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
1.看拼音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株( ) 顷( ) 概( ) 瓣( )
珠( ) 倾( ) 溉( ) 辨( )
3.填空
这篇( )的故事叙述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前后两次向孩子查询( )并郑重记下,赞扬了他( )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 )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照样子给课文中的对话,加上合适的提示语,并分角色朗读对话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连忙问道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第一朵杏花》 习题精选
1.看拼音写汉字
2.理解课文填空
1.轻声读一读,帮它加个提示语: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 )地说:“刚才”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 )地说:“是”
2.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 )了柳梢,( )了小草,( )了河水,( )了杏树的花苞作者用“飞箭”作比喻,写出了;几个排比句描绘出了
3.竺爷爷( )像年轻了几十岁,( )( )( )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 )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啊!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 )地记下三个字:清明节这句话写出了竺可桢爷爷听到第一朵杏花开了的好消息后,①,②如果这句话里没有要你填的词语,你会觉得;一个“捧”字写出了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师生“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一定要“精确”。这一课是给孩子的,也是给我们老师的。我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精确了吗?问这个问题其实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题外话,但个人认为,也是我们老师应该问自己的话。因为我们老师自身的精确,更能够影响孩子。
关于竺可桢精确观察的故事是很多的,这篇文章只是其中的一篇,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教学中我发现,在引导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时,我们的重心都落在了竺爷爷的身上,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竺爷爷的,的确是让学生与名人对话,从而在母语学习中习得素养。 我觉得这个孩子对孩子的启发意义更大,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年龄与四年级的孩子差不多(从课文中的图可以看出),因为这个孩子能够记住竺爷爷的话,并且在一年后准确为竺爷爷提供了信息。现在的好多孩子忘的太快,缺少着这种长时间。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老师为学生提供的问题,往往也缺少着这种长时间。因此利用与这个孩子的对话,引导学生把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下来,记下来,以后时机成熟在去解答,也是一项重要的素养。
如果我们研究苏教版五下的《二泉映月》同样会发现到这一点。阿炳的师傅第一次带他到二泉时问他听到了什么,阿炳说没有听到,师傅说以后你会听到的。如果当时阿炳的师傅告诉了阿炳答案,《二泉映月》也许就不会产生了。
当然这两篇有着本质不同,因为竺爷爷并没有精确的杏树开第一朵花的时间,这个时间应该说是这个小孩子记住问题后的告诉。而《二泉映月》中阿炳的师傅还是能够听到其他的,他怕阿炳不明白,所以没有告诉,要是鼓励他体验。
因此,读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我就从两个对话层面进行,这样学生就有了两个收获,既收获竺爷爷的研究品质,也有个一个榜样。
另外,读《第一朵杏花》大家都清楚,这篇课文的题目起的非常好,没有直接用“竺可桢爷爷”等其他题目,因为这个题目本身就内涵着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是两个人两年的劳动果实。所以,抓住两个来教,那是我们应该走的一条路,是一条更全面的路。
《第一朵杏花》片断赏析
品读第二段(第六至第十五自然段)
1、教学第六自然段
师导: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一年后,孩子有了答案,在揭晓答案前,文章第六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我用手势指名一生读,她读后,我又指名后面的同学再读,接着让全班同学读。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一自然段文笔优美,向读者展现清新充满生机的春景图,因此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自然领略了景美,文美。)
师:你喜欢这一自然段吗?
生1:我喜欢,因为它描绘了春天来了,带来了绿意,使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生2:它写的很美。
师:美在哪里?
生2:它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里的词语写得很美,“吹绿”、“吹青”、“吹皱”、“吹鼓”写出了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了。
生3:(学生站起绘声绘色地朗读了该句后),这里还用了排比的手法。
师:你不仅读得美,而且还知道这里用了排比,真了不起。
师:还有哪些地方写得优美?
生4:“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这里用了比喻,把时间比作飞箭,写出了时间过得飞快。(该生朗读得很有味道)
师:说得好,读得更好,一起来(全班投入地读这一自然段)。
(我想正是有了我的抒情导入,并有了讲读前学生的充分投入地读,这里才有了学生的自主理解。但遗憾的是“吹绿”、“吹青”、“吹皱”、“吹鼓”这几个词未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一次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机会丢失了)
2、分角色品读第7-14自然段,感受人物的激动欣喜
我相机动情地接着学生的朗读往下引读: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
学生读:“竺爷爷!竺爷爷!”
师:(引述)“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学生读:“什么事情啊?”
师:此刻竺爷爷问话时的语气、神态怎样?
生1:亲切。
生2:奇怪
生3:微笑着问。
生4:疑惑不解。
师:孩子怎么回答?
学生读:“竺爷爷,杏花开啦!”
师:孩子此时心情又如何?
生5:孩子迫不及待。
生6:他非常自豪。
生7:他非常急切。
生8:他非常高兴。
我指着这两位学生说:“一个说非常急切,一个说非常高兴,有一词既能写出急又能写出他高兴的心情?
生:兴冲冲。
师:那你们就带着这份或迫不及待或自豪或兴冲冲的心情读读这孩子的话吧。(学生读得更投入了)
师:这时竺爷爷问(生读:什么时候?)
(生读得不够体现竺爷爷的内心的欣喜或激动)因此我让学生再读。生齐读:“什么时候?”
师:小孩回答,——生齐:“刚才”。
我让学生又读读这一组对话,说说此时他们语气或说话时的心情。
生1:竺爷爷问话时特别惊喜,小孩回答时特别激动。
生2:竺爷爷说这话是异常激动,孩子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生3:竺爷爷说这话是兴奋无比,一下子眼里露出了光彩,孩子特别激动地回答“刚才”。
师:带着你们的理解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话。(生齐读)
师:可竺爷爷又问,引生齐:“是第一朵吗?”
让3位学生依次读这一句。
师:此时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又如何?
生:他不敢相信。
生:他不敢相信,因为他期盼太久了。
师:而孩子的回答“是”。
生:孩子回答很确定,
生:他坚定地回答,一脸的严肃。
生:孩子很大声地回答“是”。
(这段对话大都没有提示语,但引导学生读好对话,通过人物语言来想像他们说话时的语气神情,理解竺爷爷内心活动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想像,学生读得投入,体会得真切,并体现了多元理解与个性朗读。)
师:瞧,刚才我们读的这一段对话里和第一段有所区别,作者是直接描写他们的对话内容,却没加任何提示语,但我们从上下文及他们的对话中却可以真切想象到他们说话时各自的语气、神态,甚至动作,下面你们学着第一段对话描写的形式,把提示语补充进去,直接写在对话的后面,当然也可以写在前面。
1、学生自由想象写提示语,写后小组分角色朗读。
2、师指名2名学生汇报填充的提示语后,指名一两对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从竺爷爷的这份欣喜、激动中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竺爷爷
学生有了前面的引读指导,这时加提示语得心应手。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了小孩的那份激动与自豪,更感受到了竺爷爷的激动与欣喜,读读第15自然段,你从哪里还能体会到他的这份欣喜?(学生汇报交流“顷刻间”、“立即兴冲冲”、“快步”……)
师: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竺可桢?(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再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第6-15自然段。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2、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内容。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简介竺可桢:(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对台风等的物候的关系有深刻的研究。)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讨论书写要点:
(2)学生描红、临写。
三、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体会竺可桢对待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
)地说:“刚才。”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 )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四、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五、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第一朵杏花
竺哪天开放精确观察
可
桢郑重记下一丝不苟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6—16自然段,品味语言,感受竺可桢爷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
3、感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6课《第一朵杏花》。来,看看这些词大家还能读准吗?(认读词语)
(二)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知道了上一年小男孩错过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不过他答应竺爷爷来年一定要看到。光阴似箭,又一年的春天来到了。大地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课文第六自然段中有一句描写春天的句子,请大家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
出示句子: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1.这句话写了这么多景物,自由读一读,多读几遍,看看你仿佛看到什么了?
2.指名读。作者是怎样把春天写得这样富有生机的?来,拿出铅笔,圈出�
3.你圈出的是哪些词?(课件)
老师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听一听,看看这些词好在哪儿呢?
(作者把春风当作人来写,生动有趣,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4.师:这么美的春天,想不想看看呀!(课件)来,我们一起来赞美春天。齐读。
二、学习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过渡:春天来了,第一朵杏花马上就要开了,小男孩此时又来到院子里,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胀鼓鼓的花苞,这次,他看到第一朵开放的杏花了吗?(看到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7---15自然段。
(一)师:他到底看到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原来大家是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的呀!(出示句子)那赶快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出示句子:“竺爷爷!竺爷爷!”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二)师:看,这是孩子的话,谁来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急切、兴奋、激动……)
(三)想想看,经过一年的等待,在这个春天里,孩子会怎样观察?想一想,自己小声说一说。
预设:天刚蒙蒙亮时就去看,太阳落山时也去看,月色朦胧时再去看。
前天看,昨天看,天天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刮风时去看,下雨时也去看,上学出门时拜托爸爸妈妈帮忙看,终于看到了。
(四)师:一年的等待啊,终于等到了这一刻,他的心情会怎样?指名读。
(五)师:我们从这些语言中读懂了孩子的心情,竺爷爷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读竺爷爷的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六)师:你发现了什么?(竺爷爷的话中有疑惑,也有激动、急切和兴奋、赞许……)指名读。
师:连续三个问句,让我们知道了竺爷爷需要的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
(七)师:从对话中,我们读懂了他们的心情,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15、16自然段,感受杏花之美、体会人物精神
(一)感受杏花之美
1.师:想看看这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吗?(出示课件)看着它,你想说些什么?
作者是怎样写的呢?
出示句子: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
2.自由读一读,看看句子中哪个词用得特别传神?(“捧出了”)
3.指名读。
4.师:这个“捧出了”用得多好,把杏树当作人来写。杏树呀杏树,你小心翼翼地捧出了第一朵杏花,这么珍贵,要献给课文中的谁呀?
(就请你带上动作读读这句话,献给可敬的竺爷爷。)
(请你也带上动作读,献给耐心等待了一年,精确观察的孩子。)
5.师:看到它,小孩心里美滋滋的,竺爷爷心里也美滋滋的。咱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感受竺爷爷的认真的科学态度
1.师:看,这第一朵杏花正望着咱们笑呢!看到它后,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板书:郑重地记下】
2.指名读词“郑重”;来,让我们在第15自然段中圈出这个词。来,让我们一起郑重地写写这个词。(像我们现在这样,严肃而认真就叫“郑重”)竺爷爷郑重记下的这个日子就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这是孩子人生第一次精确的发现,这也是竺爷爷期待已久的日子呀!
3.师:对待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记录得非常郑重,其实岂止这些,来,咱们看看竺爷爷还郑重地记录了些什么吧!
4.师:(音乐中放课件叙述)你们看!他就是我们课文中的竺爷爷,他叫竺可桢。(课件)翻开他的日记看看吧!……这无数个精确记录着祖国天南海北物候变化的日期,凝聚着竺爷爷多少心血啊!
5.在他一生中,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课件出示:
我需要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1)自由朗读,多读几遍,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精确】
①“精确”是什么意思?
②(师指课件)这些就是精确的时间。指名读。
(3)你还读懂什么了?(不能……也不能……)
①师:是啊!做学问不能马马虎虎。指名读。
②师:做学问要实事求是。指名读。
(4)怎样才能得到这些精确的数据,能从这段话中找到答案吗?(仔细观察)【板书:观察】对,只有精确地观察,才能得出精确的数据。指名读。
⑤师:竺爷爷的话真值得我们深思啊!师生合作读。
3.师:竺爷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课件)同学们请看大屏幕,38年,几十年、几十万字。
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这就是长年累月的精确观察啊!生齐读,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现代气象学、地理学一代宗师。
让我们满怀崇敬地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四、深化情感,韵味延伸
(一)师:一年又一年,杏花依旧在阳光中静静地绽放,孩子银铃般的声音依然在耳畔回响,面对这美丽的杏花,面对竺可桢爷爷意味深长的话,你有什么感受呢?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竺可桢爷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影响着我们,让我们记住郑重记下这些数据的竺爷爷,记住在竺爷爷影响下学会精确观察的小男孩,记住这一年的第一朵杏花(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16第一朵杏花
郑重地记下
竺爷爷-------------------------小孩
精确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