适用性。
3、纹样设计时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统一性、均衡性与整体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以前画的“花头花叶纹样”真美,它们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朵花儿变来的,今天你们能用这些更多的'花儿、树叶拼出更美的图形吗?利用投影仪,让学生用花头花叶实物进行摆拼,大家一起欣赏。
二、讨论,你们觉得它美在何处?若有不足� 再看看它们的外框又是什么模样?讨论总结。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适合纹样的最重要的两点要素:外框形状和内部的构成。提出适合纹样的概念。
六、打开书看一看它们是绘制出来的适合纹样,内部构成有自然形,几何形,外部框架形。
七、讨论:说说你的感受。这些纹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应用,除了书中展现的,你们平时还在哪儿见过。
八、课后作业:继续发现、收集、记录平时生活中见到的适合纹样的应用。
线条的动与静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线条带来的不同感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与学准备:水粉颜料调色盘水桶排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1.名师名画
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
B.凡高----向日葵
C.抽象画
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
A.时钟
B. 自行车
C. 雨伞
D. 建筑物
二。教授新课
1.体会线条的韵律美和音乐相同的地方
2. 学习运用线条;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
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
四。作业评价
岭南版四年级美术教案: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图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图画。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图画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知识要素
浓淡墨的组合
技能要求:
用淡墨与焦墨表现文字的变化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焦、淡墨的变化,发现汉字演变过程
实践与创造:运用文字与图形的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欣赏与评议:在欣赏与交流中感受书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淡墨与焦墨的'运用
教学难点
文字与绘画的组合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尝试
1.出示一些古汉字,猜一猜,认一认。
2.了解汉字丰富的内涵及其简述其演变过程。
3.学生尝试用一种字体书写成语或名句。
二.欣赏与发现
1.欣赏由焦、淡墨完成的书法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通过尝试与交流,知道先画淡墨,再写焦墨所形成的浓淡层次。
3.讨论文字与绘画的关系,知道色彩的运用使画面更生动。
三.讨论与实践
1.欣赏、讨论同龄人的国画作品,感受笔墨变化。
2.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尝试运用文字与绘画完成画面。
①注意笔墨变化;
②大胆构思,联想丰富;
③注意构图饱满。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品,根据作业要求讲评作业。
①自评:说说自己作品的得意之处;
②互评:谈谈你所喜欢的作品;
③教师:以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作业的独创性。
2.交流对汉字的认识与感受。
教学目的
1、畅想未来的人事、物,让学生对未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从小立志,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实际,对未来展开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彩色绘图颜料、体现科技进步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未来的你会是怎样的?未来的世界又将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畅想。
二、讲授新课
1、展示体现科技进步的图片
2、同学欣赏后谈谈感受
3、分组畅谈心中的未来
4、指名谈谈构思及原因
三、学习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定草稿
2、修改
3、定稿
4、上色。
四、作业展评
1、展示作业
2、欣赏评价
3、教师总结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应会: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
2隐形内容与目标
(l)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2)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习材料
铅笔、彩色水笔、水粉色、毛笔、卡片纸、笔洗。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l、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
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
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
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中国邮票字样。
讲授新课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探究学习
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
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
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
1、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
2、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
3、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
4、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
学生创新实践
提出要求:
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
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
作品展示、评价
l、展示学生的作业。
2.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类的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为校园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并用在自己的校园内,用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及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
目的要求:
1、识别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有关标志的文化,初步学习标志的构思,设计要领。
2、用剪对称形或用圆美造型的方法设计学校需要的标志。(也可用绘画等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标志的创作设计方法。
难点:设计的标志易识别、简洁、美观。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想看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这是我们常见的几种特定的生活标志。这节,我们就来学习设计生活标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图片并板书:
特点
图一颜色鲜艳
造型美观
师讲:看了这几幅图,我们知道了设计生活标志有两个特点:板书“颜色鲜艳、造型美观。以后,我们设计生活
标志就按这二个特点来设计。
师讲:设计生活标志,可以剪对称形、圆点或绘画等方法设计。这节我们来采用绘画的形式来设计。
2、现在我们来欣赏几种生活标志。(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
3、进行快速抢答,看下面几幅图表示什么?(出示课件)
4、分四人一组设计“禁止吸烟”、“节约用水”的标志。
5、同桌讨论设计:
在我们校园可以设计哪些标志?
注意:⑴你准备设计什么标志?
⑵怎样把你的样品装饰的美观。
6、展示学生的作品。
7、思考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的标志,没有,行吗?为什么?(板书:作用:识别指示、引导)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设计生活中的标志,当你看到标志时,你知道应该怎么样做了吗?其实标志的知识很多,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分析标志,争取设计出更好、更漂亮的标志。
四、练习:设计一幅生活标志。
板书设计:
设计生活标志
特点作用
颜色鲜艳识别指示
造型美观引导
一、展示收集、交谈理想实现
1、学生展示自主收集的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
2、引导认识实现理想的方式。
3、师生交谈:实现理想应有明确的理想目标,要从一个个小的目标做起,你的目标是什么?说一说。学生畅谈理想目标。
4、引入新课:要完成一个个的目标,最好方式是什么呢?制定计划是实现目标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今天就为我们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来设计一个行为计划表。
二、范式分析、获悉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计划表。计划表一般包括哪些部分呢?师生交流,获得认识。
2、小结:一份计划表有标题、表格、文字等内容部分组成。
3、分析与思考:怎样设计计划表才美观,使我们看到计划表就�
4、尝试与发现:提问:计划表的设计除了绘制的方法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试一试,看看谁的方法最特别?学生讨论,尝试剪贴、压印等方法设计表格局部和进行美术字的装饰美化练习。
5、学法指导:展示尝试练习的效果,自由评述。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有学生提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演示示范,指导解决学习问题。
6、交流设想,启示创意。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提出要求、创意设计
1、提出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理想目标,制定一个实施的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将计划进行表格化设计。
要求:美观实用,计划内容与装饰画面富有统一性、趣味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示、评述表达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设计意图。
2、学生互评,评选最佳创意作品、最佳使用作品等。
五、教学延伸:你制定的计划是可行的吗?课后去执行一下自己的计划。让我们用行动计划明天、实践今天,希望我们每个人的理想都能如愿以偿。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