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养花》教学设计【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文本解读:
《养花》这篇课文以朴实的语言记叙了老舍为什么养花,从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乐趣。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性很强。作者老舍虽然是著名的作家,但是他行文语言娓娓道来,简洁生动,明白晓畅,如话家常,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感情丰富。例如:“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平常的语言表达出掌握了一些养花方法之后的喜悦,感情充沛,溢于言表。此类语言,课文中比比皆是。文中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而这又恰恰是老舍在养花过程中的感悟,既可以说是养花的乐趣,也可以说是生活中的情趣、获得知识的智趣和获得真理的理趣。由此处我们可以把作品中心定位于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追求真知真理、积极奋斗的的情感价值观。可见,作者之情、文中的精妙皆在于此,应此,当“重锤猛敲”,细细咀嚼,咬得字根香,嚼出文化味来。
设计理念:
培养语感,穿透语言的模糊性,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信息,感受语言的精妙;引导价值,走进作家的雅趣,感悟其中的情、智、理趣;引发思考,把结论(文章中心)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或活动,落实“课堂真正的主体是思维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设置阶梯,降低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爱花之情和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情趣、智趣、理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操。
2、培养语感,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组材有序、叙事具体、过渡自然的写作方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培养语感,理解课文中几处议论说理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任务。2、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练习感觉:
1、动作感觉:师动作演示,生感受烫、酸、冷
2、语言感觉:冰()火()花()蜜()
“千朵万朵压枝低”让人感觉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让人感觉花开得很()
“一枝红杏出墙来”让人感觉花有挡不住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人感觉花开得很()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人感觉花丛中很()
一、谈话引入,瞄准感觉。
从课前的感觉练习中,我们感觉到,花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给了我们丰富而敏锐的感受。自古以来,诗人作家写花的很多,不同的诗人和作家对花的感觉不一样。我们已经读过《养花》这篇课文了,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为爱花,所以才养花。今天,我们来深入学习《养花》一文,一起来感觉老舍养花的乐趣?(板书)
(设计说明:从动作感觉到语言感觉再到感觉老舍养花的乐趣,这一阶梯式的训练旨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觉体验。老舍是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从养花这一平凡小事中感受到无穷乐趣,孩子们也应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培养一颗“心眼”去感觉体验,才能发现作家之趣,文章之妙。)
二、导学难段,感觉引路。
《养花》这篇课文写得很细腻,不仔细读还真难找到感觉。请你选择本文中最难理解的一段,和老师一起来找找感觉了,好吗?你认为哪一段最难?
1、这个自然段中哪句话让你感觉到作者爱花?说说你的感受。
2、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养花乐趣中的哪一点来写?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设计说明:这两个问题提纲挈领,能统领全文的教学,使课堂收放自如,而不会让人觉得支离破碎。由学生选择“最难理解的一段”,意在做到以学定教,按需施教。通过教学难段、扶学重点词句再到放手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预测:学生可能会选择第四自然段,可展开如下导学:
1、默读本段,思考以上问题。
2、汇报交流,设置思维阶梯引路。
阶梯一老师小时候学这篇文章时,总以为老舍是自讨苦吃,因为他有腿病,还要弄得自己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呢?你能帮老舍找到他养花的乐趣吗?补充: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阶梯二抓“循环”这个词体会“浇浇这棵,搬搬那盆”与“全家动员抢救花草”感觉有什么不同。
3、读文,女同学读到“胜于吃药”读慢一点,读出轻松悠闲的感觉来,男同学读抢救花草,可稍快一点,读出紧张剌激的感觉来,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设计说明:要使学生明白老舍爱花之切,必须要深入体会。因此,把老师初学时的感悟告诉学生,把学生注意力引至“以苦为乐,自得其乐”的中心,使学生明白“吃苦”才能成功,“吃苦”才能得到锻炼和调节,总之,吃亏是福。)
三、自学余文,捕捉感觉。
1、用以上那个纲领性的问题自学其他段落。
2、除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外,各段还需深钻以下几点,并选择第五、第六及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进行朗读训练:
第一自然段在“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处补充:作者简介(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联系下文“像好朋友似的关切他们”“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引导:与花情深,养的不是普通的物,而是宝贵的生命,因此,才如此善待生命。)
第二自然段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花草是怎样自己奋斗的?引导学生想象春夏秋冬四季中花草都对自己说了些什么?这样的花草谁能不爱呢?花草都能自己会奋斗,那么我们人呢?花如其人,由此可推想老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自然段怎样才能把花草养活?从老舍养花得知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按规律办事,才能摸着门道,才能增长见识。)
第五自然段“秉烛夜游”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还有哪些也是养花的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
第六自然段a、写乐趣为什么要写伤心事呢?(养花有成功有失败,一个人如果只有成功,那他的生活也就单调无味了,因此失败的心酸苦楚反而衬托出成功的不容易,衬托出快乐的珍贵。失败挫折和成功喜悦并行,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b、这几天里,全家除了没笑容之外,还怎么处理这些被砸的菊秧的?
(设计说明: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思维阶梯,其目的是为了逐步深入体会老舍爱花之切和养花乐趣,挖掘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信息。每段的问题都很有思维价值,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了以思维为主体。)
四、补充空白,强化感觉。
1、(老舍在劳动中发现了真理,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文章中发现不少真理,继续读下去,你也会发现不少真理的。)
不劳动,就(),这也是真理。
2、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联系你的生活说说:
不劳动,就(),这也是真理。
3、养花的乐趣在于“八个有”和“既……又……”之中,但刚才我们读文的时候,绝不止这些,请你补充:
有()有(),这也是养花的乐趣。
(设计说明:这三个问题的补充是为了丰化文本的内涵和丰富学生的认知。如“不劳动,就不能摸彩着门道”,迁移至学生的生活就是“不劳动,就不能得到知识”。“有得有失,这也是养花的乐趣。”文中言已及而意未露之处由学生来补充,既训练了语言和思维,又提高了认知。)
五、引发交际,内化感觉。
老舍爱爱养猫和养花,我们在课文中已经学习过。我有一个学生也爱养小动物、爱养花草,可是他的爸爸却认为会“玩物丧志”,学了《养花》之后,你能帮小明说明他爸爸吗?
(设计说明:设计这个口语交际的话题意在让学生自己总结全文,畅谈老舍养花的收获和学生自己学文后的收获。)
六、联系生活,发现乐趣。
1、读——找到老舍的《劳动最有滋味》和《劳动的开端》认真读一读。
2、写——老舍在养花时用心感受,发现了很多乐趣,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你能像老舍一样,用一颗敏锐的“心眼”去感觉、去发现生活中平凡小事中的无限乐趣吗?请你像老舍一样围绕“乐趣”有顺序地、自然地、具体地把它写下来。
(设计说明:读写不仅是语文课堂训练的重点,而且是课外训练的重点。“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里“读”训练选择了主题拓展,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认知,让他们在与课文对比中感觉到生存中的劳动乐趣与怡情养性的劳动乐趣的同异。“写”也是同一主题的训练,旨在让学生学习作者用心感受、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并且在感受文本语言的同时学会模仿,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的。
教学难点:
找到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并体会到作者对花的爱。
教学流程:
一、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了解了多少?
[若学生说到老舍先生的生平,那么老师引导学生算出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年纪。1956减1899年等于57岁,师:那时的老舍先生一是近60岁的老人了。他33岁结婚,自立门户后他养了16年花,他对养花有着深厚的感情。]
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这篇发表在1956年的《文汇报》上的文章中深入老舍先生的内心,去体会老舍先生对养花的情有独钟。
二、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6自然段,划出老舍先生爱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学生自己读书,批画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
四、汇报:
重点语段:
第三自然段:
1、“我得天天照顾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关切”:与关怀、关爱不同,它是平辈之间的爱护。体现出老舍先生把养的花当作朋友,与他们平等相待,是爱花的表现。[讲:结合词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想象:作者在写了一天的文章后,坐在院子的藤椅上,品一杯清茶,看着满院泼泼洒洒的菊花,心里会怎样想?[学生想象,以这种情感来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
1、从课文中怎样体现“如此循环”?(“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2、想象搬花时会发生什么事?读文章,体会乐趣,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变换句型,意思不变。体会作者想强调什么。强调劳动才能把话养活,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分层,想层意。“夸花——上花——送花”。引导学生想想层意背诵本段。
2、讲本段中破折号的用法:解释说明。
第六自然段:
师:难道伤心的事也是乐趣吗?
讲白岩松写的书《痛并快乐着》;讲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告诉学生人生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是一种宝贵的体验。老舍先生也视其为一种乐趣。
讲时板书:有门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悦,让人伤心。
五、师:所以老舍先生说有喜……[教师引读]
六、写法知道: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浏览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分总)那么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段又有什么关系?(前后呼应)
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用多方面的材料来突出中心。并且前后呼应,使文章更严谨。
七、课外延伸: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是现代文学馆馆长,研究现代文学。他也写了许多书。他在回忆他的父亲时,说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种爱好,其中养花是他十分喜欢的。向学生推荐舒乙的《花草》。
《养花》教学反思
《养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佳作。文中叙述了作者养花时遇到的的各种情况,意在突出作者在养花时所感受到的无穷的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整篇采用了先分后总的写法。课文围绕着第七自然段来写的,那么我先让学生认识每个自然段都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所以在教学伊始,我就安排学生划出作者从养花过程中体会到的乐趣的句子。
但通过教学的实践,这样的设计还是有许多问题的:首先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够明确,教学始终是在按照我的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还要按部就班的再研究一遍,提问琐碎、松散,既没有意义,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再次就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研究句子的意义上,反复的分析某个重点句,肢解了文章的整体性,占用了大量的阅读时间,使整节课的阅读量没有达到要求,更谈不上有效的阅读效果;另外,由于过分的指导使学生失去了研究的兴趣,课堂的气氛也始终比较沉闷,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准确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课堂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和提高。教学中经常存在着老师眼里盯的只是教案,脑中想的只是下一个教学环节,对孩子的发言并没有认真倾听、仔细地思考,因而产生了对学生发言进行盲目地鼓励,不加辨析地进行肯定的现象。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着意留心了这一问题,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适当的鼓励,对一些分散性的发言进行了梳理,起到了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在课堂上的导向性作用。不过,要想使在课堂上的评价语准确而得体,生动而有效,决非一日之功,它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文化底蕴。因此,要想使学生获得求知路上的“别有洞天”,只有对自己的课堂语言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才行。
钻研教材,一条无限延伸的教学之路。通过这次一人一课,我还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对于课文的钻研仍然很肤浅,往往总停留于语言文字的表面,没有深入地去思考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意,因此在驾驭教材的时候,仍不能达到“读透纸背”的功力。因此,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钻研教材,还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
可以说,我由这一节课所想到还有许多,绝不仅仅只是以上简单的几点,不过,我想,反思最重要的还是落实到今后的教学实践当中去。希望我在这节课中所学习到的,所悟到的能帮助我将以后的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通过总结这节课的得失,我改进了教学方案,修改后的设计是教学的主线不变,抓住“养花的乐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加强朗读体会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整体内容理解难句,再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减少无效的提问,组织学生主动把读文章的发现感受谈出来。教学不是简单的传承,不是外在的告诉。进一步的教学设计我还将细致研究,从课文本身、课后练习以及学生实际入手,实现“有感情的朗读”和“深入理解的读”,使这节语文课生动起来。
《养花》教学反思
《养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本文以养花为题,多角度的选取材料,意在突出作者在养花实践中的乐趣。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是老舍先生1985年底创作的当时反右斗争已经在全国展开,时任北京市文联主席的老师先生,创作受到种种限制。但是他热爱生活、热爱新生命,他借记养花的小事,抒发了这种情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交流了课外收集的资料,记住了老舍的代表作以及对他的基本评价。综观全文,养花的乐趣都在一个情字上,因为作者爱花,把花当作朋友,所以养花的过程就充满了乐趣。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你喜爱什么,对他给予自己的情感,你就能从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反之,尽管这件事本身有意思、有意义,如果你不爱它,它就没有了乐趣,就成为身心的负担。所以我在课堂中加强了朗读,赢到了学生体会到了不在于说得出的收获上,更在于养的心情上。另外,我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养花实际,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养花的乐趣,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语言平淡朴实,简洁明了,生动有趣,段落之间布局合理,过渡自然,在平淡朴素中见功夫。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作了课后练习,背诵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特点,和由总到分的写作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养花》教学反思
《养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语言朴实感人,文章结构明晰,再加上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和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基本上都能自主学习了,在此基础上,我以几个问题统领全文,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问题一:仔细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来表现这些养花的乐趣的
问题二: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哪些语言方面的知识
在课堂上,我也花了较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的教育。"文章不是无情物",本文就是通过写养花中的喜怒哀乐,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我一边讲授内容,一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悲伤,使学生们对生活都能充满信心。
另外,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养花的情趣,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首先,我问他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做是事情是什么吗 由此学生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因此,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爱好。我又问他们,你为什么喜欢你所做的事情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感受 由此,学生谈出各自喜欢做的事的原因。他们通过自己身上的事的认识和感悟,再走进文章,老舍先生为什么喜欢养花 他从中获得了哪些乐趣
在导入的时候采用谈话的形式,套用《艺术与人生》节目,本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现场的效果没有预期的好,可能是听课的老师比较多,学生比较紧张,气氛不够活跃。以后自己在这方面有待加强,自己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养花》教学反思
一、注重在读中感悟。
我在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练读课文,与书本的语言文字进行对话。课堂上学生在练读时,我着意在一些读课文有困难的学生身边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而那些本身有着较好学习基础的学生在多次读课文的过程中读懂了文章、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地深入,而第二课时的教学实际也证明花在第一课上充分的读书时间是值得的。
二、注重了对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正确导向。
我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思想教育的训话,而是在学生理解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步步引导。通过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熏陶感染。
三、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准确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课堂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和提高。而在过去,我们的教学中经常存在着老师眼里盯的只是教案,脑中想的只是下一个教学环节,对孩子的发言并没有认真倾听、仔细地思考,因而产生了对学生发言进行盲目地鼓励,不加辨析地进行肯定的现象。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着意留心了这一问题,对学生的朗读、发言进行了适当的鼓励,对学生有时不准确的发言进行了及时地纠正,对一些分散性的发言进行了梳理,起到了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在课堂上的导向性作用。如,在开课之初,我和学生交流时问了这样的问题:“你爱养花吗?为什么?”有的孩子回答喜欢养花是因为花开得香,我说 “原来你看到了养花的成果,感到快乐”,有的孩子说到自己养花很辛苦,但是看到花开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我说:“虽然养花很累,但我相信你累并快乐着。”看似不经意的谈话,却将孩子们自己从养花中得到了的乐趣与老舍先生的感受相靠拢,让孩子与作者产生共鸣,既激发了学生往下读课文的兴趣,又帮助学生梳理了思绪、理清思路,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不过,要想使在课堂上的评价语准确而得体,生动而有效,决非一日之功,它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文化底蕴。因此,要想使学生获得求知路上的“别有洞天”,只有对自己的课堂语言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才行。
1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能够将他们记录。有的时候自己高兴的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
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
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
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 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
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
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
4、构思。
5、写出来。
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
四、教学过程:
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后一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练习背诵第七节。
1、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第五、六自然段。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第三、四自然段。学习五、六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
⑵思考:作者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又为什么“忧”和“泪”?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
(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和朋友们一起赏花,把花分给朋友们);养花也有忧伤,(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几天没有笑容)。从养花中体味到“忧伤”的情感,这也是一种乐趣。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三层意思。夸花赏花赠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间,侧重在内容上的承接,“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这一句中“当然,也有----”与下面内容衔接起来。这样写,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⑷指名读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Ⅰ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Ⅱ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归纳:句子
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③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
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Ⅳ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会忽然闹霜冻。
了解: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情况,从中选择两种情况。
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作者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③“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1)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紧密的连接起来。
2)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好朋友——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时抢救花草。养花能增长知识,从获取知识中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
3)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后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胜于吃药。
4)“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劳动。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花的思想感情。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就……读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
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确: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是分总关系。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在全文中起了总结、点名中心的作用。全文层次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逻辑性强。过渡自然而巧妙,语言间洁、准确。开头讲“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接着从不同方面讲述养花的乐趣,最后概括起来总述,点名中心。全文条例十分清楚。
(3)总结全文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我”养花的乐趣的?
①总起,养花的目的。当作一种乐趣。
②养什么花。好种易活的花。
③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④养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
⑤养花使人喜悦。夸、赏、赠。
⑥养花使人伤心。几天没有笑容。
⑦养花的乐趣。总结。有……有……既……又……
总结全文
1、读中心句。
2、概括中心:本文抒发了作者,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业:
1、复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四、五、六、七自然段。
4、完成练习册。
《养花》评课稿
与张敏老师同在一个备课组几年,从她身上感受到她是一个工作非常认真、教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她不怕吃苦,敢于吃苦,勤于思考,善于钻研,激情演绎出一堂堂精彩的课堂教学,给我们听课老师一次又一次难忘的视听大餐。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聆听张老师上的《养花》一文,再次深刻地感受到她的教学魅力: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训练内容丰富,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巧妙突破,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我认为是一堂好的本色语文课。
一、抓住中心,统领全文
教学中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 “多有意思啊!”(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养花的乐趣)展开教学。上课伊始,出示课件“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有意思啊!”指名学生读,特意强调多音字“载”的读法,理解“三年五载”、“老”的意思,教学生学会抓重点词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到了老舍爷爷开心、激动、自豪等感情,在边体会情感边指导多种形式朗读这句话中,让听课老师感受张老师不仅在教读书方法,而且已巧妙地引领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心灵。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照此学习方法,仔细读文章的4-6自然段,找出含有“多有意思啊”的语句,分别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有意思”又指的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认真的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中找到了答案:第四段是因为养花可以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胜于吃药,所以作者觉着有意思。第五段是从夸花、赏花、赠花中感到有意思,第六段从伤心的经历中体会到有意思(人生百味)。然后总结这些正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所在。最后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读书的乐趣、生活的乐趣。
整堂课围绕中心,思路清晰,有层次、有梯度的训练,教师的导——扶——放的作用发挥得游刃有余。
二、角色体验,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我们虽然经常说“昙花一现”一词,但真正见到昙花的很少,因而对作者文人之流秉烛夜游赏昙花那份美妙、优雅、浪漫、惬意之感也就体会不到。教学中张老师步步引导:①理解“放蕊”的意思。②说说学生所知道的昙花的资料。③老师补充资料,描绘昙花开放的美景。④播放昙花开放图片。⑤学生解释“秉烛夜游”的意思。⑥老师描绘场景,引导学生想象并说说此时此刻老舍和他的朋友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⑦练笔:秉烛夜游1、烛光点点,老舍和友人们( );2、月光如水,老舍和友人们( );3、一杯清茶,老舍和友人们( )。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张老师准确的把握住了难点,运用“角色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这样的设计,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其将自己想象其中的一个角色,置身于昙花开放的现场,写下了自己的想法。从交流的效果来看,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赏昙花那份闲情逸致,那种美妙、优雅、浪漫、惬意的情怀。这样的设计不仅落实的难点的教学,还做到了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是《课标》提出的一种理念,张老师就是通过“角色体验”的方法,搭建了学生与文本交流的平台,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用心去感受,获得了独特的体验工具与人文的同根共长。
三、顺学而导,巧妙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结合课文谈对‘这多么有意思啊!’这句话的理解,体会第四段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这一教学环节时,当学生感悟到劳动有意思时,老师用反诘法进行导学,如:“抢救花草,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这么累,有意思吗?实话实说”
教师的质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深入的对话交流,学生不再简单地、模糊地认为劳动就是乐趣,而是清晰地认识到老舍先生通过自己的劳动,使所养的花草免受风雨之灾,并开花结果,这才是养花的乐趣。
文章中还有一处是学生不好理解的,就是课文的第6自然段,写花死了,作者很伤心。既然伤心,怎么还能说是养花的乐趣呢?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张老师在学生读完本段后,故意加了一句:“这多么有意思啊!”惹得学生窃窃笑,趁此机会,老师追问:你为什么笑?这与养花的乐趣有什么关系?那作者为什么还写进去呢?组织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交流后再让学生在文章后面添上一些话,让它合乎情理。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能够联系上下文,有的学生能够联系以往读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有的学生能够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及生活态度,理解到“人生百味”,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养花就要经历这些,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作者的乐观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听了学生的回答,我知道他们是真正读懂了课文。
这一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的过程。教师的顺学而导,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品味养花中得到了的乐趣与老舍先生的感受相靠拢,让孩子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训练内容丰富,工具与人文同根共长
教学中,张老师有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有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反复、反衬、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有对画面的想象到动笔写话的积累运用;有用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的方式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训练;有学生自己与老舍养花总结语言的对比,体验大师的凝练、简洁朴实的语言魅力;有对比和迁移的课后练习,将把自己的读书、生活乐趣同老舍先生的养花生活进行对比,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总之,张老师在教材的理解上下了功夫,尝试运用了多种可行的教学方法,丰富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且做到了工具与人文的同根共长,如最后的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像老舍先生那样在生活中发现和培养生活的乐趣,我们将会受益匪浅。让我们热爱生活吧!”
《养花》评课
y老师执教的老舍《养花》一课,是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中的第一课。y老师设计了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我觉得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要理解这篇文章,难度不大,又因为是综合复习中的课文,更注重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效果,所以是可行的。
课堂教学中,y老师通过抓住文中最后一个总结段辐射全文进行学习,教学设计有主问题。即抓住中心词“喜和笑,忧和泪,须劳动又长见识”去找到相关语段,有所侧重地进行句段的读悟,即‘体会乐趣’在课堂中是重点部分。学完全文后,教师让学生体会了分总段式后进行了练笔的拓展,呈现结尾有……有…… ,这就是养蚕的乐趣。综观这堂课,执教老师教态自然,导入新课时的语言清晰明了,教学中注重了字词的理解,如给“门道”找近义词理解,找文章中具体说明 “如此循环”的句子等,词语的积累,能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课堂中也体现了执教者读写结合、从读到写的思想。
现就本堂听课就以下两点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说说老师的引导语和评价语。
课堂上,老师试图注意学生的自读自悟,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从句子入手,谈感受,再从理解入手,感情朗读。但在课堂上,老师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引导得不够精炼,个别问题的指向性不很明晰。如……教师的提问,宜粗不宜细,宜发放不宜收,设问要一线串珠,解决教学目标,粗要统领性,放要有发散性。 教师不能过强的介入教学过程。有老师曾提及恰到好处的引导,好似学生画龙,老师点睛。课堂教学预设不能过重,教师不请君入瓮。
二、说说课堂朗读的指导问题。
少一些内容的问答,多一些方法的指导和情感的体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无体会的朗读是读不出味道的。语文课要让学生有所得。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还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引导自己的情感,将自己放到文本中。语文教学,选择切入文本的角度,找到合适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所在,使课堂教学想对集中,相对有效。
一位专家说,大气的课是底气和灵气的结合,借此,与大家共勉。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养花》原文阅读推荐: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象好朋友似的关心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了,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株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人几天都没有笑容。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的。
教学难点:
找到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并体会到作者对花的爱。
教学流程:
一、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了解了多少?
[若学生说到老舍先生的生平,那么老师引导学生算出老舍先生写这文章时的年纪。1956减1899年等于57岁,师:那时的老舍先生一是近60岁的老人了。他33岁结婚,自立门户后他养了16年花,他对养花有着深厚的感情。]
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这发表在1956年的《文汇报》上的文章中深入老舍先生的内心,去体会老舍先生对养花的情有独钟。
二、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6自然段,划出老舍先生爱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学生自己读书,批画句子,写己的理解。
四、汇报:
重点语段:
第三自然段:
1、“我得天天照顾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关切”:与关怀、关爱不同,它是平辈之间的爱护。体现出老舍先生把养的花当作朋友,与他们平等相待,是爱花的表现。[讲:结合词义来体会文章的感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想象:作者在写了一天的文章后,坐在院子的藤椅上,品一杯清茶,看着满院泼泼洒洒的菊花,心里会怎样想?[学生想象,以这种情感来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
1、从课文中怎样体现“如此循环”?(“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2、想象搬花时会发生什么事?读文章,体会乐趣,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变换句型,意思不变。体会作者想强调什么。强调劳动才能把话养活,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分层,想层意。“夸花——上花——送花”。引导学生想想层意背诵本段。
2、讲本段中破折号的用法:解释说明。
第六自然段:
师:难道伤心的事也是乐趣吗?
讲白岩松写的书《痛并快乐着》;讲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告诉学生人生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是一种宝贵的体验。老舍先生也视其为一种乐趣。
讲时板书:有门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悦,让人伤心。
五、师:所以老舍先生说有喜……[教师引读]
六、写法知道: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浏览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分总)那么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段又有什么关系?(前后呼应)
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用多方面的材料来突出中心。并且前后呼应,使文章更严谨。
七、课外延伸: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是现代文学馆馆长,研究现代文学。他也写了许多书。他在回忆他的父亲时,说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种爱好,其中养花是他十分喜欢的。向学生推荐舒乙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