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学习”符合《地理课程标准》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理念,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尤为重要。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地理课教学反思(最新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摘要: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应包括:对教学理念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反思课堂成功之处,积累课堂“亮点”
关键词:教学反思;新课程
“反思”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古人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怎么样才能做到“相长”呢?这就要提到教学反思。只有教者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发现问题、知道不足,进而弥补不足、解决问题,然后又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教师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就“教学相长”了。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我们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1、地理课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是要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还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我们是要培养应试型人才还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还是“以教材为纲”,唯教材是从,这类教师是在“教”教材;或者还停留在原有的经验阶段,认为地理课应该教给学生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把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删除的繁、难、偏、旧的知识仍然补充到地理课堂中,极大的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课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例如:当上《城市的交通运输》一课时,我用株洲市区的交通图代替课本中的香港交通图来分析城市的交通道路布局原理。教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一样。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又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节时,我鼓励学生“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每个班级产生的垃圾都能分类回收,换来的钱还能用于班级建设;以前每逢生日学生都互送卡片,教师节老师也能收到不少,现在都改成短信问候了;有许多孩子还动员自己的家长提篮子、提布袋去买菜;教室里随手关灯关水已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习惯。
2、谁是课堂的主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是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的又有几何呢?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害怕学生不懂,于是乎讲了一遍讲两遍,于是乎有了满堂灌,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变成了听众,变成了“要我学”。
反思二: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到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1、对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
首先,目标的设计要明确,细化和具体化,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节,我提出的目标之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目标就包含了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其次,要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可人为的降低或拔高。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一节时,教学目标应定位在“通过读地形图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这一特征”,并不是要学生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其特征。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貌特征总结、板书出来,并要求学生掌握,这就是人为的拔高了教学目标,增加了教学难度。
2、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经常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与自己的预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课后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过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的认识现状和接受能力以及当时的教学情景,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提高课堂效益。总之,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学”而非设计成教师怎样去教。
比如学生对理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一定的难度,对“夏季陆地受热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冬季相反”这一句话也只能识记不能理解。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两个生活情景让学生去体会。“夏天的中午赤脚走在河边的沙滩上,你的脚有什么感受?当你走到河水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寒冷的冬天赤脚踩在水里与赤脚踩在地上哪个更冷呢?”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能从生活经验中理解课文的内容了。
3、对问题设计的反思
课堂思维训练也是学生通过自学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练习什么?怎样练习?关键是教师能否设计出导向正确、难度适宜的训练题。例如:在“气温的日变化”教学中,本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气温日变化图”,这样设问:
①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何时?
②什么时候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
③气温最高值为什么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时和地面辐射最强时?
从这三个问题中让学生分析思考,引导认识地面储存热量对地面温度的影响,以及大气吸热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能真正理解一日之中的最高气温为何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时,且还要落后于地面温度最高时而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这样环环紧扣,逐层深入的设计把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温度、大气辐射、大气温度四者的关系及热量的盈亏讲得十分透彻,学生极易掌握。实践证明:导向正确、设计合理的训练题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自觉讨论,各抒己见,能够深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给思维最丰富的启迪。
同时,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问题一要有价值。提问时要主意,问题设置要有目的,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必须心中有数;二是问题的本身要有启发性。不要提一些不要求学生以任何方式去处理(指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问题,或者说不加思维就能回答的问题,而是问那些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有效思维性的问题,它能敦促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在课堂上提出“长江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我国自然环境会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提得有价值,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二要有梯度。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其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如提问“为什么说西亚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学生受各方面能力的限制一时作答困难,我提的问题是:
⑴西亚位于哪两洋五海三洲之地?
⑵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哪两海联系了哪两大洋?
⑶土耳其海峡连接了哪两海?
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非常容易的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
4、对练习设计的反思
地理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目前反馈最主要来源于练习,练习也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通过练习,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反思教师给学生的地理作业是否是科学的,多样的、开放的,是否对学生终身能力发展有帮助。因此作业反馈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和培养,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
例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节时,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学生对农业没有什么概念,对因地制宜也是一知半解。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有一个公司要在株洲投资一些农业项目,拟开发的项目有:黑山羊养殖基地、优质水稻基地、鲜花栽培基地。现有醴陵泗汾镇、天元区马家河乡、荷塘区明照乡欲引进上述项目,请查阅资料,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该公司的项目应该如何布局?这道题结合株洲地区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分析株洲各地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传统产业的优势的基础上来确定农业产业的布局。由于与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
三、反思课堂成功之处,积累课堂“亮点”
有教育家说过“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撼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我们总能发现不足,找到改进的地方,但是每一堂课也许都有它的精彩之处,这就是课堂的“亮点”。好的方法,好的问题,好的习题,精彩的教学片段等等,这些都是教师的财富,我们应该把它们收集起来,“积腋成裘”。久而久之,我们将收获到一个沉甸甸的硕果。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将十分有利。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勇于剖析自己的人,做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余培侠:《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3、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一、 对课前整体教学设计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何将这些内容由抽象的理论和图象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便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试着编写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案例如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允许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预测到了过一段时间天气会反常,故弄玄虚而已。
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
(2)周瑜为什么会因为“欠东风”而急出病来?
(3)我国形成最大季风区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4)我国东部季风区是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区域,试说明其气候特征。
(5)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这样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同时掌握天气、气候等知识,并了解形成该气候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项和智能强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比如可以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象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
二、对教学问题设计是否合理的反思
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难道是学生太笨了吗?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积极
思考问题吗?笔者曾这样问过自己。后来仔细思考,究其原因是:或提出的问题不正确;或问题太难;或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足;或缺乏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等等。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教师不能盲目、随意地提出问题,要仔细斟酌:
1、对不明确的问题加上限制性条件,使答案控制在某一范围内;
2、设计问题时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情况,问题难易程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回答;
3、给学生充足的分析思考问题的时间,教师要想到学生在问题的理解上,速度要比教师慢得多,不可急于求成,特别是较难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分析思考问题;
4、教给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如分析某地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来说明。分析某个大洲的地形特征,要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等方面来说明,等等。
三、对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进行充分“沟通”和“合作”的反思
在对“城市功能分区”教学内容设计时,我原来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各功能分区布局的要求通俗易懂,我照本宣读,划划看看就过去了。结果在进行相关的课堂练习时,学生虽大致能合理布局各个分区,但对于具体的理由,怎样才算合理布局答不上点,很显然对这个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探究。新课标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于是我对这部分内容设计时,让学生探究学习,适当拓展。我首先要求学生扮演城市规划设计师,合理布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风景区等,并讲出布局的理由。再把我们生活所在地的城镇平面图给学生看,一起圈出各个功能分区的集中地,看分布是否合理?有学生回答:老师,我们认为工业区布局得不好,它下风向的居民区,会受到污染。我问:那你认为怎么布局合理?学生回答:工业区的位置移到北边点。我说:很好,那么工业区污染厉害的企业有多少?学生答:不清楚。我说:回去我们去探知。另有学生说:老师,我们觉得我们扬子中学布局也不合理,太闹了。学校应该要求宁静的环境,而且我们学校周边有网吧、游戏机房等。我们有些学生自控差,中午不吃饭就溜到网吧、游戏机房玩。而附近的崇明中学、东门中学等新造的几所学校设计合理:既离城镇不远交通便利,又不是闹市区,环境幽静?”。那堂课结束了但其实没结束,师生意犹未尽。
四、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处理,制定出目标、重点与难点等。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碰到设计的目标与学生的掌握有较的差距。在进行“地球的运动”章节的教学设计时,原先我是这样的:课时定6课时,按照教学设计的步子走,循规蹈矩,知识点全部讲好后再上一节练习课。结果,做到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短的知识点时,绝大部分的学生无法解题,把课堂上学的都“忘记”了,其实是当时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根据的实际,我首先把基础打好,一步步扎扎实实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知识点传授。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我用经纬仪演示把学生初中学过的地球、地图知识点重新热一下,这样的实物演示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大有帮助而且充满好奇。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纬度变化→四季的更替,注重在黑板上边画边讲结合经纬仪实物演示,并且讲练组合,每一个难懂的知识点讲好就练习。讲练组合一来可以检验学生掌握得如何,不懂再讲解。二是就某些练习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三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我适当点拔能顺利的攻克难题,自信大增,不知不觉中学生很好的掌握比较难懂的知识。
小学阶段的《自然》学科,介绍了一些浅显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思考发生在生活和身边的地理现象。进入初中阶段开设的《地理》学科,由浅入深地介绍系统的地理知识。学生要认知众多的地理事物名称,培养必须的理性认知本事,学会分析、理解地理现象,去理解成因、演变超势,影响等。让学生在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的同时,了解一些经济、文化现象,进而学会运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诗身边的一些事情,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树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及生态平衡,因地制宜及可持发展的人文理念。
初中《地理》,侧重于自然地理,次于人文即社会经济地理、资料主要包含:地形《势》、水文《江河湖海》、资源、气候、植被、及工农业生产,国家与城市、人口交通等诸多资料。然而,知识的重点侧重于简单的认识和记忆。那么如何高效地让学生识知如此众多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及分布,就是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人类为了更直观地探知地球,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发明了地图仪及种类多样的地图。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地图,去形象、直观地呈现地理知识,让学生学得简便、学得欢乐、学得高效,则是现代地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
在前阶段的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地理学科饶有兴趣,但对地理事物名称仍处于一种枯燥之味地机械记忆模式,且对具体的地理事物的分混浠不清,记忆难度较大,学习兴趣未得到充分地激发……
我们明白,地理知识重位置、重分布,而地图却正好能直观形象地解决此问题。为此,教者能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生动高效地组织教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因而,我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尽可能地多而巧地去运用地图。
进入21世纪,中华大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渐深入,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新旧观念发生剧烈碰撞,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期待着新的模式的出现。在这种形势下,不仅学生,甚至连许多教师都明显感到不适应,课堂教学中自然也就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没有真正树立起服务学生、服务学习的思想,对组织学生学习的本质理解不到位;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不能灵活变动;不能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学生学习活动中探究性学习时间安排偏少;对合作学习的本质——高度结构化的学习缺乏深刻的认识,只简单停留在课堂分组讨论上;教师收集、制作资源能力低下,导致地理课程资源相对缺乏;对地理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等同于过去的教学大纲。
为此,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从统一走向分散,这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屏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要参透新课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内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论事,按部就班,错失“动态生成”的施教良机。
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的关系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上课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必然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屏弃强制性的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行动,淡化教师权威,允许多元思想并存。与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着精神交流与人格碰撞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
三、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新课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让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书刊、网络等,实现自主学习,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在设计教学活动中,缩减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讨论、实验、观察及自主探究等等,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合作教学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合作交流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本质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学氛围,创设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增加学生间的互动时间和形式等;或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主动提出课堂合作学习的形式,自由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在“共生共进”的合作观念下,实现师——生、生——生的共同成长。
四、处理好学习活动与地理双基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验操作或深入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学习,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实践证明,只有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融于有趣的活动中,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乐”中学。
五、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在“听”中学和在“看”中学。即学生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音像,在听或看后思考、记忆,这是接受性学习。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即教师暂不把现成的结论给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进而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问题、自行解决问题。和以前相比,更加注重过程。实践证明,不管是重结论轻过程,还是重过程轻结论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合乎课改的观念。在学生经历了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还没有得出规律性认识时,需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性必要的演示和讲授。两种学习方式缺一不可,不能走极端。
六、处理好创设宽松氛围与学生自律的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但所谓的“宽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上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调控能力,将课堂调控艺术与学生自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演绎到最佳状态。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律作用,及时提醒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调整学习状态,以饱和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多交流、讨论有价值的或有意义的话题,达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的效果。
七、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师备课时设计教学的主要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即使教师深入调查,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所以,新课程的教案应该是动态性的,灵活多变的。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凭借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课后要及时反思和总结,进而修订和完善教案。
八、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的文化中介,亦即“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师生发展的平台”。要求教师应主动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用教材促进学生发展,教会学会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整合教材、教具、图书、资料、网络、教师自身、学生等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对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的实施。从周围地理环境和教材中优选整合教学策略,优选整合教学资源,从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发面,来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