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人间》音乐教案(优秀4篇)

主持人在台上表演的灵魂就表现在主持词中。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场合都需要用到主持人,一起来参考主持词是怎么写的吧,

《爱的人间》音乐教案 1

一、视频导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川大地震的一段宣传片)

5.12地震很多人都感觉到了,那摇晃晕眩的感觉相信没有人会喜欢。5.12地震很多人都经历过了,那种坍塌毁坏带给我们的失去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顷刻间有多少财产被流失,有多少家庭被破散,有多少亲人在痛苦,有多少生命被埋葬。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也许任何声音都不能给承受者带来安危,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我能做的除了给灾区人民捐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更多的就是在我的课堂教会我的学生们从这场地震灾难中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自强不息、奉献爱心。今天音乐课的主题是“四川大地震――天佑中华,爱感人间”。

二、灾难:

1、首先我想通过一组图片展示来告诉大家,灾难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川大地震当中一些催人泪下的图片,背景音乐用《天亮了》)

情境陶冶:教师随着音乐,用悲切的声音和感情讲解每一张图片意境或说明。……

在这些图片中,有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有未成年的孩子失去了双亲,有失散的亲人团聚时的抱头痛哭,还有寻找亲人和孩子的茫然无助。看着这一幕幕的痛楚的场景,我相信,所有中国人的心都在痛哭。在这里有一段诗歌朗诵就是献给所有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妈妈和失去妈妈的孩子们的。

2、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诗朗诵《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及歌曲《亲爱的小孩》。

3、在这次的灾难中,大部分受损的是学校。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大家请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四川都江堰市聚源中学一栋六层高的教学楼全部坍塌,德阳市实古镇中心小学、莹华镇中心小学和中学、八角镇中心小学、洛水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倒塌;绵阳市北川县一中、北川中学、北川小学的几乎所有师生全部被掩埋在废墟中;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小学教学楼垮塌、礼让镇中心小学教学楼顶楼垮塌;陕西省渭南市10个县市区39所中小学校校舍受损。同样在这里,还有一段聚源中学在坍塌前和坍塌后及救援现场的录像。

4、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救援聚源中学的一段录像。

人的生命在灾难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几百条和大家一样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他们曾经和我们一样,对未来充满着憧憬,也承载着亲人的期望。但今天这一切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可能了,对我们来说活着真好!

三、真情: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珍爱生命”图片。(背景音乐《因为爱》)

是啊,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对于每个活着的人来说,对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为什么不能少点指责,多些支持;少点抱怨,多些祝愿;少点幸灾乐祸,多些感同身受。因为这个世界太需要爱,因为爱,所以在这次地震中,才有上万的人们得以生存下�

2、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为四川地震所做的视频音乐《因为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为有了爱,所以就有了大家的“真情援助”。

3、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真情援助”(背景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当风雪阻断了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坚强的中华民族一定能战胜困难。灾难来了,我们总理亲临一线,我们的子弟兵奋不顾身,我们的医务人员夜以继日,我们的志愿者源源不断,我们的捐助我们的爱心汇成一股股暖流,灾区的同胞们,我们不会抛弃你们,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灾情发生当天下午,民政部立即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飞往灾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国家高效迅捷的应急方案见证了社会的和谐……

4、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川大地震救援录像。

四、信念: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文字:信念(背景音乐《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灾难伤害了我们的心,却没有伤害到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灵魂必将会变得更坚强,这是信念的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

(过门白)歌词中写道“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再苦的逆境我们同熬过。”对于多灾多难、风雨坎坷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来说,我们当有足够的气魄和勇气面对今天发生的一切。我们祈求一个恒久平安的中国,我们不会在灾难面前退缩,灾难的中国,依然会站起来,依然会前行,让我们手牵手,战胜困难,重建家园,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师随音乐有感情地范唱,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2、用多媒体播放四川大地震视频音乐《天佑中华》:(此音乐与上同)

灾难,唤起了举国同心的决心和勇气,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只有压倒的身体,没有摧垮的精神,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唱出龙的精神,唱出民族的气节,唱出中国人的骨气,为同胞加油!为中国加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歌声让我感受到了凝聚的力量,团结的力量,让我们共同祈求一个恒安的中国,也让我们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自强不息,奉献爱心。让我们也为拯救自己的同胞贡献一份力量吧!尽绵薄之力,积沙成塔。这就是我今天的课题“天佑中华,爱感人间”。谢谢大家!

教学后记:这堂课是在5.12发生以后的第三天赶备出来的,在一个星期内不断地完善,尽量将最近最新的内容展示给学生,选择的题材也正是当前学生们所关心的,我从音乐的角度出发与政治结合,更为人性化地来诠释这场地震,内容结构分五个部分进行,导入――灾难――真情――信念――点题,创设意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在课堂中我哭了,很多的学生也哭了,从来没有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在这样的意境当中去聆听这些歌曲,会觉得特别的动情,但哭过之后,更要让学生明白: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在挫折和灾难面前更要学会坚强,要有信念。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引导学生能够为同胞付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也就是教会我的学生们:自强不息,奉献爱心。

《爱的人间》音乐教案 2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爱的人间》,并能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听、朗诵、唱、动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感悟“爱”的主题。

教学重点: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感悟体验“爱”的主题,抒发爱的情怀。

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以及附点、休止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

首先老师想和同学们来做个小游戏。(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取老师指定的课本;2、请一位同学出来,蒙眼作画)

师:请同学们说说刚才的感受?(没有了光明,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孤独、恐惧)那同学们觉得眼睛对我们重要吗?(重要)

师总结:在我们的周围,就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 在我们中国,视力残疾儿童就有6万多人,他们被称为“盲童”。 盲童的眼睛虽然看不到,可是他们却和我们一样,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二、欣赏歌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根据导学案来欣赏这首专为盲童所作的歌曲《爱的人间》。

要求:

1、感受歌词美,表现手语美。(手语朗诵歌词)

2、感受旋律美。(哼唱全曲)

3、体会歌曲美。

问题:

1、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2、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3、全曲可以分成几段?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

4、标出你演唱时觉得困难的乐句,请大家帮忙解决!

(注意:四句“总有”不能拖拍,休止符、附点等唱准)

三、分析歌曲

1、 先解决导学案上提出的问题,然后分析歌曲。

师: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基本相同的。前后旋律相同,中间不同,我们把它叫什么结构呢?是典型的ABA’三段体结构。同学们观察一下,A和A’哪里不同呢?(最后多了几个小节)这最后几个小节其实是作曲家一个小小的作曲技巧,她有意为这段音乐加了个小尾巴,使整段音乐给人以结束的感觉,这个小尾巴称之为“尾声”。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A’乐段中不相同的尾声部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一下。如果现在你是一个盲童,你会听到什么呢?【朗朗的读书声、小鸟的'叫声、悠扬的笛声、呼呼地风声、沙沙的雨声……】(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师走到学生当中提问,注意节奏的控制)可以听到的东西太多了,那么作曲家在这里休止三拍是为什么呢?(想让盲童们仔细回味美好的生活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2、跟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跟上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刚才咱们同学们唱的时候,节奏、速度都掌握的很好,但是,情感方面还有所欠缺,这首歌曲怎么处理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呢?

第一部分可以唱的轻一些,显得温馨而甜蜜;中间部分呢,情绪激动,可以唱的强一些,充满感激之情。最后一部分轻柔,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四、表现歌曲

这首歌曲说是为盲童而写的一首歌曲,其实它反映了所有得到世间关爱的残疾人的心声,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此时此刻,让我们用最动人的歌声来尽情抒发我们内心的爱吧!

好,请同学们用心来感受歌曲,加上手语,完整地演唱一遍!

五、结束:《爱的奉献》

同学们,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精彩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去理解、尊重、关爱!就像《千手观音》的编导张继刚先生所说的:“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我们;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高声唱出《爱的奉献》!

《爱的人间》音乐教案 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说明

本课内容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7课爱满人间,主要教学内容是学唱歌曲《爱的人间》。此歌曲是电视连续剧《光明世界》的主题歌,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歌词以第一人称形式表达了盲童对社会各界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的感激之情,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盲童的内心世界;歌曲为三段体结构,旋律明朗美妙,歌词多用到排比句式,歌曲在第三段中对第一段的重复是让歌曲的`情感得到升华。虽然他们失明了,但太阳、月亮、花草都在心中,都能“看到”。正是由于有无数的人在关怀着他们,使他们脱离了黑暗的世界。这是一首�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对旋律也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能较好地表达歌曲情绪,但在演唱的时候气息不够流畅,声音还不够连贯,在学唱歌曲时需要指导学生在气息的运用和连贯、抒情地演唱等方面加强学习力度,才能更好地诠释歌曲的情绪与情感特点。

二、教学目标:

(一)启发学生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指导学生能用较流畅的气息、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用对比、讨论、听唱等方法学唱歌曲,通过看、听、唱、动各种音乐活动,了解残疾人的疾苦,表达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较流畅的气息、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爱的人间》。

难点:在歌唱中体会歌曲的情绪变化,唱准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出歌曲温暖、动人的情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好,你们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吗?20xx年春节晚会上有一支舞蹈曾经感动了成千上万名观众,你们想知道它是怎样一支,舞蹈吗它为什么感动了大家吗?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同学们,这些舞者都是聋哑人。由于聋哑人听不到声音,又要求动作统一协调,所以在演出的现场,有四位艺术团的手语老师分别位于舞台四角用手语指挥聋哑人演出,虽然她们听不到音乐,但是手语老师就是她们的耳朵,她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用优美的手语传达给观众。

《爱的人间》音乐教案 4

1、学唱歌曲《欢乐颂》

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20分钟)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15分钟)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5分钟)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