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丰碑》教学设计丰碑说课及教案设计优秀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地址: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孟川小学语文教研组 李志高邮编: 74331
1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人教版)小学教科书第八册:
《丰碑》教案
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积累好词、佳句。了解红军队伍长征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
迹,学习他舍己为人、一心为公、自我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弄清课文那些地方写得详细,那些地方写的简略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第七段,从军需处长冻死的动作、神态、穿着
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结合长征背景,理解课文反应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1 理解“丰碑”的含义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具准备:军需处长倚靠着树冻死的幻灯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旧课《倔强的小红军》,导入新课
(师生)在《倔强的小红军》中我们学习了: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一个小红军由于饥饿牺牲在马背上的故事,作者通过小红军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聪明坚强,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拖累别人的故事。红军要战胜困难,什么样的精神是最关键的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文章《丰碑》将给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板书)
二、导入新课。(一)教师范读。对自己读不准的字、词正音给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作上标记
3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提问)同学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本文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故事。(红军长征经历了一年时间,步行行程二万五千里,穿行里十一个省,涉大江,翻雪山,过草地,气候恶劣,军需备品奇缺,天上每天有国民党的几十架飞机轰炸侦察,地上每天有国民党的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可以说是困
难重重).三、请同学默读课文
划出描写风雪和描写人物的语句
四、再读课文体会感悟文章思想感情(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
(一)学习课文1-5段
1.请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提问)略
(师)自然环境:描写风雪用了比喻的方法,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寒冷的冬天;地点:红军翻越云中山。(演示)风雪描写: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
2、齐读第2自然段,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
一只红军队伍在翻越大雪山,恶劣的气候,残酷的战斗,重要的使命,这些与红军装备很差形成了矛盾,这自然引起了最高指挥官将军的担心:
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主要是交代了(红军的装备很差).(提问)请一位同学同学读一下表示将军担心的话。(师)这些可能不但将军要思索,我们是不是也在思考这样恶劣的环
境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
3、读课文3-5自然段,回答问题
(师)对 是红军队伍的前面冻死了人。请同学齐读将军提到噩耗后反应的句子,想想将军当时的心情。-----“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提问)略
(师)将军对军备差的担心果然发生了,从将军的行动描写中我们可
以看出将军着急到了极点,所以什么话也没说。这里的“愣”是失神,发呆的意思
(3)(师)请同学和我一起思考,队伍中冻死了人,将军首先要追究谁的责任?
对,是追究负责管衣服的长官—军需供给的军需处长。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下将军找军需处长这段话。
其他同学思考:找的结果是什么?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将军怎样的心情。交流讨论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交流)找到军需处长了吗?
(师)找不到军需处长。
描写将军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小组合作完成)
语言描写(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神态描写(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动作描写(忽然他转过头 吼),外貌描写(红着眼睛),还用了比喻的方法(像一头发怒的豹子)。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将军找不到军需处长时的强烈愤怒和激动。(交流)请同学思考将军为什么这样愤怒和冲动呢?
(师)对,冻死了人已经是军需处长失职了,军需处长不来就意味着他所犯错误更严重。军需处长是否真正失职呢?
(4)再读课文
找一位同学读一下将军知道事实真相后感情变化的句子。思考环境描写此时的作用。提问(略)
将军感情的变化:将军知道冻死的人就是军需处长。从愤怒(将军愣住了)
到震惊(他久久站立在雪地里)
到感动(他的眼睛湿润了)
到敬佩(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起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到坚定(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走进了漫天的风雪中,脚步沉重又坚定)
风雪渲染了将军知道真相后悲痛的心情。3、(一)(师)请同学看屏幕
将军的情绪由开始时担心军队装备差到相信军队必胜。(由开始认为军需处长失职的愤怒到结果对军需处长的感动和敬佩。)感情的转变为他自己解除了忧虑,也给了我们的疑问一个解答,(二)交流讨论:
我们以将军的视角看军需处长,前后形象有何不同,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下第七自然段,请同学思考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反馈:
外貌描写:-----好似一尊塑像(比喻).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神态描写------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这样自然的神情,可见他死的很从
容,对死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细节描写:-----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
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在将军的眼中这个冻死的人此时“好像一尊塑像”。找一位同学读一下将军知道真相后对军需处长的描写。----“将军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大雪很快的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
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板书)一尊塑像-----一座晶莹的丰碑。(交流)丰碑的本意是什么?
(师)丰碑的本意是高大的石碑。
由塑像到丰碑 ,可见在将军的眼中军需处长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了。转变的原因是误会的解除。将军对军需处长由误会失职、愤怒到感动和敬佩。
(演示)从外形上看军需处长的遗体因冰冻而晶莹确实好像是
一座高大的石碑。从精神上看,军需处长的这种行为是舍己为人, 一心为公,自我牺牲崇高的革命精神是一座高大的石碑。本文中丰碑就有了两层含义,重点是象征。本文中丰碑是一语双关。我们看板书,在军备很差的情况下,红军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关键的就是这种精神。4、同学们,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将军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交流)修饰“脚步”用“沉重”为什么 ,又加了“坚定”什么意思。这样的队伍是怎样的队伍?
(师)“沉重”是因为迎着风雪,行军艰难。更因为牺牲了战友,心情沉
痛。“坚定”是因为队伍勇往直前,充满了必胜信心。力量的来源是军需处长舍己为人、一心为公、自我牺牲精神的鼓舞。“这样的军队”是虽然军备很差,但已经用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队伍。(三)请同学思考我们是否应该继承这种革命精神,应该怎样继承。(讨论)略。(师)同学谈的很好,和艰苦朴素一样,大公无私是革命的传家宝,是共产党的本色。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继承革命传统主要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比如关心集体,乐于助人,更关键的是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四)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丰碑》只是截取了红军长征时翻越雪山时的一个片段,不过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中的一个。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查找关于长征的故事和资料。预习9课《金色的鱼钩》,也是写长征途中的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精神的故事
小结
丰碑:
一尊塑像-----一座晶莹的丰碑。从外型上看:军需处长的遗体因冰冻而晶莹确实好象是一座高大的石碑。从精神上看:军需处长的这种行为是舍己为人、一心为公、自我牺牲的崇高的革命精神是一座高大的石碑。板书:丰碑
军需处长:
将军:听(愣:失神,发呆意思)舍己为人、看(严峻、怒)一心为公、知(愣住:震惊的意思)自我牺牲
2006年5月16日
课题:《丰碑》
教学目的:
1、认知:通过字、词练习,理解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重点,读中感悟,自觉领会中心思想。
2、情感:从字里行间渗透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
3、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多种读的能力。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难点: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我们淡忘,然而有些事情会让我们永远铭刻在心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讲授新课:
1、齐读课题
2、谁告诉大家,“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丰碑”是什么意思?(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尤指值得记载或保存的艺术上或智慧上的成就。)
3、读读下面的词语。
冰坨 呼啸 恶劣 残酷 袭击 树干 塑像 单薄 严峻 倚靠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季,寒风怒号,大雪纷飞。一支红军队伍艰难的行进在白雪皑皑的云中山。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这支队伍步履艰难。将军不禁想到,我们的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呢? 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结合刚才看到的画面来说一说,等待这支队伍的是怎样的挑战?
我们来看第二段,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我数一、二大家一起读出来)可能出现的种后果,将军都想到了,可将军万万没想到出现在他眼前的居然是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这段话中有一句深深揪着老师的心,这句话是不是也一样揪着你的心呢?请你在书上圈出来。
预设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从“贴”字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1衣服单薄破旧——所以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预设2衣服被雪水浸湿,结冰和皮肤粘在一起——所以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预设3 太冷了所以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他为什么还穿那么单薄?要知道冰天雪地里多一件衣服就多了() 让出了棉衣就是让出了()预设
◆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
生命只有一次,谁不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呢?可是他在牺牲前后悔过吗?从哪里看出来?军需处长将生的希望给了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这震撼了我们。同时震撼我们的还有他镇定安详的神态。我们来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哪里体现到了他的镇定和安详。预设
倚靠 坐 抽烟等
抽烟:生死交关的时刻,他还抽烟呢。也许这星星点点的火光,能在凛冽的寒风中他给他一丝暖意。
倚靠、坐:生死交关的时刻他还倚靠着树干坐下来虽然他知道这一坐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为什么军需处长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如此坦然,如此镇定,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对战士的关爱、舍己为人的品质、军需处长的职责。当你看着这位被冻僵的老战士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2好,那让我们怀着 敬佩、崇敬、怀念之情读这一段。
虽然他安然自在的牺牲了,但是我们看到他这样,我们不能安然自在啊,心情应该沉痛些。
速度再慢一点。
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这就是感受。老师听出了你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受。还有谁想读? 你的朗读让老师感动。
和他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一起来朗读这段文字来瞻仰军需处长留给我们的这一个身影。
3、此刻冻僵的军需处长就安静地坐在那里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镇定而又安详。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但是在他永远闭上他的双眼之前他肯定想到了很多很多。你觉得他都会想到些什么呢自己默默地读默默地想。选择一两句默默地写。他看着战士们穿得比他暖和他想 他看到年轻的战士迈着坚定的步子从他身边走过他想 想着这些,他永远合上了双眼。神态镇定而自然。此时我们面对的不是军需处长已僵硬的身躯而是一颗高尚的灵魂所有的话都是多余的。让我们用朗读来悼念这位将自己永远安葬在雪山之巅的老战士吧。
多么伟大的战士多么感人的一幕看到这儿你愣住了我愣住了我们的将军也愣住了。
4.切换ppt。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
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这一个军礼表达了将军怎么样的情感?如果你是那位将军,你此时在想什么? 5.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出示中心句:“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军需处长尽守职责,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这种精神,这种信念,这种力量使他成为一座丰碑。
有这样的军需处长,将军坚信: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有这样的战士,将军坚信: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有这样的队伍,军坚信: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结束
6.战士们在军需处长的感染下在将军的英明带领下走过了雪山尽管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将永远地记住这段感人的故事因为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化成了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课文不仅直接描写老战士牺牲时的样子与神态,还通过刻画谁来表现老战士的精神?[ppt:将军]
7.自由组合讨论研究:认真朗读课文第3至14自然段,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将军神态、情绪变化的有关句子,细读这些句子,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8.组织学生自学研究。9.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①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着急] ②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愤怒] ③“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愤怒] ③ 将军愣住了……敬了一个军礼。”[震惊、敬佩] ⑤“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自豪]
点拨:
①“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可能想些什么?”
[屏幕上显示了将军向军需处长敬礼的图画]
②“大家自己再轻声读第12自然段,仔细体会将军的这些想法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我们怎样读才能把将军的情感变化的过程读出来?”(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③“同学们,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敬佩呢?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和无比自豪的感情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④“作者是怎样歌颂军需处长这些高贵品质的呢?大家自读第13自然段。”(引导:谁读给大家听?回顾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老师还有疑问,军需处长再高也不过两米,那怎么说是晶莹的丰碑呢?)[板书:舍己为人]
⑤过渡:军需处长的精神在红军战士心中树起一座晶莹的丰碑,可见军需处长的精神对战士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具体表现在哪?(读句子⑤)
a 先前将军有这种信心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读出有关句子。(生读第2自然段。)[板书:担心]
b 是啊,将军先前是那样的担心,现在又是这样的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请大家再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情感。(读句子⑤)
c 战士们又是怎样的呢?“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d 战士们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请大家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战士们走过军需处长前面的这种感情!
⑥过渡:有了军需处长的这种舍己为人精神,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所以,课文最后一句告诉我们(师生齐读字幕: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引导:“这样的队伍”指的是怎样的队伍?--学生自由发言--导读]
a 同学们!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个战士,所以红军战士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b 还因为红军队伍中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所以将军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c 更因为这样的队伍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所以我们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回顾开头,总结全文:“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不仅留在战士们心中,同样也印在我们心中。自由读中心句,想想通过学习你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师总结:不仅仅军需处长形象上与碑相似,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了战士们,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丰碑,也成了我心目中的丰碑,是你心目中丰碑吗?希望这丰碑永远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们所有在座人的心中!]
巩固练习
1.拓展思维训练
学到这,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呢?(显示图片,出示要求: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他们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不怕牺牲,这是当时支撑红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了呢?不,在社会腾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样的精神,更要发扬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作业安排
收集有关红军的故事,以“我们应从红军身上学什么”为专题,自由组合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教具准备
白板,投影仪
《丰碑》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提示准确描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描写军长和军需处长的语句,体会表达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4.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军需处长的表现,产生对军需处长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军需处长的语句,体会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白雪皑皑的云中山脚下,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冒着风雪,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着。(出示多媒体形声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影像。)
这支红军队伍正在艰难地爬雪山。在天寒地冻、漫天飞雪的云中山,红军战士会遇到什么困难?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创造意境,读中感悟。
自由品读课文,板书课题,进一步走进军需处长,来理解课题《丰碑》的真正含义
三、以读悟文,用心感受。
(一)师生交流:
师:“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艰难的前进-----”这只部队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仔细默读第二段,找出描写有关词语
师:首先军长听到了有人冻死的消息。他是什么表情?怎么做的?
生:朗读“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师:为什么“愣了一下”?生: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没想到。
师: 来到人群中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多媒体播放老战士冻死的画面引导观看)再次朗读课文中此处的描写。出示(风雪中,一位老战士,……贴在身上。)生范读。自己有感情读。
生:1.战士们都已经穿上了棉衣,能够抵御严寒,胜利前进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2.我不能让战士们看出我很冷,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能影响大家的情绪。
师:从“一身破旧的单衣”“贴”体会军需处长穿着少是冻死的;
师:他为什么没穿棉衣?他的棉衣哪里去了?
生:1.可能因为环境艰苦,旧棉衣也不够一人一件,发到最后,他自己没有了。
2.行军途中,他看到掉队的伤员,把棉衣送给了更需要的战友……
师: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他那瘦弱的身影从雪
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多么伟大的战士啊!
师:将军看到这样的情景,他在想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读,出示投影。
生:(他看到一位老战士大冷天只穿单衣而被冻死,感到心疼,为这个战士没有领到棉衣而气愤,要追究军需处长的责任。)
师:此时此刻将军是什么样的心情? 用“愤怒”的语气朗读。指名读
师:正当他怒不可遏时,有人小声告诉他,学生接读(军长,……军需处长)。
师:这时,他的情感从愤怒突然转为冷静 他缓缓地举起了右手,庄严的行了一个军礼。(多媒体出示将军敬礼画面)
师:军长本来认为是军需处长失职致使老战士被严寒冻死,他非常愤怒。但当他得知眼前这位被冻僵的老战士居然就是军需处长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内疚、悲痛、敬佩、感动之情一齐涌上心头,将军的眼睛湿润了……
军需处长全心为着他人的崇高品质是值得崇敬的,将军为有这样的好干部而自豪;这么好的军需处长自己不了解,刚才还迁怒于他,他为此而内疚、自责。
师: 在严寒面前,有一件棉衣就能继续前进,就能活下去,而军需处长这个管棉衣的人,在这样及其寒冷的天气里,把棉衣让给了别人,也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出示投影。师:引导学生想象:军需处长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件棉衣?冻死前他可能在想什么?小组讨论。(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师:此时此刻军长是什么样的心情?
师:军长向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庄严的行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敬佩呢?让我们带着对军需处长的无比敬佩之情再来读第二自然段吧!读出将军从着急——愤怒——冷静——敬佩的复杂心情。
师:读到这儿,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军需处长?
板书:军需处长 舍己为人 克己奉公
(二)学习课文,理解“丰碑”。
1.“丰碑”本义是什么?从这画面上看是指什么?
2.为什么作者说“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请大家分组讨论。
生: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总结:不仅仅军需处长形象上与碑相似,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了战士们,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丰碑,也成了我心目中的丰碑,是你心目中丰碑吗?希望这丰碑永远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四、拓展思维训练。
1.学到这,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呢?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丰碑
军
需
处
长
单薄破旧
安详镇定
舍己为人
《丰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3.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外貌及将军的神态描写的学习来体会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外貌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同学们,记不记得在第四单元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 ?这篇文章歌颂了什么精神或者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
2.在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饥寒交加,他们爬雪山、过草地,用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丰碑》这个故事,感受长征途中红军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碑”:说说什么叫“碑”。
(用石头做得,刻着文字,用来做纪念和标志,记载一些事情。或者刻着一些历史事件、书法作品,如:西安的碑林)还可以组词为:石碑、墓碑、碑文„„
2.板书“丰”:课文的题目组词为“丰碑”,说说什么叫“丰碑”。丰:容貌好看 风度神采 盛,多,大 ④姓;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3.课文讲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吗?先不用着急回答老师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互相交流:过云中山时,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却被冻死了,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1.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物是谁?(军需处长掌握着这个部队所需的供给的人)那么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详细地描写军需处长呢?(第7自然段)
2.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及外貌的句子,并小组讨论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从“倚靠、坐着”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这个老战士已经筋疲力尽了。为什么这位老战士会被冻僵?军需处长分明掌握着这个部队的衣物,为什么他不为自己添衣?
(2)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老战士又冷又饿又累,冻死了,为什么他的神态却是镇定、安详的?
因为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他是一个关心队友、心系队伍、责任心强的人;他看到战友们在他的帮助下能走出云中山,心里很欣慰,死而无憾。
(3)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a.分明他是军需处长,为什么他的衣服还如此的单薄破旧?(让给别人了)从这你想到什么?(舍己为人、一心只为他人着想„„)
b.我们一般都说衣服穿在身上,而文中却用“贴”,从这“贴”字你体会出什么?(军需处长穿得十分单薄,在这样的天寒地冻的云中山上可想而知有多么地寒冷。)
3.读了这么多,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 看着这幅图,看着他的脸,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死亡毫无畏惧,谁能读出来?(指导朗读)
4.(1)有一位老战士冻死了,将军本来想好好追究军需处长的责任,但是出人意外的是,眼前冻死的老将军正是军需处长,将军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为什么呢?(回到军需处长的精神)
(2)这个军礼包含了太多要说的话,这个军礼是对军需处长牺牲的沉痛哀悼,请齐读出那沉痛、崇敬心情。
四、首尾联系,升华主题
1.引读: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指什么?仅仅指被雪冻住的军需处长身体像一座丰碑吗?
(这里的“丰碑”指军需处长的身体,指军需处长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精神。)其实,正正因为红军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抗战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了,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丰碑仅仅指军需处长的精神吗?
(丰碑可以指所有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可以是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可以是金色的鱼钩的老战士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2.这位军需处长为了战友们永远地长眠于雪山之中。他的战友能走出雪山、走向胜利吗?(能)对,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请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为什么一定会胜利?(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红军的精神。)让我们带着战士那坚定、必胜的信念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话。
3.正正因为红军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抗战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了,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现在坐在明亮的教师上课,用着先进的多媒体和崭新的书本,你想对红军说些什么或者你想怎么做?(感恩、珍惜生活)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了不起的老战士,作者通过动作、神态及外貌三方面详细地描写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作者同时还详细地描写了谁?(将军)请划出将军神情的句子。
(1)当将军听说有人冻死了,将军的神情是?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2)当他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时,他的神情是?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从嘴角抽动里,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痛苦、愤怒、生气)从他痛苦生气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关心爱护下属的好上级)
(3)当他误以为这一切是军需处长失职造成时,他的愤怒到了极点,神情是?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他的两腮的肌肉抖动着,样子十分可怕。”(指导朗读)(4)最后,当他得知这位老战士就是军需军长时,他又是怎样的? 为什么?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范读)出示:他心里无比,因为。他心里无比,因为。
(5)是啊,震惊、难过、内疚、敬佩一齐涌上心头,百感交集的他将自己的千言万语化做了一个志高无上的军礼。引读后半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将军,你向对这位军需处长说什么?
29.丰碑
教学目标
1.理解描写军长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根据对军需处长表现的认识,写自己的感受。
4.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描写军长和军需处长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反馈,质疑导入
师: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上节课还遗留那些问题没有解决? 生: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文中丰碑指的是军需处长,为什么重点写的是军长的情绪变化呢?这其中有什么关系吗
生:这里的“丰碑”指的是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29课丰碑,一起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精读课文,重点学习
(一)学习1、2自然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师:默读第1、2自然段,画出描写环境的词语,思考这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生:读、画、思考)为下文写红军的艰难做铺垫
师: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这支装备很差的部队会遇到那些困难呢?(生:四个可能)?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合理,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我们的红军战士并没有放弃,依然在继续前进着,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2个自然段(指名读)
(二)学习3——13自然段,了解军长的内心活动,进而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师: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同学提出的第2个问题,文中的丰碑指的是军需处长,为什么作者却用大段的文字来描写军长呢? 师:描写军长的言行在第几自然段(3——12)
师:现在请你根据自学提示学习2——12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纲:默读3——13自然段,画出描写军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军长的情感变化与军需处长有什么关系,适当的进行批注)
1.当……..时,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超前走去 师:此时军长是怎样的心情(情况突然,军长急切的心情)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体现此时军长急切的心情(指名读)
2…….军长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师:体会此时军长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气,战士的死去而伤心)师:军长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令他如此难过、生气?(看到冻僵的老战士)用你的朗读把军长的生气表达出来(指名读)
3.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1)师:你认为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此时的军长最贴切(愤怒,更加生气)师:军长在生谁的气?(军需处长)为什么?军需处长在部队中是干什么的?(军需处长掌管着部队的被服,而老战士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是军需处长的失职)师:通过你的朗读体会军长悲痛和气氛的心情(指名读)
(2)如此悲愤的军长是怎么做的呢?(叫军需处长快步过来)师:结合文中的省略号想一想,战士未说完的话可能是什么?
师:了解真相后,军长再看被冻死的军需处长,又能看出什么?文中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军需处长(7自然段)(指名读)()
师:分别画出描写老战士动作、神态、衣着的词(幻灯片出示:倚靠、镇定、安详)
师:老战士被冻死了,为什么他的神态却是镇定、安详的? 生: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心里很欣慰。
师:画出“单薄破旧”,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把棉衣给了其他战士,体会出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当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军长的情感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出示12自然段)(齐读)
师:军长情感的变化对表现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有什么作用?(衬托)
(三)解决第3个问题
师:此时的云中山风更狂了,雪更大了,狂风大雪似乎也为军需处长送行来了,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①“丰碑”是什么意思?在这儿指的是什么?(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活伟大的功绩)
②为什么说“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③生交流,师归纳总结,引导呼喊“丰碑”,升华感情
(a.从形象上说:军需处长在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让我们对着冰雪中的军需处长轻呼一声“丰碑”;
b.从精神上说:他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更是大家心中的一座晶莹的丰碑;让我们对着心中的军需处长高声地呼喊一声“丰碑”。)
④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中都矗立起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同学们,在你的心中,这座丰碑上写的是什么?(生自由书写碑文)
(四)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再回想一下文章的开头,将军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思索着,他似乎怀疑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读到这儿,你认为将军找到答案了吗?(出示句子“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生齐读,体会着感情读
结束语:是的!胜利就属于这样的队伍!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整支革命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革命队伍中还有无数座这样晶莹的丰碑,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把这一座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同时也献上我们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敬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