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白话,认识词义的古今差异
2、了解施耐庵与《水浒》,了解杨志的出身与遭遇
3、把握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
教学重难点
探究文章线索,感知“智”在何处。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歌曲《好汉歌》。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
课堂实录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意在了解故事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1、《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杨志:
青面兽杨志,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后押解花石纲,在黄河遭遇风浪而丢官,沦落东京,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受到重用,派他押送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后,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直到“生辰纲”被劫,不仅功名的道路被截断了,而且有落入牢狱的凶险,他才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上了梁山。
杨志失陷花石纲汴京城杨志卖刀杨志杀牛二被充军杨志北京斗武
杨志的理想就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然而现实却一次一次的打击他,让他幻灭。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
【设计意图:意在扫清字词障碍。】
趱行zǎn虞候yú嗔怪chēn尴尬gāngà厮sī
朴刀pō恁地nèn怨怅chàng兀的wù怄òu
芥菜jiè忒tuī舀酒yǎo罗唣zào聒噪guō
晁盖cháo三阮ruǎn省得xǐng兀的wùdì勾当gòudàng
庵ān喏喏连声nuò剜口割舌wān面面厮觑qù
三、默读课文,感知全文
【设计意图: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1、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默读课文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小组交流。
示例: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
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文章内容,梳理结构】
按小说故事情节发展把文章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设计诱官军
五、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设计意图:探究文章线索,感知“智”在何处】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3、课文是如何体现英雄们“智取”的?
讨论后明确:
1、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2、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吴用等人是如何安排的,并没有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3、智借天时、智借地利智借人和智用计策
(1)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古代白话,认识文中古今意义的词义差异
2、了解施耐庵和《水浒传》
3、了解杨志的出身与遭遇
4、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智取的,把握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
5、品味人物描写刻画细致的方法,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6、鉴赏逼真简练的“天热”的环境描写,体会文章正面侧面描写天气的方法以及表达效果
7、积累一些关于《水浒》的文化知识
(二)过程和方法
1、文献法施耐庵和《水浒传》、杨志的出身和遭遇
2、复述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
3、赏读法品味人物描写刻画细致的方法、逼真简练“天热”的环境描写
4、讨论法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三)价值观和情感趋向
1、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学会做事要有头脑,忌心浮气躁,学做说话有分寸、做事有谋略的人
二、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作业:(课前准备或早读或午读)
(一)生字词:
1、具体内容:
趱(zǎn)行、恁(nèn)地、晌(shǎng)午、濠(háo)州、忒(tuī)认真、椰(yē)瓢、罗唣(zào)、勾(gòu)当、行(háng)货、窥(kuī)望、嗔(chēn)怒、聒(guō)噪、怨怅(chàng)、呕(où)气、面面相觑(qù)
2、练习巩固:(1)《精析精炼》95页练习1;(2)《轻松》49页一、二;(3)《同步》70页(一)(二)
(二)古今意义的词义
1、具体内容:
(1)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赶/今:拿走)
(2)这厮不值得便骂人(古:有必要/今:做某事有意义)
(3)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
(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4)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
(5)你理会得甚么!(古:懂、知道/今:理睬)
(6)一般还你钱(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7)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
(古:(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
(8)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9)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古:被/今:吃东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作品《水浒传》,理清课文思路,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及人物关系。
2、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 …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围绕“智”字分析双方是怎样斗智斗勇的。
2、小组合作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重难点:
1、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2、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点。
板书设计:
智取生辰纲
衬托
杨志吴用
送取
智
天地人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1、学生通过教材P236“名著阅读”了解《水浒》,本文节选自71回本,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的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
1、学生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⑴学习成果展示:小组汇报速读感知情况。
⑵交流、明确: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双线结构:即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⑴小组组内交流综合、组员汇报。
⑵明确:
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
四、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吴之“智”
学生思考、讨论:
⑴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
⑵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
⑶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
交流发言:个人—组内—班上(学生由独学到对学再到群学)
小结明确:
晁、吴之“智”
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
智用人和──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三麻——巧下药,麻倒对方
2、杨志之“智”
学生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
⑴他为什么不多带兵?
⑵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⑶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交流展示,明确:
杨志之“智”:智藏行踪──精明智变行辰──谨慎智选路径──多智
五、综合比较,总结全文
1、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不免失败的命运,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综合小结:
外因:急功近利,欠理智,人不和
内因:天外有天,棋差一招
2、通过这样一场“智”的激烈斗争,我们在小说中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这里有个体形象,又有群体形象,作者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去展现自我,并且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由于《水浒传》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列、杨家将系列、说岳系列等不同的作品,而且对其他题材的作品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六、检测,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首先,尊重起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维”角度让学生明白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
其次,教学过程流程明确,即“自学—展示—反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为此,我在课堂上始终围绕“智”字进行,让学生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双方的智慧所在,在故事中双方智慧碰撞的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在课堂中激荡,体会到了智慧带来的乐趣。针对学生的特点,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注重阅读方法的点拨。例如,在理清情节的时候,提醒学生学习在较长篇幅的文章中筛选信息。这样,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吸收有效信息,在实际阅读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当然,这其间始终贯彻好“自学—展示—反馈”这一流程,避免用集体行为替代个人阅读体验,充分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畅言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第三,学法指导得当,“独学”、“对学”、“群学”相得益彰。
引导学生学习,“独学”出体验,“对学”出疑点,“群学”释疑点,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叙事艺术;明确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欣赏作品的环境描写的艺术。
2、把握作品人物形象,分析并欣赏作品刻画人物的技法,学会赏析小说作品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小说叙事技巧,欣赏古典小说叙事艺术: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叙述作品情节及比较影视作品交待情节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品叙事技法,引导学生关注叙事艺术,培养他们初步鉴赏叙事作品的结构艺术的能力。
2、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艺术:
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刻画的环境的特征,引导学生明确环境描写在小说作品中的多重作用。
3、通过组织学生采集《水浒》中有关杨志的故事,结合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树立客观分析人物的理念,从而进一步理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这一创作规律。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水浒》的有关知识,收集施耐庵的有关信息,让学生们将收集到的资料以Powerpoint的形式整理出来,便于交流。
2、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水浒》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等回目,以对杨志的生活历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读课文,初步梳理出本课的情节内容。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一些元明时代的白话及方言,根据语境推断其含义,理解文意。
4、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水浒》电视连续剧第11节光盘(中国国际电视公司拍摄出品发行),要求学生思考:电视剧在展开故事情节时与小说的情节展开有何异同之处?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说说施耐庵为什么这样写,而编导与导演为什么那样拍摄吗?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析题导入
师:课文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一个回目,选入课本时编辑老师省去了一些信息,你能补充一些必要的人物信息,使课文题目内容更加完整吗?
(设计说明:提示学生从矛盾的双方补充,引导学生得出“杨志智押生辰纲,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用重音表示你对题目的理解。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理解“智取”、“智押”是本文的重点。)
师:课文标题“智取生辰纲”以最简洁的语言交待了小说的什么要素?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明确课文题目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
二、复述故事,感知情节,明确矛盾
1、复述故事:
师:前面讲到课文题目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你能否用自己的话将小说的主要情节复述出来?
(设计说明:此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把握作品的内容,同时能够将记叙作品内容的元明白话转换为现代汉语进行流畅的表述。)
2、感知情节:
师:通过上面的复述,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的描写对象、故事发生的地点及不同的叙述阶段进行梳理层次的训练,明确小说第两个部分:第1~6自然段是写杨志押送生辰纲,第7~12自然段是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其中第12自然段是补叙。)
3、明确矛盾:
师:通过对课文情节的感知,同学们能够看出小说中存在什么矛盾吗?
(设计说明:此问引导学生明确小说中存在两组矛盾: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健的矛盾,晁盖、吴用欲取生辰纲与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矛盾。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两组矛盾在作品中的作用: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促使了杨志性格与命运的改变。其中要能够分析这矛盾中的偶然性因素与必然性因素,从而为后面赏析小说的叙事技巧与人物性格做出准备。)
三、理清线索,分角度叙述
1、理线索:
师:结合课文内容,从矛盾的双方来,作品围绕什么线索展开情节的?
(设计说明:此问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小说叙事线索:杨志智押生辰纲,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2、分角度创造性地复述小说情节:
角度一:从吴用、晁盖等人的角度以他们的视角来叙述这个故事?
角度二:回忆电视剧中是如何展开情节的?请简要复述一下。
让学生先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述训练,可以自我复述,也可以同桌间相互复述,也可以小组间复述。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各选两名学生作交流复述。
四、比较探究,鉴赏情节
师:既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情节,为什么施耐庵选用作品中的表述方式呢?
1、比较课文叙述角度与从吴用等人的视角进行叙述的优劣。
明确:以晁盖、吴用等人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情节一览无余,固然能使读者清晰地把握情节,但不能够设置悬念,会削弱小说的情节曲折性与表现力,同时也不能够细致地从正面刻画杨志这一形象,不能很好地展现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健之间的矛盾冲突。
2、比较课文叙述角度与电视连续剧《水浒》之《智取生辰纲》的叙述角度的区别。
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思考电视剧《智取生辰纲》的叙述角度有什么合理性。
明确:课文在叙述时是先叙述杨志等人的行踪,到了黄泥冈后才引出濠州贩卖枣子的客人,最后补叙出濠州贩卖枣子的客人是晁盖、吴用等人。电视剧在叙述时则是分两条线索同时进行,一方面交待杨志等人的行踪,另一方面交待晃盖、吴用等人的进程。
电视剧的剧情的安排有其合理之处:一是影视作品倚赖画面展现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是单方面交待杨志等人的行踪,而不安排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事后虽然也能通过闪回的方式解决,但是总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其次,电视剧中安排白胜在准备酒时与捕快何清等人擦肩而过,也为作品后面的内容作了一个铺垫。
3、体会小说安排情节的巧妙:
明确:课文(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吴用等人如何安排的,并没有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随后宕开一笔,写杨志与众人的别扭、老都管的掣肘、虞候的谗言,将读者的目光始终集中在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上。同时写杨志如何小心翼翼,给人一种万无一失的感觉,也使读者感到如黄山观日光,如在云山雾海中一般。而黄泥冈上相遇,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精明能干的杨志也不明白到底是在哪一步被下了蒙`汗药。这样读者如坠在云雾里。一边写杨志如何保护,一边抢夺计划却在读者的眼皮底下偷偷进行,最后才全盘端出,造成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如何改从吴用等人的视角来写,则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奥秘都在读者眼下,故事就平淡无奇了。
五、课堂教学小结
1、小说节选部分围绕“生辰纲”展开故事情节的,一方面是从杨志的角度进行,另一方面则是从晁盖、吴用等人的角度进行,两组人物的进程是同时进行的,是属于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2、小说中存在两组矛盾:杨志与都管、虞候及众军健的矛盾;杨志押送生辰纲与晁盖、吴用等人欲夺生辰纲。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逐渐深化与尖锐,导致了杨志失生辰纲、杨志上二龙山。
3、小说采用的是从杨志的角度进行叙述,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则是采用补叙的方法加以交待,这样可以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扑朔迷离,更富有艺术性,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析题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反复推敲了课文的题目,也梳理出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我们再从题目上挖掘:这是一场双方斗智的戏,那么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的“智”究竟表现在何处?杨志智押生辰纲的“智”又表现在何处呢?
二、讨论探究,把握内容
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上述的问题,并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的智举:
⑴利用卖枣子的身份,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
⑵利用夏日炎炎的时机,让白胜上山岗卖酒,激起都管、虞候与军健们的需要;
⑶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以示酒中无毒,麻痹杨志,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
⑷借舀酒作掩护,一瓢装作占便宜,二瓢下药;
⑸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故意斗气,不卖给杨志,再一次麻痹杨志。
2、杨志的智举:
⑴扮成普通的商人,开始乘凉行路;
⑵山路地带,改为天热行路;
⑶禁止众人买酒。
追问:写杨志处处小心,除了突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帮助?
引导讨论并明确:
⑴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军健的无知与草率;
⑵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筹;
⑶写杨志的“智”与小心翼翼,使读者感到欲取生辰纲的情节陷入一种不可能地步,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性。
三、赏析形象,明确主题
1、结合文本,把握形象:
师:杨志是小说节选部分的主人公,生辰纲的被夺,是否说明他是一个很愚蠢的人?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组织讨论。(请说出他的性格特征,并从小说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佐证。)
杨志的性格:首先杨志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他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一受任,屡次推托,推托不掉时,才做了精心安排:要求扮作普遍商客,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利,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空子。后来在路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时间。开始乘凉,后来到了“人家稀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不允许兵士买酒喝。这都体现了他的精明过人。
杨志如此精明,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除了吴用的计策无隙可击以外,与其性格相关联的是:他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激化了运送队伍内部的矛盾。
2、拓展情节,明确主题:
师:从本课阅读中,我们了解了杨志。研究人物,要结合他的生平阅历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变化,才是真正地读懂了人物。同学们平时在阅读《水浒》时,也收集了杨志的许多故事,请大家交流交流,然后我们将这些故事整合起来看看,杨志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
让学生充分交流,交流故事的时候,要说出杨志的性格与追求。
引导明确:
杨志是杨令公之后,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陷花石纲丢官;遇赦求官遭高俅所阻;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牛二;流配大名府充军;梁中书提拔为管军提辖使;受梁中书重托,杨志押送生辰纲;与鲁智深等人二龙山入伙。
杨志的经历,实际上是一个“失意──得志──幻灭”的过程。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杨志的“博个封妻荫子”出发点?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即可。)
参考观点一:杨志确实有点“官儿迷心窍”。你看,为了求官,他不惜降低人格,打点钱物奔走于权贵之门;为了换取保举,他又甘当鹰犬,替梁中书押解不义之财。总之,杨志不大像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
参考观点二:出身将门又有武举功名的杨志,希望凭自己的本事“博个封妻荫子,也为祖宗争口气”的想法,在那个时代并非什么不好的事。首先,建功立业的思想,是每一时代的人都共有的,我们赞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赞赏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赏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赞赏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什么不能容忍杨志的“封妻荫子”?其次,水泊梁山上,并非每一个都是如李逵等人一般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如林冲、卢俊义,或有自己的一份事业,或有自己的一份产业,只是社会`黑暗,才让他们走上了不归之路。所以说,杨志的初衷实在是可以理解的。
继续讨论:小说刻画杨志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有何典型性?
引导学生明确:林冲走上梁山泊,是“逼上梁山”的典型,解珍、解宝走上梁上,是“官逼`民反”的典型,武松的转折点在于官吏不能秉公执法,不能伸张正义,杨志走上反抗,不像其他人那样主动(林冲等人也不完全是主动的),正说明了他想为朝廷效力,却被朝廷抛弃了。是从这个角度来揭示社会的黑暗的。
四、分析环境在作品的作用
思考: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是指天气酷热,伏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伏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是指黄泥岗上松树林内,交待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芥菜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待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引导明确: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五、小结课堂教学
1、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应当结合事件进行辩证地分析,要客观地评价杨志的行为与性格特征。
2、欣赏小说,要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开展与人物形象的刻画,探究小说的主旨。晃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反映了北宋末年的阶级对立,体现了《水浒》“劫富济贫”的主旨,而杨志理想的幻灭,则反映出那个时代中下层武士报国无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3、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应当将环境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统一起来分析,从而得到全面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