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分析《拾穗者》是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展示的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整个画面凝重质朴,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这幅作品不仅给幼儿视觉上带来奇特的感受,更让幼儿感受到农民的穷苦生活 二、活动目标: 1、欣赏米勒的作品《拾穗者》,说说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等2、感受画面中色彩的灰暗,远景、近景,光线明暗的强烈对比。 3、通过欣赏模仿,感受农民的穷苦生活,对劳动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4、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以劳动为主进行创作三、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拾穗者》 2、记号笔、油画棒、纸四、活动过程:一、通过赏析,初步感受画面1、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米勒的作品《拾穗者》2、师:说说你在这幅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远处有什么?近处有什么?她们是谁?她们在干什么? 二、感受作品中色彩与光线带来带来的不同体验1、感受色彩师:画面中人物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感受远近师:你在画面的近处看到的是什么?远处又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近处的人物比较大,远处的景物比较小)3、感受光线明暗师:找一下最亮的是哪里?为什么比较亮?最暗的是哪里?为什么比较暗?知道背光处画面暗三、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师:她们为什么要捡拾地上的麦穗?他们是怎么捡拾的呢?手是什么样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谁愿意来学一学他们的动作?坚持一会儿,你会感觉到怎么样?(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
四、幼儿以劳动为主题进行创作师:你们在家里或者幼儿园进行过哪些劳动呢?你在劳动的时候是开心还是不开心?那你还有没有看到过别人劳动的场景?请你画一幅自己劳动或者看到过的别人劳动的场景。
五、展览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在集体中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和创作意图,
教材分析:就作品本身来说,《拾穗者》是1857年由法国画家米勒创作的一幅经典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了秋收季节三名农妇在金黄色麦田中捡拾麦穗的情景。该作品运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绘画风格简单平淡,却将平凡的事物赋予了一种伟大尊严的美感。画面中几个农妇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穿着粗布衣服,弯腰拾起地上的剩麦穗。远处农夫们忙着将一堆堆麦子装上拖车,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人与麦子有一种节奏美,在金黄色阳光的照耀下,勤劳的人们在忙碌工作,体现了一种自然又简朴的田园之美。就其对幼儿的影响来说,幼儿美术教育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让幼儿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并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也能透过画面表层看到其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通过对《拾穗者》的欣赏,幼儿可以感受到一种简单朴实的自然田园之美,也能体会到其传递的一些主题思想,如勤劳节约的美德、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欣赏米勒作品《拾穗者》,从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着手让幼儿感受画面中温馨朴实的自然美。2.鼓励幼儿大胆欣赏和评价,发展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和评断能力。3.通过欣赏作品让幼儿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并将自己在劳动中的情绪体验表现在美术创作中。活动准备:1.米勒作品《拾穗者》。2.秋收季节金黄色麦田的图片若干。3.人手一套绘画工具,包括纸、笔、颜料等。4.优美抒情的钢琴背景音乐。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出示秋收季节的麦田图片,提问:这是哪里?是什么季节?你想到了什么?如果此时你在金黄色的麦田上,你会做些什么?二、欣赏名画1.简单介绍米勒法国有一个大画家,他的名字叫做米勒。我们可以叫他米勒爷爷。他画了一幅很有名的油画,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作品)2.初步了解作品内容这是在哪里?画面中有谁,她们在干什么?说一说你在画面中还看到了什么?3.从美术角度欣赏作品1)你们觉得这幅画画的好不好看?哪里好看,为什么?2)画面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是柔和的还是很生硬的?3)画面整体是什么颜色?三个农妇的头巾以及身上的围裙是什么颜色?这三种颜色在画面中给你什么感觉?(关于对比色调)4)画面近处有什么?远处又有什么?他们的大小有什么区别?整幅画看上去很真实,就像照片一样,这就是写实主义画法,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画出来就是什么样子。4.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1)她们为什么要捡地上的麦穗?2)她们是怎么捡的,用什么姿势?手和身体都是怎么做的?谁愿意来学一学她们的动作?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累?3)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她们勤劳节约,不浪费每一份粮食。看了米勒爷爷的这幅作品,你明白了什么?5.作品延伸1)如果让你给这幅画取一个名字,你会取什么?2)米勒爷爷个这幅画取名叫做《拾穗者》。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三、幼儿创作1.你在幼儿园或者家里都做过什么劳动?当时的心情怎么样?2.如果让你在这一片金黄的麦田中劳动,你会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四、幼儿作品展示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画了什么。并将全体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
《拾穗者》是一节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我向小朋友简单的介绍了米勒的这幅画,并让寻找秋天的主色调,为接下来的操作起好铺垫。值得肯定的是幼儿对挂图观察很是细心。在我讲述这幅画的背景时幼儿们听的也饶有兴致,《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金色的阳光照在广阔的田野上,洒在前面三位妇女的身上,她们正低头弯腰捡落在田里剩余麦穗的情景;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幼儿在边听背景边看挂图时,很是为挂图里的人物感到=工作的很辛苦。
小朋友认真听完画背后的故事后,我让每个小朋友一起做了拾穗的动作,体验弯腰的动作,并告之爱惜粮食和坚持的道理。我在黑板上示范了个弯腰拾稻穗的人,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提示幼儿,先画一个头,脑袋是椭圆形的,画上头发,然后画身体弯腰的动作,画上脚,然后画上手的动作,最后画上小朋友手里的稻穗。当我提问主色调的时候,几乎没一个说是黄色,金色以外的颜色,都听的非常认真。在幼儿操作绘画的时候,特别强调的布局,如果画小了,那么在空白处就多画一个拾穗者,如果画大了,那么就充实背景。
本次美术活动相对来说幼儿完成情况还是较不错的,但还是缺少主观性,师幼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还需沟通完善,还需进一步激励鼓舞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大胆的自由的想象创作而非限于些许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