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生:这首古诗讲的是草。我是从题目看出来的。
师:好!从题目里能看出文章的意思,题目就好像文章的眼睛一样。那么,你知道诗里写的是什么地方的草吗?
生:(一个接着一个说)是高原上的草;是平原上的草;是原野上的草;是原来的草。
师:同学们能大胆发言,很好!好多同学都说得不错,是高原上的草、平原上的草、原野上的草。但是有个同学说是“原来的草”,对吗?
生:(纷纷回答)不对!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呢?(学生面面相觑,教师稍作停顿)咱们问的是“什么地方的草”,高原呀、平原呀、原野呀,说的是“地方”,而“原来”是地方吗?比如说“我原来上幼儿园”,这里的“原来”是表示什么呢?
生:过去。
师:对,过去。“过去”是表示时间的,不是表示地方的。这句诗写的是原野上的草。大家想一想,在广阔的原野上,那么一大片草,长得绿油油,非常茂盛。那样的景色该多美啊!(稍顿,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那么,诗句中的“离离”是什么意思呢?
生:茂盛。
生:旺盛。
生:非常茂盛。
师:好!说的都很好。现在谁能把“一岁一枯荣”的意思讲一讲?同桌、前后桌的同学可以围在一起议一议。(学生讨论)
师:好!谁能先用“岁”字说个句子?
生:过了新年后,我长了一岁。
生:我爸爸30岁了。
师:对。“长了一岁”就是过了一年。“岁”在这里就是“年”的意思。接着看,“枯荣”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
师:对。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在春天的时候,草长得怎么样呢?
生:非常茂盛。
师:对。“荣”就是“茂盛”的意思。“枯”又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想一想,在北风呼呼、大雪飘飘的冬天,草是什么样子呢?
生:黄黄的,干干的。
生:都快要干死了。
师:说得对。“枯”就是“干枯”“死去”的意思。那么,“一岁一枯荣”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一岁一枯荣”就是一年枯死一次,茂盛一次。
生:“一岁一枯荣”就是每一年都要茂盛一次,又要枯死一次。
师:说得真好。那么,在下面的句子里,“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烧不尽”是说草的哪一部分没有烧尽呢?
生:是说草的根部没有烧尽。
生:是说草的根部没有烧完。
师:好。再看最后一句“春风吹又生”是什么意思?
生:春风吹,小草又生出来了。
生:春天来了,春风温和地吹着,小草又生长出来了,更茂盛了。
师:说得很好。现在,咱们看一段录像。(放显示诗意的课件:原野上小草一大片,非常茂盛。冬天来了,一片枯黄。野火熊熊,好像把草烧光了。但是,春天来了,小草又茂盛地长起来了。)看完录像,谁能把全诗的大意说一说?
生:(纷纷举手)原野上的草非常茂盛。每年都要枯黄一次,茂盛一次。野火烧不完草根。春天,小草又茂盛地长起来了。
师:你看,原野上的小草是多么坚强啊!那么大的野火也烧不尽它,春风一吹,它又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现在,同学们把全诗读几遍,争取很快背下来。
(学生朗读)
师: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表演。一个同学扮爷爷,一个同学扮小孙孙。孙孙放学回到家里,给爷爷讲这首古诗。(学生纷纷要求表演。教师指名两个学生分别扮演爷爷和孙孙。)
孙:爷爷,我背首诗给您听好吗?
爷:好!背什么古诗?
孙:背《草》。今天上午我们刚学的。
爷: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呀?
孙:(一愣)嗯,因为……因为小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爷:噢--我明白了。背吧!
(孙背)
爷:“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孙:“离离”就是很茂盛的样子。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爷: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孙: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爷:哈!你看俺孙孙多有本事,小小年纪就会背唐诗,还会讲意思呢!
师:这两个同学表演得非常好,大家用掌声鼓励。(同学们热烈鼓掌)
【评析】这段教学实录具有三个特点:1.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对词义的理解到对诗句整个意思的领会,从启发体会到组织表演,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2.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喜玩好动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表演练背古诗的情境,寓知识教学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3.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注意了提问形式的多样性。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阅读是培养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审美品味。在我多年的阅读经历中,我体会到了阅读对我语文素养的影响,也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阅读给我带来了广阔的知识见地。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了解到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学识。比如,读史书可以让我了解到历史事件的渊源,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读科普书可以让我了解到不同的科学原理,了解到科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思想,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也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有更多的话题和人交流,拓宽了交际圈。
其次,阅读让我提高了思维能力。阅读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它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中,我们需要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通过与作者的对话,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还要善于思考,善于质疑,这样才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反复的思考和分析,我逐渐培养起了批判性思维,对于问题能够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判断,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三,阅读培养了我良好的语感和审美品味。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而阅读是培养我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的最好方式。通过阅读,我接触到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欣赏到了文学的魅力和美感。优美的词句、深刻的寓意、生动的描写等都让我受益匪浅。同时,阅读也让我学会了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比如音乐、绘画、电影等。通过与不同的艺术形式对话,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对美的敏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四,阅读培养了我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种需要坚持和持之以恒的活动。长期的阅读让我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自觉地安排时间来进行阅读。通过读书,我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了自己的自律能力。同时,阅读也让我爱上了看书,享受其中的乐趣。在我闲暇的时间,我会选择读一本书,以此来放松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最后,阅读促进了我人文素养的提升。阅读不仅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元,也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通之处。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理解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共性。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流和共享让我在认识他人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了自己。阅读还追求真实、善良、美丽的人生,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净化心灵。
总之,阅读对培养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审美品味,并且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人文素养。因此,我认为阅读是我们培养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应该坚持阅读并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咱们学过几首古诗?你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诗,题目是“草”,(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学习古诗,理解意思。
同学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平凡的,甚至于我们都不去注意它。诗人要写小草什么呢?
1.理解第一行诗句。
(1)出示挂图。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平原。
(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2.理解第二行诗句。
(1)“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我今年七岁了。……)
“七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七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2)一年当中,草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3)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诗句。
(1)“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查字典,选择“完”的解释。
(2)“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说烧不尽呢?看书上插图,同桌讨论。得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3)请同学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诗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试说这一句的意思。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5.朗读全诗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铺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背这首诗。
(五)巩固练习。
1.填写诗句,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2.填空练习“离离”是形容( )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
《骆驼祥子》这本书讲述了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是,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不再像以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延误劳作。生活捉弄了他,他也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出卖他人换钱,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最终,祥子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通过这个悲惨的艺术形象,人们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较深的理解,并启发人们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根源。
诗意语文读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以诗意的形式展现人类的思想和情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诗意语文的美妙与魅力,这使我更加热爱阅读,也让我体验到了沉浸其中的快乐和收获。以下,我将分享我在诗意语文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勾勒诗意语文的魅力。
诗意语文读书给予我的第一次震撼是在我读一首诗时,立刻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情感共鸣。文字的音韵、意象的修辞以及诗人的抒发情感都能打动我的心弦。每当我读到一句深情的诗句,它似乎就是一道美丽的画卷,在我的脑海中铺展开来。我会陶醉在其中,如同在诗的海洋中徜徉,感受着诗的美妙。
第三段:回归根本,理解语文的真谛。
由于阅读诗意语文,我逐渐靠近了语文这一学科的核心,获得了对语文的系统理解。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在掌握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和内涵。在读诗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理解和欣赏文字,感受文字张扬的激情和内心的独白。我逐渐懂得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和表达,以及回归自然,融入社会的本质意义。通过学习诗意语文,我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对人性和人类命运有了更加真实的领悟。
第四段:提高审美水平和表达能力。
在诗意语文读书过程中,我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意识。通过欣赏和评析各种文学作品,我学会了欣赏美的事物,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同时,在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学会了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会了通过文字展现情感、思考和见解。这使我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自信,也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坚持阅读与独特的魅力。
读书是诗意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能给我带来一种独特的魅力。当我沉浸在书籍中,仿佛与时光静谧地对话,感受到了作者思想的脉络,也与作者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读书能够拓宽我的视野,开发我的想象力,培养我的情感和修养。通过读书,我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思想,对生活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我坚信,读书是通向诗意语文世界的枢纽,也是自我成长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结束段:总结感悟。
诗意语文读书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和收获,使我逐渐明白了阅读和学习的真正意义。通过诗意语文读书,我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和丰富,也懂得了如何去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坚持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养。我相信,诗意语文读书将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人生的指南针,也让我与自己和这个世界更加和谐相处。
师:《草》这一首古诗讲的是什么事物?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这首古诗讲的是草。我是从题目看出来的。
师:好!从题目里能看出文章的意思,题目就好像文章的眼睛。那么,你知道诗里写的是什么地方的草吗?
生:一个接着一个说,是高原上的草、是平原上的草、是原野上的草、是原来的草、……
师:同学们都大胆发言,很好!好多同学都说的不错,是高原上的草、平原上的草、原野上的草。但是有个同学说是“原来的草”。对吗?
生:(纷纷回答)不对!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呢?
(学生面面相觑,教师稍作停顿。)
师:咱们问的是“什么地方的草”,高原呀、平原呀、原野呀,说的都是“地方”而“原来”是地方吗?比如说“我原来上幼儿园”。这里的“原来”是表示什么呢?
生:过去。
师:对,过去。“过去”是表示时间的,不是表示地方的。这句诗写的是原野上的草。大家想一想,在广阔的原野上,那么一大片草,长得绿油油,非常茂盛。那样的情景该多美啊!
(稍顿,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
师:那么,诗句中“离离”是什么意思呢?
生:茂盛。(旺盛、非常茂盛。)
师:好!说的都很好。现在谁能把“一岁一枯荣”的意思讲一讲?同桌、前后桌的同学可以围在一起议一议。
(学生讨论)
师:好!谁能先用“岁”字说个句子?
生:过了新年后,我长了一岁。
生:我爸爸今年30多岁了……
师:对。“长了一岁”就是过了一年。“岁”在这里就是“年”的意思。接着看,“枯荣”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
师:对。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在春天的时候,草长得怎么样呢?
生:非常茂盛。
师:对。“荣”就是“茂盛”的意思。“枯”又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想一想,在北风呼呼、大雪飘飘的冬天,草是什么样子呢?
生:黄黄的,干干的。
生:都快要干死了。
师:说得好。“枯”就是“干枯”“死去”的意思。那么,“一岁一枯荣”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一岁一枯荣”就是一年枯死一次,茂盛一次。
生: “一岁一枯荣”就是每一年都要茂盛一次,又要枯死一次。
师:说得真好。那么,在下面的句子里,“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烧不尽”是说草的哪一部分没有烧尽呢?
生:是说草的根部没有烧尽。
生:是说草的根部没有烧完。
师:好。再看最后一句“春风吹又生”是什么意思?
生:春风吹,小草又生出来了。
生:春天来了,春风温和地吹着,小草又生长出来了,更茂盛了。
师:说得很好。现在咱们看一段录像。看完录像,谁能把全诗的大意说一说?
(放显示诗意的课件:原野上小草非常茂盛。冬天来了,一片枯黄。野火熊熊,好像把草都烧光了。但是,春天来了,小草又茂盛地长起来了。)
生:原野上的草非常茂盛。每年都要枯黄、茂盛一次。野火烧不完草根。春天,小草又茂盛起来了。
师:你看,原野上的小草是多么坚强啊!那么大的野火也烧不尽它,春风一吹,它又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现在,同学们把全诗读几遍,争取很快背下来。
(学生朗读)
师:我们做一个表演:一个同学扮爷爷,一个同学扮小孙孙。孙孙放学回到家,给爷爷讲这首古诗。
孙:爷爷,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爷:好!背什么古诗?
孙:背《草》。今天上午我们刚学的。
爷: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
孙:(一愣)嗯,因为……因为小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它又长出了新的芽!
爷:噢──我明白了。背吧!
爷: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孙:离离”就是很茂盛的样子。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爷: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孙: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爷:哈!你看俺孙孙多有本事,小小年纪就会背唐诗,还会讲意思呢!
师:这两个同学表演得特别好,大家用掌声鼓励。
(同学们热烈鼓掌)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
――于永正
于老师教学古诗《草》,进入复习阶段。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
这个教学片段受到了华东师大李伯棠教授的高度称赞,已� 笔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富有情趣!于老师匠心独运,一会儿变成妈妈,一会儿变成哥哥,一会儿又变成奶奶,把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教学环节通过角色换演绎得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尤其是能过耳朵有点聋的奶奶,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说出了诗意,强化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肯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记。可见,情趣犹如教学的润滑剂,它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学
教师在教学的巩固阶段,创设了学生背诗给家人听的情境。教师先后扮演了妈妈、哥哥、奶奶。下面是一个给“奶奶”听的片断。
师: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注意。
生:奶奶,我背古诗给您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离离”就是很茂盛的样子。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唐诗。
(众笑)
[评析]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通过师生表演练背古诗,让学生去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寓知识教学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
这是一种较好的寓教于乐的方法。在游戏性的小品表演中,检测了形义较难的字词(离离、枯荣),加深了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干吗那么多花不写要写草哇),情境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理清本文的线索,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3、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4、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
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也是多姿多彩的,但是,请同学们记住的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在这些先烈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位,能否给大家介绍他的故事呢?(学生讲故事)今天我们再跟随当代作家王愿坚,去结识一些为我们取得幸福生活而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的人们今天,我们学习王愿坚的《草》,看这篇小说里作者是怎样把红军战士过草地的艰难,又是怎样把周副主席和草联系在一起,从而表现周副主席的伟大人格的(教师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焦灼( ) 薄雾( ) 愠怒( ) 惶惑( ) 湿漉漉( )
蔫巴( ) 飒飒( ) 抽噎( ) 一霎( ) 踉踉跄跄( )
2.作者简介
王愿坚,现代作家1944年参加革命,1953年深入老根据地,采访了许多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从而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王愿坚连续写了10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用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来塑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一个尝试”本文就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他从1954年开始,陆续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等反映苏区人民斗争生活的;也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反映长征路上战斗生活片断的;还有《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表现革命前辈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精神风貌的
3.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高原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四、自主活动,指导自学(学生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
2.请按照概括故事情节的脉络“开端—发展——结局”来概括这篇文章的结构
【明确】开端—战士误食毒野草 班长摸黑去报告(误食毒草)
发展—撇开毒草忙救人 引出担架设悬念(持草求救)
—主席下令辨毒草 不顾安危尝毒草(尝草辩识)
结局—平易近人议吃草 启迪战士悟真理(议草救人)
小结:由此来看,本文所展示的野草已不再是我们以前所读到的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草,也不是所看到的滚着晶莹的露珠的朝气蓬勃的草,而是和国民党反动统治者一样要争夺红军战士生命的毒草,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还要以“草”为题呢?
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常见的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某一事件、某一事物、某一人物、感情发展变化、所见所闻等
3.结合引文的内容,理解全文以“草”为题的作用
【明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4.这篇小说描写了哪些人,作者想要刻画的人物是谁(主人公)?
【明确】 周副主席(主人公) 战士杨光(线索人物)
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毒草而中毒的险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野草,而且亲口咀嚼野草,果断做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正确对待困难的故事,突出展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风范,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
五、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杨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
【明确】立刻惊住(因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惶惑(疑惑而不知所措)、不安(心神不定而深感内疚)、大吃一惊、心头像刀在绞
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的描绘了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复杂的心情变化过程,充分地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2.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明确】动作: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闭住、抖动、吐掉、还给
神态: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眉头
这些词语,充分地表现了作为红军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事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贵品质和伟人的气度
3.请你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一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周副主席有着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着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4.说说你以前对周副主席的有哪些了解,结合本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的副主席的认识
六、拓展延伸 鉴赏文本
大家读完文本,周副主席的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风范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语言虽平淡无奇,却使人感受到巨大的力量请大家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
1.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一些!
【理解】周副主席指引红军战士要承认困难,更要能面对困难
2.(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理解】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理解】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惟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七、课时小结 布置作业
1.“总理的惊人之处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去不留言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城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梁衡《大有大无周恩来》
2.以“吃草”为话题,联系今天的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2)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3)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4)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5)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不仅教给我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而通过不断地阅读,我深刻体会到了语文的魅力和重要性。下面我将从阅读的好处、阅读的技巧、阅读的体验、阅读的收获和对阅读的思考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阅读的好处不容忽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拓宽我们的视野。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阅读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除此之外,阅读让我们得到更多的知识,丰富我们的内涵,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从而使我
其次,阅读的技巧也是我们读书的重要方面。首先,我们要注重理解力的培养。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懂的句子或者词汇,此时我们要善于思考,通过上下文的推测来理解词句的意思。其次,我们要注重速度的掌握。阅读时,我们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提高阅读速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最后,我们要注重记忆的训练。阅读之后,我们要尽快地将读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地运用起来。
第三,阅读给我带来了很多愉悦和满足的体验。通过阅读,我进入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当我看到作者巧妙地运用语言,描绘出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情感时,我会被深深地吸引。读书的过程中,我会忘记时间,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故事中,仿佛自己 这种阅读的体验是非常美妙的,它让我可以远离现实的困扰,放松身心,享受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
第四,通过阅读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很多有益的思考。通过阅读,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故事,这些知识让我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通过阅读,我也学会了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或者人物的言行举止总是引发我的思考。我会思考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我自己又会怎样做,这样的思考让我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
最后,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阅读是一种思维的训练,通过阅读,我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我学会了怀疑和批判,不再轻易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而是善于思考和独立判断。同时,阅读也给了我一个进入不同世界的方式,我可以通过阅读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从而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和修养。
总之,通过阅读,我深深体会到了语文的重要性和乐趣。阅读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还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阅读,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世界,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将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感受和体验阅读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感想20_年8月2日至4日,我县组织了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我幸运地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全面而细致,深刻而生动。从县教研室__老师的《如何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到__老师的《依托集体备课》;从__老师的《小学语文课标的目的和认识》到__老师的外出学习汇报《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优质课堂观摩《给予树》到《揠苗助长》、《“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了解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不但开阔了眼界,真是受益匪浅。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在朱建淑老师的合理安排和精心指导下,我们每位教师都感觉收获不少,下面将我这几天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系统学习网络大集体备课,促进教研网络化、现代代。
县教研室朱老师教我们如何加入网络教研平台,协作组等,让我们学到了一手好活,并对集体备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认为网络教研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必然要与网络进行亲密接触。而教师要想在专业方面有所提高,必然要参加教研活动。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 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是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是否有效。网络大集体备课是把备课的方式由机械重复备课向积累优化式备课转变,个人封闭式备课向合作开放式备课转变,文本式向电子式备课转变,为教师减负增效。
二、学会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进步。
在培训期间,我们观摩了优质课堂《给予树》、《揠苗助长》和蒋军晶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使我们能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蒋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蒋老师对于《红楼梦》的深刻解读,对人物王熙凤的性格把握是那样准确。教学中,他耐心引导学生通过凤辣子的衣着、言行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他适时点拨,语言风趣,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在愉快的学习中,学生最终明白了凤辣子的真正目的不是关心林黛玉,而是讨好贾母、炫耀自己的地位。从中可见蒋老师的教学功底之深厚,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佚名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咱们学过几首古诗?你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诗,题目是“草”,(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学习古诗,理解意思。
同学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平凡的,甚至于我们都不去注意它。诗人要写小草什么呢?
1.理解第一行诗句。
(1)出示挂图。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平原。
(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2.理解第二行诗句。
(1)“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我今年七岁了。……)
“七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七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2)一年当中,草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3)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诗句。
(1)“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查字典,选择“完”的解释。
(2)“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说烧不尽呢?看书上插图,同桌讨论。得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3)请同学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诗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试说这一句的意思。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5.朗读全诗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铺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背这首诗。
(五)巩固练习。
1.填写诗句,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2.填空练习“离离”是形容( )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