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
一、教材分析
《让我的小名片更美》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7课的内容。课文由三个活动板块组成:插入日期、感受“艺术字”、为名片配图。学生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会了幻灯片文字效果的处理,学会在Word中使用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的功能。而PowerPoint与Word的插入图片、艺术字的功能相似。可见,《让我的小名片更美》这一课是综合运用已学的这三种知识,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合理安排画面,凸现幻灯片的主题,是学生在熟练Word的操作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学习任务,即教会学生制作简单幻灯片方法以及提高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又将为后续幻灯片的学习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这样的学习对象都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较强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大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掌握技能。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差异,重视学习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学生情况和新课程理念,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插入日期、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灵活运用操作技能,个性化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与价值: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陶冶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插入日期、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操作方法,个性化装饰幻灯片。
教学关键:装饰幻灯片要注重整体效果,强调合理安排画面,使图文搭配合理又凸显主题。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法如下。
1.说教法
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并获得价值体验,真正落实以上的教学三维目标。用简单的三句话概括就是:
引导探究,重自主
传授方法,重创新
感受过程,重体验
2.说学法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际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穿插进行。使学生在浓浓的探究氛围中深入学习,自我挑战,充分体验实践过程。
六、说资源
多媒体教室,《让我的小名片更美》PPT课件。
七、师生互动说流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活动,采用师生互动,本节课共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导入课题→自主探索→组际交流→个性创作→全课总结。
1.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上课开始,教师谈社会流行的服饰、发型、广告牌、家装等实例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设计出了自己的名片,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你们有什么新想法来完善你的名片,使它更美,让人过目不忘呢?
讨论交流,获取信息。(改变字体、字号、颜色;加背景;插入有趣的话;插入照片或自画像;插入图案。)
接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身边所看到的一些装饰现象,比如街上的广告牌、宣传单等。
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对比幻灯片(有装饰与无装饰)。请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最后小结并自然地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课伊始,从风趣的社会话题入手,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现象,然后回到课堂对比幻灯片(有装饰与无装饰),最后自然地导入课题。这样做,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装饰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还体验到有幻灯片通过装饰有画面漂亮、主题突出的效果。这样切实可行的形式导入课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课题导入后,首先让学生启动PowerPoint新建一张空白演示文稿。
接着,让学生对照书本尝试操作,自主探究操作的基本方法。有不理解的可以邻桌互相交流探讨,也可以举手示意请教老师。这时教师进行巡视,特别要留意后进生,并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这环节,教师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操作方法,充分体现自主探究过程。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旁观者的角色,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后进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样,指导自主学习也更加到位。
3.组际交流深化理解
这个环节,我主要组织分两大块进行交流,一是分别交流书上四块内容,二是整体评价。书上四块内容均不作太细的交流,因为都曾学过类似的,只是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演示,回顾一下操作步骤。整体评价这一块要做重点交流,因为这是装饰幻灯片的关键,要注重整体效果。
现在先分别交流书上三块的内容。这环节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三种方法中�
(1)插入艺术字
1.指名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插入艺术字“我的小名片”(大屏幕演示),边演示边介绍操作步骤。
2.组织学生评价,并说说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
3.展示多位学生艺术字不同处理效果的作品。
4.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时鼓励学生灵活使用工具栏上的各种功能。
设计意图:PowerPoint中“插入艺术字”的功能其实与Word文字编排中“艺术字的使用”相类似。所以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解和示范,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演示操作,回顾操作方法。让学生观看到更多艺术字不同的处理效果,学会触类旁通,增加创新意识,为后面的个性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较简单,没有太多的处理功能,所以我只是指名两位学生合作演示,一位说操作步骤,另一个学生演示。找到合适的图片插入,并进行大小和位置的调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请多组学生合作演示。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个环节,我安排两位学生合作演示,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趣;二是培养合作意识;三是让更多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更多的价值体验过程。
(3)插入文本框
1.组织欣赏几幅学生文本框的作品,并说说作品的优点。
2.指一名学生简介操作过程,教师演示。
3.邻桌相互欣赏文本框的作品,从中发现不同的文字处理效果。
设计意图:因为在上一节刚学过“文字效果处理”,而且根据书上插入文本框的内容较多,所以这环节“插入文本框”就不作重点讲解,也不指名学生演示,只是展示几幅不同文字处理效果的作品,组织学生观看、评析,重要的是多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日期
1.插入文本框:单击“插入”→“文本框”→“横排”;
2.拉出一个文本框;
3.在文本框中输入日期;
4.也可以单击“插入”→“时间与日期”。
(5)整体评价
这环节主要是评价整体效果,画面是否漂亮?色彩搭配是否协调?主题是否突出?
a.组织观看大屏幕,老师回放几幅学生的作品。
b.请该生自我评价。引导评价主题是否突出,如字号大小的安排是否合理、位置的安排是否突出、色彩是否协调。
c.学生互相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老师帮助调整看看效果如何。
d.组织学生在网上邻居中自由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
e.指名说说感受。
f.保存。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多元化评价。这环节主要针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同时增强自信心,并且充分激发创新意识,为下一环节的个性创作做好铺垫。
4.合作探究个性创意
a.自由组合小组。
b.小组合作设计。
c.展示交流,主要展示创意点。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个性发展,信息技术重视强调创新能精神。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大胆构思,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当然,这环节不要太过分追求结果的完美,只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就达到目的了。
5.全课总结延伸课后
首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然后简要概括。最后说:“同学们,下节课我们要设计一套漂亮的名片集。喜欢吗?那就请同学们收集更多的素材做好准备吧!”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预习是良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即将结束时,不但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还做下节课的预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有种想学想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自觉预习,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相结合起来。
八、回顾流程说亮点、谈反思
本节课是依托教材,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科学、美术”有机地融为一体,灵活重组教材。学生经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过程学会装饰幻灯片;学生亲身经历创作过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一句话:收获尽在过程中。
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图形图像的加工》,内容分如下四个部分:
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又分三方面)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粤教版的《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整本教材贯穿2个作品,一个是《快乐的校园》,另一个是综合活动部分的《社区环境保护》。本节课前面的内容,都是为这两个作品在理论和素材方面做的铺垫,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实例的制作过程。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生能掌握利用Photoshop的图像处理功能,制作背景图案的技能。
②学生应该灵活地运用Photoshop中的渐变工具和文字工具。
(2)过程与方法
①理解和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界面的基本过程。
②掌握存储制作结果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会在学习中领悟制作过程和方法。
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用Photoshop制作界面的过程,以及灵活运用工具对作品处理。
难点:制作中对审美的把握。
二、教学方法
1、教法的运用:诱导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2、学法指导:探究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三、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展示几幅图像作品和多媒体作品《快乐的校园》主界面,请同学们谈一下感受。学生说完感受,教师总结。这么有趣、美丽的图片是用什么软件,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利用Photoshop软件,以《快乐的校园》主界面为例,学习4.3《图形图像的加工》。(诱导法)
(3分钟)
2、介绍如何启动Photoshop软件及窗口布局。(2分钟)
3、作品的制作过程
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流程。
新建文件——背景制作——文字效果制作——图像存储
(1)新建文件(2分钟)
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做。参数可参照教材56页图4—6。
(2)背景制作(这部分为二步完成)
第一步:
教师演示:
新建图层——选取颜色(前,背景色)——使用渐变工具(线性渐变样式)——填充图层(上下拖动鼠标)。如58页图4—9效果。(演示法)
学生操作第一步。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若发现学生存在通病,要及时进行全体纠错,然后再让学生实践。(5分钟)
第二步:
选取颜色(前,背景色)——使用渐变工具(径向渐变样式)——设置属性——多次填
充(拖动鼠标)。
"滤镜"——"扭曲"——"旋转扭曲"
"滤镜"——"模糊"——"高斯模糊"
具体过程学生参照教材58页(2)——(5)完成,最终效果见教材59页图4—12(b),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也可参考"帮助视频2"完成。(5分钟)(协作学习法)
(3)文字效果的制作
有上几步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可参照教材61页(1)——(5)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可参照"帮助视频3"。(8分钟)(自主学习法)
(4)图像的存储
文件——存储为(类型选PSD格式)——用自己的名字做文件名(1分钟)
4、任务布置
制作名片:
通过本课的学习,自己动手设计一张名片。
素材同学可以上网收集。
学生操作(12分钟)
5、上传作品(2分钟)
6、评价
挑选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让其他同学评价,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修改,对独道之处给予表扬。
7、小结: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5分钟)
8、布置作业
把没完成的作品完成,做完的同学加以修改。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初中时就认真学习了计算机或在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较为熟练,对各种操作都较容易上手,在学习当中可以带动和指导其他学生,但许多乡下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所以大部分学生在上高中之前对计算机还是比较陌生;
2.高一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采用的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一书。文字段落格式的设置是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一章中学习的内容,文字处理是信息技术的重要部分,是办公自动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又是文字处理的重点内容,是文档排版的必备技术。
本节课是学习文字处理的第二节,在这之前已熟悉了Word的工作界面,文字内容的录入和文本的编辑,本节课是在这基础之上对文本进行基本的美化,使其具有一般文档的基本样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字体和段落格式的作用;
(2)掌握设置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方法和格式刷的使用方法;
(3)掌握保存文档的各种操作;
2.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字体颜色等字体格式;
(2)设置首行缩进、行间距、段落间距等段落格式。
2.教学难点
段落缩进的类型较多,利用标尺进行段落缩进的操作有一定难度,但掌握后对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媒体选用
1.针对学科特点,我选用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网络教室进行教学。
2.课前准备:一个已设置好的多种字体和段落格式的文档。
四、教法及学法指导
(一)教学方法
(一)教法
1.讲解法:对于某些工具(如标尺的各个滑块)的作用和用法,可以采用讲解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演示法:对于一些较难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总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挫败感和厌倦,而且效率低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时,教师可以采取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方法。另外,对于比较简单,没有探索价值的操作,由老师演示,可让学生快速地掌握;
3.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既能让学生产生要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在解决问题之后又能让学生产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所以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
设计任务——启发探索——辅导归纳——学习评价——课堂训练
(二)学法指导
自己多动手操作的方法不但符合中学生的特点,而且习得的直接经验比获得的间接经验印象更为深刻,所以,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协作,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既可以掌握操作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又能培养和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组织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供一篇只有文字且有几处需要进行文本的复制和移动等调整的文档让一个学生将其编辑好。再由另一个学生将选定文本的各种方法操作一遍。
(二)导入新课:结合实际情况导入,如:我们前面所编辑的文档形式单一,缺乏美观性,我们如何才能将文档变得漂亮些呢?下面,我们就来将它美化一下吧。
(三)让学生打开上节课编辑的文档(E:Wordhly.doc)。不知道怎样打开的学生可以看老师的演示或请已掌握的学生帮忙,然后再由自己打开。
(四)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学习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1.将学生四至五人一组,合作完成以下各个任务。教师指派好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进程和维持纪律。(教师提示,在设置格式之前,要选定文本或段落。)
(1)将标题设置为黑体、小二号字、加粗、字间距为加宽四磅。
(2)第一段文字设置为楷体、小四号、颜色为紫色。
(3)标题文本居中对齐。
(4)所有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5)第一段左右各缩进3个字符,行间距为固定22磅,段前段后各为1行。
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辅导,答疑,发现典型问题。
2.学生交流成果,每个任务都由不同的组选派成员到多媒体控制台操作演示,教师给以肯定,并鼓励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操作方法。
3.教师补充总结并演示设置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一般方法,并讲解和演示"格式刷"在复制格式的作用和保存文档的方法。把所有操作方法显示到屏幕上。
(五)组织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对教师总结的操作方法认真练习,以达到内化技能的效果,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给予个别辅导。
(六)评价学习结果,总结本课教学。
(七)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里练习操作,完成一篇包含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文档,下次上课时将进行部分展示。
本节课由于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
说教材
《填色》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二单元“电脑小画家”第二课内容。主要是面向三年级初学电脑绘图软件"WINDOWS画笔"的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置换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WINDOWS画笔里面的“前背景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色彩填充、处理的方法。
说学生
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受到美术教育后对色彩是最感兴趣的,它蕴涵了许多感性和理性的内容,如黄色象征宁静,绿色代表生命,蓝色象征高尚等,丰富的色彩既可以美化画面,还可以让人感受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在刚学习了电脑绘画的这一另外一种绘画方式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高涨,表现欲望也极其强烈。
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操作,了解利用IE浏览器和学习交流中心获取帮助,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难点:色彩搭配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说教法
我设计《填色》这一课,利用色彩搭配丰富内涵及表现,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让学生遨游在多姿多彩的彩色世界里面,体验感受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注意到学科整合性问题。 本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也是的画图知识教学提高课。
根据《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和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本课主要采用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开放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是英国作家尼尔提出的理论,在教学理论中培养学生自主、自信、团结的理念。
在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
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了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新型学习方式。因此,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明确任务——探究新知——合作操练”。我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设计,让学生明确一个个任务后通过课堂自由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掌握、传递、和融合。
说教学环境
分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是多媒体电脑室,软件环境是制作画图站(网址:http://huatu.c,提供优秀作品、音频、视频、文字等方面的技术帮助以及部分素材、作品上传、学习交流等)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整个教学流程如下:
下面具体阐述一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可用FLASH模拟一个场景),接着出示电子画展中未填色的作品,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一幅图画,你们觉得哪一幅图画漂亮呢?”,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未涂色的作品由于缺乏色彩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自己选择图画涂色,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 首先教师明确任务,学生学会了填色;接下来学生选择图画练习填色,教师巡回指导色彩搭配;最后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小结过渡。
第二层次,首先教师指出画面内容的不丰富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德育教育,集体讨论,引导拓展给图片填色的意义——充满美丽的色彩的绘画会不仅能让人赏心悦目还能陶冶人性的美德情操;接下来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自我创作一幅体现各种色彩搭配的图画。来进行课堂比赛,优胜者奖品鼓励。要求对于画面设计(如内容、颜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遇到技术问题可通过页解决(提供网址:http://huatu.c )。进行比赛,优胜者发奖品;接下来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组,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组,A组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组学生可请A组学生当小老师来指导和教师适当进行个别指导。);最后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
该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首先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三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明确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接下来是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归纳总结
首先请学生谈谈学习心得,互评互助,然后由教师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归纳。最后我作总结性发言:“同学们,通过本节《填色》一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把一张张空白的、“不美”的图画填上丰富、搭配合理的色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感觉,还培养大家感受美、创造美等能力,还感受到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等人性的道德美。
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下午好,通过这最后一天的说课,将会发现我的说课是最精采的,因为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
一、教什么?
根据教材,明解教学目的,指出本节内容在本章及本册书的位置,1.1和1.2小节是本章的起始内容,也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始,如何上好这节课,对高中的整个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将如下安排教学。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信息的处理过程,难点内容是信息的概念。
分析学生的情况,这是高中信息课的开始,目前的学生(相对于我市),在初中学过信息,尽管是非零起点的学生,但对信息的概念还是比较模湖的,信息处理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将是一个长期的重点内容。
二、如何教?
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
1、观察引入、承前启后先问问学生,在初中学过信息课,谈谈一些初中信息课的内容及有什么感受。
再指出,在整个高中的信息教学过程要进行一次长达二年的“长跑”比赛。在后继课中,要经常分配课外任务,小到作品或大到课题,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奖励机制,学生好的作品,要奖励,发表在校园网上,还要送去参加电脑作品制作比赛(比如说“讯飞杯”)。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说说一些事物的属性,引出信息的概念。
2、设置情境,分配任务(无处不在的信息)。指导学生从理性角度了解信息的概念,教师认真讲解分析。
给出学生第一个问题:按现行座位分组,说出你身边的信息。哪组说出的信息的内容越多越好。
完成之后给第二问题:什么时候没有“信息”?根据第二问题引出信息载体的概念,并说清两者的区别。
3、重点内容的探索、破解、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的处理过程)。这是重点内容,重点处理:
第一问题:为什么有的学生考得分数较高?
第二问题:为什么有的学生善于“诡辩”?指导: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想法说说,再指导学生看看“信息的处理过程”(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再来说说,鼓励各组学生多发言。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任务,及时评价。
对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这部分,也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点内容,但在这里,把仅这部分内容基本完成,余下部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本章的最后一章《深入了解电脑》来比较详细地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化解学生的神秘感。
仅出一个问题:说说你所见过的有关计算机的一些东西。
5、知识小结,讲解巩固练习再次回到课本,从理性角度,把新学知识组成一环,梳理出节课的知识点,讲解教材第13页练习的第一题,起着现场巩固作用。
6、知识拓展,提出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