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5篇大班体育《跳竹竿》教案反思,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竹竿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竹竿舞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
2、提高动作协调和敏捷的能力,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孩子有玩竹竿的经验,竹竿,竹竿舞音乐、录象
活动过程:
一、说说竹子的用处(知道竹子和我们生活密切关系)
二、说说竹竿的多种玩法(经验回忆)
三、欣赏黎族的舞蹈(知道这是少数民族的一个舞蹈)
四、教师示范跳花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与要求。
3、幼儿结伴游戏。
幼儿三人一组,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两个幼儿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三人轮流游戏。
五、交流分享(了解跳竹竿的规则)
说说你们是怎么玩跳竹竿游戏的?
你们说说玩跳竹竿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游戏情况。
六、再次欣赏录象(感受黎族竹竿舞的壮观)
你看了黎族的竹竿舞觉得怎么样?
附儿歌:竹竿歌
小竹竿,敲起来,
小朋友,跳起来,
分分合,合合分(创编)
欢乐的歌儿唱起来。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截然不同,而壮族三月三就是广西特有的传统节日。在三月三节日中,人们吃五色糯米饭、激烈地抢花炮、抛绣球、跳竹竿、还有对山歌等,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跳竹竿,它考验了我的反应能力,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在我九岁的时候,各种传统游戏应有尽有,我们玩的不亦乐乎。这时,我们来到了被人群包围的一个大摊子,我好不容易挤到前边,只见在相对两旁各有一排,穿着壮族服饰的人,他们头顶带着壮族特有的白帽,在阳光下显得闪闪发光。两排人拉着一根根青翠的竹竿,这些竹竿有规律地摆动着,每摆动一次就敲动着底下的竹竿,发出“咚咚、咚咚、咚咚”的声音。这些竹竿一齐舞动,仿佛在海中游动的鱼儿,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又绿色作文网使人感到整齐有序。
在这些舞动着的竹竿上,人们显得手足无措:有的刚刚站稳了身子,又被竹竿一扫在地;有的刚会找规律,却步子还没迈出来就被竹竿夹住了;还有的虽懂得了规律,但慢了一步也被摔了个“狗啃泥”。我看着这些人的“惨况”,着实被吓了一跳:真的有那么难玩吗?我仔细观察着舞竹竿的人,发现他们没拍都要分别往左、右敲两拍,又敲回来,竹竿的空隙总是一点点地向前移,跟着空隙一点点地跳过去不就行了?我试着跟上竹竿的节奏,嘴里还数着拍子:“一二、一二、一二……”就这样,我跟着拍子,竟然安然无恙地来到了对面!我兴奋不已,如此简单!我试了几次后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又穿梭在竹竿的世界里了……
跳竹竿考验了我的观察力和反应力,这个民俗真有趣!
一、 活动名称:
跳竹竿
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跳竹竿运动,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能听鼓点手脚协调的跳竹竿,提高下肢力量和跳跃的能力。
3.能主动积极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能遵守规则。
三、活动准备:
1、鼓、竹竿、音乐磁带
2、幼儿已初步知道傣族人喜欢跳竹竿。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
一个大圆走 — 六路纵队走 — 开花走 — 小圆走— 六路纵队。
(2)幼儿自由玩竹竿。
“这里有许多的竹竿,你们去玩一玩吧。”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跳竹竿。
2.基本部分。
(1)幼儿表演各种玩竹竿的方法
“刚才有的小朋友玩竹竿的方法很特别,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玩的。”幼儿相互学习同伴跳竹竿的各种方法。”
(2)幼儿听鼓点,感受鼓点节奏跳竹竿。
“今天大鼓也想和我们玩游戏,我们来听一听这个鼓点的节奏试着听着鼓声去跳竹竿。”幼儿练习(x xx)的节奏,连续跳过两根竹竿。
(3)幼儿尝试听鼓点跳竹竿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玩个听鼓点跳竹竿的游戏,注意听清楚鼓点。”
交代游戏规则:听鼓声跳竹竿,鼓声响开始跳,注意手脚协调的跳竹竿。
(4)分组练习2~3次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听鼓声跳竹竿,个别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3.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身体放松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灵敏性及弹跳能力。
2.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能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我们传统的民间器械-竹竿、观看竹竿舞录像;
物质准备:竹竿若干根、跳圈若干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灵敏性及弹跳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法、谈话法、提问法等。
一、激情引趣、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前几天老师给你们看了我们传统民间游戏《竹竿舞》,他们是怎么跳竹竿舞的呢?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竹竿,你们想不想玩啊?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蹲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
幼儿活动:
幼儿知道是有些人在地上敲竹竿,有些人在竹竿上跳来跳去。
幼儿产生想要学习跳竹竿的欲望。
设计意图:
通过先前的视频观赏,知道跳竹竿的大致方法,为下面的跳竹竿环节做准备,同时又激发了幼儿想要做游戏的兴趣。
二、幼儿学习跳竹竿的方法。
师:学竹竿舞,首先要学会怎么敲竹竿,敲竹竿啊,需要我们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拿竹竿对面蹲下,用竹竿同时分开、合拢有节奏的敲打。需要两个小朋友相互配合。
师:看老师先示范一遍,我需要请一位小朋友跟我搭档,看我在敲的时候嘴巴里说了什么,手里又是怎么敲的。
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啊?好,现在请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4个人一组,每组2个小朋友先敲打,另外两个观看,然后再交换?
师: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师:好,真棒!请小朋友吧竹竿放在地上,
幼儿活动:
幼儿知道跳竹竿需要两个人来敲竹竿。
一名幼儿配合教师,以“分分合合”的形式边念边敲竹竿。
幼儿分组练习敲竹竿。
设计意图:
教师将敲竹竿和跳竹竿分开来演示教学,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以4人为一组,既有敲竹竿的人,又有跳竹竿的人,而且在交换练习的时候
手上功夫练好了,现在要请我们的小朋友来练习脚上的功夫类。
老师先示范一遍。用两根竹竿放成如图位置"//",邀请两位小朋友帮忙以"分分、合合"的节奏边念边打竹竿,教师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
师:老师在跳竹竿的时候,你们觉得在打竹竿的人,和跳竹竿的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啊?
师:在跳的时候要注意你们之间合作,并注意安全。现在请小朋友根据刚才找的好朋友,四个人一组,我们来试试看。
幼儿观察教师如何跳竹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
两位幼儿敲竹竿,配合教师示范。
回答教师问题。
幼儿分组练习跳竹竿。
能够节省部分等待的时间。
请幼儿自己观察并发现跳竹竿与敲竹竿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束活动。
师:我们学会了跳竹竿,在下次的体育游戏时,我们可以加入手部舞蹈的部分和音乐结合,跳一跳黎族小朋友们的竹竿舞,好吗?
师:接下来跟老师做一做放松运动,回教室吧!
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并回到教室。
激发幼儿跳竹竿舞的兴趣。
教学反思:
跳竹竿是海南黎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它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弹跳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的高,但是在教师的演示部分,讲解的还不够完整和透彻,导致在桥竹竿的时候,有的幼儿将竹竿托起,离开了地面;在讲解跳竹竿的时候,我只是演示了一遍,请幼儿观察并说说跳的方法,形式比较单一,孩子们理解得不彻底,可以加入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最后漏掉了一个放松运动。
开始上课了。老师用她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对同学们说:“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玩一个美丽的山寨,那里的山美、歌美、水美、舞美,我们大家可以去领会一下那里的山寨风情,好不好。同学们非常高兴的说:“好”!(从这里可以体现出老师并没有把什么样的风情告诉同学们,为了是让同学们有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这时老师放出了一段美丽的音乐,同学们一听是火车开动前鸣笛的乐曲,这时,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今天就开着“火车”去美丽的黎族山寨,同学们立刻组成4----5人一组依次排列成开“火车”的对形,准备出发。随着音乐声的响起,老师作为“火车头”带领一节节“火车厢”在轰隆轰隆的火车声中前进。翻过一坐坐山岭,穿过一个个山洞,终于来到了美丽的山寨。(这里主要是向同学们贯穿了实际生活中的学习和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来到了山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随着欢快优美的音乐进行了伸伸腿、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的各种动作来活动一下自己的筋骨。(别具一格的一套热身活动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完成。)
这时,同学们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2----4人一组进行一个小游戏,游戏要求,把手中的竹竿直立起来,面对面的站立,一人发1、2、3的口令,然后同时从顺时针的方向启动,进行面对面的交换,跑到目的地时,竹竿不能倒下,而是要握在手中。(这一个游戏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和快速反应能力。)
同学们,我们的游戏做完了,黎族人民最擅长是什么?同学们回答:“跳竹竿舞”那么让我们也来学一学、跳一跳怎么样!这时,老师把同学们分成4---6人一小组,再排开的“井字”形场地上观看了老师和同学的表演。同时,老师着重给同学们讲解了条竹竿的方法、规则和节奏。然后,严老师打开录音机,放出了优美的“跳竹竿”音乐,让同学们分散进行了练习和体验。同学们认真练习着、体验着,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出了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花样,课堂里呈现出一派欢快的情景,个个满面红润,额头上沁出一颗颗汗珠,学生们的跳跃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身心健康得到了有效的增进。(这里充分的体现了师生之间的融洽、亲和,更让学生体验到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尝试了全新的体育活动形式,给课堂凭添了不少的乐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黎族山寨的学习、参观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荡起双桨坐上小船,返回我们的校园。同学们带着眷念,依依不舍地坐上一条条“小船”在缓缓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曲声中,一堂身心愉悦的体育课就结束了。(这里主要是利用了“一竿多用”的器材,达到全面放松身体的目的,真可渭设计上进行了巧妙的安排。)
本课能充分的挖掘教材的内涵,把民族传统的文化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更加贴近了日常生活,营造了一种欢快和谐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积极的参与、学习和锻炼的价值,给了学生拓展学习的空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目的,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