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优秀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里是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

口算

35+3=24+9=45+30=28+7=

87-5=36-8=72-50=93-6=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1)观察第91页情景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

2、学生提问题。

(2)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师根据生答板书: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32+39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

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

(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例如画出如下的图: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的简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3×2=7×2=13×2=3×20=7×200=21×4=

口算后讨论: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⑴出示例题插图问:你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⑵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问:你是怎样由4×12=48想到4×120=480的?

⑶小结。

2.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在书上计算,指名板演。

⑵指名板演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⑶问:第一题中乘数250末尾有一个0,积15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第二题算过7×9得63后,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写2个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完成在书上,并进行评讲。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独立完成。组织讨论: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组织学生口算,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几百几十和几相乘的口算方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引导学生读题。问: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吗?让我们计算什么?学生填表。问: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五、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5.6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4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是以第一单元为基础,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进行熟练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9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基本掌握了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基本达到独立完成探究简单问题的水平。

由于学生从二年级开始,非常熟悉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安排做了相应的调整。将第五册的第一、四、六单元乘除法部分的知识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4、理解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5、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6、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相关内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其运用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

3、混合运算(需要具体说明吗?)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除法的验算

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上册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其应用

2、混合运算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问题情景中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能正确运用估算,进行正确试商。

3、能用乘法验算除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4、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用。

5、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原计划课时数:10节,实际课时为14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实际课时

备注

一、分桃子

P56练习

1、在分桃子的具体情境中,初步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个专项练习的课题,对除法竖式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淘气的猴子

练习七的部分练习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掌握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4、能经历与他人交流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2

2

课时没有变化

送温暖

P62~63练习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逐步掌握估计商是几位数的试商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鼓励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验算,逐步提高估算的能力。

1

2

增加1练习课时

买新书

P64~65练习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理清算理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在问题情景汇总探索、交流、推理等活动,激发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1

3

改变教学内容,增加应用题专题练习1课时,混合运算1课时。

练习八

1、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包括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2、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

2

无增减课时

单元测试

1

1

测试情况

反馈

1

1

合计

10

14

增加4课时

(一)教学反思与回顾:

一、《分桃子》

1、《分桃子》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是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它不象乘法竖式那么可以从加法中类比得来,学生也容易在此出现错误。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就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竖式的写法。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与例题相类似的情景,让学生在老师没有讲解前自己探索竖式的写法,允许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学生在本册教材之前已经接触了除法竖式,他们是有认知基础的,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竖式的法。虽然学生的方法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教师至少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探索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能力。

2、借助实际情境、实物操作、口算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竖式写法的道理。例如,P54每只猴子分多少个?的问题中,引导学生观察现实分东西的过程:4筐里每人2筐(每筐10个),另有8个每人4个。学生在形象观察的同时,可以运用口算得出结果,口算的方法实际上与竖式是一致的。将实际操作、口算与竖式加以比较,学生会容易体会到竖式每一步书写和计算的合理性,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竖式的理解。

3、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在作业中存在以下问题:

错误一:XX

错误二:XX

为此,我在这个内容之后增加了一节除法竖式的练习课。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收集作业中存在的错题,以4人小组的形式分析每种错题的出错原因并且提出改正意见,说清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和原理。只有充分的暴露错误才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在对比分析中学习的效果是更明显的。在当天的作业中出现这种错误的学生明显减少了。有时,学生还会出现与常规不一样的“写法”,如果让他们放弃自己认为合理的写法,而学习大家已经共认的写法,需要老师花一点心思和时间。但强迫他们放弃自己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在后续的`练习与复习中提供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认识到竖式写法的优越性。

4、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估算、乘法验算等办法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教材在《送温暖》部分才介绍用乘法验算除法,这里可以提前介绍给学生。)

5、P56的2、3、4三道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在布置学生完成前做适当的引导。这三道练习题我原来是布置让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但是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就有家长反馈这三到题目太难。临时决定将这三到道题作为一节练习课的内容进行讲解。

第2题计算需要黄气球和蓝气球的数目。

本道题的目的不仅仅是计算,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索几种颜色气球排列的规律,同时用适当的形式表示这一规律,这是课程标准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参介绍的方法一:引导学生发现各色气球的排列顺序是:1蓝、2黄、4红后,就能得到买黄气球的数量是:48÷2=24(只),买蓝气球的数量是:48÷4=12(只)。

学生的方法二:将教材通提供题图的14个气球看成一份,一份里面有8个红气球,需要购买的48个红气球里就有六个这样的一份,就能得到买黄气球的个数量是4×6=24(只),买蓝气球的数量是2×6=12(只)。

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实际上72元能够买多少瓶?”

第4题

课前检查时,大部分的学生能根据题目理解得到式子:98÷5=19.。.。.。3。于是我利用这道题目,做了一个知识的拓展。首先让学生利用5的乘法口诀填空: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10=()

再让学生观察每个积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指向性很教强的引导下能够得出结论,进而引出一个数能够被5整除的特征。教师要适当的利用教材中的题目,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情况下给以可发展的空间。

二、《淘气的猴子》

1、这部分的内容按原来的计划用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重点解决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意义以及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第四单元“0乘以任何数都得0”的教学中,我已经将有关于0的除法问题进行了渗透。因此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理清竖式每一步书写和计算的合理性上。但在作业中,学生仍然出现了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除的时候,不会用0来占位的现象,商直接将中间的0省略不写(约有7个学生)。

2、练习七P60.9,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过渡到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学习。

三、《送温暖》部分安排了2课时,比原计划增加一个课时。

1、本节主要内容是解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结合“送温暖”的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大约能够分到多少本书?再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求出准确商。将教材中的练习题分成3类(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除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等于除数及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先让学生计算出正确答案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规律: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否则商是两位数。

2、在练习P624、5两到题目强调了估算在实际中的运用。注意加强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发展估算意识。

四、《买新书》

1、《买新书》的教学中,增加了一节应用题练习课和混合运算的专题练习课,比原计划增加2课时。

2、允许学生分步列式,并引导学生写小标题,写出每一步表示求什么。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计算方法多样化是必然的。借助写小标题,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帮助学生优选方法,提升选择方法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3、P64第2题,理解“来回”的意思。

4、P65第3题的连一连,需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避免学生理解错误将题目当成普通的计算题完成。

5、第4题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同样引用了“3的乘法口诀”以及整除的概念引导学生,并借机小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大部分学生能接受)。同时引入用英文字母X来表示不知道的这个数:X×3=(?)。

(二)教学建议及存在问题

1、合理的整合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的整合教学内容。

2、将整个单元的练习进行整理分类,安排专题性的练习课,合理安排练习时间,让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容易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要求学生坚持做课堂笔记,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整理知识点、抓住重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4、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难点是掌握用竖式正确的计算,乘法口诀及口算的准确率就成为正确笔算的保证。建议可以将书本上的口算题让学生制作成口算卡片,每天坚持做1分钟口算练习。抓好了计算,至少能够保证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计算题上拿到相应的分数,基本上能保证及格率。

5、教学中存在学生经常抄错数字的确问题,经过我反思和专门辅导教育,还是有部分学生没办法纠正。希望各位同行能提供帮助!

总结语:如果教师在上课前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备课,考虑周到点、细致点,学生肯定能够学有所成。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希望各位有经验的老师能多多指教!谢谢!

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9÷3   5×3

20×4   80÷2

400÷2   30÷3

2、计算并且验算

56÷4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展示

三年级(1)、(2)两个班共捐书256本,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

(1)齐读题目,并指名说已知条件与问题。

(2)、要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应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256÷2)

(3)教学用竖式计算256÷2

①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在本子上试算。

②师指名板演并尝试说计算过程。

(4)、师生共同交流算法

①除。用2个百除以2,商1一个百,1写在百位上

②乘。用口诀“一二得二”算出商1个百乘除数2等于2个百,写在2个百的。下面。

③减。用2个百减去2个百等于0,后面还没除完,不写0。

④查。检查余数0是否比除数小。

⑤放。把被除数十位上的5放下来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5)指名2-3名学生讲算法

(6)、师;这样计算正确吗?请你在练习本上验算一下。(指名板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7)、口答。

(二)、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①、②并验算。

432÷2   522÷3

(请二个同学板演并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小结计算方法。

(四)、出示课件(第二条信息与问题)

三年级5个班捐了857本书,那么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还余多少本?

1、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2、比较与前面几题的不同点。

3、师:算式857÷5=171……2,这个结果对吗?我们用前面的方法进行验算行不行?,大家来试一试。

指名板演并交流汇报。

4、148×4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

要怎样才能等于被除数呢?(加上余数2)为什么?

5、师小结①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和除数的乘积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②没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不同。(在对除法验算时,一般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加上除数。)

6、口答。

(五)、练一练

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④并验算。

635÷3

生独立计算并验算,指名板演后老师讲评。

(六)总结:大家通过学习知道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听算20题。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18X6=108 46X7+3=325

108^6= 325^7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帅板书:商X除数二被乘数

商X除数+余数二被乘数

二、新授

1.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

教帅巡视指导。

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

2.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教帅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 — 2 = 98 984-7=14

3.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练习内容:26-27页第4—7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2.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在掌握的计算方法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来计算,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7×9=30×8=90×7=6×60=300×5=7×700=

2.估算

401×9798×7295×6502×2498×4

3.笔算

87×66×4567×79987×3254×6

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题中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告诉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这些地砖铺5间会议室够不够,要思考哪些问题?思考一下,要求地砖够不够,这是用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在现有的地砖和要用的地砖这两个数量中,哪个数量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考虑铺地砖时的损耗问题,但是为了减少解题难度,我们在这里把地砖的损耗省略不计。下面需要同学们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方法来计算,是选择口算呢?还是选择笔算或估算?说一说你的理由。

你准备怎样估算?

用估算出的结果与已有的地砖数量进行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每间会议室在铺地砖时需要680千克水泥,这5间会议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这次你选择了什么计算方法?

这次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你们认为谁选得对?

请两个同学分别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口算或笔算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教学练习五第6题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条件与哪个条件是有联系的,

(2)学生独立解答,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选择什么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并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3)提出新的问题:这辆车如果刚好满员,一共可以运送多少旅客?

(5)指导学生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8题第1问

2.和学生一起讨论第8题第2问

四、课堂小结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