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优秀9篇)

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欧姆定律物理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学会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并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4)理解小电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过程与方法:

设计实验电路图,并且比较各个电路图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本实验用哪个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热情,产生探测未知电阻阻值的欲望,积极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感受用物理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二、设计思路

用伏安法测电阻属于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学生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综合使用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如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问题后,由学生设计实验,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应该用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好处是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并设计出实验表格;第二部分准备需要哪些器材,了解实连接图如何连接,并根据实物图说出实验中的注意点,为下面的实验做好准备;第三部分开展实验,先进行定值电阻阻值的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为什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了,通过它的电流也变了,电阻几乎没变?第四部分,仿一仿,开展实验测量小电灯的电阻的测量,讨论为什么小灯泡阻值变化比较大?从而分析出小电灯不需要求平均值。两个实验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设计电路和表格。

2、难点:分析出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四、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两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小灯泡(2、5V)。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忆一忆”)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学中的一条什么重要规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如何写?(学生回答略)

(“想一想”)

师:怎样利用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引出本节。 板书:(第四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测电阻)

(二)进行新课

(“动一动”)

1、设计实验

(1)测量电阻的方法

师:同学们说说看,你准备如何测量电阻的阻值?板书:(一)测未知电阻Rx

答: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它的电流。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实验原理

答: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出它的电阻。 板书:R=u/I

(3)问:根据同学所说的方法,你们能否设计出实验电路图? 板书:实验电路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张电路图实物投影,师生共同评价。

师:这是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哪幅电路图更好一些,好在哪里。(提醒:实验中总是有误差的,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应该怎么办?联系前面学的一个重要的器材,如何改进?) 投影正确的实验电路图

(“考一考”)

师:滑动变阻器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投影:①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多次测量取平均植,减小误差。②保护电路

(“探一探”)

2、实验准备

(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板书:实验器材

电源(干电池2节)、电流表、待测电阻R 、滑动变阻器、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 (投影)

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2)设计表格 板书:设计表格

提醒:要测哪些物理量?计算什么?表格需要几列几行?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实物投影并作出评价,强调表格的规范,并让学生完善自己设计的表格。

问: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放哪里?

引导学生在表格后加一列平均值,为了计算方便,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为整

数值(投影完整的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电压

U/ V 电流

I/ A 电阻

R/ Ω 电阻平均值

R/ Ω

(3)连接实物图(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

师:请一位同学到屏幕上将电路图连成实物图,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是否正确,若有错误的地方,请同学们纠正。

(4)实验注意点 板书:实验注意点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实验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学生要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的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

(2)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实验前将阻值调到最大处

(3)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 (投影)

(5)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 板书:实验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

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观察电流的示数为0、1A,0、2A,0、25A时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投影

(“做一做”)

3、实验探究(伏安法测电阻)

教师巡视,指出学生在操作中有问题的地方

(“比一比”)

哪个小组的实验规范 准确 迅速

4、分析与讨论

实物投影学生的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议一议”)

分析:1、为什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了,通过它的电流也变了,电阻几乎没变?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仿一仿”)

小电灯也有电阻,将待测电阻R换成小电灯,仿照刚才的实验测小电灯的电阻。

注意:加在小电灯两端的电压不要超过小电灯上所标注的电压

实验时,观察小电灯的亮度并用手摸一摸它的温度

板书:(二)测小电灯的电阻

汇报测小电灯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

2、为什么小灯泡阻值变化比较大?

这似乎与刚才的实验结论优点矛盾,谁来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电灯的灯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电灯越亮,灯丝的温度就越高,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有的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有的几乎部首影响)

问:对于小电灯的灯丝,他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求出小电灯阻值的平均值是否有意义?表格中还有必要写平均值吗?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三)课堂小结

(“谈一谈”)

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了如何去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和小电灯的电阻,并且根据所测出的实验数据机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五)说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六)板书设计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测未知电阻Rx

1、原理: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

2、电路图

3、实验器材

4、设计表格

5、实验注意点

6、实验步骤

(二)测小电灯的电阻

方法:伏安法测电阻

欧姆定律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一、欧姆定律 1.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电 1.高压危险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 生:I=U/R。

师:没错(欧姆定律I=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具体是怎样决定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决定,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

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 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很高,教案《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教案》。如果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险,因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小心用电。 刚才是用固定电阻来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决定关系,再看看当电压固定时,电阻对电流又有什么决定关系,电阻变大时,电流会怎样?

生:会变小。

师:那么电阻变小呢?

生:电流会变大。

师:那应该怎样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反而越大。

师:原来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导电,可是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容易导电了,是因为湿了的木棒电阻变小了,使得通过的电流变大。同样道理,对于人体来说,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时候电阻要小,此时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很危险。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那同学们现在能回答: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甲:因为在浴室中人体是湿的不安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

师:方向对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电吹风是为了使浴后的头发快干,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险,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险。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 Ω,潮湿时是200~800 Ω。如果两端加上36 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干燥时:Imin= =7.2×10-3 A=7.2 mAImax= =36×10-3 A=36 mA潮湿时:Imin= =0.045 A=45 mAImax= =0.18 A=180 mA根据欧姆定律的计算,即使人体电阻在最大的时候,如果碰到220 V的电压,电流也在40mA以上,对人是有危险的。用湿手去触摸开关,拔插头时,容易使水流入开关或插头内,通过水这种导体使人和电源相通,造成危险。 通过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决定作用,那么平时就要注意用电安全了,那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跟洗澡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呢?

生:雷电。

师:哦,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的知识。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云层本身带负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地层自身带正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们努力寻求方法,发明了避雷针。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装上针状的金属物,用导线把它与大地连接,就形成避雷针了,当发生雷电的时候,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每一年我国都会因为雷电而遭受损失,雷电的危害很大,大家阅读有关的资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大家可以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雷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站在高处,而应蹲在低凹处并且两脚尽量并拢。

本课总结:

1.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的电压。

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3.预防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1)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裸露处要及时更换。

(3)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预防产生:危害:(略)预防:避雷针:

欧姆定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单纯举例、记忆类的知识点:欧姆定律内容;UI图像电阻的串并联

2、作图: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限于两个用电器(包括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可以外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要求会运用4个接线柱;节点用加粗黑点表示;开关为单刀单掷

3、计算类的知识点;欧姆定律公式:I=UR及其变形式的应用

4、实验、探究类的知识点;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不讨论内外接)

5、情感类:感受科学家(欧姆)之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进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欧姆定律过程

2、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3、会进行简单串并联电路的的欧姆定律的计算

4、熟悉电路的简化画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实验:及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作图: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计算:欧姆定律公式:I=UR及其变形式。

难点

欧姆定律的探究;简化电路图。

教学准备

指导书、听写卷、检测卷

教学过程

一、双基听写(另案)

二、整(P67——知识梳理):全班一起梳理本章知识点(亦可通过实物投影)

重点强调:内容

分1:欧姆定律

1、划考基要点(强调“同一性原则”)。

2、回忆探究欧姆定律的全过程。

3、根据P69实验数据和图像练习归纳结论。

4、做P70巩固练习5。

反馈练习:P70巩固练习3分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

(1)划考基要点(实验原理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实验电路图及实物图)

(2)强调开关状态滑变位置及其缘由

反馈练习:P73——1分3:串并联电路计算

划考基要点1: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并联电路电阻特点

补充:等效法巩固P74例1例2

巩固记忆考基要点P75巩固练习1反馈练习:P75——2、3、4、5、6合:通过知识树,再次串合本章节内容补:1.补充练习P~P79——一、二、三测:(另案)

三、作业:1.纠错;2.背§9考基要点,准备听写

欧姆定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认识

2.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养成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2.通过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形式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用(每组):笔记本、演算本。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小品《狭路相逢》的片段:

过渡:这段视频中交警手里拿的是什么?

?喝没喝酒、喝多喝少用它一测就知道了,大家想不想知道怎么回事?学习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板书课题:§17.2欧姆定律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其思维很快拉到物理课堂上。)?

观看视频。

回答:酒精浓度测试仪。

想知道。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1:

4、生活中的应用

?(一)合作探究、研讨

将表一、二中的数据填充完整。

表一:

表二:

填充表一中数据的依据是:

填充表二中数据的依据是:

过渡:如果将上面的两条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提出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能用图象说明吗?请同学们交流。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过渡:能利用你的数学知识将这两种关系用一个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吗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提出问题:在欧姆定律中的三处用到“导体”,是指几个导体呢?使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什么

温馨提示:使用公式时,要注意三个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统一性。

(设计意图: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过渡:有同学可能会想,原来欧姆定律这么简单啊,我一节课的实验,就发现了欧姆定律。真的像你想得那样简单吗

多媒体展示:

介绍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可以利用教参中参考资料的内容。

知道了欧姆和欧姆定律的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不畏困难地探求科学真理是一切伟大科学家的共同追求,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都是与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分不开的。我们要珍惜今

天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用同学们的努力去推动人类的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欧姆生平,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欧姆定律的应用:

过渡: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多媒体展示:

例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板书】解电学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

未知量的符号。

(3)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例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通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的阻值。

例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设计意图:例1由老师讲解,例2、3采用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小结提问:同学们刚才的演算说明大家已能用欧姆定律解答简单的电学应用题,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你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加深对相应知识的掌握。)

追问:对于公式R=U/I,能否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对于公式U=IR,能否说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大家讨论。

温馨提示:公式R=U/I,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对物理公式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公式的意义。形成对前后知识架构的深刻认识。)

欧姆定律物理教案 篇5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二、预习内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电动势E、外电压U外与内电压U内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1、电动势等于电源___________时两极间的电压

○2、用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间测得的电压U外___E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___________

○2、表达式

○3常用变形式U外=E-Ir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一、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1根据U=E-Ir、I=可知:当R_____时,U增大,当R_____时,U减小

○2当外电路断开时,R=∞,I=_____,U=_____

当外电路短路时,R=0,I=_____,U=_____

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

由U=E-Ir可知,U-I图像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如图

说出:

○1图线与纵轴截距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线与横轴截距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像斜率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曲线的区别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在图1中R1=14Ω,R2=9Ω。当开关处于位置1时,电流表读数I1=0.2A;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例2、如图2所示,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C向B方向移动时,电路中各电表示数如何变化?(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计)

例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店员电动势为6V,当开关S接通后,灯泡L1和灯泡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是Uab=6V,Uad=0,Ucd=6V,由此可断定()

A、L1和L2的灯丝都烧断了

B、L1的灯丝都烧断了

C、L2的灯丝都烧断了

D、变阻器R断路

[例4]四节干电池,每节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5Ω,用这四节干电池组成串联电池组对电阻R=18Ω的用电器供电,试计算:

(1)用电器上得到的电压和电功率;

(2)电池组的内电压和在内电阻上损失的热功率。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一个电源接8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5A,接13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0V,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电源的电动势为4.5V,为电阻为4.0Ω时,路端电压为4.0V。如果在外电路并联一个6.0Ω的电阻,路端电压是多大?如果6.0Ω的电阻串联在外电路中,路端电压又是多大?

3、现有电动势1.5V,内阻1.0Ω的电池多节,准备用一定数量的这种电池串联起来对一个“6.0V,0.6Ω”的用电器供电,以保证用电器在额定状态下工作。问:最少要用几节这种电池?电路中还需要一个定值电阻做分压用,请计算这个电阻的规格。

4、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就是接在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

B、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

C、电源的电动势时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D、在闭合电路中,党外电阻变大时,路端电压变大,电源的电动势也变大

5、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则()

A、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B、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大

C、电灯L更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D、电灯L更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大

6、如图8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图像,则下属说法中不正确的示()

A、电动势E1=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r2

D、当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7、一个电源分别接上8Ω和2Ω的电阻时,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电源的内阻为()

A、1ΩB、2ΩC、4ΩD、8Ω

8、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0V,内电阻r=1.0Ω;电阻R1=10Ω,R2=10Ω,R3=35Ω,电容器的电容C=100uF,电容器原来不带电。求接通电键K后流过R4的总电荷量。

9、如图10所示电路中,R1=R2=R3,S断开时,伏特表示数为16V,S闭合时,示数为10V,若伏特表可视为理想的,求:

(1)、电源电动势的内阻各位多大?

(2)、闭合S前R1消耗的功率分别多大?

(3)、如箭电源改为图乙所示电路,其他条件不变,则断开和闭合S时伏特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大?

10、如图11所示,电灯L标有“4V,1W”,滑动变阻器总电阻为50Ω。当滑片滑至某位置时,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由于外电路发生故障,电灯L突然熄灭,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10V。若导线完好,电路中各出接触良好。试问:

(1)、发生故障的是短路还是断路,发生在何处?

(2)、发生故障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

(3)、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多大?

能力训练

1、E=1.5Vr=2Ω2、U1=3.84VU2=4V

3、5节R=14Ω4.C5.A6.B7.C

8.Q=2.0×10-4C

9、(1)E=20Vr=5Ω(2)P1=6.4WP2=2.5W

(3)U断=8VU闭=5V

10、(1)断路L处(2)20Ω(3)12.5V5Ω

欧姆定律教案 篇6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思考、交流、回答:

不能这样说。

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或电压的大小,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或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U跟电流I成正比,跟电阻R也成正比。

阅读科学世界,了解酒精检测仪的原理;

观察图片,了解电子秤的原理。

思考、交流、回答:

可以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来求解。而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可以测出来。即: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了。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困惑。见板书设计。

四、课堂检测教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

五、布置作业1.完成《助学》上本节的题。

2.完成“周六自测”。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大全 篇7

1.引入新课

前面学习过电场知识,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促使电荷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这节课我们将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电流作进一步的了解。

2.新课教学

(1)电流

①什么是电流?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内因——有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电解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绝缘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其中不能形成电流。

那么,为什么用电流表直接连接金属导体两端却没有读数?

这是因为,导体中大量的自由电荷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不会出现大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现象,也就是说没有电流。

要使大量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必须要有一种力,这种力就是电场力。

[演示]按图1连接

小灯泡发光。有电流流过小灯泡。

外因--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当导体与电源连接时,它的两端有了电压,导体中就有了电场,这样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它们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的电流。

③电流的强弱--用电流(I)表示:

a.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用I表示。

b.表达式: c.单位:安培(A) d.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e.电流是标量。

④直流电: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恒定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2)既然导体两端有电压,才有电流流过导体,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

[演示]先让学生设计电路示意图,然后用多媒体显示如图2所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导线连接实物,并要求学生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接法。

对数据的处理除用列表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图像法:先画直角坐标I-U,然后标刻度,按上述数据描点,连点成直线I,连点时要使尽量多的点落在一条直线上,不落在直线上的点,要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取下R,换上R',重做上述实验,可得另一条直线Ⅱ

分析上述实验,得知:

a.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即I∝U,巳U2/I2>U1/I1.

b.在同样电压情况下,U/I值大的电流小,U/I值小的电流大,即U/I值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

①电阻

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定义式:R=U/I

对于同一个导体;不论电压和电流大小怎样变化,比值R是恒定的。不能从数学角度认为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单位:欧姆(Ω)1Ω=1V/A

②欧姆定律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早用实验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公式:I=U/R

单位:1A=1V/Ω

欧姆定律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学习,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并加强了电路实验的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难度: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夜晚灯光璀璨,霓虹灯闪烁的情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中灯光的变化,学生根据知识经验能得出变化的灯光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教师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轻易改变的?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到底存在这怎样的关系?进而引出课题——《欧姆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探究实验: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压能使电路产生电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电压、电阻是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学员根据之前所学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特点,可能会猜想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首先设计实验电路,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制定。

①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均有关系,如何确定电流的变化是由电压还是电阻引起的?(控制变量法)

②如何保持电阻不变,而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更换电池数量或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

③如何保持电压不变,而改变导体电阻?(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④为了更好的找到规律,应该如何测量实验数据?(测量多组实验数据)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有关电压和电阻的知识,交流谈论问题答案,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总结得出要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分成两个课题分别探究。

课题一: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课题二: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据此画出电路图,进行展示,并确定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的连接,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多组实验数据。教师强调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出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值等。

分析与论证: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随电阻增大而减小。

多媒体展示: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欧姆对电路规律的探究历程,以及相关人物事例。引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教师讲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索要学习的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并明确各物理量单位,以及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电路中的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环节三:巩固提高

出示习题: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2.5V0.3A”,表示加2.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时多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在获得物理规律的同时,感受物理探究的乐趣,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布置作业:思考为什么电流表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而电压表可以连接在电源两极

四、板书设计

(略)

欧姆定律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

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欧姆定律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电流与水流的类比,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

2、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电流产生的历史材料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知识规律的形成要经过漫长曲折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质。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电流强度的概念、欧姆定律是教学重点。

2、电流强度概念、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具

学生直流电源(稳压),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开关,待测电阻。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促使电荷移动,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如:静电场中的导体在达到静电平衡状态之前,其中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也有电荷定向移动。由于电流与我们生活很密切,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认识它,这节课我们将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电流作进一步了解。

(二)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人们对电路知识和规律的认识与研究,也如对其他科技知识的认识与研究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过程。18世纪末,意大利著名医生伽伐尼受偶然发现的启迪,经进一步研究后,已能利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与青蛙腿相接触而引起肌肉痉挛,于是伽伐尼电池诞生了。但他对此并不理解,认为这是青蛙体内产生了“动物电”。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伏打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研究,伏打于1792年将不同的金属板浸入一种电解液中,组成了第一个直流电源——伏打电池。后来,他利用几个容器盛了盐水,把插在盐水里的铜板、锌板连接起来,电流就产生了。

1、电流

(1)什么是电流?

大量电荷定向移 动形成电流。

(2)电流形成的条件:例如:

静电场中导体达到静电平衡之前有电荷定向移动;

电容器充放电,用导体与电源两极相接。

①导体,有自由移动电荷,可以定向移动。同时导体也提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路”。导体包括金属、电解液等,自由电荷有电子、离子等。

②导体内有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电场,或者说导体两端有电势差,从而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

③持续电流形成条件:要形成持续电流,导体中场强不能为零,要保持下去,导体两端保持电势差(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电流。

导体中电流有强有弱,用一个物理量描述电荷定向移动的快慢,从而描述电流的强弱。

(3)电流强度(I)

①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这样可以通过电荷定向移动的快慢来描述电流强弱,这个比值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 表示

②表达式:I=q/t

③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④性质:电流强度是标量。初中学过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电流是有方向的。(有方向的量不一定是矢量,是否矢量关键看满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⑤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所以电流是有高电势向低电势流动,在电源外部,是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4)电流分类:

按方向分成两大类:直流电和交流电

直流电:方向不变,如果直流电大小不变,就称为恒定电流,这是高中阶段电流知识的重点。

交流电:方向随时间变化

前面讨论了电流,尤其是持续电流的形成,要求导体两端有电势差,即电压。电流强度与电压究竟有什么关系?这可利用实验来研究。

演示

先给学生介绍实验电路图,教师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并请学生观察电表的正负接线柱,要求学生注意,正负接线柱的接法, 为待测电阻(定值电阻)。

演示

闭合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观察电表的变化,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随导体的电阻有关。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由实验得到电压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呢?

分析:用控制变量法,先保证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让其余两个量之间相关,然后结合起来分析。

保证电阻不变,调节电压,记下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 的电流,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注意:这一方法可以类比数学中函数图像,用描点法来研究,启发学生思考物理与数学的联系。

把所得数据描绘在I-U直角坐标系中,确定I和U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