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设计意图:《开天辟地》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篇神话。神话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时期,是祖先们对大自然演化规律的神奇解读,对生命起源稚嫩而独特的理解。《开天辟地》这则神话讲述的是上古大神盘古,诞生于混沌、挺立于天地,又化身为世间万物的故事。在初看文本时,首先是被神话独特的魅力所感染,再深入读下去,深深打动我的是神话的缔造者赋予这位神伟大的、惊人的生命力,是对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的礼赞。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朗读、认识对偶句。
2.凭借语言文字,感受神话故事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力。
3.通过对本文语言的潜心涵咏,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认识对偶句
出示”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我们先来看一个句子,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有什么特点?
(字数相同,左对右,持对握,凿对斧)
这种前后对称、字数相等的句子叫做对偶句。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它也是一个对偶句,师生对一对:轻对( ),清对( ),冉冉上升对( ),天对( )。
对偶句句子很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男女生对一对。
在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等会儿大家读的时候要注意了。
二、概述课文
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这就叫概括,想想《开天辟地》你能把它读成哪句话?(板书:开辟天地、化生万物)
三、研读盘古“开辟天地”
盘古这个大神是凭借什么开辟天地?(板书 神力)
1、“神力”
读一读﹩2----﹩6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可以体现盘古的神力。
a、(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咔嚓”是什么声音?“大鸡蛋”是你们家老母鸡生的鸡蛋吗?那是什么?所以你觉得“咔嚓”怎么读?看,“大鸡蛋”加了个双引号呢!再次请该同学读。
你再想,盘古只一使劲翻身坐起来,就听到持久而响亮的”咔嚓”声,接着这个混沌一团的“大鸡蛋”竟然裂开了一条缝,你说盘古的力量大不大?神不神?一起读。
b、(出示)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先自由读,你们看“猛劈猛凿”,连用了两个“猛”字,多勇猛啊,你们能想象一下盘古此刻脸上的表情吗?可能他的头发——,眼睛——,牙齿——,肌肉——。咱们一起想象着画面再次来“猛劈猛凿”
c、(出示)三至五自然段
(1)这些文字都是在写盘古的身体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咱们先自己来读读这些文字,看看盘古的身体是怎么变化的?
(2)“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句话你理解了吗?如果这是天,这是地,盘古的身体到底是怎么长的呀?你能自己在下面做做动作吗?
(3)刚才我看到有同学是这样的,也有同学是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所以课文里“加厚”这个词改成哪个词似乎更好一点?
(4)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盘古的神奇变化吧!100天过去了,天升高——,(引读)地下沉——,盘古的身体跟着长高——;1000天过去了,天升高——,地下沉——,盘古的身体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升得——,地变得——,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来,让我们抬头仰望盘古,你看得到他的头吗?太高啦,这就是“巍峨”。你看,“巍峨”都有个“山”,是说什么的,这里是说什么,此时盘古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站在天地之间,有个成语就叫“顶天立地”。
除了凭借他的神力,盘古开辟出新天地还需要什么?
2、外力
一把斧头、一把凿子
3、毅力
你从哪儿读出了他的毅力?
4、“勇气”
刚才我们用心思考,发现盘古开辟出新天地,不仅是靠他的神力,还借助了外力,以及用他的勇气和毅力。当天不再升高,地不再下沉,盘古含着微笑倒下了,他这一倒下,天地间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四、研读“盘古身躯化万物”
1、播放课件,教师示范读
2、这世界美吗?那你也来美美地读读这段文字。指读。
3、你看这段文字,冒号后面的话都是怎么写得呀,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再自由读,把这美丽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画,留在你的脑海中。
4、现在老师把“变成了”什么拿掉,你还能记起这段话吗?试试看,挑战一下你的记性。
5、你们的记性真好,不过也有课文的功劳,你看,口中呼出的气是在空中飘动的,它就变成也在空中飘动的风和云,眼睛是明亮的,它就变成月亮和太阳。这样呀,让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课文是一个神话故事,它虽然是想象出来的,但也要想象得合情合理,才会顺理成章。
6、来,让我们一起再次看着画面, 回忆这段话,并把些文字美美地出口,好吗?
7、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齐读最后一个小节。
《开天辟地》是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它在街头巷尾被人们广泛地流传着,盘古自然也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那盘古的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呢?
正因为有了这些精神,这个世界才会有原来的混沌黑暗到现在的美丽光明,这就是“从无到有”(板书)。后来它就慢慢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种新的开始,也用来寓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板书)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了课文《开天辟地》,知道了一个叫盘古的大神,很凑巧,老师最近买了一件羊绒衫,它的牌子就是以盘古命名的,我去网上一搜索,发现还有盘古王表,盘古软件,盘古电磁炉等等,那么多的厂家企业都喜欢用盘古作为他们商品的商标。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原因呢?
2、今天学习了《开天辟地》,它本身是一个神话故事,是想象出来的,我们的老祖宗把他们的想象变成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同时也把盘古的精神留在了每个炎黄子孙心里。其实每个神话故事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意义,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等等,你们想读吗?老师给你们介绍本书,《中国神话》。
3、布置课后小练习,找对偶句。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课文,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指名读下列词语
混沌一团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神力 身躯 化生万物
3、借助上面的词语,说说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英雄盘古,以自己的神力开辟了这个黑暗混沌的世界,并用自己的身躯苦苦支撑在天地之间。当天地不再合拢时,他才含着微笑倒下了。那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到底是怎样的呢?
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师:天和地还没有分开之前,宇宙到底是怎样子的?(学生发言)
3、抓住重点词语:混沌一团 大鸡蛋等让学生想像宇宙当时的情景。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1、小组读,想一下盘古是怎样的一个神?从那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特点?(提问学生)
2、找出文中的盘古开辟天地的动词,并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3、让学生体会到开辟天地的艰难,以及体会盘古对光明的向往。
四、齐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1、师:天和地之后,盘古是不是从此高枕无忧呢?他又是怎样做的?(学生自由发表)
2、从那些语句可感受到盘古的意志坚定呢?盘古在你心中树起了怎样的的形象?(学生自由发言)
五、分组读第六、七自然段
1、当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时,盘古已经在天和地之间站了几千万年,这时的盘古已经——学生答:精疲力竭。临死的时候,他面带着微笑,把他的身躯奉献出来,化生出万物。面对他这样的举动,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触, 说给大家听。
2、抓住精疲力竭、含着微笑,让学生体会盘古面对死亡毫无畏惧,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
3、当盘古的身躯化成万物的时候,想像一下世间万物的美好。
六、齐读最后一段
让学生明白具有总结全文的作用,在平时的作文中,也可以参照一下课文的写法。
七、延伸
说说你们还积累哪些神话故事,把它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八、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
神力 身躯
混沌一团 化生万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沌、孕、拢”等9个生字,会写“创、孕、氏”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
4. 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用得准确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神话的神奇特点,抓住重点词语和想像神奇画面去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文题
1、大家喜欢神话故事吗?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请大家先看动画。(播放课件)
大家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吗?(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奇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3、那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播放课件)
4、汇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故事呢?(把时间、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说清楚;抓住文中的词语。)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导学第1自然段。
(1)师范读1自然节
同学们,《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副又一副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2)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交流)
(3)自由读1节。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去读一读1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一会儿请同学读一读。
(4)指名读1自然节。(播放课件 指导朗读:读出神奇)
2.自学第2、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2、3、4自然段。
我们继续往下读,看看天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也象刚才一样,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画出神奇的画面。 (默读课文第2、3、4自然节)
(2)谁来,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指名读文)
(3)师生配合读。引出重点句子:轻而清的阳气,逐渐上升,变成了蓝蓝的天;重而浊的阴气逐渐下沉,凝成了大地。(课件出示开天辟地视频)
(4)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就是盘古顶天立地的画面。(出示盘古顶天立地的视频)
(5)看着这幅画,你想用文中的哪句话来描述。(盘古只得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支撑着,不让天地合拢。)(大约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
(6)盘古顶天立地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
是啊,这一万八千年,盘古每一天、每一年都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支撑着,不让天地合拢。)(课件出示 强化练读)
3.学习第5自然段。
(1)自读第5小节。(盘古完成了他开天辟地的使命,但他对于世间的奉献却没有停止。他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
(2) 老师想问同学这整整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这段文字表现了盘古最后的奉献,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一句?(生汇报)
(3)让我们一起把第五小节完整地读一遍。(学生齐读)
(4) 同学们,多么神奇的画面啊!让我们共同合作,分享这神奇的文字,再现这神奇的画面吧!(出示课件,感受变化的神奇)
(4)读得真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会是由盘古变成的呢?
小练笔:他的( )变成了( ) (课件出示)
(5)同学们的想像力很丰富,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第五小节。
(学生朗读第五小节)
4.复述训练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同学们一定喜欢听,大家能不去看书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吗?(课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主要环节进行复述练习)
四、小结:
1、美丽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宝库当中的璀璨明珠,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感到神秘莫测,比方说天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他们的知识水平低下,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就认为这么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他们在生产劳动中,遇到自己心目中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广为人知的神话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播放课件)
2、谈感受。(感受神话特点)
附:板书设计
8开天辟地
盘古
天地混沌——顶天立地——创造万物
伟大
1、谈话。
师:请同学根据以前学过的预习五步法进行预习,注意用上练习三出现的预习所用的符号。
(学生马上埋头苦干,时不时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获得的新东西,很有意境)
2、全班读课文,找到自己读的还不熟的词句,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采取自由读的形式,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学生问题千奇百怪,比如说:书上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间,天地万物都还没有产生,那么盘古身上怎么围着一圈树叶?盘古这么伟大,他在睡着之前干什么?……)
4、灵机一动,与学生一起讨论神话的特点。
师:既然大家有这么多问题,我也来提一个问题,盘古一醒来,就发现身边有一把斧子,一把凿子,这是从哪来的?(颇有和学生较劲之意,学生回答令人意外,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借此引出自我探究)
生:也许他爸爸以前是个木匠,给他留下来的呗!
生:他的妈妈知道他是要做大事,好心给他准备的。
生:有位大仙路过,不小心丢下的。
……
我打断他们的猜测,问他们,你们认为这样争下去会有结果吗?(不会)
那现在我们想想,神话有哪些特点?用一个词来说说。
5、学生经过思考,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神秘的
生:不可思议
生:不存在
生:想象(将学生的想法赶快写到黑板上)
从我们自己发现的这些来看,的确没有必要争论不休,是吗?
学生笑了起来
考虑一下编者的意图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盘古对光明的向往,以及他开天辟地的决心。
3、感悟中心句的作用及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神话故事中盘古的这位人物形象。
难点:中心句的作用及对偶修辞的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同学们,你们肯定读过许多的神话故事,谁来告诉大家你曾经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如果能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故事的名字更好。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哪吒闹海、八仙过海、女娲补天…….)
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了不起的人物。
一、导入,直奔课题
谈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板书课题,生书空)。读课题。“辟”组词
二、整体感知
课文主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畅。
1、我看同学们都读得很投入,这些词语肯定难不倒你,来,试试看!
出示词语:a、混沌一团黑乎乎
(混沌是什么意思?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请教词典老师,我们看看词典上对混沌是怎么解释的,选词,1、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开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2、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你认为哪一个更适合课文中的理解?有心的同学肯定已经感受到这两词是写什么的?
b、猛劈猛凿巍峨长柱子
巍峨都是什么部首?都以山为部首的字,让人感觉——(再读读这几个词,你知道这几个词语是描写谁的?通过这几个词语,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初步印象?)
c、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加厚一丈重新合拢
(“上升”和“下沉”是一对反义词,冉冉和慢慢呢?这两个词都表示动作很慢,你还能说一个这样的词吗?(徐徐、缓缓)?一丈有多长?一丈大约3.3米,和咱们教室的高度差不多。书上说天地什么不会“重新合拢”?中间力量在支撑?你们发现了吗?这几个词语其实描写了一种变化,一种什么的变化?自己再读读看。——天地分开后的变化)
齐读:带着你的初步理解一起来读好这些词语。——点击□
2、点击: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出示:读完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吗?用笔画下来。
交流: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出示)
3、这句话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板书),而这个中心又出现在了哪?(结尾,中心句在结尾,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板书:总结全文)。中心句相当文章的命脉,有许多文章会出现,我们要善于发现。——让我们一起读读中心句。
三、细细品读。
5、学习贵在质疑,你能围绕中心句中“开辟天地”这个关键词提出自己的疑问吗?
(1、盘古是怎么开辟天地的?2、盘古为什么要开辟天地?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3、宇宙后来是什么样子?)
6、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文走进课文,走近盘古。盘古为什么要开辟天地呢?或者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前,宇宙是什么样的呢?——板书:宇宙原样。到书上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交流:黑暗混沌,像个大鸡蛋。
这是一个什么句?把比作,这个形象的比喻让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混沌一团、黑乎乎的环境里,你是什么感觉?盘古的心情肯定和你一样,他多么渴望光明啊!板书:渴望光明——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原来宇宙的恶劣环境。
7、有一天,盘古醒了,他是怎么开辟天地的?默读课文,找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里?(2—5)
8、对,2—5都是些盘古怎么开辟天地(板书),创造新宇宙的。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着重写了什么?(宇宙的变化,盘古让天和地分开)
他是怎么做的?请你找出描写盘古动作的句子。
9、出示: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
(1)盘古为什么要猛劈猛凿?(要把宇宙分开,很用力把很硬的东西分开)两个猛你看出了什么?(用力大,)盘古是神,不是人,神的力量是——力大无穷。
(2)你能把这种力量融入你的朗读吗?请男生一起读好这个词。
(3)我看到了,你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自己就是盘古,请问盘古大神,此时正在猛劈猛凿宇宙的你,在想些什么呢?(看来你已下定了决心,——板书决心坚定,带着这份决心读好这个句子。评价:1、我感到了盘古已经使出了浑身的力气。2、决心是多么坚定啊!一起读)
10、老师: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1)这两句话中有两个清,意思一样吗?(第一个是重量小,第二个是什么意思,组词,对我们用组词就能非常清晰地了解词语的意思)你能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个词吗?
(2)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反义词,对偶)
(3)火眼金睛,一下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看看有几组反义词?除了反义词,还有什么词?(近义词),缓缓和慢慢这对近义词告诉我们什么?谁来把天地分开的缓慢过程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这些反义词和近义词把天和地分开的过程写得一目了然。女生轻盈活泼,请女生读上半句,男生个个都是大力士,请男生读下半句。评价:男女生配合读,把对偶的修辞手法也表现得更明显了,其实,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一个句子也是对偶句,你们发现了吗?(点击)请一二两组读上半句,三四两组齐读下半句。合作读两个对偶句
(5)天是轻而清,地是重而浊啊,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部都—混在一起,用书上的一个词语叫“混沌”。同学们,看来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6)盘古用斧子和凿子,猛劈猛凿后,就分开了天和地,这个过程就可以用一个成语“开天辟地”来形容(指着课题)
(7)前所未有的壮举,让我们一起带着对盘古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个成语。
11、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也藏着一个成语,用心读一读,你想到了哪个成语?(顶天立地)看来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已矗立在你心中,谁来读好这段话。——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让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请用笔把这个成语写在这段的旁边。
12、顶天立地的男儿一站又是多少年?在这一万八千年中,天和地发生了哪些变化?盘古的身体呢?
请问这位盘古先生,你一站就是一万八千年,你累吗?你休息一会儿行吗?(不行啊,我一休息,天地就会重新合拢)。
虽然您是个巍峨的巨人,可毕竟还是血肉之躯,这都已经过去了一万八千年了,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你还是就放弃吧。(如果放弃了就前功尽弃了。所有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坚定的志向,丝毫不放弃,这就叫——矢志不移(评价:你道出了盘古盘古的心声你走进了盘古的心中)
四、总结全文:
13、(深情的)同学们,为了天地不再合拢,为了光明天长地久,盘古这位力大无穷的巨人用自己的身躯完成了心中美好的愿望。
14、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读课题。盘古用他的神力和身躯不仅开辟了天地,还化生了万物(贴),他的身躯又化生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作业:描红。
《开天辟地》教后思考
《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整个世界”的过程写的生动有趣。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现将我教学这一课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阅读课文把握结构
在第二课时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了是盘古开辟了天地,那么他是用什么来开辟天地的,你能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出答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找出答案。在揭示答案的同时又指出了课文的中心句,也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再次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同时也把握了这节课的重点。接着引导学生学习盘古如何用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了解课文的结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二、抓住重点创设情景
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在教学时,抓住“裂开一条缝”“咔嚓”“猛”等词语体会盘古神力,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盘古的力大,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的妙处。
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天,脚踏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让学生伸出双臂上举,静静站立,你累了吗?想象盘古顶天立地持续了多久?他累吗?老师旁白: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立地。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让学生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盘古“精疲力竭”“微笑着倒下了”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盘古微笑着倒下了?让学生思考,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结合文本展开想象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想象会让你惊叹不已。在教学盘古的身体化为万物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想象是根据所想象事物与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的,不是瞎想的”,这样不仅让学生方便记忆课文内容,而且由此让学生想象盘古身体的某个部位还可能变成什么。学生对盘古其他身体部位的想象非常精彩,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想象,更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体会盘古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献身的精神。让学生明白盘古的身体化作了万物。再想象,如果没有盘古,就没有什么?以此揭示盘古奉献的品质。
四、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初读课文,只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只有对重点字词、句子理解后,才能读出味道。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先自己读、指名读、找同学评价比读,引导学生感受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积聚多少能量,当他爆发时会怎么样,让学生最后通过齐读这种方式,将盘古的神力鲜明呈现出来。
之一
佚名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从奶奶讲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大。重点难点: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三、学生分析
喜欢神话,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让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这些秘密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设计思路
减少繁琐的分析讲解环节,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探索自然奥秘中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智慧。
五、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
1、谈话:佳佳是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平时特别爱提问题,比如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有一天,她问奶奶,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从哪来的?奶奶就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佳佳都听得人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读一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并悄悄告诉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样?(板书:大鸡蛋躺巨人)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出示挂图或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5、读最后一自然段,发挥想像力,感悟神话的创作过程。
(1)奶奶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挥你的想像力,说一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结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诞生的,你相信这种说法吗?你还想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都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努力探索吧!
附:板书设计 :
30开天辟地
大鸡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万物
躺 巨人 顶天立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复述课文,指导写字。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
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
1、本课以孩子们常见的听长辈讲故事的方式导入 ,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重视自主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做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学习,主动了解传统文化。
4、不足之处,应该让孩子了解神话是人们以前无法解释宇宙形成的原理,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释,并不事实上如此。
一、教材简说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以“疑”促读,以“读”释疑,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阅读实践中,通过“设疑——读文——领悟——释疑——积累——运用”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学习表达方法,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从课文中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四、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五、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六、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开天辟地》,还记得故事的情节吗?
生:(齐)记得!
师:好,看这些成语,你能用上它们讲一段话,说说这个神话的内容吗?
出示: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生:很久很久以前,整个宇宙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的。火神盘古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之后,他又顶天立地几千万年,使天和地与日俱增。盘古死后,他的身躯变化万端,化成了万物。从此,改天换地,宇宙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点评:开篇用8个成语复习课文内容,既回顾了神话故事的情节,又积累了语言,收一石二鸟之效】
师:不错,成语用上了,内容也说得完整清楚。但是给你提个意见,在你这段话前面加上“传说”两个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知道什么是“传说”吗?
生:知道,“传说”就是老百姓口头流传的,一代人告诉一代人的故事。
生:“传说”故事是人们想像出来的故事,不是真事情。
师:对。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想像出这么个故事,并且能世世代代流传到今天呢?
让我们走进《开天辟地》的神话世界,细细品味感悟。
【点评:适时扣住“传说”二字设疑,使文本的学习指向深邃悠远的传统文化背景】
师:瞧瞧,课文直接写“开天辟地”内容的是哪一自然段?
生:(齐)第二自然段。
师:是的。自己读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想像盘古开天辟地的情形。
(生读书想像)
师:读完了?你看到盘古是怎么开天辟地的?
生: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一看,周围混沌一片,“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随手拿起身边的板斧和凿子,“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一阵猛劈猛凿”,大鸡蛋破碎了。
师:哦,这是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你看见他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你们知道“凿”和“斧”是什么样子的吗?谁能简单画画。
(生画“凿”和“斧”)
师:“凿”是干什么的?
生:戳穿东西,打开一个洞的。
师:“斧”是干什么的?
生:可以重重地劈,劈坚硬的东西。
师:把“持”和“握”换个位置行不行?左手握斧,右手持凿?
生:不行。“持”是拿住。要稳:“握”是紧紧地抓在手掌里面、拳头里面,斧子很重的,握住了才能有力量地劈过去。
师:很好。你们听我读这一句话,想像盘古开天辟地的画面,要让画面动起来,像电影一样,有形象,有颜色,有声音的。
师:(读)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师:看见什么了?
生1:我看见盘古威风凛凛,左一凿,右一劈,巨石裂了,掉下来,摔得粉碎。
生2:我看见盘古双手不停地挥舞着凿和斧,拼命地砍呀,凿呀,劈呀,好像永远都不会停下来。
师:把你们的镜头再推近一些,要特写镜头!再读读这一句。
(生再读)
生1:我看到盘古简直是一个巨人,他猛劈猛凿,用尽浑身力气,手臂上的血管几乎要爆裂了。
生2:我看到他全身大汗淋漓,头发全湿透了。
生3:我看到他的眼睛里射出坚定的光芒,好像在说:不把天地劈开我决不罢休!
生4:我看到他胸部隆起的肌肉,一鼓一鼓的。
生5:我看到他一边劈一边张开大嘴,“啊呀呀”地吼叫,像非洲狮子的吼声!
师:你们看清楚盘古勇武的形象了,你们感受到开天辟地的雄浑之势了,能把它读出来吗?
(生读第二自然段,气势磅礴)
师:真好,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去想像出生动的画面,这样才算真正地读懂了故事,读懂了故事里的人物。现在你认识盘古了吗?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生1:盘古是个力大无穷的神。
生2:是个勇猛的神。
生3:是个很有气魄的神。
生4:是个痛恨黑暗的神。
【点评:穿透文字,呈现画面,是读懂文章的重要方法。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了解师:盘古开天辟地,“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读读这句话,发现了吗,这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1:这句话里有两对反义词,“轻”和“重”。“清”和“浊”。
生2:不止两对,还有“上升”和“下沉”,“天”和“地”,也是反义词。
师:读读这句话,把天的“轻而清”,地的“重而浊”读出来。
(生读)
师:这样的句式相反相成,很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画出来,读出来。
生1:“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生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生3:“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生4:“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
生5:“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
师:一齐读,感受它们的对称美。
(生齐读)
师:他们合在一块儿说的什么?
生:说的是盘古顶天立地,不让天地合拢。
师:(引读)“他知道——
生:(齐)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师:你读懂这句话了吗?再读读。
生1:盘古开天辟地,用尽了力气,终于精疲力竭,倒下了。
生2:盘古还在天地之间顶了几千万年,他是倒下来的,说明力气耗尽了。
师:你们只读懂了“倒下了”三个字,再读。
生l:盘古是“含着微笑”倒下的,他临死时感到很欣慰,因为他的事业完成了,人间再也不会混沌一团了。
师:好。你读懂了,“含着微笑”四个字,再读。
(学生再读,未有新发现)
师:我改一改课文,“他终于精疲力竭,就含着微笑倒下了。”行不行?
生:(恍然大悟地)不行!盘古不是因为没有了力气倒下的,而是因为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他要做的事情终于成功了,才倒下的。
师:如果天地还有可能合拢——
生:他就会继续撑下去,即使没有什么力气了。
师:如果还需要他撑上一年——
生:(齐)他就会再撑一年。
师:如果还需要他撑上一百年——
生:(齐)他就会再撑一百年!
师:如果还需要他撑上一万年——
生:(齐)他就会再撑一万年!
师:直到“天地再也不会合拢——
生:(齐)才“含着微笑倒下了”。
师:现在你对盘古有了新的认识吗?
生1:我认为他是一个很负责任的神。
生2:他是一个造福人间的神。
生3:他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神。
生4:他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神。
【点评:对仗的六句话,主要通过诵读感受,教师只用一句话小结句式的特点,惜墨如金:蕴含人物灵魂的一句话,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挖掘浅显词语的深刻意蕴,不惜浓墨重彩。处理得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6~8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盘古怎样开天辟地,又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这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课前一分钟
我们班同学平时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会说天( )地( )的成语吗?(交流)
出示:翻天覆地、开天辟地、欢天喜地、顶天立地、昏天黑地,改天换地
齐读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开天辟地,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没有我们看见的花草树木,没有山水鸟兽,甚至没有天,没有地,于是世间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叫开天辟地。
齐读题目。多么有力量的题目啊,再读,(好像没有把力量读出来)范读,再齐读(很有力量)。
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二、精读指导
(一)说清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昏天黑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生万物
同学们,你们看,看到这四个词语,我们就像看到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发展过程,能用上这四个词语用几句连贯的话来说说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吗?(学生交流)
(这篇课文讲了天地还是混沌一团的时候,有个叫盘古的大神醒来,他拿起斧子和凿子开天辟地,最后他化生万物)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盘古,走进盘古开天辟地时那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板书:开天辟地)(自由读)
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指读
同学们,你们看,盘古是怎么劈的,怎么凿的?揭示猛劈猛凿。(点红两个“猛”)狠狠地劈,狠狠地凿。谁再来读(比较有力量)
谁再来(恩,你自由了,你可以看到天地了。)
3.从这里,你想到盘古怎么样?
(1)向往光明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想象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感受开天辟地的艰难,体会盘古对光明的无限向往,以及创造崭新新世界的决心。
(2)力量大
同学们,盘古是个大神,力量大不大。(大)
“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体会盘古不是一般的神,他有着无穷的力量与高大的身躯,这也是盘古能够开天辟地的条件。
他还是一个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一万八千年,他该积蓄了多大的力量啊,这一刻他要爆发了,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来,让我们像盘古一样爆发一次。(生齐读)(很有气势)
4.同学们,你们看天地出现了。引读: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读过了有什么感觉?(轻的东西往上飘,重的东西往下落,天地就形成了,太奇怪了。)是啊,这是一种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5.师引导学生比较。轻而清,重而浊
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下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突出了“轻、清、上升、天”等词语)
(指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将“重、浊、下降、地”等词语读重音)
6.同学们,这句话越读越有味道!为什么呢?再仔细读读,你发现了什么?对偶,许多对应的反义词,近义词)
对偶:字数相等,内容相对 你能找找其他地方有没有对偶句了?(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头顶天,脚踏地。)
反义词:你说说有哪些?(清对浊,轻对重,上升对下降,天对地)
老师读上排的词语,你们读下排与它们相反或相对应的词语。(师生合作对句)
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
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有味道。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7.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缓缓和慢慢)
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 (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
缓缓和慢慢既然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那么能不能将句子这样改: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下降,变成了地。你觉得这样改好吗? (不好!感觉读起来重复了!)
是啊,重复了,读起来感觉就不好了。同学们你们再读读这两个词语,能不能从中感受到一些什么?(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盘古很艰辛!我感觉到天地形成的时间太漫长了。)
是啊,大家感受得真好,这些感受我们都是从文字中来的,你看,学语文可真有意思啊。
8.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三~六自然段
1.天和地分开后(出示顶天立地的图)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老师不但看到了天地出现了,还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站在中间。他就是盘古。(出示第三~五自然段)(指读)
盘古顶天立地了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 几千万年),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词语形容他?(坚定不移)
盘古为了人们有一个光明世界,坚定不移的顶天立地了几千万年。
2.同学们,天高的不能再高了,地不能再厚了,而盘古也不能再长了,天地就这样形成了。而这时盘古也倒下了。指读第六自然段。
听了朗读,有没有什么地方特别让你感动?
“精疲力竭”(引导体会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
“含着微笑倒下去” (引导体会盘古高尚的思想,伟大的献身精神)他胜利了,成功地把宇宙分开了;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他死的无怨无悔。
齐读。这是多么伟大的心灵呀!面对死亡,盘古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那么乐观。
(四)学习七自然段
1.出示第七自然段,生自由朗读
除了把天和地分开之外,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尊敬?自读第七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那么他的身躯化成了什么?(指读)(点红9个“变成了”)
发现这句话是这一节的总起, 后面做了具体介绍。
懂得盘古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
再读想说什么?(伟大)
有时候伟大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盘古的身体化成了万物)
同学们,能从这里的某一句或两句谈一谈为什么你觉得盘古伟大吗?(生答)
齐读
下面请你们根据老师提供的上句,请你回答下句。
2.同学们,盘古悲壮地倒下了,他死而无憾,虽然他不是真实的,但我们不得不说,他就是一个英雄,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的真英雄。因为:(教师引读)
3.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九个变成了,句式多整齐啊,想象多丰富啊,也许只有这样的句子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盘古虽然悲壮地倒下了,但世界不会忘记,天地不会忘记,人们也不会忘记,他仍然活在天地当中。不信,你看,那风和云就是盘古呼出的气;你听,那轰隆的雷霆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你感受到了吗?那奔腾的江河就是盘古流淌的血液。
4.背诵第七自然段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1.“就这样”,承接上文。“这样”指上文讲述的盘古所做的一切。
2.理解第八自然段照应全文。
三、总结全文
1.开天辟地是个神话,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成语,为人们熟知,并赋予了他新的内涵,在这里开天辟地还是开辟天和地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信念,相信在学习中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能开辟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四、课外作业
回家后,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讲给身边的人听
五、板书设计
12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向往光明
顶天立地 坚定不移
化生万物 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