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生物教案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
描述各种动物行为;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能正确区别各种动物行为,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动物的行为,树立正确利用和保护动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动物行为对于动物的生物学意义,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实例。
难点: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动物行为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认识动物的行为
自然界中的动物,如果你留意观察的话,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孔雀在繁殖季节“开屏”;麻雀、家燕等鸟类在繁殖季节会筑巢;大雁南飞时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下雨前蚂蚁会搬家等。像这些动物所进行的,我们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动物行为方式吗?(可以从书本上找)
学生经过阅读书本和思考后,列举大量的动物行为类型。如:蜜蜂、蚂蚁的社群组织和通讯行为;鸟类的孵卵、育雏、定时迁徙、索食行为,某些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等。
问:动物的这些行为是天生就有的呢,还是后天通过学习得到的?对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难以回答,教师可通过适当的例子(如哺乳动物一生下来便会吮奶等)加以分析,并说明:动物的这些行为是天生就有的,是动物的本能。有些动物的行为如马戏团里的“小熊骑车”等复杂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其训练的基础是条件反射。我们将在以后学习。
再问:动物的这些行为有何意义?
教师可以鸟类的季节性迁徙为例要求学生讨论,讨论结束由学生回答,再由教师进行补充。使学生明白动物的行为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自身生存的行为方式。并要求学生思考其他动物的行为是如何适应于环境的(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发言)
在了解了动物行为的类型和意义后,下面我们将以蜜蜂为例来详细学习蜜蜂的社群组织和通讯行为。
(二)蜜蜂的社群组织
同学们都知道,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它们过着社会性生活,分工合作。为人类提供了如蜂蜜、蜂蜡、蜂王浆等原料。在一个蜂群中,一般有一个蜂王,少数雄蜂和成千上万个工蜂,它们构成了蜜蜂的社群。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8页“蜜蜂的社群组织”,完成下表。(见板书)
完成表格后,教师进行小结。并使学生明白社群生活行为的意义:只有三种蜂分工合作,才能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繁殖后代。
(三)蜜蜂的通讯行为
在蜜蜂的社群组织中,大量的工蜂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采集花粉和花蜜。在大批工蜂出去采集花粉和花蜜之前,总有少数的侦察蜂先去寻找蜜源,然后回来“告诉”其他工蜂一起去采蜜。哪么侦察蜂是如何把蜜源的方位和距离告诉其他工蜂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69页“蜜蜂的通讯行为”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蜜源离蜂巢较近,侦察蜂表现为何种行为?
2、如果蜜源离蜂巢较远,侦察蜂如何告诉远近及方向?
在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一般两种舞蹈学生都能回答得出,但对于如何用舞蹈来告知方位,学生一般不大搞得清楚。教师再结合挂图或投影讲解给学生听即可。
最后利用板书小结。
板书设计
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我们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
二、蜜蜂的社群组织
成员[数量性别工作
蜂王1个雌蜂产卵
雄蜂少数几个雄蜂交尾
工
蜂刚出蜂房几天成千上万个发育不完全的
雌蜂略
稍大些的工蜂略
再大些的工蜂略
成年工蜂略
三、蜜蜂的通讯行为
1、圆形舞:表示蜜源离蜂巢近。
2、“8”字摆尾舞:表示蜜源离蜂巢较远。
作业布置复习本章,完成实验册上的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虽然学生对动物的行为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学生本身并不清楚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应先向学生列举一些常见的动物行为,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具体形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一些动物行为,教师再总结出动物行为的概念。
一、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包括 、 、 和 。
二、细菌
1.结构: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1)基本结构:控制着细菌主要遗传性状的DNA位于 ,控制着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状的基因位于 。
(2)特殊结构:有些细菌具有。.。.。
2.繁殖:细菌主要以 方式进行繁殖。
3.菌落:
每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 ,可以作为 鉴定的重要依据。
三、放线菌
1.形态结构: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2.繁殖:主要进行生殖。
四、病毒
1.结构:(1)基本结构:主要由和两部分构成,两者合称为。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等功能的是,控制病毒的一切性状的物质是 。
(2)特殊结构:流感病毒的核衣壳外面,还有一层 ,止面生有 。
2.增殖:过程包括① →② →③ →④ →⑤
题例领悟
图为病毒的结构,请回答:
⑴ 组成3的基本单位是 ,其化学成分是 。
⑵ 若此病毒为噬菌体,结构中不应有的是:[ ] 和[ ] ;当它侵染细菌时,只有进入细菌体内。
⑶ 若此病毒为流感病毒,当它侵入人体后,就成为,人体的细胞将消灭它。
⑷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作,但这时的病毒的[ ] 应该含有基因;在细胞工程中可用作,这时则利用了病毒的。
⑸ 当病毒的[ ] 用32P标记时,在分子遗传学上可用于证明 。
答案:⑴衣壳粒 蛋白质 ⑵2囊膜 1刺突 核酸 ⑶抗原 免疫 ⑷运载体 4核酸 标记 融合诱导剂 侵染细菌的特性 ⑸4DNA DNA是遗传物质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蓝藻和蘑菇 B.葫芦藓和铁线蕨
C.噬菌体和黄曲霉 D.放线菌和变形虫
2.谷氨酸棒状杆菌异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它的'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存在于
A.线粒体 B.核糖体 C.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
3.下列不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是
A.鞭毛 B.核糖体 C.质粒 D.细胞壁
4.有关放线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分枝状菌丝构成,与霉菌完全相同
B.与细菌相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C.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孢子,形成新个体,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D.主要生活在动植物的细胞中可致病
5.病毒的主要结构是
A.核酸 B.衣壳
C.囊膜 D.核衣壳
6.病毒之所以是生物的根本原因是
A.能进行新陈代谢 B.能进行繁殖
C.能感染细胞 D.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需要的模板和原料分别是
A.噬菌体的DNA,噬菌体的氨基酸 B.细菌的DNA,细菌体内的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细菌体内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噬菌体内的氨基酸
二、非选择题
8.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说明:(提示: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外壳,内有RNA)
⑴艾滋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它的 分子中
⑵图中4至5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 ;为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此过程必须严格遵循 原则进行,并需在 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⑶若7的碱基比例为:A占20%,U占40%,C占30%,G占10%,则6的碱基比例为 。
⑷请你根据病毒的特征,设计一种方法,以检验9(子代病毒)是否继承了1(亲代病毒)的主要性状:
自我评价答案
1B 2C 3A 4B 5D 6B 7C
8 ⑴RNA;⑵逆转录、碱基互补配对、逆转录酶;⑶A30%:T30%:C20%:G20%;⑷子代病毒是否具有侵染性。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分析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指导
课前准备:教
师课前准备好腐烂的梨、菜叶,地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腐烂的梨、菜叶问道: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让我手上的梨和菜叶坏掉的吗?学生猜测:是细菌和真菌。
引出新课:《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出示学习目标目标
1、理解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理解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
3、理解与动植物共生
三、自学指导
用约5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9—82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四、讨论交流
1、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
2、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经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
1、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的腐烂。
2、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进行腐生生活的。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很大作用,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得利的一面,它们在自然界中都有哪些作用?
学生巩固回答:作为生产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提出思考题:
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物会落叶,对落叶的处理方式有三种:焚烧、填湖、掩埋。请分析,你会选择哪种处理方式,简要说明理由。
六、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七、布置作业
本课时练习册
教学目标
1、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注健关康。
2、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3、认同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全面理解健康的概念。
2、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3、能说出健康的概念;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合作探究。
1.完成P89-90项目测试,看看你能得多少分?健康状态如何?
测试题中哪些题目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社会适应方面的?
2.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3.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xxxxxxxxx,搞好xxxxxxxx,还要保持xxxxxxxxx,xxxxxxxxx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xxxxxxxxx。
4.保持愉快的心情
(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
(2)儿童青少年积极健康的心态是
(3)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拓展创新
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家人或亲友的健康状况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非选择题
1.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良好的和适度的 ,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3.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小南是一个品学兼优、真正健康的人,因为他:
①情绪经常保持稳定;
②和任何人都相处得很好;
③体育成绩都已达标;
④能成功地调整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合理地适应环境;
⑤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⑥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争取班级的荣誉。
在这些表现中属于身体健康的是 ;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属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是 。
二、课前预习
1、自我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健康的含义,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①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⑤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以上10条,体现了健康所包含的身体、心理的良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三方面的内容。要想拥有健康,就必须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2、质疑:什么是生活方式?
3、讨论小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
三、合作探究
1、大家在课余时间收集哪些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危害的资料?
2、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小组同学交流。
3、你们知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最大,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教材P94的“资料分析”,并结合下面的两个讨论题进行分组讨论。
资料分析:19xx年和19xx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讨论:
(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题?
4、结合数据资料,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再与同学一起阅读教材P95的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5、小结: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已经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6、探究活动: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探究实验计划
实验指导:
这个实验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时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和重视。如选择什么样的酒精浓度、水蚤心脏的位置、心率的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等等。在实验中,每一组的学生最好选择3个以上对照实验完成,即清水中水蚤的心率、两组以上有一定梯度的酒精溶液中水水蚤的心率,每一组必须有一定的实验次数以求取平均值,然后从这几种组的平均数据中分析现象和得出结论。如果是选择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则应注意在实验前用不同体积的清水浸泡一种品牌的香烟烟丝。
表达交流:
探究活动的过程及方法,统计表格的设计。
7、汇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并讨论教材P96的两个题目。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三、情感教育目标:
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教学难点:
一、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生物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初一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凡事都想知道个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
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积极性。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和加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展示五张图片(海带、苔藓、桫椤、油菜、南瓜)哪些植物能结种子?提问:这些植物的种子结构是相同的吗?通过下面的观察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提示:在动手观察之前先阅读P83—P84实验内容。
提醒注意: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步骤是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板书:菜豆种子的结构
强调:菜豆种子的子叶是2片,且肥厚,储存营养物质。
板书:玉米种子的结构
强调:玉米的子叶只有l片,瘦小,不储存营养物质小结:种子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它是幼小的生命休,是种子结构的最重要部分。
提问:你想知道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分布更广,种类更多的原因吗?
小结:低温、干燥条件下种子的寿命可以延长。
过渡:种子植物的种类的确非常的繁多,你能说出下列种子植物中哪些种子有果皮,哪些没有吗?
小结: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被分为二大类
演示:一组图片(如银杏、冷杉、塔柏、马尾松、罗汉松、法国梧桐、女贞、夹竹桃、茶花、石榴等),以校园或本地公园植物为主。播放录像:蒲公英、鬼针草、杨、柳、竿彬等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小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实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总结:放CAI课件(内容: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及两种种子结构的比较)反馈:出示抢答题
学生通过识图自己总结山种子植物的概念。(启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请两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收集的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并介绍它们的名称。(角色互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新信息。)(启发思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学生统一将胚芽涂成黑色、胚轴涂成黄色、胚根涂成绿色、子叶涂成红色。(通过实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给予评价,并评价自己的实验效果。最后得出菜豆种子的结构。(通过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步骤同上(学生在玉米种子上涂色、展示“作品”、评价、总结)(再一次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分组讨论:P841、2、3、4题,并将
答案填在书上,(在教师指导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阅读P84第一段。(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判别实物(小麦、蚕豆)。比较它们的寿命,谁长谁短?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同学收集的花生、豆角、松子、白果、苹果、橙等实物
学生答:(略)
请十位同学快速判断哪些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考查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看录像,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来充当老师,对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略)(角色互换,逐步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请一学生对剩余内容进行总结。(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学生抢答:(略)(通过抢答的形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板书提纲
一、种子植物:
1.菜豆种子的结构:2.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皮果皮和种皮
胚芽胚芽
胚轴胚轴
胚根胚根
子叶(2片)子叶(1片)
胚乳
二、种子植物的分类:
1.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保护。
2.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中。
3.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种类更多。
练习反馈:
书P5练习123题,课课通P1—3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协商和辩论这样保护白头叶猴。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1、濒临灭绝
2、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五、作业
1、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么这个物种已经()
A、灭绝B、濒危C、受到威胁D、再生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迁地保护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克隆D、法制管理
3、数千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为荒山秃岭,植被减少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频繁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D、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