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短跑教案【通用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关键词:短跑训练;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
在进行青少年短跑教学训练问题上,往往容易出现急躁的迫切心情。在教学中不顾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水平,盲目地加大运动量,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行事,只重视训练节奏和效果,不注意科学安排训练的劳逸结合;只重视机械地搬用成年人的方法,不重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最后,只能导致学生产生“速度障碍症”,对训练感到枯燥,不愿意参加训练。在我从事多年短跑教学的训练中,有以下几点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青少年业余短跑的训练特点
1.速度训练特点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有氧代谢(耐力练习);二是无氧代谢(速度耐力的练习)。要通过短时间用力较大的有氧活动来加强最大吸氧的能力,为今后提高无氧代谢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速度耐力训练特点
在教学训练时,除了安排专项技术及其他柔韧性练习外,还安排800~1000米耐力跑练习,每次跑完脉搏开始为150~170次/分左右,强度不能过大,根据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运动量的强度,达到教学训练的目的。
3.力量与柔韧训练特点
要安排一些发展速度、力量、弹跳力、灵敏性等游戏性的练习。如障碍跑、跨栏跑、追捕、接力、单足或双足跳等。每次练习的时间不拖得太长,当学生适应了此时期的诱导性教学训练后,在以后的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强度较大的项目,如高抬腿跑、后蹬跑等。
二、青少年业余短跑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主要手段
速度是短跑项目的最重要因素,也是难以发展和提高的因素。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较高,活泼好动,是发展速度的好时期。不能把耐力的全面身体训练时间安排太长,那样会造成学生对短跑产生速度障碍。为此,根据教学训练的次数、时间、学生训练的情况来决定耐力训练时间的长短,把发展耐力和发展严谨的训练目的作主次的安排。发展速度采用如下的主要手段:(1)反复跑60 m、100 m、200 m;(2)加速跑60 m、80 m、100 m;(3)行进间跑20 m、30 m、50 m;(4)线间跑10 m;(5)接力跑50 m×4;(6)听各种讯号的起动练习10~20 m左右;(7)支撑或不支撑的原地快速高抬腿练习。
三、青少年业余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训练
1.对于跑的基本功进行高度重视
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是要经过艰苦地磨炼而获得。好的技术,不仅是在形态上,更重要的是在力学结构上较合理。改正一个错误动作要比学一个新的动作难得多,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抓好基本功,也就是抓好跑的专项技术练习:采用小步跑、后蹬跑、跨步跑以及专项技术的综合练习,在练习中从严要求,反复进行。
2.抓好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起来在技术上注意四点:(1)跑得稳。重心起伏不要太大。如果用力方向是向上的,是蹬地角度过大的原因;(2)频率高。跑的过程中爬地、后摆、腿等连续动作都要快,不能消极等待。如何快不起来呢?主要是小腿和踝关节力量差。这方面我注意加强辅活动。如跳绳、向上小步跑、蹬跳、弹性跑等来发展下肢力量,另外加强大腿后肌群收缩力量;(3)步幅大。跑的步子不仅要快,还要把两腿迈开,这样必须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多做各种跳跃运动的练习。如立定五级跳、立定十级跳、蛙跳、40~60 m跨步跳、跳台阶等,另外加强抬腿压腿练习;(4)摆臂正确。跑的过程中要摆幅大、有力。向前后摆动,摆动方向和下肢配合协调,才能有效地提高短跑成绩。摆动的两臂正确有力,可增加后蹬力量和速度。这方面我注意采用各种负重与不负重的摆臂练习方法。
四、青少年业余短跑运动员的主要训练方法
1.发展爆发力练习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1)跳深;(2)纵跳;(3)负重纵跳;(4)负重蹲跳起;(5)负重深蹲;(6)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2.柔韧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训练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体前屈练习;(2)把杆拉腿;(3)纵、横臂叉;(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练习。
3.动作速度的训练
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其中比赛法是进行速度训练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速度练习时间短,经常使用比赛法,能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和比赛法作用一样,可以激发运动员高涨的情绪,同时,由于游戏过程中能引起各种动作变化,还可以防止因经常安排最大速度的练习而引起的“速度障碍”。
(一)练习本领,包括两个内容:
1、抢点游戏(反应练习),作为快速跑练习前的热身运动。
2、紧急集合(反应练习),设置两个情景:白天,坐着的时候听到紧急集合信号快速起身跑到集合地点。夜里,躺在床上时听到紧急集合信号快速起身跑到集合地点。
(二)、军事竞赛,两个内容:
1、收放水管水枪(两小垫子代替)比赛,模拟消防队员快速放、收水枪的动作组织比赛。
2、过障碍比赛,模拟消防队员快速跑梯子和跨障碍动作组织比赛(步频和步幅练习)。在练习中请同学边练习边思考怎么样的动作才能跑的更快,在休息时候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帮助总结辅导。
(三)、接警救火,情景:休息时突然警铃大作,接到火警报告,城中一弄堂里发生火灾,万分紧急立刻集合投入战斗。弄堂太窄,只能只身穿过,且地形复杂,需跨、跳、钻过才能到达火场,于是几个小分队开始分头组织接力灭火竞赛,中间允许同学自己布置几个障碍物的位置,次序后再进行比赛。
(四)、课的结束部分采用自创放松球操,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达到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最后学生自评本课的感受及收获,教师点评。教材快速跑(第一次课)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化的快跑情景练习组合,激发学生参与快速跑练习的兴趣,有效的完成快速跑的练习。
短跑教案
教材内容:短跑,初步学习起跑的技术动作及跑的辅助练习。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同学初步了解起跑技术的要领以及短跑对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2.技能目标:让大部分同学基本掌握起跑动作及辅助练习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相互帮助,友好协作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报告应到,实到人数。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4安排见习生。组织教法:
1.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前两排女生,后两排男生。学生学法: 1.集合迅速整齐。2.报数时清楚洪亮。3.检查着装,认真听讲。(二)。准备部分:(8分钟)教学内容: 1.在教师的带领下,慢跑400米。2.做活动关节的徒手操八节。3.调节呼吸。
4.设问导入:目前百米世界纪录:9秒58,创造者:博尔特。组织教法:
1.学生成两列纵队绕操场放松跑两圈。2.学生进行呼吸调节。
3.做徒手操:压腿运动,体转运动,体前屈运动,双臂绕环运动,踢腿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踝关节运动。均四八拍。学生学法:
1.在教师的指导下慢跑四百米。2.在体育委员的口令下做徒手操练习。3.教师简介百米世界纪录及创造者。
(三)基本部分:(30分钟)一.讲解与分解示范 动作要领:
1.双手置于起跑线后,虎口向前,身体前倾。
2.左脚离起跑线约一脚距离,右腿膝关节点地与左脚平行,身体下蹲双脚后跟抬起。3.在“预备”口领下,重心前移,臀部抬高,身体前倾。
4.在“跑”的口令后发出后,迅速蹬出,频率加快,上体慢慢抬起,步辐加大。5.发挥体育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6.学生的相互评价与教师的纠正结合。7.迎面接力游戏,男女各分两队,距离30米。8.要求练习时,不能提前接棒,要协调配合,体现集体观念,合作意识。组织教法:
1.教师对动作的分解示范与讲解。2.指导体育骨干的模仿与练习。
3.教师对每位同学的辅导,鼓励和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点。4.对错误动作的纠正。5.反复练习,提高动作的质量。6.组织接力比赛,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 学生学法:
1.男女生分四列纵队,练习时每四人一组。2.要求注意听讲,了解动作的要点。3.认真模仿,动作协调,正确完成动作练习。4.起跑后,快速跑20米左右。
5.做跑的辅助性练习:小步跑练习,高抬腿练习各五次,距离20米。6.起跑练习做六次。
7.迎面接力距离30米,男女各分两队比赛,只做一次练习。
(四)结束部分(4分钟)1.做调节呼吸练习。2.做放松活动。3.做放松腿部肌肉的练习。
4.布置课后练习,收回器材,下次课的要求。组织教法
1.学生四列横队散开。2.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呼吸调节和放松练习。3.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4.教师对教学的总结。学生学法
1.跟随教师做呼吸调节练习。2.放松上,下肢肌肉的练习。3.学生的相互的放松练习。教学准备
1.练习密度:百分之五十左右,运动负荷中等,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160次/分左右。
2.场地器材:跑道四条,接力棒两根。3.空地一块,约20—15米左右。
关键词:教材选择;教学设计;基本方法
“教材选择、教学设计、基本方法”三个方面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即课前的教材选择和分析,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设计教学过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与评价方法等。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更多是新的教学理念,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操作策略,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效果也会不同。
一、教材选择
(1)因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一般只是以“达标率、体育中考和大课间的评比”来作为衡量的标准,所以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上课教材“达标化、中考化”现象。为了避免教师在教材选择上的随意性,导致教学计划不合理和学校教师各自为战,且技能教学偏向于球类的不良情况,建议实施“统一选择教材”替代“教师自主选择”。相对地统一每学期的部分教材,有利于教师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开展教学,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的体育教学特色。
(2)围绕统一选择教材这个中心,结合学校的场地设施等实际条件,本着科学发展创、拓展教学资源的原则,共同制订出学校体育教学计划,规定技能考核内容,明确相应的评价标准。教务处也可以全面了解全校各个教师的教学进度情况,便于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和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估。这样,既解决了以往各自为战,随意教学,重素质、轻技能等弊端,又规避了“放羊”式教学陋习的出现。
(3)因为统一了全校的教材与计划,规范了技能考核的内容与标准,所以集体备课制才能实现,才能对学校有限的场地与器材统一安排和充分利用,才能对教学单元与单元模块做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能让教师从繁重无用的教案抄写中解脱出来,把时间用于研究教材、探讨教法、加强示范的演练上,理论上减少了工作强度,实际上提高了工作效度,真正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二、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内容:接力跑。
课堂实录1:教师讲解接力跑的要求和规则。按照教师的要求,学生分4路纵队听口令比赛,教师巡视监督,分别采用接力棒、篮球、软排球等作为接力的媒介,接力形式为迎面接力、绕杆接力。几次比赛下来,学生开始喊“累”了,并且开始出现犯规,教师进行评价总结时效果不佳。
课堂实录2:课前,教师把班级学生按照数量和能力进行分组,各组男女生实力均匀。距离上采用长短距离结合,分别采用接力棒、篮球、软排球作为接力媒介,接力形式采用“绕杆接力”。跑的形式:等距离跑、长短接力、换物接力。跑的顺序可以根据各个小组的情况进行调整,女同学尽量跑短距离的。这个期间男同学尽量照顾女同学,能力强的同学都争抢跑长距离,整个过程各小组都能齐心协力。即使比赛进行了很多次,学生仍然意犹未尽。
案例分析:
方案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忽视了学生情感的问题,没有发挥团队的作用,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进行跑和比赛。
方案2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学生表现出的是对练习的渴望和对才能展现的渴望,都能参与到跑的设计中去,发挥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得。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最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因情感所产生的对教材的参与效率的变化。方案2较方案1更适合学生的健康发展。方案1的相互监督机制虽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师的管辖范围,无意中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同时小组之间相互揭短,增大了参加练习的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些不足显然与《新课程标准》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不相适应。方案2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相互欣赏,突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强调了通过集体努力而获取的成功,关注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基本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文规定:“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和过去所提的“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有了本质的区别,称之为新“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方法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它还包括获取认知、使用知识的途径和步骤。
虽然综合方案1与方案2采用的是相同的教材,但设计操作的思路却不相同。同样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但方案2取得的教学效果是较成功的。在方案2的设计中,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采用每组男女混合方式,使各小组的实力相当,这样既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与学生能相互指导,男女同学之间也能相互交流,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分组形式进行比赛,增强了团队责任感、荣誉感以及组员之间的凝聚力。
通过一年的结对子活动,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就必须从情感上入手,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和爱好,有效加深对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探究,找出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方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锻炼环境,让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才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上短跑课时,您是否喜欢此种教法”这问题时,实验组的学生回答“喜欢”的多达86,而对照组的学生只占14;在回答“上短跑课时,您的身心是否得到了愉悦”这个问题,实验组的学生回答“是”的更是多达92,而对照组的学生只占8。由此可见,在短跑教学中,专项游戏具有相当高的欢迎度。在短跑教学中,让专项游戏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主动色彩”和欢乐和谐的气氛。我们知道运动过程中情绪变化可以明显地影响肌肉工作能力,专项游戏短跑教学法能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得到新的信息刺激,产生适宜的兴奋性,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自愿地参加短跑活动。
专项游戏与一般活动性游戏相比较具有针对性强和技术性高的特点,因此专项游戏把一般活动性游戏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更是有的放矢。目前专项游戏贯穿整个技术教学大多是在球类项目中较为常见,在田径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技术训练的几乎找不到相关案例。与球类项目相比较,田径中的短跑教学则显得枯燥、单调、重复和艰苦。中学阶段短跑内容简单、课时较少,加之传统教法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相背离,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对上短跑课热情不高、短跑技术粗糙、能力不强的现象。游戏是各种运动项目的载体,在很多体育游戏中就有专门用来增强短跑素质、提高短跑技术的游戏,这为用体育游戏贯穿短跑教学的整个过程提供了可行性。笔者借鉴了专项游戏应用在武术、体操及球类中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中的成功经验,自己编制出一整套比较科学有效、简单易行、严格有序的跑步类训练游戏,并充分利用了技能迁移规律在中学短跑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教学成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组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短跑技术,提高了短跑能力,使教学的整个过程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二、通过体育明星、体育盛会的典型案例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通过课上课下与学生的沟通,我了解到学生对生活中的体育明显最感兴趣。以此为切入点,我在课上教学时,时常以世界各国体育明星的背后故事为例,教育感染学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比如,在足球教学时,我选取世界足球巨星罗纳尔多、梅西、贝克汉姆为例,通过他们的技术、品格、比赛技巧、合作方式教育学生,要取得成绩必须一如既往地付出,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这样,体育学习才能到位,有深度。再如,在学校篮球队训练场上,我借用我国篮球巨人姚明、易建联的比赛案例进行分析,提高队员们的技战术水平,用他们背后的辛酸故事感染篮球队员,激发队员们的训练兴趣,让他们一心一意训练,扎扎实实掌握好每一项训练技巧,从技能、耐力、信心、勇气等方面有所突破。
三、通过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学内容,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体质,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向更高一级学校输送高端人才。近几年,我地区决定九年级毕业考试,体育加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为了综合提高学生学习技能,考试科目不固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能。结合学生体质较差的特点,我在平时教学中,教给学生自制体育器材,在课余时间多加训练,可以是单个人训练,也可以是小组进行训练,把训练的时间、空间尽量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效地提高考试水平。如掷实心球训练项目,让学生自制相同重量、形状的实心球,在家里随时随地训练,动作技巧在学生训练前教给学生,找出最佳的训练方案;再如在跳远训练时,我指导学生自制踏板、测量尺等,踏板用表面粗糙的平木板即可,测量尺可以直接做成三个标度的尺子,三个标度是及格、优秀、满分,这样学生训练时有目标,能直观看到不足与进步的幅度,训练起来更有积极性,大大增强了训练效果。
一、教学课题
跑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自然活动能力。跑的快,是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愿望,又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重视过程性的评价。本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奔跑中获得身心体验,培养快速奔跑中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和提高奔跑的速度和能力,还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并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优化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帮助,使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展示自我。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并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
2、技能目标:使80—90﹪的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快速跑的正确姿势,并通过“往还接力”提高学生奔跑的速度和能力、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三—四年级)体育教材第三章:走跑与游戏。快速跑是小学四年级跑的重要教材。跑的快,是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愿望,又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由于单纯的快速跑对于活泼好动、富有求知欲望的学生来说,会显得枯燥无味。对此,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导入:“竞选冬季运动会短跑运动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
掌握快速跑的技能及学练方法教学难点:
对跑产生兴趣,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五、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本课设计“为学校即将举行的冬季运动会选拔短跑运动员”这样一个情景,使学生在竞争、欢乐中完成本节课的目标。
(2)讲解法:教师语言清晰、表达能力要强。
(3)示范法:本课采用示范法,使讲解更加形象生动。
(4)启发式教学法:本课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爱动脑,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关键词:个案教学;传统教学;不同难度;教学最优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113-04
An Applied Research on Case Teaching in Athletic Disciplines of Different Technique Difficulties
CHEN Li-he1, ZHANG Ying-bo2
(1.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zi 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Exploration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which can improve students' discipline ability, innovation spirits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athletic teaching. A comparative research between case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on sprint and Fosbury flop by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case teaching can set up a good teaching condition, promot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n favor of forming “psychological rehearsal" for students. It realizes teaching optimization at some extent and raises the level of students' technique. It also shows that the case teaching is favor of advanc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cluding explaining technique and level of theory, and the more difficult the technique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effect is.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different difficulties; teaching optim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田径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较为熟练的掌握田径运动中各基本项目的技术动作以及获得与之有关的教学能力。个案教学法在医学、经济管理等学科中是一种经典的教学方法。通过本研究,判断和检验个案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优越性,为田径教师有效选择教学方法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学生田径技术动作的掌握,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等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全面的体育师资和人才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2004级男生30人,教学内容为田径普修课短跑项目;2005级男生30人,教学内容为田径普修课背越式跳高项目。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个项目的基本技术,以及提高与之相关的实践能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在中国期刊网查阅有关期刊论文30余篇,同时查阅了10余部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论等书籍和著作,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上的参考。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拜访或通讯方式与国内近10位具有丰富体育教学、田径教学和训练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了有关交谈,通过访谈确定了技术讲解考核的标准,以保证标准的内部效度。
1.2.3 专家调查法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1~3]制作了短跑、跳高的技评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将技评标。
准初稿发给了8位专家(正、副教授各4名)进行效度检验(表1),采用“裂半法"进行信度检验,信度系数为0.952,具有较高信度。然后根据专家的整体意见进行了适度修改,使之更合理化。
1.2.4 实验教学法
1.2.4.1 实验时间和方法 2006年4月-6月进行教学实验,短跑和跳高教学各为20和22学时,每学时均为50 min。实验前按照配对设计的原则,将原始成绩相似的学生进行一一配对,然后随机将两个年级的学生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由于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熟练掌握运动技术并能运用,需用较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个案分析是为学生技术学习服务的,不能占用多的时间,因此实验组采用个案量较小的“导入个案”进行教学,其“一般需10~20 min即可,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和讲义组合使用 ,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4]符合技术教学的特点,其基本教学流程见图1。
实验教学结束后进行了达标、技评、理论考试(笔试)、技术讲述(讲解和分析)能力即兴考核。技术讲述能力即兴考核在事先不通知学生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原理、概念和结构的了解程度以及讲解、分析等能力。
1.2.4.2 条件控制 实验前分别对短跑和跳高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各项基础水平的测试与齐性检验(表2、表3),结果显示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教学实验采用单盲原则;各组均由同一名教师即笔者统一授课,教学内容一致;考核完全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各项考核都采用打乱组别的方式进行;根据数码摄像机拍摄的学生技术动作资料进行技术评定。其余基本条件一致。
1.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 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加以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后短跑、跳高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达标成绩比较分析与讨论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后短跑两组的达标成绩不呈显著差异(P>0.05),而跳高实验后两组的达标成绩呈显著差异(P<0.05)。短跑的“竞技能力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体能水平"[5],而体能在短时间内又不可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两种教学方法都没有使学生的达标成绩提高。而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难度大,虽然其“竞技能力对运动员的机能和素质要求最高,但在跳跃项目中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其成绩提高幅度的多少与学生技术动作的改进有直接关系,学生没有掌握技术动作前,身体素质很难发挥,也就影响了运动成绩,掌握技术之后,身体素质可以有效利用,运动成绩自然得到提高,这时候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应认为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改善了原来不合理技术的结果。短跑两组不呈显著差异,跳高两组呈显著差异反映了个案教学法在技术难度大的项目中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方法好。
2.2 实验后短跑、跳高两组学生技评成绩比较分析与讨论 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后短跑两组的技评考核分呈显著差异(P<0.05),背越式跳高两组的技评考核分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个案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运动技术质量和效果方面要优于传统教学法,且难度越大的项目区别越明显。
学生运动技术的提高与对技术的理解是分不开的。“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动作技能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于动作技能的快速掌握,但是对于动作技能的理解往往被体育教师所忽视,只强调学生对于动作技能的盲目学习,结果却事倍功半。"[5]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纠错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技术动作,教学过程“往往按照刺激-反应的模式进行,即体育教师发出刺激信号,学生则消极地、被动地按照刺激作出反应-行动"[7],其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理解、应用知识的重要性。虽然传统教学方法有对技术的讲解,但大多简单直接,很少去解释为什么要这样、那样做,使“讲解的作用受到局限性,因为只有学生完全理解这些原理时,讲解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帮助学生把它们运用到新动作的学习过程之中。"[8]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在进行技术学习时大多只能从表面模仿教师的技术动作,教师和学生往往追求练习的“量",而忽视技术动作学习的“质",使学生只能学习到“形",而不能学习到技术动作的“神",明显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实际上,“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有深度的理解内容,是完全有可能在运动技术教学中达到‘懂’与‘会’的结合的,"[9]“掌握动作技能的一个特征是学生对于动作规则、战略、战术和细节的理解。掌握有关这些概念的先进或丰富的知识,能够帮助决定做出最适宜的动作,并且有效地分析自己的动作表现。能够逐步培养出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8]。个案教学法采用与教学有关的个案在技术学习前或技术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此过程中,技术原理、概念、技术要点和关键环节等与技术学习有关的知识得到有效理解。使个案分析后获得的知识能有效迁移到技术学习中去,并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难度越大的项目,个案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越能发挥作用,这是受到思维层次的影响,较简单的学习任务思维层次肯定低,采用较简单的方法也容易掌握,而较复杂的学习任务需要更多的思维和更有效的方法才能学好,通过此点也可以推断,难度越大的运动项目更能发挥个案教学在运动技术学习方面的优势。
2.3 实验后短跑、跳高各自两组学生即兴技术讲述和理论考核比较分析 从表6、7可以看出,在即兴技术讲述方面,短跑两组呈显著差异(P<0.05),跳高两组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理论考核方面两个项目各自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呈显著差异(P<0.05=。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10],而技术讲解、分析能力和理论水平是体育教学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和专业素质。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缺乏对技术原理、概念的理解,一般不会或很少主动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技术学习,如果让其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行讲解和分析,可想而知,学生是不大可能较好的回答的。而个案教学法通过对个案的讨论和辩解,学生在主动、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与之相关的知识,因此学生对这些技术理论知识具有深刻的印象,做到了技术教学与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步[11],即使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技术讲述和分析,这也恰恰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个案教学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与教育部所提倡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非常吻合的"。
在即兴技术讲解考核中,短跑两组呈显著差异(P<0.05),跳高两组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也说明了个案教学法在不同难度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差异,其在技术难度大的运动项目中更显优势,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术原理和理论。在理论考核方面,两个项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呈显著差异(P<0.05),可能与理论考核前学生进行了复习有关。
2.4 个案教学法产生效果关键原因分析
2.4.1 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促进师生多向交流 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利认为:教学环境“就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温暖而安全的班级气氛"[12],良好的“动作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并且使他们得到激励。"[8]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图2、图3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个案教学法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方面增加了交流、互动等环节,教学环境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另外,“教学的本质是以一系列的交流为最突出的特征"[13],因此,教学中的各种交流和互动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和培养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传授为导向,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师生的交流大多以单向交流(图4-①)为主。而个案教学法由于需要讨论与分析,存在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互动(图4-③④),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与技术学习有关的知识,解决了技术学习中的问题,促进了正确技术动作的有效生成,同时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技术讲解、语言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些交流对于较复杂的动作技术学习来说尤其重要,能使学生深层次的了解动作结构和内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能使学生产生‘蓦然回首’、‘恍然大悟’之感。
2.4.2 有利于形成“心理演练"和体现教学最优化 个案教学法的讨论和案例涉及许多真实的事件,包括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分析,学生实际操练中的正误动作等,通过讨论和辩论可以促使这些情景在学生的脑海中重放或冥想,从而达到心理动作演练的效果,‘心理演练'(mental rehearsal)是动作学习的另一种练习技术,“它是人在不实际进行动作练习的情况下,思想或想象正在学习的动作的各个方面。对于动作学习效果来说,采用心理演练技术比不采用心理演练会收到明显的动作学习效果。"[8]由于个案教学法在教学中有助于“心理演练"的形成,从而也加快和促进了学生技术动作的良好掌握。
研究中注意到了个案教学法的练习时间相对传统教学法时间较少,“可是,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练习并不是学习技能唯一的方式,提高训练课的质量却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8]因此,在教学中实现教学最优化是关键,“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最佳、最优,是体育教师不断最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师终身所要达到而又难以实现的理想目标"。[14]在田径技术课中,存在着多次断断续续的休息。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一般不会安排与教学有关的内容,而个案教学法却合理了利用休息时间导入个案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不仅练习时思维在活动,而且休息中也有思维的学习。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道:“寻找一种教学的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个案教学法由于合理地利用了必要的休息时间,同时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了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体现了教学最优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在短跑和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相对传统教学方法,个案教学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这种优势在技术难度大的项目越能体现,也促进了技术难度大的项目达标成绩的有效提高。2) 个案教学法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心理演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这些是个案教学法产生效果的关键因素。3) 个案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技术讲解能力,并且技术难度大的田径项目优势更明显。同时有利于学生的理论水平、语言表达以及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2 建议 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个案教学虽然有优势,但也有它的缺点,如更适合小班的技术教学。同时如教师控制不好,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讨论分析的时间过长,影响学生技术学习的连续性和必要的练习时间,而且,如果组织不好学生还容易开小差; 2) 建议在田径技术教学中运用个案教学法时,应合理地划分和把握好探讨个案与技术练习的时间分配。体育技术课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有效练习,个案的讨论、分析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原理、结构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而且个案内容一定要与当时技术课所学知识、技术内容挂钩。教师要较好地控制讨论过程,要学会巧妙引导,必要时再进行关于技术动作的归纳和解释。由于个案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多方面的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慧,李老民。对跳高教学课技评改革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514-515,539.
[2] 王印梅,赵连甲。背越式跳高教学中两种方法的比较性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05-807.
[3] 李铁录。“主客观评定法"在田径短跑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402-404.
[4] 杨树新。案例教学法初探[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1,10(1):59-64.
[5] 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56-57.
[6] 田麦久,张英波,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32-333,378.
[7] 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18-424.
[8] 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2,132-169.
[9] 李迎春。多元反馈法在高校体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2):99-102.
[10] 黄汉升,等。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2.
[11]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55-56.
[12] 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
体育
浅谈怎样提高中学生短跑速度
常德市鼎城区港二口镇中学 李恒超
关键词:速度 步频 步长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速度最快,技术最完美。初中阶段,学生的骨骼和肌肉都在显著的增长,是身体加速发育的阶段,也是身高、体重增长最多的时期。他们的力量、速度等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很快。因此。这个时期是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加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提高短跑速度的最佳时期。本文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通过自身的心得体会以及几年的教学总结,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训练观点,希望通过这些方法锻炼能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速度获得显著提高。
一、身体素质与技术要领
1、身体素质训练 1.1摆臂练习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知道在短跑过程中的加速是通过加快摆臂来带动腿的节奏的,并非是通过控制加快迈腿的速度来提高跑速,所以在提高短跑速度的第一个要点将会放在摆臂上。在进行摆臂练习时应强调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以大臂带动小臂向前摆动大小臂夹角最佳是90度,向后摆动大小臂夹角是135度左右,要求肩关节放松,防止耸肩。摆臂时要求两手前摆时不得过身体前中线摆臂时两臂尽量贴近身体两侧。
1.2送髋与提拉练习
在跑的过程中,跑是通过摆臂与摆腿相结合的持续运动,跑与走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腾空,后者有腾空。在进行跑的专门性练习时,除了摆臂,第二个要注意的是送髋,也就是髋关节向前伸展,这样能拉大步长,从而使短跑素质得到相对性的提高。可以采用蹬台阶,跨步跳,橡皮筋腿部提拉练习等训练学生的送髋与提拉。
1.3前脚掌着地
跑和跳的区别在于一个要求速度快,一个要求跳得有高度有远度,所以在跳的训练过程中以后脚跟到前脚掌的滚动着地发力,接触面积大,所得到的相对作用力也大,达到跳得更高,跳得更远的目的。而在短跑的过程中是以时间为单位的,这要求在跑的过程中着地面积越小,时间越短,所以在跑步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前脚掌着地。
2.运动技术训练 2.1起跑
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起跑技术,对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反复练习,在练习中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如:学生在起动时,因身体抬起过猛而角度过大,容易发生跳跑现象。在疾跑中前倾角度过小,容易发生栽跟头现象。这些都会影响速度。其次,要发展学生的动作速度。在教学中采取快速原地高抬腿跑、快速立卧撑、快速反复起跳等方法来发展动作速度。再次,要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在教学中采取听信号起跑练习、在运动中听信号或视标记迅速改变动作方向和方式的练习。还采取游戏比赛法,如:“黄河”“长江”追逐跑练习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来发展反应速度。
2.1途中跑
途中跑是全程跑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跑程,是全程中的主要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首先,在教学法中采用反复的放松跑,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教会他们轻松自然地奔跑。通过原地摆臂练习,掌握正确的摆臂方法。学习和改进途中跑技术。中速跑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和提高跑的能力和较好手段。其次,纠正学生在途中跑中容易出现的重心不稳,波动差大,腾空高而时间长,以及两脚着地不在同一直线上错误动作,这些都影响速度的发挥。因此,应当要求学生掌握跑的正确技术,力求身体重心移动平稳,尽量减少左右摇晃,缩小身体重心上下波动差。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跑动、走动时,刻意的走直线,久而久之,这些错误动作逐渐被改正过来。
2.3终点冲刺
终点冲刺和撞线,说起来容易,但是就是因为容易往往被学生忽视,而出现快到终点减速、撞线时跨大步或跳起冲过终点等错误动作。这些都会影响成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讲解动作技术时,要防微杜渐,把容易出现的问题事先告诉学生,反复强调,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意识,冲刺时不要减速、不要跨步、不要跳步。杜绝错误动作的出现,从而提高短跑速度。
二、积极采用各种专门性练习,诱导学生掌握跑的正确技术 短跑教学中多做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车轮跑等专门性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跑的技术要领,纠正错误动作。根据跑的技术动作结构特点,诱导其改进某一技术环节。可运用专门性练习逐步过渡到途中跑某一重点技术过程中去,这样反复练习,使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掌握和改进技术,达到不断完善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短跑往往使学生有单调、乏味、枯燥之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应变换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快速蹲起加速跑、让距追逐跑、上、下坡跑、上台阶跑、在直线上快速跑、变速跑、手扶器械前脚掌定时定数跑、游戏法、比赛法等,都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跑的速度,避免“速度障碍”的形成,影响速度素质的发展。
四、教学分组合理、搭配适宜
短跑教学不能忽视教学分组的合理搭配,有目的的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便于教学指导。
1.把体质强、速度快、成绩不分上下的学生分成一组。培养他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勇夺第一的精神。
2.把体质弱、速度慢的学生分成一组。让落后的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速度。
3.把速度快的学生和速度慢的学生分成一组。以好带差,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4.把技术动作错误的和正确的分成一组。进行对比教学,有利于错误动作的纠正。
五、加强腿部力量训练
在短跑教学和训练中,要经常进行超等长练习,如蛙跳、单脚连续跳30 米-00 米、跳台阶(跳上跳下)、肩负杠铃蹲起(应注意采用3-5 组6RM-10RM的方法,力量增长最快)、重量轻的挺举练习(提高速度、力量)。这些练习能快速发展腿部力量,而提高短跑速度。
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放松的能力
整理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走步、慢跑、伸展运动、放松舞蹈、动作和缓的游戏等。但起始的活动应和刚刚结束的运动相衔接,尤其是在进行短距离的剧烈运动,到达终点后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段距离,逐渐减低速度,然后做腿部屈伸和呼吸等动作,促使下肢的血液能够很快地流回心脏,防止脑贫血的发生。一般说来,整理活动着重于深呼吸运动和较缓和的全身运动。整理活动的量不可过大,要逐渐减轻,尽量使肌肉放松,当自己觉得呼吸和心跳已较稳定,其他一些不适感觉消失时就可以了。
结论:
总之,提高短跑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功效,而要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勤学苦练,最终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课从教材性质出发,把***强的队列队形变化安排在课的一开始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集中***,把以游戏形式、趣味性较强的跑跳练习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二列横变四列横队在队形变化中占有重要的的位置,也是学生集体活动中表现班级整体形象的能力之一,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集体**精神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2、三年级*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三年级几个班级,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乐学,爱好运动,而且大部分*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队形变化的口令及要领,理解短跑、跳跃的动作概念以及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
A、学会接力跑,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完成,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
B、通过游戏,练习跳跃以及短跑技术与速度;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队形变化时的要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难点:队形变化后的秩序。
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广泛关注,其中速度素质是人类运动素质中最基本的身体素质,速度素质直接关系到其他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速度素质的发展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速度素质的分类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位移速度。人体在大多数运动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素质,都是这三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的快速应答能力。如球类和击剑运动员在瞬间变化的情况下做出反应的快慢等。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信号通过反射弧所需的时间,即反应时的长短。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快速完成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的能力,通常以时间长短来表示,如投掷运动员掷出器械的速度,跳跃运动员的起跳速度等。动作速度还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动作的数量予以衡量。
位移速度是指在周期性运动中,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位移的能力。从物理学上讲,移动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体育运动中,常常以人体通过固定距离所用的时间来表示。如男子100米跑9.69秒,男子100米蛙泳48秒等。
二、不同速度素质的运动指导方案
注意事项:
(一)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选择合适衣物,避免受伤。
(二)运动时要避免过饱或空腹练习,运动后应停止15~20分钟后方可进行温水浴。
(三)在保障场地设施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运动。
(四)教练员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状况选择练习内容,先易后难,先慢后快,使练习者逐步适应运动训练的安排。
(五)在这三种速度素质的练习中,每一种速度素质的练习均对另外两种速度素质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因此教练员在训练时可从这三种运动指导方案中进行选择组合,且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可逐渐增加动作的次数或组数。可将表1中的4周训练计划指导方案作为参考。
三、速度素质的运动训练方法汇总
(一)反应速度的练习
1. 起动跑:两手撑地,两腿前后成弓步状,听信号快速起动跑出;或两腿做弓步交换练习,听信号快速跑出,跑出距离为10~20米,练习3组,每组2~3次。
2. 蹲踞式起跑:按蹲踞式起跑动作做好起跑准备,听口令迅速起动跑出,跑出距离为10~15米,练习3组,每组2~3次。
3. 变向起跑:背向蹲立,听信号后迅速转体成蹲踞式起跑,接疾跑10~20米,练习2~3组,每组2~3次。
4. 高抬腿接跑:原地高抬腿练习,听信号后迅速起动,跑出距离为10~15米,练习3组,每组2~3次。
(二)动作速度的练习
1. 扶肋木后蹬跑:面向肋木站立,身体前倾,两臂伸直扶肋木,听信号后做快速后蹬跑,脚后蹬时与地面保持50°夹角,连续进行10~20秒为1组,练习3~5组。
2. 小步跑:站立,肩和双臂放松,双臂曲肘前后摆动,步幅小频率快向前跑出20米,练习2~3组,每组2~3次。
3. 高抬腿接疾跑―快速起跳:原地高抬腿5~10秒,听信号后全速疾跑20米,到起跳板做快速起跳动作落入沙坑,练习3~5次。
4. 摆臂:两脚前后站立,以短跑动作前后摆臂,肘关节弯曲约90°,双手放松。前摆,手摆到约肩部高度,后摆,手摆到臀部之后,教练员可用击掌或口令控制摆臂速度奏。
(三)位移速度的练习
1. 快速跑:站立式起跑,尽全力跑出,距离分别为30米、60米、80米,反复练习。
2. 变速跑:采用加速跑―最大速度跑―惯性放松跑―加速跑―逐渐慢跑的方式练习。
3. 上坡跑:利用适当的坡度上坡快速跑,动作频率快,后蹬充分,摆动腿抬高。
4. 固定步数跑:用事先规定的步数进行30~60米加速跑。
参考文献:
[1] 李鸿江。青少年体能锻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周家颖,李山。体能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