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教学内容:
人音版教材小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划龙船》
教学课型:
欣赏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人音版教材小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欣赏课。本课是一首声乐作品欣赏曲,安排在这一课的第二课时进行。这首民歌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歌曲采用的是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由领唱者高亢嘹亮的声音唱出节拍感很强,富有号召力的曲调,和唱者则利用铿锵有力,音调上扬的歌声应和,同时还按划桨的节奏呼喊着号子为其伴奏,表现了热烈的赛龙船的场面。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目标如下:
1、欣赏歌曲《划龙船》,感受音乐对这颗的主题“水上的歌”的描绘,体验音乐于自然的交融关系。
2、听音乐,理解齐唱这种演唱形式,并正确区分齐唱、合唱、独唱,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3、拓展理解“号子”这种音乐体裁,并进行“号子”的编创训练。
教学重、难点:
聆听乐曲,了解齐唱这种演唱形式,并正确区分齐唱、合唱、独唱;指导进行号子的编创训练。
教学方法:
以听为主,视听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一段赛龙船的音像短片,师生一起观看。设计一下问题:
1、你知道这样的比赛出现在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上吗?
2、在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的人要怎样划船才能划得快?
师生一起讨论这两个问题,并引导学生了解用喊口号的形式为赛龙船呐喊、助威,使动作统一、整齐,才会划得精神、划得更快。
(设计目的:给学生对划龙船这一民俗形式先入为主的印象,并为后来学生了解号子这种音乐体裁形式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新课教学部分
1、完整初听音乐《划龙船》。
导入问题设计:在我国安徽省就有一首地方民歌形象地描绘了赛龙船的场面,那么这个比赛又是怎么与歌曲联系在一起的呢?一起来听听。
(设计目的:让学生获得歌曲的完整印象,为达成第一个目标服务。)
2、再次播放《划龙船》,并出示赛龙船的短片(无声)。
老师引导学生听音乐,并和着音乐情绪,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划龙船的动作,体验在音乐烘托下赛龙船的热闹场面。
(设计目的:再次感受音乐情绪,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划龙船这一场面的描绘,达成第一个目标。)
3、师生讨论:歌曲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书上的图解,老师引导学生了解齐唱知识。在学生对齐唱知识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再次播放音乐,请同学们和着音乐在曲子中许多人一起唱一个曲调的地方也轻声唱一唱,感受齐唱这种演唱形式,师生一起讨论独唱、合唱、齐唱的区别。
(设计目的:通过听赏模唱的方式,了解齐唱的演唱形式,突出重点,达成第二个目标)
4、再次播放音乐,师生讨论:歌曲的齐唱部分的特点。
(1)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了解这部分衬词的特点,并讨论它的作用是:主要是为了加油,鼓舞赛船手士气,使他们划船更整齐、有劲。
(2)在学生对衬词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后,接着给学生讲解这种“一个领唱,许多人附和唱衬词”的体裁,称为号子,主要作用就是统一节奏,使劳动者能够齐心协力参与劳动。
(3)接着设计过渡句:你们也想亲身感受一下这种“一领众合”的音乐形式吗?
播放音乐,请一个学生领唱,所有学生在衬词处附和,一起听音乐再次感受音乐情绪,加深对“号子”的理解。
(设计目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号子的知识,感受号子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为达成第三个目标服务。)
5、在学生反复聆听音乐,并清楚了解齐唱的知识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表演,要求在设计讨论时选出一个领唱的同学。
在同学们读者讨论后,请同学们分组合着音乐做划船的动作,并在齐唱衬词的地方喊出号子加强气氛,完整再现划龙船的音乐场景。
(设计目的:完整再现音乐,加深对号子这种音乐体裁的了解,为达成第三个目标服务。)
三、拓展部分
借着同学们表演的热闹劲儿,马上给他们提出一个建议,进入课堂教学的第三个板块。
1、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活动,需要我们用统一的节奏、口号来统一参与者的动作,使得活动更整齐,效率更高,我们一起来为这些活动设计一个统一的口号好吗?
老师分别出示几幅活动简图,请学生分小组分别为几幅图画中的'活动设计统一的加油口号,学生讨论,老师巡视给予指导。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设计不同的口号,并请同学们分组将设计出的口号合着活动动作表演一次。
2、在同学们表演的热闹场面中,合着《划龙船》的音乐,请同学们把曲子的齐唱部分改成自己设计的号子唱一唱,在热闹的气氛中完整结合这节课。
(设计目的:突破本课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创造活动的积极性,达成第三个目标)
课后反思: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课中的欣赏课这一特点尤其突出。本课是一首声乐作品欣赏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能将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采用“以听为主,以听促学,学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层层递进,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感受音乐的情绪,并合着音乐进行完整再现音乐的表演,在热闹的表演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安排进行号子的编创练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编创出的号子节奏也新颖,练习效果较好,进一步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反思这节课,根据教学设计,我圆满的完成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成了预定目标。我认为从整体来说是成功的,但还缺乏亮点。如果这节课的编创环节能让学生自己寻找活动场面进行编创,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景,在编创活动上做文章,那么,这节课就会是另外一种效果了。我也认识到,在教学中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还要善于大胆放手让学生“动”起来,精心设计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打造一个个教学的亮点,让学生共享音乐课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明朗的声音,和谐的二声部合唱,表达对妈妈和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初步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亲切明朗的声音,表达对妈妈和祖国的一片深情。
难点:合唱部分声部间的和谐、均衡及三连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歌声相互问好。
二、发声练习:
1、音阶轮唱(谱略)
2、两部发声练习(谱略)
三、导入新课
1、情境激趣导课(出示课件)
导语:刚才你们那美
妙动听的声音让老师都有些陶醉了。下面让我们再进入一个美丽温馨的世界听一听、看一看,你发现、感觉到了什么?
2、课件演示完后,教师从学生中间边走边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出了人间最深的亲情—母子情!那照片上的你们在做什么?
3、学生回答。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教师:“照片上的你们小鸟伊人,偎依在妈妈的身边,妈妈露着慈祥的微笑,想让妈妈天天都高兴吗?”学生答:“想”。教师:“那你们应该怎么做?”……
5、师生共同视唱新谱(学生在家进行预习)
a)学生轻声地齐唱齐唱部分。
b)学生唱一声部,教师唱二声部。(提示三连音正确演示方法)
c)学生唱二声部,教师唱一声部。
d)完整地演唱歌谱。
e)口琴吹奏歌曲。
6、歌词学唱
a)歌曲介绍。
b)跟范唱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c)分小组体会歌词,看一看,哪一组先唱出。
d)小组竞赛唱词,一组、二组、三组。
e)教师总结小组演唱情况,提出三连音加字的演唱方法。
f)集体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g)教师总结——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情感。
教师讲一个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小故事,从而激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四、新歌演唱会
通过新歌演唱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表现自信的能力,并同时对歌曲有进一步的感受,从而让学生达到在学习的过程中用亲切明朗的声音,表达对妈妈、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1)选出主持人。
(2)让各组到老师这儿拿道具。
(3)各小组准备。
(4)新歌演唱会开始。
(5)评出自信奖、创意奖、表演奖。
(6)主持人小结。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这首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爱妈妈,了解妈妈的好机会,让我们好好地爱自己的妈妈吧,关心她们,了解她们,共同走入她们心灵的世界做妈妈的好孩子,让妈妈天天都高兴,天天露出灿烂的微笑,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歌曲《绿叶》
1、同学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叶》
2、通过二声部演唱,学会在演唱中较好地控制音量,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绿叶》是一首三拍子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转优美,爽朗而富有生气。要求同学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来表示小树林的优美。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缺少这样的体验。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用一些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小树林的图片或录象,引导同学感受树林之美,然后再跟着琴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初步表示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唱出渐强和渐弱。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6 6 6 — | 5 5 5 — | 4 4 3 2 | 1 — — |
啦 ~ ~ ~ ~ ~ ~ ~ ~ ~ ~
二、导入:
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同学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歌词中的名词解释:
牌坊:形状象牌楼的建筑物,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的忠孝节义人物。
茅舍:即茅屋。大多简陋矮小。
拂:轻轻擦过。
溢:充溢而流出来。
1、听歌曲范唱,初步掌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声部
4、学唱第二声部,就一个乐句。
5、完整演唱第二声部
6、分声部演唱,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7、进行声部的合成,做到均衡、统一,声部进行流畅,和谐。
四、课堂小结:(略)
五、安排作业:
预习音阶各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古典音乐,大家想不想一听为快?(播放《蓝色多瑙河》)
介绍音乐:这首音乐叫《蓝色多瑙河》,是由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首华尔兹圆舞曲,旋律优美动听。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进维也纳,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生词欧洲生涯装饰金碧辉煌草坪优雅博物馆街头巷尾掺和镂花梁柱阿尔卑斯山北麓华尔兹圆舞曲(指名读,齐读。)
2、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在文中找出几句重点语句来进行简单地概括(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音乐摇篮音乐装饰音乐生活音乐圣殿)过渡:你们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从课本上获取这么多资料。维也纳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并要求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摇篮”本来指什么?文中的音乐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呢?(发源地)你从“摇篮”这个词语,看出维也纳和欧洲古典音乐有什么样的关系?(欧洲古典音乐诞生在维也纳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发展、进步。)小结:许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是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孕育了他们的音乐生涯,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过渡:维也纳给了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
2、看,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呢!出示“贝多芬、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舒伯特”相关资料。学生观看并作简单介绍。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呢?(维也纳真不愧是音乐的摇篮,真不愧是音乐之都啊!)
3、在音乐中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有疑问吗?是呀,装饰一般用物质材料,可是维也纳这座城市的装饰材料却是音乐。音乐果真可以用来装饰城市吗?还是这里的“音乐”有所特指?(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2、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
3、生齐读第三小节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齐读中心句(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师:从“离不开”这三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维也纳人热爱音乐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板书:如痴如醉)
3、小结: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人更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音乐回荡在维也纳人的心中。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场景中读出不同的感受。过渡:维也纳到处回荡着优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里,我们都能欣赏音乐,但是最适合欣赏的地方则是歌剧院和音乐厅了。
学生自学5、6、7段,然后交流学习收获
1、国家歌剧院世界歌剧中心、美观大方、规模宏大、色彩和谐、艺术品
2、金色大厅流光溢彩、金碧辉煌
3、播放课件,欣赏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小结:维也纳是一个音乐圣地,每一位音乐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乐家都以在那里举办音乐会为自己的目标;每一位爱好音乐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赏而感到自豪。让我们带着荣幸,带着向往之情齐读这一段。(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4、听赏歌曲《好日子》。
四、回归整体,反馈成果。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音乐的文化之旅,从四个方面感受到了维也纳这音乐之都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同学们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吗?
(动手操作,发表学习感受。)小结:同学们,你们发表的是学习的感受,也是美好的愿望。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最后让我们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教学内容:欣赏《天山之春》
教学目标
1、熟悉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风格,并能随音乐哼唱。
2、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辨其音色。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凭你自己对新疆音乐的了解,你平时听到的歌曲,有哪些音乐是属于新疆的?
师:这节课我们要来听听平时同学们不太听的到的新疆的歌曲《咯什的春天》
2、欣赏新疆音乐《咯什的春天》
师:聆听的过程中,你要考虑以下问题:
a.这首歌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b.同桌互相讨论它使用了那种乐器?
(拉弦、弹拨)
c.它的伴奏乐器又是什么?
3、图片展示。热瓦甫并再播放热瓦甫的音乐。
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4、在热瓦甫的音乐中带有手鼓,介绍手鼓。
幻灯图片展示。
三、感知新疆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
1、手鼓(铃鼓)节奏
X. X X X __ X X X
2、引出新疆的典型节奏。
X. X X X __ X X X
3、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配上点音乐,你们来打打看。
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
同时导入歌曲的学习《青春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