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1
今年是我教授新教材完整教完一轮的一年,也是孩子们经过三年道德与法治学习检验自我的一年,这一年有太多的收获和想法,暂且整理如下:
一、关于提升学生素养的一些思考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及备中考范围的广度,注重勤奋及理解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改变以往道德与法治只要理解就能打高分的理念。
2、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让学生掌握考点,将这些知识点均回归到教材。
3、从死记硬背,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及识记能力。
4、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关于学生存在问题的一点思考
1、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不能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理解意思能表达出来但是没有按照题目运用标准的语句要求去结合材料来谈。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没有认真地熟读教材,基本概念不清。
3、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
三、关于今后努力方向的一点思考
1、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特别是一些重点、热点时事。关注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要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2、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要分单元进行过关检查,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能力。
3、加大力度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于跟踪。
4、把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重视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2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知道了上课的基本要求,学会了规范自己的言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我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学习得特别积极主动,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帮助他们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使孩子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
1、 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 应多提问学生,要多表扬鼓励学生。
2、 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争取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3
新一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这门学科的,并且这门学科与生活联系的很紧密。据我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动爱说,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讲课的同时,就会让孩子们做一些游戏或者播放关于本节课视频,下面是我的教学反思:
1、培养孩子们良好习惯。
针对课堂表现较弱的班级老师必须要严格管理,对于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进行训练,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
2、让孩子们喜欢思品课。
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得很好,非 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了解、去认识生活。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得快乐,老师教得也轻松。
3、让学生感受一起合作真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引导者、合作者。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指导,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孩子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孩子们的合作,与他们一起共同建构课程。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4
在起初备课时,介于本课知识点难度较低,因此更多的把重点放在小组讨论环节,但在巡视指导的时候我发现学生讨论问题有些根据问题找答案的习惯,有一部分学生完成了题目就暂停了讨论,认为自己的学习已经完成,因此对“答案”的理解不够,只流于表面,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在师生讨论,教师点拨环节我提出了更加细致的问题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并绘制了关系图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根据作业以及笔记情况这一问题也有所改善。
经过这一课的教学使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教师在备课、教学的时候始终要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可能你的专业知识过硬,吃透了教材,课堂调控能力也非常出色。但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总有意料之外的情况,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避免了“凭经验”可能出现的问题。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5
今天,我讲授了《该请谁来帮帮我》一课,学生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他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孩子们体验到了校园生活的安全、快乐、温暖。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运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学习得特别积极主动,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在课堂中,我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
1、学生们在学习上比较被动,没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教师没有做好课堂评价。
改进措施:
1、我们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多关注学生,让他们多尝试一些成功的喜悦,使孩子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2、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学生,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应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6
《买东西的学问》是20xx年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程。
本节课需要让学生准备包装袋,但是个别学生理解为塑料袋,预设到学生可能回拿错,进而教师自备很多包装袋,因为个人局限,课堂中只以离学生生活最近的购买食品、蔬菜水果和学习用具三个方面来跟学生共同探讨买东西的点滴学问,还有更多的买东西的学问需要同学们去生活中发现积累。由于此方面知识的广博,课堂时间却有限,所以不少涵盖的知识无法尽情展开学习。学生的课前调查活动也没有时间充分交流,造成些许遗憾。学生对于网购的经验不足,只能找本宣读,不能感同身受,只能让学生先记住网购贴士注意事项,等到真正网购时再回顾注意事项的重要性,但是作用力较低。
本课中涵盖内容较多,本课可分为四课时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就可以跟同学们尽情探讨影响商品价格的诸多原因,比如讨价还价、产品质量本身对价格的影响、品牌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力,批发和零售同种商品价格的差异等等,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巧花钱的技巧,树立不追求名牌,不盲目攀比,注重物美价廉的正确的消费观。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7
《少年有梦》这节课,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刚进入中学,处于适应期,对生活充满期待,梦想符合学生这个心理阶段的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但学生的新期待是不清新的。首先切入点要找准。教育目标不宜放得过高,选择的材料要切近学生的生活,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名人或伟人的事迹。让学生感受梦想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其次,多媒体教学激发孩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以上两点,我把本节课的切入点,放在让学生感受梦想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本节课从材料,图片,紧紧围绕感受梦想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体会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及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1、 教学内容要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播放音乐《怒放的生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教学情景。
2、本节学生活动较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本节课上,由于时间原因,学生说的时间短,谈得不透。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8
反思过去,许多感慨,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点反思体会。
一、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有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是没兴趣,喜欢你上课,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为了充电,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历史,经济,心理访谈等。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2、勇于反思。老师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改进自己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有时不用多。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在意。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您以后能把一节课内容讲完吗?”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除了随机加的内容之外,关键在于我语言还不够简洁。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本身就是教学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难做到,但常反省自己还是可以的。
3、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
①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
②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比如,我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语速快,讲课时我就提醒自己注意。当我普通话发音不准或有错别字时,学生能及时指出帮助我改正。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犯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记得一次在初三(2)班上课,有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就有个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是学生犯错,而是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4、老师要尊重学生。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尊重老师是应该的,但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而常常忽略学生的权利。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小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甚至自己做法欠妥当,也不敢面对。记得上学期,有一次上课时,也许因现在中考思想品德课只50分,学生不太在乎。一个成绩还比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课没兴趣,就抄写英语。我提醒了一次,她仍然我行我素。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笔记本当着同学的面撕成两半。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大家知道我一般情况是不会生气的。在一片沉寂中,继续将内容上完。课后我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再次上课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这位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说上思想品德课写英语就是不对啊!对此我没多解释,主要说明了教师也会犯错误。记得很清楚,当时班上同学给我鼓了掌。这样,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很多学生有什么心理话经常找我说,甚至请我为他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这也许是作为教师比较幸福的事了。
5、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课时,两位学生在座位上因一点小事吵起来。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学生都说,老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我乐了,赶紧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又单独找学生谈了话,解决了问题。因此,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是比较融洽的。因此在学期结束时,学生给我打的分,还是蛮高的。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因此,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我几乎都要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中学的学习有很多不适应,我在讲完“学习新天地”的内容后,还经常问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写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在讲“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时,考虑学生去落后农村不方便,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上网搜集落后学校条件的相关内容和图片,加上自己搜集的,做成课件,通过和我们学校的条件对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农村尤其山区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甚至恶劣,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
反思带来的收获我感受颇深,如今也尝到了一定的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我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9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理解了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了在极端天气中保护自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在表演中,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很善于评价学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增强了自信心,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
1、 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
2、 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 我们应多关注学困生,要多提问他们。
2、 教师要让学生们多看书,应开阔他们的视野。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10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框题《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我上完这节课后仔细反思,总结如下: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本节课主要应用视频导入教学法,在创设情境、步入情境、回归情境等活动中感知、分析、讨论、互动、交流,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生成新知。
2、这节课我在创设情境方面,我没有采用普通的阅读材料或者事例阐述等模式,而是改用了“漫画式”、“对话式”,这样相比较材料文字会更加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上不拘束的让学生大胆地说,以实际的课堂效果让学生感受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今后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课堂以学生讨论为主,孩子们激情洋溢,积极性高,整个教学高潮迭起,学生参与度高。
5、作业的布置采用分层布置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
二、改进和不足:
1、我对教材的整个把控上可能不够灵活,没有太大的突破。
2、可能是因为有老师和校领导在底下听课,学生放的不是很开,我需要再努力调节学生的情绪。
3、在课堂流程中时间的把握还是不够合理,时紧时慢,课堂对学生发言的广度还是不够。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11
在刚结束的初一期中质量检测中发现学生较多问题,为此,周五对初一学生又做了一次单元检测,希望在检测中逐步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问题依旧。当然这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也将是合力教育才可能使之改变的过程。
今年改版的《道德与法治》对初一学生来讲,引导其正确的价值观仍然是教学之重。部分心理品质常识内容进行了重组,教材的行文、插图等较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无疑,改版后的新教材更活泼、更适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初一新生在由小学向初中过渡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突出问题:
1、阅读能力普遍较差,有兴趣而解读能力不强;
2、较多孩子缺少基本的问题意识,分不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基本问题。
在当前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促进学生的阅读,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需要进一步着力解决的问题,在孩子们陶醉于喧嚣的网络游戏等环境的同时如何让孩子们更多地思考,更多地参与实践,回到现实学习、生活中来,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改进的。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主人翁意识,感受尽责担当的快乐。
能力目标:形成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形成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美好集体的建设和维护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知道可以在哪些方面、如何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理解自己在承担责任中要付出,也会获得成长。
【重点难点】
在集体中“尽责”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在集体中承担责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外国童谣一首
因为少了一颗钉,一块马掌失去了;
因为少了一马掌,一匹好马丧失了;
因为少了一好马,一个骑手丧失了;
因为少了一骑手,整个战斗失败了;
因为战斗失败了,整个王国丧失了;
都因少了马掌钉,一切事情全完了。
这首童谣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导入: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靠众多人组成,要建设一个良好的集体,就要求每个成员都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尽心尽力,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事业作贡献。否则将是“一颗钉,毁了一个王国”。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我与集体共成长》。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在共建中尽责
活动一:出示班级获得的荣誉组图或集体活动图片
(1)想一想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你为集体做过什么?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
(2)要想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悲剧,你认为集体建设有赖于什么?
教师归纳: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活动二:我的地盘我做主
(1)想一想我们班的班委、班级目标、班级文化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景和共同目标吗?
提示:投票产生的,是每个人参与的结果。
(2)产生之后是不是其他同学就无所事事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呢?
提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参与班级目标和文化的建设。
(3)班级的共同愿景对我们个人成长和集体建设有什么作用?
教师归纳: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我们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
活动三:模拟竞选班长活动
(1)你会选谁做班长?理由是什么?
(2)你认为选班长的重要标准是什么?请大家讨论共同认同的班长标准。
教师总结: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活动四:定规则
(1)我们班自习课没老师的时候很吵闹的,请同学们制订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班规。
(2)需要制定什么规则?制定后又要怎么实施?
教师总结:民主制定规则是为了体现集体成员建设集体的意愿,自觉遵守规则是为了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民主制订集体规则,集体成员要发扬“自治”精神。
活动五:小游戏——爱心圈接力
要求:每个小组派出六位同学参加接力,依次用嘴含住吸管传递橡皮圈,若橡皮圈中途掉落需从头开始接力,完成时间最短的获胜。
教师总结:一个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正气和凝聚力形成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气息,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要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总结:在共建中尽责
(1)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2)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这种“自治”表现为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3)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一个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正气和凝聚力形成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气息,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13
本单元作为七年级下册的起始单元,承接七年级上册的教材立意,统领下册各个单元。单元主题聚焦“青春”,基于却不局限于“青春期”,不仅关注初中学生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更注重从“身体—心理—精神”的整体状态来认识和看待初中学生的生命成长,承接七年级上册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奠定七年级下册青春生命教育的底色。基于此,本册教材将“青春”视为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时光,在立意上与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学时代”相呼应,着眼“青春”,不仅关注初中三年的学习与生活,更希望通过引导学生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为他们的整个人生奠定基础。
七年级的学生已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产生诸多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一方面,这些变化对学生在这一阶段认识自我、学习处理与他人、集体等多种关系带来了挑战,甚至可能导致青春期的诸多问题;但同时,这些变化也意味着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意味着生命发展的更多可能。另一方面,青春期带来的发展变化不仅仅涉及学生的生理层面、心理层面,还包括精神层面。伴随学生生活的不断扩展,他们对于人与事的思考认识更为深刻,对自身的精神生活有更多的需求与渴望。因此,反思过去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进入青春期的问题表现,侧重对青春期问题的疏导,本册教材编写将本单元的基调确定为“肯定青春、欣赏青春”,希望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时期的生命成长,不仅仅是身体发育、心理发展,而且包括精神成长、思维拓展。
那么,如何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青春生命的成长?本单元淡化过去强调青春期的闭锁、逆反等负面心理反应的内容,着力弘扬青春中积极的、美好的要素,比如青春的活力、创造潜能等,更关注学生步入青春期的正面经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自由、爱国等)融入其中,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慎独、家国情怀等,将青春活力化为生活中的正能量,引领学生在青春时期的精神追求。具体而言,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引领学生觉察青春期的身心变化,积极悦纳生理变化,直面矛盾心理,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学会优势互补,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激励学生自信、自强,敢于面对青春成长的渴望与遐想,在自我探索、自我证明的道路上,既坚守道德底线,又拥有向往“至善”的精神追求。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14
八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一些成人观念,在感性的同时更加理性。本节课我们采用更加直观的典型案例,更吸引学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本节课我们通过案例、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的同时更具备知识性。让学生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节课学习法不可违,在了解违法行为种类的基础上重点认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法律名词较多,通过作比较、分析案例等方式进行区分,有助于学生理解。可以在学习本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法律条文,为了解各类违法行为的表现作好铺垫。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直接呈现给学生关于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运用法律的时机,未免有些生硬,应尝试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以后教学应该多了解学生,提前研究透学生心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15
本学,我承担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 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现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各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2、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与学生8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
3、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及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品社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
本学期,我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发展个性品质,体验道德准则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如:《我们的民主生活》,就是通过几个相关专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对比等方式体会集体的涵义、集体的作用。
经过一学期的摸索,我和学生虽有了收获,同时也看到了自已在教授课程时,缺乏深度性、灵活性。要想教好这门课程,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课程性质,全而把握课程目标;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为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上课、做练习题,发现大部分的学生的理解、总结归纳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在某些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些如“情景剧”“辩论课”“讨论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在课堂上真正实施时,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学生只把它当做娱乐了,没有严肃对待这些小活动,这与课前没有准备工作有很大关系,临场发挥对他们而言还有点困难。今后再设计这些活动,课前一定组织好人,准备一下。让学生们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心理品格等方面的问题。
(二)讲习题,我原来采用的方式就是抽一列学生来回答,有错误的同学用手指出示他们错误的答案(选择题),然后我再给他们讲解。原来讲习题方式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不是现在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解说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琢磨着讲出来,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体验和同学一起分享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即我就说,好吧,你们说!虽然刚开始他们说得磕磕巴巴,甚至说不出来,但几次讲解之后,他们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和改进:
一,利用情境创设法教学尝试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二,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尝试中,利用“感性认识能力”到“深层领悟能力”的过程与发展,以座位相邻的几位同学为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成为协同共事协同研究的团体,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三,将探究的问题,策略条件开放,使学生开阔了探究,设计的空间,并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资料分析、演讲、讨论、谈生命价值的体现感受,写箴言、诗歌欣赏等,调动了学生全感官的参与,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亲身体验和感悟,真正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3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1
反思过去,许多感慨,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点反思体会。
一、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有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是没兴趣,喜欢你上课,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为了充电,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历史,经济,心理访谈等。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2、勇于反思。老师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改进自己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有时不用多。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在意。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您以后能把一节课内容讲完吗?”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除了随机加的内容之外,关键在于我语言还不够简洁。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本身就是教学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难做到,但常反省自己还是可以的。
3、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①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②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比如,我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语速快,讲课时我就提醒自己注意。当我普通话发音不准或有错别字时,学生能及时指出帮助我改正。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犯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记得一次在初三(2)班上课,有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就有个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是学生犯错,而是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4、老师要尊重学生。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尊重老师是应该的,但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而常常忽略学生的权利。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小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甚至自己做法欠妥当,也不敢面对。记得上学期,有一次上课时,也许因现在中考思想品德课只50分,学生不太在乎。一个成绩还比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课没兴趣,就抄写英语。我提醒了一次,她仍然我行我素。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笔记本当着同学的面撕成两半。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大家知道我一般情况是不会生气的。在一片沉寂中,继续将内容上完。课后我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再次上课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这位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说上思想品德课写英语就是不对啊!对此我没多解释,主要说明了教师也会犯错误。记得很清楚,当时班上同学给我鼓了掌。这样,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很多学生有什么心理话经常找我说,甚至请我为他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这也许是作为教师比较幸福的事了。
5、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课时,两位学生在座位上因一点小事吵起来。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学生都说,老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我乐了,赶紧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又单独找学生谈了话,解决了问题。因此,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是比较融洽的。因此在学期结束时,学生给我打的分,还是蛮高的。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因此,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我几乎都要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中学的学习有很多不适应,我在讲完“学习新天地”的内容后,还经常问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写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在讲“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时,考虑学生去落后农村不方便,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上网搜集落后学校条件的相关内容和图片,加上自己搜集的,做成课件,通过和我们学校的条件对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农村尤其山区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甚至恶劣,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
反思带来的收获我感受颇深,如今也尝到了一定的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我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2
初中道徳和法治课作为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培养的重要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徳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可以说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核心素养作为一种知识、能力和态度,在如今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体展望,要求在现代的教学中,在对知识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素养,然后在以高度的素养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合适的教学方式的问题,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展开,教学的方式也在改变,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课教学中也是如此,但是改变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不足,教学中还是缺乏合适的教学方式和平台。即使在教学有了一定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存在,影响着教学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多的还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在不断的接受教师的教导,即使有了些其他的教学方法,也不是经常进行,难以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总结出以下解决措施。
首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为理念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即使是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学中教师提高自身的素养,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有关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还是在教师,只有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以高超的专业素养为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把自身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之中,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其次,加强对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视,设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和法治课对于教学的重视必须加强,只有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在教学中,主要还是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并没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以重视,这就是没有设定合理的课堂目标。在教学课堂中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关键,目标就是方向,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在教学目标上面。例如,在学习《走向自立人生》时,就可以为这堂课设定一个目标,就是教导学生什么是自立,怎样做到自立。接下来就可以以此为中心,组织语言和课堂活动,找一篇有关自立的文章进行朗读,或者和学生进行组织活动教导他们什么是自立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学生明白自立的含义,并且知道如何去自立,从而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对学生的素养进行了教育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和发展。最后,在初中道徳和法治课中丰富教学方式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课中丰富教学方式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教学目标都是以学生为主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学中对于课文人物,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实现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3
新一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这门学科的,并且这门学科与生活联系的很紧密。据我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动爱说,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讲课的同时,就会让孩子们做一些游戏或者播放关于本节课视频,下面是我的教学反思:
1、培养孩子们良好习惯。针对课堂表现较弱的班级老师必须要严格管理,对于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进行训练,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
2、让孩子们喜欢思品课。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得很好,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了解、去认识生活。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得快乐,老师教得也轻松。
3、让学生感受一起合作真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引导者、合作者。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指导,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孩子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孩子们的合作,与他们一起共同建构课程。
听了林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这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以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突出现实性、实践性
我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努力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这些体现在以下环节:再现购物场景,去商场体验等活动,很自然的就与生活联系了起来。让学生亲自参与进去,亲自尝试,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回归生活创设情境,拓展思维
“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生活的缩影,为了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特点,把教材内容还原于生活,通过表演生活情境,把家庭、社会生活动态地模拟到课堂。如在快乐购物环节,我创设了购买打折牛奶、讨价还价、批发购物几个情境,将教材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给了学生合理的适当的自由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在形象中强化感知,启迪思维,悟出购物的小经验、小窍门,掌握选购商品的方法。发现过期产品这个情境则增强学生在消费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学习方式体现活动性。如:调查表的填写是学生在课下进行的活动,课堂上有学生的交流活动、展示活动、亲自参与实践的活动等,以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因为这些活动,全是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参与,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实践能力,真正体现到了以学生为本的特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在活动中,学生自己参与,自主选择,自主体会,自主发展,愉快地去感受,去思考,去认识,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今天,我讲授了《该请谁来帮帮我》一课,学生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他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孩子们体验到了校园生活的安全、快乐、温暖。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运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学习得特别积极主动,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在课堂中,我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
1、学生们在学习上比较被动,没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教师没有做好课堂评价。
改进措施:
1、我们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多关注学生,让他们多尝试一些成功的喜悦,使孩子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2、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学生,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应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