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里是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二)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三)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像,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练习
1、填量词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火红火红
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欣赏激趣,情境导入。
1、(欣赏傣族风情图片)师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惯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
2、学生畅所欲言:“欣赏完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情境导入:“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儿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
4、示题质疑:“多么幸福啊!多么令人难忘啊!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如此难忘呢?(板书:在难忘下面加?)
胡跃红老师的一堂《难忘的泼水节》,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综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第一印象
一堂课听下来,被胡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学生们超强的综合能力所折服,无论是胡老师流利的普通话还是工整、精练的板书,或者从容、淡定的教态,都看得出来胡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高的好老师;而她的学生给我的印象就是有较强的课堂表现能力,能积极的思考,善于表达,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是师生长期磨合的结果,这样的课堂氛围真令人羡慕。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整堂课始终围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泼水节的快乐,理解人民对周总理的爱”这一目标设计教学。而课堂中胡老师既抓住了语文“双基”的教学,从字到词到篇,如剥笋般层层解读课文,同时又注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她让学生大胆地说、议、演,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三、教学理念新颖。
胡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了及至。我们可以看到,整堂课老师没有什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总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文本的理解不是那种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大量的采用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润物细无声,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就采用了齐度、指名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较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注重了课堂的立体设计,瞧,教学过程中即有正襟危坐的听授,又有蠢蠢欲动的讨论,还有热闹精彩的表演,集多元的教学手段与一身,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尤其令我欣赏的是胡老师在课文教授中依然没忘记对学生说话、听话、口语交际的适时指导,比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一同出现的“一边一边”,“一手一手”的句式训练;比如老师范读课文时有意的要学生“听好哦,等一下老师要请你来点评的哦。”而且还真的请学生来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这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说话、聆听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课文拓展时老师要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老师能注重这个教学环节的生成是很难得的,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的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真棒!
四、教学流程环环相扣。
胡老师的这堂课还有一个的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整堂课从“复习”到“新授”到“拓展”,没有听见老师单一的用“下面”干什么,“接下来”干什么这样枯燥的辞藻来衔接。比如在听课文范读后,胡老师就接着课文深情地说道:“多么幸福、难忘的泼水节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体会泼水节的幸福和难忘。”如此不留痕迹地就进入了品读课文的环节,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带动了起来,进入了新课文的学习。还有在开始的复习环节时,胡老师有意的让学生比较了“一串花炮”和“一串串花炮”,“一条龙船”和“一条条龙船”两个词组的不同,这就为课文第三段的分析埋下了伏笔,为学生对课文的深层解读做了铺垫,胡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把教学的流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独立而又不单一。
五、教学细节的几个感受。
整堂课我们胡老师是笑容满面,言语轻柔,如大姐姐般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我想,如此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定是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老师,孩子们和胡老师在一起也一定是在快乐的享受着学习。在听课间有几个小细节让我很有感触:
1)在课堂上,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来表扬学生,口头的语言表扬也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恩,不错!”,“你真棒!”等,还有学生的鼓掌、贴星星的形式的鼓励,让孩子们是倍受鼓舞,期间我注意到,当老师奖给孩子们星星的时候,学生都会大声的说上一声“谢谢老师!”说真的,这一声“谢谢”让我很感动,胡老师的学生不是漠然面对表扬的孩子,我们平时也这样奖励自己的学生,学生欣然接受我的奖品很少会道谢,更多的是顶着额头上的星星向其他同学炫耀去了,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今天看到了胡老
师学生的表现,我觉得我们的学生真应该这样,他们不懂我们可以教呀,由此也可以看出,胡老师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2)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时,有个学生说“我一边走路,一边看书。”这个句子单从语法上来看是没有语病的,老师肯定了他的句子说对了,但同时老师又说了“哦,这个习惯可不好,我们不能真的这样做。”看来,胡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了指正学生不正确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六、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建议把有关傣族的知识在分析课文之前说一说,尤其是傣族的泼水节在傣族节日中的地位,(相当于我们汉民族的春节)这样也许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周总理到傣族地区过泼水节的深远意义。
2)建议课堂语言更加童真化,比如,齐读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后,老师问“谁能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我觉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提问未免有点太直白,可否这样问“读了这两段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呢,能跟老师说一说吗?”让学生更有勇气表达,说“读懂了周总理要来了。”也好,说“读懂了要过泼水节了。”也好,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再把他们的认识整合一下就可以了嘛,这么做的目的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发言,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不是吗?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主要介绍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通过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周总理穿着傣服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把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们,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讲课时按文章顺序来进行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的关心,与人民的心连心。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之前先看一段傣族泼水节的视频,让他们对这个节日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之前忘记布置学生查资料,所以我就来给大家大体介绍一下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因为周总理和傣族的``泼水节,学生了解甚少,且年代久远,所以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学习课文很重要。
二、图片解释,轻松识字
在板书课题时,和学生一起来学习生字“泼”,再结合图片理解“凤凰花、对襟白褂、咖啡色、象脚鼓”,简单介绍“周恩来、傣族、泼水节”,让学生了解,便于识字,解释“一年一度”的意思,便于学生识字和理解课文。但在理解“对襟白褂”时只是通过图片看了一下,没有详细地对学生解释。“襟、褂”这两个字没有强调他两的部首。
三、个性朗读,体会情感
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读,如“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周总理来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和课文的六、七、八段。通过朗读,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和周总理亲近傣族人民、和蔼可亲,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连心。
四、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朗读句子时,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中让学生说出火红火红的词组形式,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词语进行造句,在朗读“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与“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这两个句子时,让他们运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来造句,并在做同步时,对这两个句子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知道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节课比第一次讲课好点,还应注意通过朗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会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如在课堂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傣族人民光着脚”“为什么周总理没有来兖州和我们过节”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说课下我们来查资料一起解决。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只强调应注意什么,把学生可能写错的那个字不要强调说出来,这样小孩容易记错。在课前一定要备好课,查好资料,对课文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给学生讲好课,以后还要多努力。
教材分析
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设计理念:
让学生主动的去读,生动的去读,在读中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心连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泼水节中每一个傣族人民心里的热情。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真想回到1961年,如果我有一对翅膀,我多想飞到美丽的西双百纳。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我们将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跟着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高兴吗?
一、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在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之前你们得先过了这一关。
1、认读词语
敬爱欢呼幸福难忘鲜红水红色咖啡色
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恭喜你们,过关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
2、、你来到傣族和大家玩得开心吗?把你感到难忘的事儿告诉大家好吗?
3、交流反馈:
A、学习第三节。(从这一节你们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敲起象脚鼓
傣族人民听说自己的总理要来和自己共同欢度泼水节,一下子沸腾了。他们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理。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兴奋,激动。谁能把自己兴奋,激动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
B、学习第4——6节
1、看课件:周总理来了,来到了人群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外貌描写: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傣族人民的节日盛装?
动作描写:同学们,你站在周总理身边,跟着总理一起敲着象脚鼓,一起跳着舞,你感到怎么样?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节,指名朗读。
3、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相互祝福的?
自己读一读第5、6两节,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表演动作:端、拿、蘸、泼洒
指名朗读课文5、6两节,其他同学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
采访:你感到快乐吗?
你刚才祝福我们的总理什么?
你听到我们的总理在为大家祝福什么呢?(祝福傣族人民五谷丰登、合家欢乐,老人长命百岁,孩子学业进步…….)
跟我们的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快乐呀!齐读4——6节。
引读最后两节。
周总理不远万里从北京来到傣族,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和总理一起在锣鼓喧天,花炮声声,龙舟疾驶中泼啊,洒呀,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幸福哇,这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4、朗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师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和周总理的简单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傣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泼水节”(板书)
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
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师范读
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吧,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
3、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周总理”并交流介绍周总理的一些简单资料。
4、学生学
(1)出示本课生字: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寿 鲜 柏 恩 龙 敬
凤 凰 脚 泼 特 度
(2)请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字(请你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带大家读3遍)
(3)介绍你的识字方法
(4)齐读
(5)在词中学:出示生词卡(指名读生字卡片)
(6)识字小游戏“收信”:请几名同学当邮递员,按顺序读老师所指生字,读对了其他同学说:对对对,快收信。读错了说:错错错,没人收。
(7)指导书写本节课涉及的1-3自然段中的6个生字
生观察最后一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同时出示“读书小提示”:
(1)把还不太熟的生字结合叶子上的拼音多读几遍。
(2)读书小问号:
①读了一二段你知道了什么?
②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课文。
预设:
第1段:
(1)介绍傣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那里有火红火红的凤凰花。(边观看课件教师边介绍并解释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
(2)指导朗读: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傣族人民又要举行泼水节了,让我们带着美丽的心情齐读这一段,“又”字要读得重一些。
第2段:
(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特别”高兴呢?
(2)你能用“因为……所以……”再说一遍这句话吗?
(3)你能把“特别”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吗?
(4)指导读:是呀,周总理也来和他们一起过节日,傣族人民的心情真高兴,所以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去读一读这段吧!(语气要高兴一些,“特别”两个字要读重一些,脸上带着笑容去读。)
第3段:
(1)抓住“撒,一条条,一串串”板书。
(2)用一个词形容这样的场面(热闹,激动人心)
(3)你还有什么词、句不明白可以提出来。(解释象脚鼓、四面八方、欢呼等,并相机指导朗读)
如:欢呼:特别高兴的呼喊,所以在读“周总理来了”这句话要声音大些激动些。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5)齐读
四、小结:听着同学们快乐的读书声,看着这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图片,仿佛让我们真的置身于傣族人民那年欢乐的泼水节中,是呀,周总理来了,傣族人民和总理到底会怎样过泼水节呢,想知道吗?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在书中寻找答案吧。
五、课后作业:本节课6个生字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过渡语:孩子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去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同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着敬爱的周总理,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里,你一定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不过在这之前老师要跟大家玩一个生字朗读闯关的游戏,只有闯过了这两关才能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那难忘的泼水节,大家有信心吗?
二、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词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有感情的朗读前三段。
三、图文结合、学习4——8段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
1、预设:当学生回答,从图中看到了周总理——学习第4段:
(1)追问:周总理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吗?(课件出示这段话)
提问:总理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会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亲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心连着心)
(2)再看这段话,文中用哪个词形容总理表情的?
解释“笑容满面”(图中周总理的表情就可以说是笑容满面)
(3)你能用“笑容满面”造句吗?
(4)这段中除了总理的穿着还描写了什么,请你读给大家听。
(5)指导朗读:分组读,一组读总理的穿着,一组读总理的动作(笑容满面、欢乐的两个词语要突出读)
2、预设:当学生从图中观察到总理拿着银碗——学习第五段:
师追问:为什么拿着银碗?想象总理泼水的情景
(1)用横线画出书中周总理怎样向人们泼水的句子,用“一手……一手……”造句。
(2)用波浪线划出人们向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一边……一边……”造句。
(3)指出“盛”是多音字。
(4)提问:周总理把水泼向人民说明什么?(周总理爱人民),人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幸福、激动、快乐)人民把水泼向周总理说明什么?(人民爱周总理)
(5)让我们也带着爱的心情,用幸福、快乐的语气去读一读这段吧!(读时深情些,平缓些)
3、读6——8段,读中感悟全文。
(1)这三段用了几个相同的标点,你能找到吗(同学回答“4个感叹号”
(2)感叹号的作用是什么(抒发感情)
师:是呀,这里用了这么多感叹号,看来这三段一定是抒发了很多幸福、快乐的感情,让我们把所有快乐、高兴、幸福都带到文中吧。(为了使我们幸福的感情表达的更强烈,文中用了两个多么,读时后边要比前面那句读的声音更大、更激动些),
(3)生齐读
学习书写本课另外6个生字
出示6个生字:寿 鲜 柏 恩 龙 敬
2、生观察这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3、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并组词
4、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四、拓展练习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跟同学交流。
五、拓展阅读资料:老师读给学生听。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宵,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一起吹奏,锣、象脚鼓一起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运用课件创设朗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的热闹场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知。
学习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学习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与方法:
1. 运用生字卡片,通过稠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赛读等多种方式。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图文对照,结合有关资料,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境。
2. 教师范读,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赛读。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手段:
1.范读、引导点拨法。
2.联系生活经验或借助挂图理解法、朗读与想象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龙、恩、寿、柏、泼、特、敬、度、凤、凰。”
学习课型:识字
学习重点: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习难点: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⑷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⑵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四、写字指导: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完成课后多音字组词。
作业设计:
写句子
一手----一手------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盛情迎候
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学习课型:讲读课文
学习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学习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二、体会感悟。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⑶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⑷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作业设计:
1. 读一读,再填空。
鲜红的地毯 敬爱的周总理
鲜红的( ) 敬爱的( )
2.照样子,写句子。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祝福
周总理 傣族人民
幸福
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