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课文《荷花淀》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本页是编辑帮家人们找到的八年级课文《荷花淀》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花淀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以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二)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本文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作的特点。

(三)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学习他们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作者是怎样描绘荷花淀优美的景色的?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小说先是对优美的夜景作描写。这段著名的景物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即环境)、时间,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既写院子里,也写了院子外的淀里: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干净的很,水生嫂身下编成的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无限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编席的劳动场面诗化了。紧接着小说通过水生嫂的眼睛来写淀上的风光:银白的湖水,笼起的薄雾,新鲜的荷香,粉红的荷花……这幅画面景物描写是清新、明丽的,色调是清净、银白的。作者抓住了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事物,来展现荷花淀的地方风貌,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将读者带进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这里的景是充溢着人物心中情的景,是景情相生的,因而使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小说中还有两处景物描写:一处是几个妇女到马庄探夫未遇,羞红着脸摇船归途中的正午淀上风光,“已经快到了晌午了,万里无云……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没有一只船”暗示了湖面情况的异常,进一步勾画出白洋淀伏击战的典型环境,也为下面到来的激烈战斗蓄势;另一处重要描写是插在妇女们为摆脱鬼子的追赶,把船奋力摇入荷花淀里的时候,“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里的景物描写暗示了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也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克敌制胜的信心。同时对荷花形象传神而充满寓意的描写还暗示着白洋淀妇女成长的前途——粉色的荷花箭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的粉妆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家乡的战士。

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是:①为人物提供一个明朗清新的环境,渲染了氛围,起烘托作用;②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③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二)阅读描写伏击战的段落,具体说明作者是怎样把紧张战斗的情景和日常生活的情趣糅合在一起的。

分析:激烈的伏击战是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的,是在女人们探望丈夫的途中发生的。战斗打响以后,女人们发现“枪声只是向着外面”,“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发现了“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荷花变成人了”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而逼真,当“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全神贯注瞄着敌人射击时,妻子们却在紧张的战斗中找自己的丈夫,使整个场面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写战士们欢笑着打捞战利品过程中又有了许多细节描写。作者把打捞战利品和日常生活中的摸鱼糅合到一起,当水生好像带着很大的气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后,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的船上,后来“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一个丢来,一个丢去,渲染了胜利的欢乐气氛,也传达了年轻人之间那种相亲相爱而又略带戏谑的情感。总之,作者把战斗情景与生活细节糅合起来,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作者是怎样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

分析:孙犁长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青年女性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他效法鲁迅,喜欢用白描手法,如写水生只写了穿着白褂、黑裤,戴一顶大草帽,而水生嫂的外貌我们则一无所知,但人物形象却依然在我们心中活跃起来了,主要在于作者以富于性格化的细节动作尤其是对话,鲜明、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重在刻画人物的心灵美。如写水生嫂月夜下编席,她“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短短两句话,不仅活画出人物优美的劳动姿态,矫健的身影,似乎荡漾于人物胸中的青春的活力也依稀可见。当最初听到水生要去参加大部队的消息时,水生嫂的心情是复杂矛盾的: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这个细节描写,细腻而又深刻地暗示出这个消息对水生嫂心灵的震动。接下去关于水生参军问题的对话,可以看出水生嫂内心矛盾是交织在这样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对丈夫的爱和依恋,作者以“你总是很积极的”一语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对丈夫走后家中可能出现的“难处”的考虑和思忖,战争和动乱,上有老,下有小,她要一个人承担起家庭和生产的两副重担。但是,这一点并没有让它从水生嫂的口中直接倾诉出来,而是以水生之口出之,不仅使水生嫂思想境界因之得以提高,而且使水生内心世界显得更丰富,一笔并写两面。另一方面,这是革命斗争形势需要,如果让敌人在门口安上据点,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同时丈夫是庄里党的负责人、游击组长,理所当然要走到前头。

正是在这激烈的内心矛盾中,水生嫂作出了自己的抉择——“你走,我不拦你”,表示支持丈夫参加大部队。因为水生嫂毕竟不是那种心胸狭小,只知道恋个人和家庭小天地的旧式妇女,而是在党所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里觉醒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型妇女的典型,她知道丈夫为什么当兵,为谁打仗。因此,她深明大义,在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毅然决然挑起了家庭和生产两副重担,让丈夫安心去打仗。当水生嘱咐她,“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一句,水生嫂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嗯”、“嗯”流着眼泪答应了他。毋庸多言,谁都可以体会得到这其中人物该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奔涌着怎样起伏的情感波涛啊!作者以极精炼的笔墨,揭示了人物纯洁、健康、美丽的精神世界和他们的“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课文中对话的作用是什么?

1.小说把对话和叙述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地交待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写水生夜晚归来时的夫妻对话,点明了淀里斗争形势的变化和水生参军的情况,既补充交代了未经叙述过的情节,又成为下文在荷花淀里伏击敌人的伏笔;写水生嫂在对话中对丈夫流露出的依恋,则是以后她和另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看望丈夫的思想基础;写几个青年妇女划船回家的对话,又引出她们秋季组织起来同敌人并肩战斗的情节。

2.对话传神地表现了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如“夫妻话别”一场的对话: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你总是很积极的。”——这是水生嫂得知丈夫晚归的原因和已参军的情况后说的话,话中既带有责怪又有赞扬,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去打鬼子,她感到自豪。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水生嫂毕竟是个女人,丈夫是要去参军打仗,这一去说不定就是生离死别,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摆在她面前的担子是多么沉重啊!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经过水生的劝说,水生嫂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为了让丈夫放心,她自觉地承担任务。

总之,“夫妻话别”中的对话,生动地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爱丈夫、爱祖国的农村妇女形象,也刻画出水生这样一位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爱祖国、爱家庭、事事争先的革命战士形象。对亲人的爱和对祖国的爱这两种伟大的感情就这么自然地统一在朴素的语言中了。

又如,伏击战胜利结束,几个妇女在回家路上的对话,表现出她们在战斗中受到教育,不甘落后,想和丈夫比个高低的自尊心理和勇敢、好强的性格。

(五)本文选材与剪裁特点是什么?

分析:《荷花淀》是一篇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都描述敌我双方的殊死战斗,情节曲折复杂,文中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哀鸿遍野。如《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地道战》、《地雷战》等。孙犁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抗日战争。他不写敌后抗日游击队怎样和日本鬼子打仗(文中虽涉及打仗,但不是主要的),而是写抗日根据地的一群年轻妇女如何在战争环境里锻炼成长;他不以游击队长水生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而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作主要人物,通过描写、塑造她们的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战的精神;他不刻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精心选择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及事情,作为小说的主要材料。所以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断壁残垣,看不到硝烟烈火,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清风、明月、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那么清新,明朗,美丽,形成一种散文式的格调,具有诗歌的意境,既清新脱俗,又含蓄隽永。作者笔下的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没有什么惊人壮举与豪言壮语,但她们的勤劳质朴,热爱生活,真挚多情,深明大义,同仇敌忾,在一系列“小事”中得到生动真实的表现。在“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部分中,妇女们的表现是平凡又不平凡的。作者于此写出了她们的成长,这一切,显示了作者选材与剪裁的功力。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老师检查预习情况。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

(概述后老师简单的评一下。)

(二)提问:故事情节以什么为线索,按什么顺序安排?

明确: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三)提问:小说分三部分,每部分讲些什么主要内容,用简要的话概括出来。

明确:(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

(四)老师提示:这篇小说很有人情味,人物形象也很生动。作者是怎样写的,很值得我们认真分析一下。我们从上面概括的情节可以看出,小说的情节是围绕夫妻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先是妻子支持丈夫参军,再就是妻子惦记丈夫要去探访,回来途中遇上敌人,无意中把敌人引入我方的埋伏圈,使伏击得到全胜。人物在这过程中得到刻画,人物在这战斗中成长,人物性格也在情节展开中得到发展,下面我们就人物刻画分析几个问题:

1.小说主要写什么人物?

明确:小说主要写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

[1] [2] [3] [4] [5] 下一页  

高一课文《荷花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学习抗战军民深明大义、舍家卫国、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

2.学习、赏析名家通过传神的对话描写把人物写活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人物对话的分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定看过不少描写战争的小说和影视剧,下面请大家说一说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

如: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

能再说几个吗?最好能残酷点的。 如: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等。

“血肉横飞”“刀光剑影”充满血腥味的战争场面描写的确让人惊心动魄,而今天我们要学的孙犁的《荷花淀》,也是描写抗战最艰苦阶段白洋淀人民的战斗生活的。大家看过课文了,小说中有没有“血肉横飞”“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

2、那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景物。还有人物对话。

小说共四千余字,我统计了一下,有将近一半的篇幅是人物的对话描写,很显然这篇小说刻画人物形象主要的手法是——人物的对话描写。

3、中国文学史上长篇古典小说对人物的对话描写都极为出色,极为精彩,大家能说出几部这样的作品吗? 《三国演义》。《红楼梦》。好像还有《水浒》。

孙犁先生十分推崇《水浒》和《红楼梦》这两部小说,说这两部小说的人物对话读起来“叫人就像看见了说话人的神情,听见了说话人的声调”。也就是说这两部小说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把人物写活了。孙犁的《荷花淀》汲取了传统经典小说的精华,把对话写得简洁朴素,读后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窥见了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赏析这部小说高超精妙的人物对话艺术。

4、:小说的人物对话部分分布在故事的哪些情节里?

“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二、分析小说传神的对话描写: |

A、分析小说“夫妻话别”中三处对话描写:

师:小说写到由于白洋淀抗日形势的变化,小苇庄游击组长水生和同村的几名年轻人参加了地区队,明天就要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去了,大家推选水生回家和家人说一说,尽管水生嫂还是个开明的人,但水生还是担心妻子一下子承受不了,水生吞吞吐吐、想方设法地寻找着最佳的开口时机,但细心、温柔的女人还是觉察到水生今天的反常,经过再三追问,水生终于小声说了句“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于是就引出了下面这段十分精彩的夫妻对话。

(一)、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水生小声说:“明天……”到‘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1、尽管水生小声地告诉了水生嫂“明天我就要到太部队上去了”,但女人还是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这“震动”写出了女人怎样的心情? 震惊、悲痛。

2、为什么?

因为上战场总会有牺牲,说不定这次夫妻话别就是生死离别,女人是不忍离别。

3、女人有没有把这种强烈的感情发泄出来给水生看? 没有,她克制住了。

4、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吮”字。

5、她是把强烈的感情克制住了,用一个“吮”的动作掩饰过去了,那么她为啥要克制与掩饰?发泄出来好了!

因为女人懂得丈夫上前线是光荣的,自己不能拖后腿,但确实又不忍心离别。

6、这一“震动”—“吮”,把深爱丈夫、不忍离别又顾及大局,顾及丈夫事业的复杂、缠绵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我们很自然会关心水生嫂到底会怎样对待生死攸关、至关重要的大事呢?

(二)、分析“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1、经过水生一番说,水生嫂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态度——“你走……怎么办?”说起此句,还流传着一段佳话。有家印刷厂把此句中的句号印成了逗号,为此孙犁先生大为光火,说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你说错误在哪里呢?

逗号与句号的区别是什么? 停顿语气的长短。

2、如果是逗号,这个就成了什么复句?

转折复句,重心在后句了,那就是说女人是不开明的,拖她丈夫的后腿了,应该说水生嫂这话是发自内心的,她是理解和支持丈夫的。

3、要是你是水生嫂你也会这样做吗?

是的,我觉得水生嫂很光荣。

4、看来代代总有英雄出!巾帼不让须眉!既然是不拖后腿,理解、支持丈夫,女人为啥还要说“家里怎么办”?水生嫂说此话时,家里该怎么办,心里想好了没有?

没想好。 不,我说想好了。 (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5、要正确理解一句疑难的语句,要从上下文中寻找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大家在上下文中找找,哪句可帮助大家统一意见。

我认为是想好了的,因为下文有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其实她要水生明白她已下定决心,鼓起勇气要担起这副干斤重担。她只要水生理解,她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她是人,她是女人。

6、就这么个简单的句号,一个含蓄的却又明知故问的问句,把一个深爱丈夫却又深明大义、敢挑重担的真实自然又光彩照人的形象矗立在我们面前了。

(三)、分析“嗯”“嗯”“无言地流泪地答应”。

1、水生明天就要去了,水生嫂主动要水生嘱咐她,水生嫂是怎样答应的?

“嗯”“嗯”。 “无言地流泪地答应”。

2、虽说水生嫂的回答是简而又简,就这么个“嗯嗯”,甚至是无声地回答,但总觉得水生嫂在听水生嘱咐时是心潮起伏、久久难平的。你想她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依依不舍,她呆呆地等着。

3、水生有没有说:“我走了,你要照顾好爹和小华”,他嘱咐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要求水生嫂积极进步。

4、那么最后一句为啥是最重要的一句,女人为什么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如果叫敌人活捉了,对一个弱小的女子会是怎样的境遇。

会受欺辱。会受蹂躏。

5、与之拼命会牺牲这是很明显的,那么水生为什么要妻子选择牺牲也不让妻子受辱?

要她保持女人的清白。 更重要的是在日本鬼子面前要保持民族尊严。

6、那女人为啥要流泪呢?那是什么眼泪?

是悲伤的眼泪,因为马上要与丈夫离别了。

是激动的感激的眼泪。

7、何以见得?

打是亲,骂是爱。选择牺牲是对她的爱。

8、此时水生嫂有的是对丈夫深深的依恋、无尽的感激、含蓄的表态。反正这些说也说不完的心情都包容在这一字干金的“嗯”里和无言的流泪的回答中了。读后让人回肠荡气,真可谓达到了“一切尽在简言中,—切尽在不言中”的神妙的境界。

B、分析“探夫”前的一段对话:

才过了两天,女人就藕断丝连起来了,她们商量着要去探望丈夫,在这之前有一段十分富有个性的对话,我让大家自己来阅读分析。

1、女人此时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思念丈夫。

2、比较第一和第五个女人性格的异同,第一与第五个女人的异同在哪里?都是内心的,秀气的。

第一个女人可用含蓄来概括。

第五个女人更有一种害羞的可爱。

3、补全水生嫂的话,省略句的作用是什么? 担心叫一男生回答,你觉得那个女同学说得好不好?能对一个已经很出色的答案提出更高的要求,至少追求很高,下功夫总会有收获。

C、分析战后回家路上的对话:

女人们不巧没碰上她们的丈夫,在回家的途中却碰到了日寇的船,她们急中生智将小船驶进了荷花淀,碰巧又把敌船引进了伏击圈,又十分碰巧在伏击战中碰见了日夜思念的丈夫,她们目睹了丈夫们神速、彻底地消灭日本鬼子的情景,她们感到非常自豪,由于刺激和兴奋,回家的路上她们又说笑起来。

1、这八句精妙灵动,这些对话表现了女人们怎样的愿望?

不甘落后,积极上进,与男人们并肩作战,成为抗日战士。

2、最后一句大家猜猜是谁的话?

最后一句到底是谁说的?这是个无法确定的问题,只要说出理由就行。不过我们必须要从文中找出理由来。

(1)可能是水生嫂说的,因为前面水生曾说:“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

水生真的是在责怪女人们吗? 似责怪,实为疼爱、体贴。

(2)另外有人要求水生嫂成立队伍。倒像前面提到的第二个女人说的,她心直口快。水生嫂性格比较内向、含蓄,不会是她说的。

你们的分析都有道理,难能可贵的是能从上下文中找到有关的语言信息,真正钻入了课文。

三、小结:

1、小说最后一段要不要?为什么?

要,说明女人们由普通的农村妇女成为抗日战士了。

2、作者在对这群女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刻画的时候,没有作任何肖像描写,甚至后面两段对话描写时也没有介绍哪句话是谁说的,但这简洁朴素的语言,使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真情毕现,呼之欲出。这简直是太神妙了。如果说《红楼梦》《水浒》通过人物的对话把人物写活了,那么我们通过分析体会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孙犁的《荷花淀》通过人物的对话把一群真挚多情、深明大义、积极上进的妇女写活了,这对话就可以口叫“传神”的对话。

四、分析本文优美的景物描写,揭示文章的主题: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培育这些女人的荷花淀该是如诗如画,令人痴迷。齐读2、3段。

1、好一幅静谧、和平、朦胧的人间仙境图,真是太美了。你认为画中最美的一笔是什么?

画中的“灵魂”——水生嫂。

2、通过对水生嫂对话的分析,你觉得她的美仅限于此吗?

她的心灵更美。 ′

3、总结:

白洋淀是那么的美丽富饶,人民的生活是那样的和平幸福,白洋淀的人民深深爱着淀里每一根芦苇,每一支荷花,但无耻、凶残的侵略者要践踏、蹂躏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人民岂能容忍?他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人,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生活,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更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正因为爱,所以女人们能割舍自己的柔情与幸福,送丈夫上战场;正因为爱,所以她们能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逐渐成长为一个英勇的抗日战士;也正因为爱,这场残酷又神圣的抗日战争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彻底的胜利。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伟大的人民心中有一个用真情甚至用生命、热血写就的“爱”字。

五、结束:

1、当年此小说发表时,许多大评论家把它当作散文来评价了。你们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⑴没有血腥的描述;

⑵有的是清风明月,雾白的苇地,粉红的荷尖及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传神的对话描写。

2、用茅盾先生的话说,《荷花淀》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之后人们送给它一个富有个性意味的名字“诗体小说”,而且因此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名为“荷花淀派”或“白洋淀派”。

3、我们今天学习的仅是小说的一部分,要全面了解孙犁小说的风格,还需大家课后仔细去阅读、分析,我向大家推荐,如果大家有兴趣,可阅读《荷花淀》的姊妹篇——《芦苇荡》。

六、作业:

阅读《芦苇荡》及完成同步训练。

高一课文《荷花淀》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品味散文式的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体味人物对话

教学重点

1.景语和情语。

2.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1.散文式的格调。

2.诗歌般的意境。

教学方法

研读、品味、思考

教学过程

一、点拨

《荷花淀》不侧重战争场面的描写。从青年妇女这一侧面去表现时代的重大主题——以人民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小说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妇女形象,表现了她们的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分析文章中几处对话描写及其作用

①夫妻对话。妻子追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这里蕴含着妻子对丈夫的忧虑、关切和责备,也表现出人物的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妻子赞同丈夫参军,说明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妻子应诺承担家里的千斤重担,说明她爱丈夫、爱祖国,把对丈夫的爱融注入爱国的高尚的民族气节中。

②探夫时的对话。她们想去而不明说,骂、恨、惦念和找借口探夫一样,都是对丈夫的爱。

③伏击战后妇女们在回家路上的对话。她们商量回去也成立队伍,她们要和丈夫比赛打敌人,看“谁比谁落后多少呢”,表现她们在战斗中受到教育,不甘落后,想和丈夫比个高低的自尊心理和勇敢好强的性格。

三、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①渲染气氛,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环境以烘托人物形象。“月亮升起来”至“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②借景抒情,展示人物心理和精神风貌。如几个女人在探望丈夫未遇的归途上,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可是她们很快地就忘记了那些不痛快。这自然与她们爽朗、乐观的性格分不开,但这时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也会使她们受到感染,从而增强扫除伤心情绪的力量。又如作者写荷叶像铜墙铁壁,写粉红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作者驰骋想象,把景物写得逼真、形象、传神、充满寓意。这里突出了水乡游击战战场的特点,而且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③为情节展开作铺垫。文章开头的夜景,暗示一场激战将在这里展开,水生嫂也将会在自己美丽的家乡的水泊之中,在党的领导下,在丈夫的影响下,由一名普通的妇女,成长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游击战士。

四、分析小说中的几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①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开头便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交待了“话别”一场的时间、地点,而“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段景物描写从人的视觉、嗅觉来写荷花淀的夜景“银白的世界,薄薄透明的雾,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宁静,这样氛围中的水生嫂则具有勤劳质朴、温顺善良的美好形象,这样安静和乐的'生活与后文的战斗场面又形成对比,揭示入侵者的罪恶。这样美的家乡,岂容敌人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来保卫自己的家乡。总之,此处的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景,烘托了人物形象,景中的主观情绪,又让人感受到人物的精神面貌,增添文章的诗意。

②寻夫未遇后的一段景物描写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渲染了一种空寂的气氛,迎面吹来的凉风,吹出了女人们寻夫未遇的失落,风吹草木摇,水波动荡,旷远、摇荡的景物似乎是女人不平静的内心世界。这段景物描写衬托了女人们寻夫后的失望、失落的心情。

③归途遇敌之时的景物描写

“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层开;对荷花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描写,还暗示了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这段描写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五、作业: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荷花淀》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四、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五、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荷花淀》教学设计 篇5

    孙犁的《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怎样保卫家园、与日本鬼子进行斗争的故事。然而读了孙犁的《荷花淀》,这里没有战争的血风腥雨,残垣断壁,却使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热爱家乡、坚贞英勇的青年男女, 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优美的水乡风景图画, 使我们领略到了白洋淀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富饶、美丽。 

    小说中的这一幅幅风景画,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而逐步向读者展开的。 

    故事开始是写水生几个青年上区里开会,由于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区上决定成立地区队。于是,水生他们在区上就报了名。报名后,他们怕家里人拖尾巴,大家于是公推水生回来做工作。小说的开始就是写水生嫂在院中编席,等待水生回来的情景。这时夜深人静,月色朦胧,“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女人“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些景物的描写,构成了白洋淀一幅“月下之景”,以静衬动。这样美好的家园,哪容敌人来侵犯、蹂躏。不久, 水生回来了,夫妻俩围绕水生参军的事进行了商讨、谈话。水生嫂表现出一个农村妇女对丈夫的依信任、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感,但她始终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终于和大家一起送水生参了军。 

    丈夫们到了部队,女人们总有些藕断丝连,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几个妇女聚到水生家商量去寻找丈夫的事。商量停当后,几个女人划着一只小船,到对面马庄上去找。结果却没有找着,她们只得扫兴而归。“现在已经快到响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上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作者这里写出了一幅“水上之景”, 如果说第一幅图画是“以静衬动”,那么这第二幅图画是“情景相生”了。这些景物从侧面烘托出妇女们由“希望”变成“失望”的空荡荡的心绪。“水面上没有一只船”,预示着有紧急情况发生;“跳荡的水银”,蕴含着更大的动荡;而拂面的“凉风”,旨在使妇女们增强一种排遣忧郁的力量。丈夫没有找到,她们悠闲地划着小船回来,船两旁的水“哗”, 哗”, 哗” 地流着,还有人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又丢进水里,在途中她们不断地埋怨着自已的丈夫。 

    然而她们哪里知道, 她们的小船早被日本鬼子的大船盯上了。等她们发现时,鬼子的大船紧紧追了过来。这时她们虽然有些后悔,然而唯一可行的是往荷花淀里摇。当她们的船刚摇进荷花淀,耳边忽然响起了一排枪声,“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后来她们发现,枪是朝外面打的;不久“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随后一个个都找到了自已的丈夫。在开展战斗前, 作者有一段关于荷花淀的描写:“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是一幅“淀中之景”。作者在这里用一个明喻写了大荷叶如“铜墙铁壁”, 用一个暗喻写了荷花箭是“哨兵”,给人一种警觉、安全的感觉。这景情景交融,对战斗起了衬托与渲染的作用。后来果然,妇女们经过这场战斗的洗礼,一个个变成了保卫家乡、保卫国家的抗日战土。 

    《荷花淀》的“月下之景” “水上之景” “淀中之景” 这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把自然美与人物心灵美融合在一起,激励人们更好地追生美、创造美的生活。

[1]

《荷花淀》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鉴赏并领悟此“诗体小说”的诗情画意之美,特别是人物的情操美,并以此了解“荷花淀”派的创作风格。

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置疑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任务:

整体把握小说的内容和特色

教学步骤: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小说〈荷花淀〉。(板书课题)小说与诗歌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而〈荷花淀〉却有“诗体小说”之称。此该作何解?

答:虽为小说却具有诗情画意之美。本节课的任务就是鉴赏本文是怎样表现这种诗情画意之美的。

一:整体把握内容

1、解题:荷花淀长满或生长着荷花的湖。听到这个名字让我们想起了什么?

答:朱自清的〈菏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菏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紧扣月色写菏塘。

2、本文是怎样荷花淀的景色之美的?

月夜:“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菏叶荷花香,

晌午:“万里无云”“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不知几亩大小”“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菏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水面有野鸭,水下有大鱼(秋天)芦花飘飞苇叶黄运用简练、优美、生动、像散文诗一样的语言来描绘,显得诗意盎然。

3、让人想起了什么?(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

4、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面临着什么?日本鬼子来侵犯

5、当地的人们是怎样做的?

水生(男人):报名参军,保家为国。

女人:承担家务,勤劳能干,我不拦你,深明大义。

父亲(老人):我不拦你,支持革命。

四个青年妇女:藕断丝连,冒险探夫温柔多情。

“假如敌人追上,就跳到水里去死”

“打仗有什么出奇?”坚贞勇敢

怕丈夫小看不甘落后

成立队伍,学会了射击,来回警戒,配合子弟兵作战提高觉悟,迅速成长

6、他们为什么能这样?

答: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党的教育下思想觉悟高,深明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二、重点研讨:

1、主要人物写谁?女人。

2、怎样描写的?有点有面。

点水生女人(典型)

面四个青年妇女

3、她们长得怎样?没有写。

4、抓住什么来描写的?人物的语言。

5、集中表现在何处?表现了什么?

水生夫妻话别在爱情与家国情之间牺牲小家的幸福,投身革命或支持革命的事业中

女人们探夫未遇途中依恋丈夫,坚贞勇敢

伏击战胜利之后不怕打仗,不甘落后,为反抗鬼子入侵享有和平的生活,而成立队伍,在战争中迅速成长,由依恋丈夫的农妇成长为配合子弟兵作战的女战士。

6、同是劳动妇女,从语言描写中可看出她们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重点鉴赏34页到35页的人物对话:

或聪明婉曲或憨朴率直或沉稳持重或忸怩羞涩。

7、为什么重点写女人?在旧社会,劳动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解放到什麽程度,常常是我们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尺度和标准,因此,着重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思想行为,描写她们怎样一步步地站起来参加革命和社会斗争,对于反映解放区人民的斗争生活,反映革命战争在人民精神上所引起的巨大变化,都是很有意义的。连最没有地位、最受压迫、觉悟较低的妇女也起来了,那么,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难道还会远吗?

三、布置作业:将祥林嫂与水生嫂的性格命运做比较写篇文学评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