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
一、情境创设,激趣促学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在导入课文时,我利用的交互式白板带给我们的便利,利用“电子笔”轻轻一点直接导出五月槐乡的录像,欣赏槐花的美。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么美丽的槐花吸引了。这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敲响了动人心弦的第一锤。
二、多元互动,品词赏句
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师运用PPT、FLASH等制成的语文教学课件,因其内容无法更改而使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对于一些发散型思维题,即使老师有预设但要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演示也不易做到,更不要说解决课堂突发性问题了。而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面亲自操作,随时在计算机界面、网页上和光盘播放界面上进行标注、画图,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能与老师进行讨论,可以及时修改错误,充分发挥起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从而也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必受到课件的约束,可以随着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以学生为中心来随时调整自我的教学。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品析词句,感悟槐花的特点。学生们细读第一段课文后,各自感悟,在重要的或有感悟的句子、词语下面划横线或圆圈。为了及时得到同学们的反馈信息,我利用白板的勾画和批注功能,请学生走上讲台,拿起感应笔,在白板上直接勾画、批注,谈自己的感悟,把自己的感悟带进朗读里,将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到位。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学生们也从中学到在阅读中如何进行批注,课堂的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三、灵活调整,有效生成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不少生成性的教学,创造出了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绚丽色彩和迷人风景,生成也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致力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境界。传统的多媒体课堂其最大的缺陷在于课堂教学中所遇情况教师不可能全部考虑到。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准备的PPT、AUTHORWARE、FLASH不同时,因课件无法及时修改,教师也就无法随生而变,学生的问题只能被忽略;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而置PPT于不顾,又不能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资源。而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课堂,为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学习气息。例如我在教学《槐乡五月》时,学生在品读:“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一句子时,语感好的余琪觉得这两个句子都是从声音开始,很整齐,很像诗。我听后颇有同感,随即调整,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将这两个句子逐行显示,改变了一下形式,还真成了一首诗。学生再读,感受到了语言诗一般的韵味。趁此机会我推波助澜让学生展开想象:还有谁也被槐花吸引来了?你也能像这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吗?看看谁想得最奇特,说得最美。汇报时学生的表达精彩纷呈,诗一般的语言在课堂上流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特殊演示,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放大、缩小、聚光、拉屏等特殊功能,使得我们的教学形象具体,动静结合,交互性强,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破重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我巧妙地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标注、探照镜、拉屏等功能将知识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当我出示了五月洋槐开花时槐乡的小姑娘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飘飞于花乡的画面时,我就运用了探照灯将学生的视线集中到人物体态和表情上,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人物体态和表情感受到槐乡小姑娘飘逸的体态和飘飞的快乐心情;在此基础上,我则运用了拉屏将五月槐花盛开的美景逐一重点呈现,让学生“闻”到槐乡那飘散的花香,从而体会到文中“飘”字所用的精彩。
五、资源整合,延伸学习
课确实很精彩,但凭着一股对语文课堂特有的情感,我的脑子里不知不觉就冒出了一句“元芳体”:“孩子,你怎么看?”同时对语文课堂有了两点新的感悟。
一、选择利于学生多元想象的内容
儿童是借用形象来思考的,他们生活在奇妙的想象中。法国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有语录: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强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需要将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言语实践中实践运用,不断深化,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小星星》中的小主人公伊夏,明明是算数课,他的小脑瓜里却常常会浮现出神秘的海底世界里游鱼穿梭,漫无边际的浩瀚宇宙中行星闪闪发亮……每个学生都有一把金钥匙,他们总能轻巧地打开那扇想象世界的大门,在丰富的、不可思议的奇妙仙境中自在遨游。贴近儿童的心灵,语文课需要为学生们创造想象的空间,所以教学活动中选择利于学生想象体验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和第二学段目标中也分别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所以,选择利于儿童想象体验的内容设计言语实践活动,是符合儿童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的。
如何选择利于学生想象体验的内容呢?老师需要充分了解课标中对每一学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与要求,考虑到不同年段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要,充分关照到儿童的兴趣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与文本的共鸣点,结合已有经验,通过语文的想象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对自然世界和自身生活有更新的认识。这样,学生才能“活”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
这次观摩活动中低年段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课堂富有一股生动的灵气。老师出示诗句请学生来读: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多么童趣的语言,恐怕只有天真的孩童才会有这么奇妙的想象吧。这时,老师摇身一变,就像一位自然界天成的仙子,带着小朋友们做游戏找感觉,在场的每一位都身临其境。
师:小朋友们快看,这透明的雨滴像什么?
生:像珍珠一样圆润。
生:像玻璃球一样透明。
师:如果你就是这透明的雨滴,你是怎么睡在这绿叶上的?比划比划做动作。(学生非常可爱,一个个都趴在桌上认真地“睡”起来。)
师:这位小朋友头枕着绿叶睡着了。你是不是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啊?(学生们不禁偷偷地笑出了声。)
师:这时候一阵风吹来,绿叶左一摇右一摇。(学生随着老师的话在座位上左摇右摆。)
师:你睡在哪里啦?
生:我睡在摇床上了。
师:你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在这首稚趣活泼的儿童诗中,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蝈蝈、星星……老师独具匠心,选择了“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这句话,设计了想象体验活动。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趣”字最重要。(在床上睡过,沙发上睡过,就是没有在绿叶上睡过,这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他们与生俱来的天真无邪总能提醒我们,有趣的、生动的、好玩的,才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在合适的情境中,语言实践配合肢体活动,更能促进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领会感悟,并能借以促进朗读和说话,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设计富有开放性的学生体验活动
执教《槐乡五月》的老师无疑是细腻而柔情的,�
师:他们会怎么拉?怎么请呢?
生:到我家去尝尝槐花饭吧。(被指名的学生站在座位上回答,有点放不开,说话的语气十分平淡,丝毫没有乡下孩子那种淳朴的“热情”。)
师:(遗憾的是老师没有多加关注,直接进入下一个问题并相机出示: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句话是对称的。(学生给的答案很正确,属标准答案,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凉了下来。)
虽然离开舞台很远,但我可以想象,学生们刚才还晶晶亮的眼眸也许正在渐渐黯淡。我边听边想,这样一种架空在儿童生活经验之上,忽略了学生真实体验的“理解”,是否有意义,对于学生们来说,回答对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呢?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引发的若干思考》中提到: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其时代精神具有“重视未来、强调发展、立足变革”的特征;同时,开放变革带来了“注重选择”“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思考:真正关注“人”的语文课,就要给学生提供发展其个性的多样化、可选择性的环境和教育方法。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关注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才是教育的内在动力和根本目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好奇、期望以及潜在的能力,应当作为首要问题来研究和思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选择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来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提升的空间,才能真正构建充满生命色彩、富于动态生成的语文课。
课标中对教材的编写建议中也提到: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内容适量,便于实施。因此,教师应该把握住教材自身的开放性,设计有弹性的体验性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理解文字的机会。因此,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以体现和发展学生 为什么不让学生走上讲台来演一演呢?不同的学生会演出不同的趣味� 学生们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将通过这种生动可爱的演绎的形式表达得更淋漓尽致。这儿的文本是有留白的,只简单一句就带过,让学生们尽情发挥,一定可以演绎出十分生动的场面。那么“好客的槐乡孩子”也就在丰实的课堂中“活”了起来。
师:读着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槐花非常香。
师:是呀!一个“香”字充斥在字里行间,再去读读看,找出里面带有香字的词,好好品一品。
生:好多哦!有“香喷喷” “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
师:一般我们常说“香喷喷”的什么?你还知道类似这种ABB的词吗?(生回答积累)“清香”“醇香”“浓香”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 :清香是说香味较淡,醇香是指香味纯正,浓香是说香味浓郁。
师(赞赏地):你理解得很准确!请大家再仔细品读一下这个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连用这三个词。后面的省略号又有什么含义呢?(生细读,思考。)
生:这三个词都描写了槐花的香味,但香味的程度一个比一个浓。这三个词后的省略号也说明槐花的香味越来越浓,四处扩散。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同学们,通过这一番品读,你们领悟到了什么?
生:作者仅用几个词语就能把槐花香味的变化写出来。
师:作者的语言真是精炼传神,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能读出这三个表示不同香味的词吗?(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是呀,我们平时说花多叫?人多叫?书多叫?而这里的香多叫?
生:香海。
师:能读出香的范围像海这么大吗?(指名读出海的感觉)
师:作者连用了六个带香的词语,让我们感觉五月的槐乡真的是一片花海,也是一片香海!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字尽管不带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香气的无所不在,是哪个字?
生:“浸”字,整个槐乡浸在香海中。
师:还有什么也浸在香海中了?
生:花、树
生:槐花饭……
师:此时此刻,你来到了槐乡,站在槐花树下,抬眼你看到了什么?(满树洁白的槐花)弯下腰,你能随手捡到?闻一闻――(香气扑鼻)一阵风吹过?(香气四溢)有时,槐乡孩子从你身边走过?(好香呀!)到了槐乡孩子的家里,你仍然能?(闻到香味)难怪作者会说,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个浸字,让我们感到香味是无处不在的。让我们美美地闻一闻这槐花香吧!(指名读、分角色读、集体读)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堂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充分提到了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因此,运用多样的方法,巧妙地引领学生去品读、去感悟语词、句段中的语文味,是我引导学生感悟的重心,同时紧扣重点词句,让学生能够达到情感与语言的同步生成,内化为自己的积累。
一、紧扣“香”字,挖掘词语品味。当学生初步感悟到槐花香时,我紧紧抓住带有香的词语,尤其抓住“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感悟其内涵。通过一番咀嚼品味,学生不仅读出了槐花之香,更体会到了其表现出的香味由淡到浓的变化之美,读出了语言中蕴含的深意。一个“浸”字活泼泼地写出了这香气氤氲、弥散在空气中,晕染了这五月的槐乡。开始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体悟,没有捕捉这个“浸”字的深层次信息。这时候,我通过创设情境,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了“浸”的丰富内涵。教师只有具备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度感悟文本。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二、巧抓“香”词,积累不断生成。找出六个带“香”的词,帮助学生积累了形容“香”的词语;词语开花,积累ABB的词;积累表示多的诸如香海、花海、人海等词。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有效地补充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如此,理解、比较后点滴的积累,为学生今后写作做好了很好的铺垫,在写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运用到阅读中所学到的词语,帮助了学生表达。
三、品味“香”意,读中香飘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朗读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达成语言和情感的同步生成,那便完美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这部分时,我通过不同的方法指导、不同形式的朗读,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理解,感悟课文的点滴妙处。比如巧妙运用槐花香味的浓淡变化来指导学生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语文味和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最后,采用多种方式的深化朗读,把他们引领到“槐花的香味越来越浓、越飘越远”这个意境中去,整个教室都弥漫着浓浓的槐香了。
一、让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发展
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和亲人一起度过的。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开发家庭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素材,开展教学活动,让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发展。
1.家庭生活从小事做起。课前,我给儿童布置作业,要求儿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通过讨论、交流、调查研究懂得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接人待客礼仪、文明礼貌用语、生活自理技能、生活自救常识、关心长辈言行等。回到家中自觉做到:来客人时,问好、让座……;长辈回家时,打招呼、接包……;早上起床,自己穿衣、叠被、洗脸……;小刀把手划破了,撒上点消炎粉,用纱布简单包扎……;奶奶病了,给奶奶拿药、倒水……。在家庭生活中,儿童只要注意从这些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就会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课堂创设家庭生活情境。“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是教育认知名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儿童家庭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教室里现场模拟表演,参与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同,招待客人的礼仪也不同,只要对客人说话有礼貌,待人热情就好。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很多家庭生活体验的情境,让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自理、自立、懂礼仪,在生活中不断发展自己。
二、让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展
儿童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学校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开发学校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展。
如,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和秋天一起玩》一课,不是简单的照搬教材中所呈现的画面,而是在学校操场百年的家槐树下,利用校园资源,以活动“玩”为教学主线,要求学生玩得有趣,玩得有意义,玩出有创意的作品……。真实的活动情境,激起了儿童高涨的情趣,儿童们有创意地玩,玩得开心,玩出了作品。展示玩的成果时,草地上摆满了学生作品:黄绿的槐树叶制成了手链、项链;两片柳树叶夹在小辫子上成了发卡;毛毛草成了扮演老人胡须的道具;“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成了数树叶游戏的台词;杨树叶做成了金鱼;几个小男孩给老槐树贴上了笑脸;树枝上垂挂着红红绿绿的彩纸条……在一声:“槐树爷爷再见!”的瞬间,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体验在校园中游戏的乐趣,拟人化的槐树在儿童心灵中不再是司空见惯的槐树了,是亲人,不可伤害的。利用校园资源,儿童走出了教室,在校园玩的过程中,发展了自我。
三、让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发展
儿童的视野一天天扩展,必然要走出家庭,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空间活动。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例如让儿童利用星期天随着父母深入到街道、商店、果树园、庄稼地、树林里、小溪边,去观察,去发现,去找秋天。孩子们带回的“秋天”是真实的,体验也是深刻的。有的同学播放家长协助拍摄的家乡秋色风光录像;有的同学展示了用温度计测量的家乡秋天气温变化记录;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家秋天才收获的玉米、大豆、谷子、小豆等作物种子;有的同学带来了枫树叶、松树叶、槐树叶等植物叶子……。全班同学都发现了家乡的秋天,有讲不完的秋天趣事,有问不完的秋天问题。开发社区教学资源,给儿童创设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儿童在社区生活中不断发展。
一、想象力培养缺失的原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造成想象力缺失的原因首先是课堂上老师“霸占”课堂,始终围绕“教材”转,以“传授”知识为主,这样的做法很难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次是有的老师忽略了对文本的研读,甚至是在上课前匆匆翻阅一下教本就走上讲台。第三,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贯穿课堂始终,使学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画面和音乐中度过,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始终处在高速运转状态,很容易产生疲劳,失去了想象的空间。第四,学生课外阅读的淡化,当前,学生在校课程时间安排紧凑,节假日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再加上电影电视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孩子们用来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十分有限。第五,片面追求“语文课堂高效”,老师们总是希望以较短的教学时间,较大的教学容量,较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挖掘教材,培养学生想象力
联想和想象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使原始材料升华所必备的条件,它们可以使文章在主题表达上更有新意和内涵,使文章在无形中增加许多亮色。只有具备了“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力,才能写出纵横恣肆、摇曳生姿的文章。想象力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鲁迅先生的“拼凑法”、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罗斯托娃形象时的“融合法”,可以结合阅读教学的某些篇章进行再造性想象、扩展性想象、延伸性想象的训练,可以抓住兴趣,引导想象,可以提供材料,任意想象。
如《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片断:片断1:赞美槐乡,倾吐心中之爱。
1.槐花不仅美了我们的眼睛,还填饱了我们的肚皮……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多媒体出示并导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2.(多媒体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_______。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_______。)师:你能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将“飘香的季节”和“孩子的季节”说得更具体吗?
生1: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连风大的旋儿都是香气扑鼻。
生2: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
生3: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生4:五月,是槐花孩子的季节,是小小子们有口福的季节。
生5: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
片断2:寻“花”觅“香”,提升综合素养。师:这么美的槐花,只是让我们欣赏岂不是太可惜了?让我们行动起来,设计一个槐乡节,把槐乡介绍给更多的人,好吗?别忘了,一定要给这个令人神往的槐花节设计一个创意的欢迎标语哦。
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培养学生想象力,也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只要在阅读教学中时时记得培养,常常正确引导,学生就会拥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我们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都是引发学生联想,想象的好材料,我们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激发点,引导学生走向想象的境界,让学生的思绪自由飞翔。
三、学以致用,拓展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具有随意性,教师有目的地提供一些材料,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创造想象,这对于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是有帮助。可以提供关键词、图形、情节任意想象。少年儿童富于幻想,对身边的一切都存有好奇感,我们应该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特征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习作之初就会想、敢想,滚滚才思流于笔端,从而打开他们的“习作之门”,使他们的文章生动形象、丰满活泼;使他们在习作之初就感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如同心灵在歌唱。
如:今年开春以后下了一场雪,我让学生到实地看,然后开始想象说话。有的说,早晨,房上树上一层白粉,如霜似絮。唉,明明预报今天下雪,怎么没见到满天“梨花”? 大约9点,我正在听课,不知谁先叫了一声,“下雪了!”接着,教室就炸开了,“下雪了?”“下雪了!”。有的说,窗外,雪像美丽少女,穿一身连衣裙――白的,她挥动手臂撒下片片梨花,香的。我从鼻子香到心里,雪仙子的音乐是无声的,正如她的身体是无瑕的,无声无瑕,给人以更多联想,窗外是快乐的雪帘――天国雪帘!有的说,雪是冬天的婴儿,心灵明澈如洗。有的说,雪是是天使,用她的羽翼,浪漫了如烟的温柔,舞出了满天蝴蝶。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自然,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丰富写作中的想象内容。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饱含激情地写下来。习作教学,教师要抓住“机会”教育,让学生体味生活、热爱实践,发现生活的亮点,挖掘习作的源泉。
【关键词】教学设计;《槐乡五月》;课堂结构;教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思路的设计对于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精神、思维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槐乡五月》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有关论述,我初步确定以朗读感悟作为本节阅读课的重点。
一、问题一:两种课堂结构的反差
(一)片段一
师:同学们,本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句式错落有致,特别适合朗读。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的朗读水平。(课件出示文字)谁会读这句话?生:(读)“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师:(出示教具:篮子)谁愿意来演演采收槐花的槐乡孩子?生:(“啪啪啪……”跑来了,挎上篮子,做摘槐花的动作。)师:同学们,五月,槐花盛开,香气四溢。每当这时,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他们采收槐花,品尝槐花饭,心头充满欢欣愉悦之意。注意看这位摘槐花的学生表情。对了,这就叫“喜盈盈”。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要能读出欣喜之情。(生再读句子)
(后面的教学环节,基本上是按“教师出示句子,学生朗读表演”的程序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朗读,一问一答,按部就班,整个课堂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二)片段二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你最喜欢读哪个句子?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最美?生:(积极、兴奋)我最喜欢读“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这句话。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读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文字)师:同学们,这句话很长,读好它不容易。你们帮老师想想,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呢?
生:从插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槐花装扮下的槐乡小姑娘愈益光彩照人,� 如果读轻了,这种对比效果就不明显了。师:你很有见解,都可以当我们大家的“小老师”了。来,你给大家范读一下这句话。(生读)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他读得有重有轻,有快有慢,这就叫有感情地朗读。生:老师,我觉得“飘”字还要读得再慢一点,再轻一点。因为在这槐花香海中,槐乡小姑娘就如同一朵朵轻云,在这花的海上轻缓地浮动,到处播散清香。
(三)反思
片段一的教学,学生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很难看到学生静静思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大都出于迎合的目的,“他主”迹象明显。这种线形结构的设计,弊端是:学生学习的空间很受限制,无自主选择机会;教学步骤完整,教学环节步步紧扣,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死板而机械,教学流程呈现出不变性和明显的指向性;串讲串问表现过多,课文内容分析过细,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的兴趣不高,明显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
片段二的教学,教师没有游离于语言文字强行去“拉扯”学生,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巧妙的激励使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板状结构的设计,具体表现为:每一环节教师均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选择空间,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因此学生阅读的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在教学流程上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课堂教学因而显得多姿多彩。
二、问题二:“教教材”还是“用教材”
(一)片段一
师:“不喜三月桃花艳,更爱五月遮天槐。” 学了这篇课文,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五月,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到处盛开着槐花,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真是太美了!生:槐花不但美,而且香味浓烈,引来了小蜜蜂,引来了孩子们。我觉得五月的槐乡热闹极了!生:槐乡的花美,人更美。如果这时你来到槐乡作客,好客的槐乡孩子准会把你拉到家中,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呢!走时,还会送你晒干的槐花和槐花新蜜哩,真热情!生:槐乡孩子小小年纪就会做槐花饭,真能干,真勤劳,值得我们学习!
……
师:同学们刚才谈得非常好,看来都已经真正读懂了课文。回家后,请大家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一下五月的槐乡,好不好?生:(连连点头)
(二)片段二
师: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老师想以槐乡孩子的名义请大家帮帮忙,为槐乡即将举行的“槐花节”出一些金点子。生:我已想到了一句设计非常精彩的广告语,保准槐花节人头攒动,“槐花美,槐花香,来到槐乡饱眼福、饱口福。”生:他设计的广告语只介绍了槐花,忽略了可爱的槐乡孩子,我是这样设计的:“雪白的槐花火热的情,槐乡的孩子欢迎您!”师:这两个学生很聪明,设计的广告语概括准确到位。生:我觉得还可以给槐花饭、槐花新蜜、槐乡茶等土特产起个好听的名字,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
师:你这个提议不错,大家开动脑筋,想想看!生:口口香。生:千里香。生:甜到心。生:清亮蜜。师:太诱人了,听得我都想马上飞往槐乡了。还有没有其他的金点子?
生:我们江都是个人杰地灵、环境优美的地区,创作了一大批赞美江都� 生:槐乡的槐花美,槐乡的孩子美。如果不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师:同学们出的金点子真不错。大家快行动吧,槐花节筹办委员会正等着你们的作品呢!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进行创作)
(三)反思
片段一的教学设计,教师结合文本虽然作了适当的拓展,学生思维也得到一定的培养,但深度和广度还是不够的。尤其是在课外练习的设计上,表现得比较平淡和苍白,有意犹未尽之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1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是重要一环,既体现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又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因此,很多教师会在板书设计上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但现在的板书设计理念过于陈旧,形式单一,随意性很强,影响板书设计的效果。教师作为板书的设计者,需要从设计主体、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突破。
一、师生相互协作,共同设计板书
传统的板书设计中,教师一直扮演着板书设计者的角色,学生只能看着教师进行板书设计,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思路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较弱。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板书设计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板书设计,允许学生对板书设计提出不同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协作,一起完成板书设计。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教师边引导学生朗读解析课文,边进行板书的书写。首先,写出了课文的标题“美丽的南沙群岛”,让学生通过题目猜测课文所描写的南沙群岛有什么特点。大部分学生从题目就猜出来了,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美丽”,教师用鲜明的红色标志出了“美丽”两个字。其次,教师逐段分析课文,让学生把每一段所描写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最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到黑板来补充板书,学生写下了“位置――蓝色宝库”“海洋生物――丰富”“海天风景――迷人”等精彩内容,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对课文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清晰梳理文章的思路。通过学生参与板书设计的方式,突破传统的板书设计理念,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看来,师生都可
二、传统现代结合,发挥板书优势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一些教师过度依赖教学设备,减少传统板书的应用,影响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板书的呈现形式上进行创新,注重传统板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应用,整合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让板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庐山的云雾”的视频介绍,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在强烈的视听感官刺激下,让学生获得有关庐山云雾的信息,感受庐山云雾的变幻无常,丰富学生的感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逐段阅读课文,找出关键性的词句,进行总结概括。教师让学生说出每一段的中心意思,一边听学生的答案,一边强调,并进行板书,同时还对应每段的内容播放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的景色总结出恰当的语句,如“山头像绒帽”“半山像玉带”“山谷像大海”“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最后,通过课件展示板书,引导学生回顾课文。通过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突破传统板书的设计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板书的应用,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进行整合应用,实现优势互补,既让传统的板书更加灵活,又最大限度发挥板书的辅助教学功能。
三、变换不同颜色,突显学习重点
小学生对于颜色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传统的板书设计,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白色粉笔进行板书的书写,色调单一,不如多样化的颜色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时,在呈现形式上要不断创新,运用不同的颜色对学习重点进行标记,让板书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在板书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分成两条线,即“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用绿色粉笔板书槐花飘香的季节,“似瑞雪初降(总)、像玉雕的圆球(远看)、像维族姑娘的辫子(近看),用红色粉笔写出真实的感受:美丽诱人。而“孩子的季节”,写出“吃槐花饭、送干槐花、别、戴、装、拿”等关键词,用红粉笔写出了“热情好客、聪明能干、喜爱槐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和主线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确了重点,突显板书的重要性。
备课时,我并没有在教学目标上多加思考,只是根据收集的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在朗读感悟中,感受槐花美、孩子乐”。
确定教学步骤后,我和同事们多次试教。然而我清晰地记得,当时试教没有一次是满意的。直到最后一次正式赛课,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那是一次失败的教学。
几年后,我又一次任教三年级。一次市内的公开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槐乡五月》。
调整从教学目标开始。这次我是这样来阐述教学目标的: 槐花美,孩子乐;槐花因表达而美,孩子因表达而乐。比较之前的教学目标,这次只是把教学的重心往“表达”上靠了靠。然而就是这么一“靠”,教学的效果发生质的变化。
一、欣赏槐花美
1.整体感受
师:五月,洋槐开花了。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五月的槐花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的就是槐花。这个自然段很长,读好不容易。请按“看” “听”“闻”的顺序把课文读成三部分。
指名三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可以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闻到了什么?
师:槐花的确很美,很是吸引人。这么美的槐花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表达的呢?
2.赏读槐花
师:五月,洋槐开花了……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槐花美在哪?
片段一: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槐花因多,因白而美。)
片段二: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如姑娘的小辫儿。(一个“抱”、一个“挂”将槐花姿态展现给大家。)
师:多么美的槐花啊,多么优美的语言啊,我们应该把它记下来。
3.诵读花香
反思:第一部分(槐花美)的教学在设计上,较之几年前的设计,在教学的目标上发生变化:之前的目标是欣赏槐花的美,而现在把目标放在了作者是如何将槐花的美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槐花很美,文字更美。如何让孩子充分感受语言之美、表达之妙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去思考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读着这三个叠词,眼前早已是漫山的槐花,再加上恰到好处的比喻:似瑞雪初降,槐花的多,槐花的雪白更加形象具体。先远看,再近看;一个“抱”,一个“挂”;一处像玉雕的圆球,一处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样的表达顺序,这样的一一对应,需要引领孩子去感悟。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让孩子将优美的文字背下来,这样的背诵是水到渠成的,不仅背诵了描写槐花美的文字,还积累了表达的方法、表达的节奏、表达的顺序。
二、享受孩子乐
师:如果,你来到了槐乡,你最想干什么?
片段一:我想吃槐花饭。
师:请你告诉大家,槐花饭怎么做的,又怎么个吃法?(生读课文,提醒学生关注作者整齐、准确的表达,为下面的迁移作有效铺垫。)
师:你能否根据自己的口味,也来制作一份槐花饭呢?
生:吃辣的,撒上胡椒粉,拌上老干妈,浇上辣椒油。
生:吃甜的,撒上白糖,拌上番茄酱,再浇上槐花新蜜。
反思:之前的教学设计,主要的目标是领着孩子去探讨槐花饭是怎么做的,是怎么吃的。而现在将目标定在语言的习得上。语言习得是需要训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选好、选准语言的训练点。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制作槐花饭,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在朗读、对话、复述中习得的语言加以运用。“吃辣的,撒上胡椒粉,拌上老干妈,浇上辣椒油;吃甜的,撒上白糖,拌上番茄酱,再浇上槐花新蜜……”这是课堂上孩子的语言,孩子在这样的对话中,习得了富有节奏和生命力的语言。
片段二:做一做槐乡的小姑娘。
片段三:做一做槐乡的小伙子。
反思:如果说,槐花美是通过诵读来感受的话,那么,槐乡的孩子的乐,用采访、说话的方式来感悟是最恰当不过了。孩子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在这里只是帮孩子和文本搭一下桥,牵一下线,学生在与文本,老师的对话中积累、内化语言,又通过变换角色的方法“外化”语言,言与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是可以兼得的。因为有之前孩子、老师、文本的充分对话,这里学生的复述就显得很顺当了。
对比以上两次教学,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阶段性学习的一个终点。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有效的途径实施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习得语言,发展语言。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目标出发,用准确的目标来引领孩子少走弯路吧!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对象纳入到固有的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与顺应。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小学生作为学习语言的主体,只有在反复将文本语言同化、顺应、外化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那么,这样的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呢?语文课上同化、顺应、外化的语言实践活动究竟该怎样设计呢?实践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教材确定不同的语言训练基点与目标,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情境下进行生动有趣的同化,继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活化理解、顺应,最终使文本语言成为自己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图式。实施中,要从“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创新”几个层次实现学生语言图式的构建。下面笔者撷取几位特级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场景加以剖析,以求感受到语言教学的本真规律。
一、活化遣词造句的形式,为“用词”助一把力
【例1】现场语境
师:先看看“流利”这个词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是说什么的。
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
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读得熟练――还记得这首诗吗?谁能背下来?
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求用上“流利”这个词。
生: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
生: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多么有感情啊!
师:请小朋友观察我在干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老师拿出钢笔在纸上作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大出水)
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大出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用另一支笔很流畅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生:于老师这支笔写字很流利。
生:于老师用一支彩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这是于永正老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造句时,用的一个“绝招”。词语需要理解,而理解有多种方式。照搬词典、以词解词难免囫囵吞枣,实物印证、表演体验往往传形不传神。汉语的意合性、模糊性,往往决定词语的理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清意思,但却能用得恰当。一个词语放到了生活化的现场语境中,才显出它的分寸感、妥帖感。要知道:现场运用是理解的最高水平,能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每当看到这个词语时,那实实在在的情境就会在头脑中再现。说话写作中,对本词的应用就会呼之欲出,信手拈来。因此,语言能力的形成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头脑的理解这一层次或是其他单一的方式,语言图式的掌握需要通过学生在同化、顺应的训练中逐步变得稳固、灵活、自如。
【例2】复述概括
苏教版六年级《莫泊桑拜师》一文词语丰富,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选编成三组有内在联系的词组:
孜孜不倦 焦急万分 直截了当
一无所获 万般无奈 滔滔不绝
全神贯注 用心揣摩 ……
每组的前两个词语描述的是莫泊桑学习写作的情形,后一个词语是福楼拜如何教导莫泊桑的情形。这三组词语的教学,既包括了词语的认读、理解,也隐含着文本的叙述线索,学生可以凭借这些词语复述作品大意。最后空缺的词语,是需要学生阅读福楼拜第三次教导莫泊桑之后的概括,可以填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等。这个教学片段薛老师以词语为支架,让学生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以降低复述的难度的方式来拓宽词语的广度,体现了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涵后的词语运用表达。这样的词语学习板块,把语言训练和学生的思考、想象、答疑、探究等活动统一起来,使学生在不断地分析、比较、判断、概括、想象等思维活动中,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例3】迁移重组
师:(板书:奇怪)什么是“奇怪”?
生:怪怪的,不明白。
师:在课文中找一找,它在哪里?
生:“奇怪的是,祖父也从来没有把鱼提去称一称。”
师:“奇怪”就是不明白,课文中还有三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能找到吗?
生: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师相机板书)
师:(边说边画连接线)卖鱼的人有些怪异,让小作者感到奇怪、疑惑、不明白、想不通。让他疑惑的是哪一件事?
生:让他疑惑的是以前卖鱼的人每天把鱼送来,可是到现在还没送来,却要收钱。
师:后来明白了吗?
生:是大花猫把鱼吃掉了。
师:小作者不奇怪、不疑惑,想通了,也明白了,可我们却想不通,不太明白了。你会说一段话吗?说两层意思:(1)你不明白(用上四个词中的一个);(2)你们买鱼的方式和课文里买鱼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我们平常买鱼是到菜场里去买的,而课文里卖鱼的人却挨家挨户地把鱼挂在屋檐下。
师:地点不同。
生:让我不太明白的是,我们去菜场买鱼时都怕小贩们短斤少两而与小贩斤斤计较,有时还要讨价还价。而这个卖鱼的人,开口说多少钱,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他。
师:付款方式不一样。
生:让我想不通的是,平时我们买鱼都是上午去买的,而他却是清晨三四点钟把鱼送到每家每户的。
师:时间不同。
……
这是特级教师贾志敏《卖鱼的人》的教学片段。这样教词语很新颖,妙在哪里?妙在一箭“三”雕:贾老师用一个“奇怪”,牵出了课文中的三个近义词“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接着让学生到文中找到让小作者奇怪的是什么,疑惑的又是什么,学生明确了文本内涵和语言形式以后,贾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话题。这时,学生要转换角色,联系生活,逐渐将文本语言迁移重组,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贾老师联系课文内容学词语,发现了作者的一条情感线索;运用中学词语,词语活了,化为学生的血肉;联系生活学词语,融汇了掌握词语和心理健康疏导。这种将语言的训练融合于对文本的理解之中,连接吸纳与倾吐两个层次,进行扎扎实实、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就是“语言的同化与顺应”。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有认识、有情感体验、有价值判断、有内化运用,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关注语段表达形式,为“用句段”助一把力
1.依托句式,激活话题,推动积累运用
实例
师:在作者的记忆里,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谁能用“在我的记忆里, ”的句式,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说一句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在我的记忆里,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生: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下雨的日子,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的日子就像过节一样。
生:……
从学习语言的规律来看,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由于小学生词汇的贫乏,认知经验的局限,对于许多精彩的课文及片段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尚不能理解透彻与鉴赏,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运用。通过系统的同化实践,逐步掌握句式的各种结构、节奏,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的活的语言,能够储存到长期记忆中去,再经过大脑的整合,成为有序的记忆组块,一旦用到某些句式的表达方法时,就会涌上笔端,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文质兼美的语言唯有在运用中,才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进而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薛法根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借用课文内容,运用文本中特殊的语言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是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2.立足语段,渗透方法,推动模仿创造
【案例1】结构段
以《猴子种果树》为例,课文写了三个内容雷同的段落:乌鸦劝猴子改种杏树,喜鹊劝猴子改种桃树,杜鹃劝猴子改种樱桃树。而每个段落在语言表达上都隐藏着相同的结构,这个重点语段的教学,薛法根老师是这样进行的:
板块一:听故事,知“结构”。让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故事的第一个段落,听后让学生相继说出“谁来劝?怎么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从而知道语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
板块二:讲故事,化“结构”。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表达结构,置换“鸟名、叫声、树名、农谚”,练习讲述后两个故事。
板块三:续故事,化“结构”。在讲述故事之后,教师扮演“猴妈妈”的角色,让学生都扮演“小猴子”,师生合作,续演故事:孩子啊,你辛苦了这么多年,怎么一棵果树都没有种成啊?这些鸟儿朋友劝你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既然都有道理,那你为什么还是一无所获呢?如果你以后再种果树,会怎么做呢……
这段教学设计反映出以下一些新的教学观念:
(1)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习课文语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获得课文的语言,能尝试运用或模仿课文语言结构说话,而不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整个课堂设计将理解、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造”为最终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可以有大量时间用来让学生进行读熟课文语言再讲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
(2)新的语言图式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习得”。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说,切实保证了运用“语言结构”练习说话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话语建构实践体验,就能够形成“语言定势”,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说话,还能有效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举一反三编故事。其实质是让学生通过“模仿创造”性的说话练习,在语言实践中同化课文中新的语言图式。因为新的语言图式只能靠学生自己“习得”,而不是靠教师教会的。
【案例2】中心句
师:课文最后写了这样两句话。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板书: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你能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将“槐花飘香”四个字的意思说具体吗?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时候,连风打着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中午,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生:……(略)
师:是呀,槐花是香的,心中是喜的。五月,还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板书: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
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小子呢……
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朋友临走时……
生:……(略)
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一句话写了这篇课文的意思。发现了吗?这个小节和前面三个小节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一个总结句。
师:开头的话,叫总起句;放在结尾,叫总结句。这样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板书:中心)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如果用这两句话作为开头,你们会写一段话吗?如果换句子,能围绕它写吗?
生:能!
师:(板书:今天是个好日子
)请你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话。
生:(自己练笔)
这是薛法根老师教学《槐乡五月》的片段。薛老师运用课文结尾的总结句,设计了一个围绕中心句说具体的练习,既能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方法。课文学到尾声,教师并没有草草结尾,而是巧借文本,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再一次帮学生搭建了“模仿创造”的平台,让语言训练走向更高层次。书面语中的词语运用经过提炼、加工、润色,准确、不重复,语法结构须完整,条理须清楚。因此,语文课上的“说”和“讲”都不能代替读,更不能代替写。否则,语言没有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较深刻的痕迹,就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步消失。好文章的词汇、句式、表达方法,要靠写来揣摩、领会、学习,要靠背诵来记住,否则到用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用词不当或文理不通的现象。
(一)钻研教材――有效教学的前奏
笔者认为,要实施有效教学,首先要做到明确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把握价值取向。若对文本的解读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难以进入情境。
1.钻研课文题目――牵一发而动全身。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钻研教材先要琢磨题目,有些题目不仅反映了课文主题,而且暗示了行文线索,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利用文题设疑求答,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在钻研教材时,先和题目对话,从课题出发,扣住突出反映题眼的重点句段,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2.琢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也含情。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借助语境产生丰富的内涵。钻研教材时,每个标点都不该放过,要认真琢磨它的深刻含义。《望月》写“我”和小外甥赏月背诗,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对诗一段中,出现了“…………”并自成一节。仔细思考,一般的省略号都是六个点,这里之所以这样使用,是因为“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一个省略号不足以表达诗句很多。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好铺垫,同时为学生学习和使用标点符号打下认知基础。
3.利用文本空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给读者留下“空白”,在阅读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从而充实内容,丰富内涵。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经过深入细致地阅读,方能发现。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章以及标点等去发现“空白”。有效地利用空白展开教学,是教师在阅读文本时的再创造,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钻研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奏,透彻地把握教材可以使教师“轻松上阵”,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有效教学的主曲
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多设置情景,让孩子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营造温馨和谐、清新活跃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将会由机械传授、盲目灌输变为积极地、正确地、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会由被动地接受改为主动地探索、积极地配合、热情地参与,成为真正生动有效的课堂。
1.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感情、点燃激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时,就是在他那充满激情、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中开始的:“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和音乐中,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兴趣盎然。
2.创设自主而创新的学习情境。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中如果学生主动参与越积极,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就越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3.创设合作而互动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是指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大家共同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相互听取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同样,语文教学也只有在师生共同营造的环境中才能更有效。
(三)完善策略――有效教学的强音
1.有效提问。有效的提问要新颖,要具有启发性和包容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通过提问要能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2.有效讲授。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学生自主学 从教学过程来看,有效讲授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地讲解和指导。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从第一段到第二段的过渡,笔者是这样设计的:“来到槐乡,看着美丽的槐花,闻着迷人的香味,感受着孩子们的欢乐,真令人流连忘返哪!假如你们就是槐乡的小主人,你们准备怎样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呀?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会怎么做,怎么说?”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被带入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去。
3.有效作业。教学中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全体,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
2009年10月5日,23岁的宁波女孩严意娜来到甘肃省陇西县宏伟乡贾家山小学支教。这里是全国最贫困落后的地方之一。当地干旱少雨,几乎没有什么植被,自然条件相当恶劣,人们称这里“苦甲天下”。村里没有自来水,喝的是又苦又涩的地窖水,没有米饭吃,每天啃又冷又硬的馍馍,偶尔有顿新鲜的蔬菜则是奢侈的享受。每天用水量就是四五杯,实在忍不住要洗澡,则要乘两小时车跑到县城去。如此恶劣的环境远远超出严意娜的想象,但她没有被困难所吓退,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她的支教生涯。
刚来到学校,她发现孩子们成绩不理想,于是放学的时候便把学生留在学校写作业,等孩子们做完作业,天已经黑了。一位退休的老教师知道后郑重地提醒严意娜:“意娜老师,你想让学生多学一些知识,出发点很好,但下午还是让学生早点回家,因为孩子回家要攀爬险峻的峡谷,天黑了很危险啊!”
从小生活在城里的严意娜无法想象上学的路到底有多危险,只是从文字材料中了解到贾家山小学有约三成的学生住在深沟对面的槐树岔村,孩子们每天上学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深沟中攀爬行走。不少家长担心孩子路上的安全问题,都不愿让孩子上学。
一天放学后,严意娜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回家。走出学校,就是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严意娜小心翼翼地跟在学生的后面。走了约半个小时,一道巨大的沟壑横在了他们面前。峡谷有百来米深,两边是陡峭的山壁,底部是结了冰的河流。孩子们告诉她,他们每天要从对面山顶沿着峭壁走到河底,趟过谷底的河流,再从谷底沿着另一边的山壁慢慢爬到山上来。放学回家,他们又要沿着同样的线路往回走。
眼前的深沟让严意娜头晕目眩,双脚颤抖,她只好和学生们在这里告别。她看着孩子们一会儿小跑着保持平衡,一会儿手脚并用地攀爬,险要处,土石乱飞,稍有不慎踩错一步,就会掉进百米深渊。严意娜看得心惊肉跳。等孩子们安全爬到对面的山坡,她发现后背凉飕飕的,都是吓出的冷汗。“太惊险了,这简直是在拍电影!” 愕骇中的严意娜发出阵阵惊叹。
当晚严意娜无法入睡,连续几个晚上,山沟峡谷的险境一直在她脑海中晃动。
不久,贾家山村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一大早,严意娜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戴上了帽子。但是,踏雪而来的孩子们却一个个衣衫单薄破旧,有的甚至没穿袜子,十几岁的孩子还穿着四五岁时的夹袄。中午,学生们的午餐是又冷又硬的馍馍。尽管条件艰苦,但孩子们的脸上总是笑意盈盈,灿烂得像黄土高原上四处盛开的狗蹄花。
还有一次,严意娜到一个学生家做家访,一家五口人餐桌上除了土豆没有别的蔬菜,午饭喝点水啃点土豆,晚饭仍是啃点土豆喝点水,一碗水家中五个人轮着喝。当地的恶劣环境和贫困生活深深震撼了她,但高原孩子那种抗争命运的精神,也使她意志倍增。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贫困的高原老百姓办点事!回想起学生们攀登悬崖峭壁到学校上课那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一幕,她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要是在峡谷两边架一座桥那该多好。这样学生们上学再也不用攀岩走壁了!然而,她一个弱女子,想在黄土高原的峡谷造桥,谈何容易!
造桥,梦寐以求的凤愿
支教结束前夕,严意娜特地请宏伟乡政府帮她找了一名本地工程师,估算造桥资金。经过现场勘察,工程师给出了57万元的造桥预算。要募集近60万元钱谈何容易?严意娜虽然心里打鼓,但她决心向自己宁波老家的乡亲们求助,她相信,当家乡人民知道遥远的黄土高原有一群孩子上学这么艰难,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不久,严意娜结束支教返回家乡,回到了支教前位于宁波鄞州这的的那家公司上班。2010年3月,严意娜通过鄞州这的一家报纸报道了黄土高原上这些孩子们的情况,也说出了自己打算在黄土高原造桥的想法。很快,就有人打来电话要捐款。第一笔来自宁波南洋辅料有限公司的3.6万元爱心款让严意娜激动不已。但事情却不如她想的那么顺利,两个月过去了,捐款只有五六万元,只是工程造价的一个零头。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募集造桥款,严意娜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之后她多次发起慈善募捐活动,还与同事一道参加“我的公益梦想”创意大赛。很多热心市民纷纷响应,捐款多的二三千,少的四五百,但募到的款项也只有几万元。造桥资金的募集又陷入了困境,严意娜进退两难。朋友劝她别再折腾了,知难而退吧。一向开朗活泼的严意娜真的有些犯愁了。
但是事情却发生了转机。一天,一家媒体告诉严意娜有位市民要为造桥捐款,而且数额巨大,让严意娜联系对方。她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对方的电话:“您好,听说您要为造桥捐款?”对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一直在关注你造桥的事情。”紧接着又问了一句“缺口还有多少?”“50万!”严意娜大声回答。“剩下的钱我全包了!找一个方便的时间我们见面谈。”当对方搁下电话,严意娜心头五味陈杂,当场就伏在办公桌子上大哭了一场。这几个月来,造爱心桥的担子压得她难以喘息,使她身心俱疲,这个电话终于让她如释重负!
在约定时间,严意娜见到了两位好心的捐款人,但他们开出了严苛的捐款条件:严意娜必须亲自去陇西宏伟乡办妥造桥的有关手续,同时要求她造桥期间在那边监督管理,什么时候桥造好,什么时候回来。这意味着严意娜在陇西要呆上三四个月。陪同她的一位同事悄悄劝严意娜不要轻易答应。严意娜却说:“他们是冲着我来捐款的,让别人去办,捐款人不放心。”她斩钉截铁地说:“为了黄土高原的孩子,即便辞职我也要去!”严意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随后,她只身一人再次来到陇西宏伟乡,用一周时间办齐了所有的造桥手续,并进入了工程的招投标。捐款人非常满意,很快就把50万元钱打到了指定账户。
2010年5月底,严意娜和宁波、兰州的几名桥梁专家再次来到槐树岔村华尖河勘察现场,正式确定桥址。但看过现场,所有的专家都断言:“在这个地方造桥没有180万元是不可能的!”专家的话仿佛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把严意娜浇了个透心凉。面对否定与质疑,她蹲在河坡上差点起不来。几个月来多少楚酸,多少辛苦在她心中交汇。
这时,一起勘察现场的宏伟乡党委书记李龙说,当地还有一种通路工程是建桥坝,费用可以少些。严意娜的眼睛一亮,似乎闪现出绝处逢生的希望:“李书记,快说,桥坝要怎么建?”
经过考察,桥梁专家一致认可建桥坝的方案,这样既可以解决通行问题,又可以筑坝涵养水土,一举两得。可是整个工程测算下来,造价得八九十万元。这意味着还得去筹款,严意娜在兴奋之余又生出一份忧虑。
接下来的两个月,严意娜备受煎熬,她一面四处奔波继续筹款,一面等待造桥方案的敲定。原本预计一个月就能出来的具体施工方案一改再改,严意娜非常着急。“难道你们对高原孩子没有一点同情心吗?” 好几次,她几乎和甘肃中梁咨询有限公司的设计工程师吵翻!”面对严意娜的质问,负责“爱心桥”设计的工程师李培民有苦难言,他摊开双手无奈解释:“5月底,意娜和桥梁专家进行二次勘测,对地形及工程点进行测量,测量数据显示,要建桥的华尖河东边河岸高度在60米左右,西边河岸高度却只有40米,这样的落差让造桥的难度陡升。”而初次确定的两套设计方案经过全面、细致的比较,一直到6月中旬方才论证完毕,到7月20日总算有了定论,就等提交陇西县交通部门进行最终审批了。
熬到这里,“仿佛漫漫长夜出现了一盏灯!这一步走得好不容易。”严意娜感慨万千。
在反复研讨论证中,严意娜的执着终于得到了回报。虽然最终方案敲定时预算比初期的57万元多了36万,但严意娜的坚持感动了宁波这座爱心城市,越来越多的支持汇成了洪流……8月5日,一位母亲带着儿子,抱着10万元现金来到宁波鄞州区慈善总会。这位母亲说,这笔钱以他儿子的名义捐赠给严意娜造桥,这是母亲送给孩子十八岁的成人礼物。严意娜感激万分。
圆梦,爱心桥使高原 “落泪”
造桥工程即将启动,严意娜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专家提出,建桥必须考虑到像舟曲那样发生泥石流的因素,一下子预算上升到了117万元。听到这个消息,严意娜好不容易点燃的希望之火仿佛又陷入了风中残烛的境地,她当时有点沮丧地说:“经费一再追加,我真的就想放弃了,可已经走到这一步,我不甘心啊,我想我没有那么懦弱,就算我自己去那里挑砖,也要把桥造起来!”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严意娜一筹莫展的时候,鄞州银行得知意娜“爱心桥”的资金碰到新的困难,打电话给她,表示再捐30万元,把造桥缺口补齐。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严意娜兴奋得跳了起来,她含着热泪对母亲说:“太好了,资金解决了,这真是美好的一天!”
2010年8月29日上午,陇西县宏伟乡贾家山村的深沟旗飘扬,鼓乐震天,“宁波爱心桥”奠基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人群中,严意娜轻轻地摘下眼镜,将脸转向身后的深壑,泪水在她文静的面庞上肆意流淌……
通过近四个月的紧张施工,“爱心桥”落成。12月18日拂晓时分,熟睡中的贾家山与槐树岔似乎等不到了天亮,空旷的山村已处在一片沸腾之中,人们奔走相告:宁波女孩严意娜造的“爱心桥” 今天通车啦!孩儿们穿上崭新的衣服,手里拿着严意娜送的礼物,雀跃在山间小路上。
当记忆中的沟壑被一条堤坝型的桥面覆盖时,通车现场的乡亲们还是使劲地揉了揉眼睛。通车仪式在高原乡亲们近乎疯狂的沸腾中落下帷幕。严意娜和她的学生们手挽着手从贾家山走向槐树岔。一路上,孩子们欢天喜地,他们簇拥着敬爱的老师,心头升起一股无限的温暖。此时此刻,严意娜在桥上忘情地与学生们闹着玩着。
高原老百姓把严意娜当成了“天使”。当一双双包含着贾家山和槐树岔人感激之情的鞋垫塞到严意娜手上的时候,她的眼泪又禁不住扑簌簌地往下掉。“今晚就住下吧。”“没时间了,年终工作很忙。”“就住一个晚上啊……求你了,严老师!”
一、巧用课文主题:情感的陌生感
教材一发,学生总会迫不及待地翻阅,语文尤其如此。当教者引导阅读时,学生对内容已经熟悉。此刻,课文内容对学生已失却了陌生感的诱惑。而学生自读,多是了解内容、欣赏情节,对主题一般不去关注。我们知道,主题感悟虽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却是听读理解、读写表达的重要凭借。学生不去关注,便可合理运用,在已熟悉的内容中发现陌生的主题,让教材从熟悉走向陌生。如苏教版写花的课文不少,虽内容相似,但主题各异:二年级的《一株紫丁香》,写学生为老师栽紫丁香,期盼花儿为老师做伴、唱歌,表现了他们对老师的爱;三年级的《蒲公英》,写两颗蒲公英种子的不同遭遇,告诉人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花瓣飘香》写孩子为妈妈采花瓣,表现孩子对妈妈的爱;《荷花》写作者在荷池的所见所想,突出了荷花的美;《槐乡五月》通过槐花的描写,展示了槐花给孩子带来的欢乐;四年级的《桂花雨》写桂花香、摇花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爱;《一路花香》写挑水工巧用破水罐浇花的事,告诉人们要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各自的作用;《第一朵杏花》写竺可桢、小男孩与第一朵杏花的事,突出竺可桢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小男孩的信守诺言的品质……
如此联系,发现共性,凸显个性,相关课文阅读时,则可引导在与已学课文的比较中,发现课文的陌生处。如阅读《桂花雨》可先回忆《槐乡五月》描述的画面和画面蕴含的情感,进而引导:《桂花雨》写什么呢?作者为什么写?与《槐乡五月》有什么不同吗?对课文内容学生有所了解,但作者为什么写、与《槐乡五月》有什么不同,学生肯定难以表述。这样,就能以教材的陌生感引发兴趣,唤起注意,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
二、透视语言特质:语言的陌生感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言语内容使学生容易失去陌生感,一般言语形式也会如此。为此,必须善于发现和利用课文独特的言语方式,即课文的语言特质。语言特质比较隐含,学生难以发现,可在生本与文本的联系中,把握特殊的语言特质;在内容与情感的联系中,展示文本独特的言语形式;在感受与运用的联系中,培养学生相应的读写能力。这样,通过语言特质的透视,便可让文本给学生陌生感。如:花开花艳,多与希望、幸福、喜悦相伴;花谢花落,多与失望、孤苦、辛酸相随,这似乎是约定俗成。而《广玉兰》一文,凋谢了的花儿也让人感受到美好、生机、希望等不尽的旨趣。这样的表达方法,学生是第一次碰到,教者便这样引导:
师: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花儿凋谢,你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失落,因为凋谢了的花儿给人凄凉的感觉。
生:我感到无奈,为什么美丽的花儿凋谢了呢?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可是在作者笔下,凋谢了的广玉兰依然生机盎然,请细心读读这段话,看能发现什么?――(出示: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它已经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生朗读感悟,读后交流。)
生:开了的花美,没开的花美,凋谢的花也美,这就是广玉兰的特殊之处。
生:我总认为,开了的花美,凋谢的花儿肯定不美,可作者这样一写,开和不开的完全可以相媲美。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再读读这段话,你又读出了什么?――(出示: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它长成了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但是花瓣凋谢了。)
(生读后叙谈感受)
生:读了以后让人不开心,因为再美它也凋谢了。
生:这么美的花儿还是凋谢了,读了让人伤感。
师:为什么同一种花,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呢?比较比较,看能不能发现什么?
生:原来“花瓣虽然凋谢了”变成了“但是花瓣凋谢了”,而且变换了位置。前面的句子,让人不去注意凋谢,而去欣赏它的美丽;后面的句子,则让人重点去关注它的凋谢上。
师:你看,作者的叙述多么高明!读读下面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出示)
第一组:
虽然你成绩进步了,但是还比较差。
虽然你成绩还比较差,但是你进步了。
生:第一句强调成绩差,让人心灰意冷;第二句强调人的进步,让人充满信心。
师:真有趣,变化了顺序,表达的情感就不同了。难怪凋谢了的广玉兰在作者笔下那么充满生机,让人喜爱。再读读下面的句子,看能不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出示)
第二组:
诗人望着渐渐下山的太阳,( )地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人望着渐渐下山的太阳,( )地说:“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学生第一句填了“无限惆怅”“垂头丧气”等,第二句填了“摇头晃脑”“无限欣喜”等,并结合句子阐述了原因。)
师:可见,说话写作,内容顺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情感的表达,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
凋谢的花儿写出生机和活力,这样的情感表达学生是初次见识。对此,教者予以了关注:先借助生活,引导自读感悟,体会特殊的情感,即凋谢的花儿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其次是变更句式,引导品味语言,感受特殊的句式:先说花儿已经凋谢了,进而用转折句式,通过对花蕊具体、形象的描写,突出其生机和活力。再则是补充句式,引导拓展运用,学习特殊的表达。这样抓住典型句式引导,能让学生在语言与精神的融合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追求教学创意:教法的陌生感
事实表明,如果教师固化了教学模式,当学生熟悉了老师的套路后,课堂对学生就会因陌生感的缺失失去了诱惑力。可见,必须创新教学设计,追求教学创意,让课堂不断以“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以“意料之外”。如阅读《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把握了“借助数字,描述事物”的方法,教者一般会安排片段练习,学生自然感到乏味。为不断给学生陌生感,教者让学生阅读片段,读中思考:一学生学习“借助数字,描述事物”的方法写家庭的变化,请好好读读,你觉得片段中的数字好在哪里?为什么?
【片段】爷爷10岁的时候,一家8口人挤在两间窄小的屋子里,家中除了一个低矮的土灶、一张小方桌、两张用木板铺成的床,两把钉耙、三根扁担,其他几乎一无所有。我10岁时,一家5口人住着3间楼房,我有自己的卧室和书房,书房里藏书有300多册。家中现有4部手机,两台电脑,3台电视机,客厅里则是48寸液晶电视。家中还有两辆自行车、两辆电瓶车,还有一辆小轿车呢!
起先,学生多被表象迷惑,认为数字突出了家庭生活的变化。而经过仔细揣摩,学生明白:虽都反映了家庭变化,但数字列举太多,没有重点,像第1节的“钉耙”“扁担”可用“几样必需的农具”,第2节的“自行车”和“电瓶车”可舍去。可见,运用数字,须精心选择,不面面俱到;须突出重点,凸显情感。接着教者又这样引导:下列片段也写金字塔,你觉得有什么不足?
【片段】这座金字塔真高!你看,大雁从它身旁擦过,白云从它腰间掠过。倘若登上塔顶,举头可以挨到太阳,伸手可以摘到星星。
学生又轻易上当,他 教者马上引导:片段真没有写出金字塔的高大吗?如果作者根本不知道相关数字,能难为他(她)吗?
这下,学生恍然大悟:描述事物,运用数字只是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如果不知道数字,可采用其他方法。如果不是为了准确说明事物,仅是为了写出事物特点,不用数字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